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型师生关系与独特的对外汉语教师角色

国际型师生关系与独特的对外汉语教师角色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跨越了国别、年龄和性别差异的国际性师生关系,有利于完成对外汉语教师独特的角色定位:东西方价值的传递者,中国社会众生相的解读者,课堂内外的咨询和被咨询者,实践教学的指导者。比如,请留学生来家包饺子、过生日都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在对外教学活动中的保留节目。

国际型师生关系与独特的对外汉语教师角色

王晓华

(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 要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课堂教学管理”为焦点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具体到对外汉语教学,其“三侧面三层面三棱柱体”式的交往模型体现为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校内外生活的反差与习惯、国际热点问题的关注。跨越了国别、年龄和性别差异的国际性师生关系,有利于完成对外汉语教师独特的角色定位:东西方价值的传递者,中国社会众生相的解读者,课堂内外的咨询和被咨询者,实践教学的指导者。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教师角色 课堂管理

一、留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国际型师生关系

留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差异上。所谓非智力差异,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加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认知类型和学习类型的个别差异,成就动机和自我概念的差异。认知类型也称认知风格,指个体信息加工者,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的习惯性特征,具有持久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不同个体、不同的问题情景可能适合不同的认知类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一般来说,亚洲学生场依存性较强,书面作业完成良好,而欧美学生具有较强场独立性,喜欢演讲辩论;美国、泰国学生好举手发言,而韩国、日本学生喜欢沉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男生重视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性理解,而女生会将所学系列性贯通,爱问为什么;青年学生发散思维,有时联系实际话题扯得很远,中老年学生反应较慢,聚合思维盯住语法现象不放;伊斯兰教的学生和日韩女生比较内向容易灰心,外向学生往往将失败归罪于教材和老师,容易影响师生关系。

学习类型的不同主要表现为认知、情绪、意志、生理等方面的习惯特征。韩国学生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但实际上也有自己的计划和方案,美国学生上课情绪高涨但是如果有困难就容易放弃,日本学生自尊心最强、表现欲旺盛。

成就动机指个体追求成功的需要和避免失败的需要孰轻孰重。欧美学生特别是男生成功动机水平很高,而韩日学生特别是女生倾向于逃避失败。

师生关系是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师生关系是一项内容很复杂的关系,就其指向的目标而言,有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就发生形式而言,有组织关系和心理关系。从生成环境来看,又可分为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所有这些关系处在不同的层面上,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共同组成了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助于两国人民的友好。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师生交往问题,认为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交往结构是由相互影响、信息交流、相互认识三个主要侧面和个性、角色、群体三个主要层面构成的,因此师生交往是一个“三侧面三层面三棱柱体”式的交往模型。具体到对外汉语教学,其相互影响体现为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其相互认识体现为课内外社会生活的咨询,其信息交流则是国内外热点问题的关注,而三层面更多的反映为国别、年龄和性别差异。[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分三个阶段。

(一)第一印象阶段

教师的个人魅力和完美形象可以淡化师生交往与一般交往不同的强制色彩,使其成为自愿的交往。因此在每个留学生班的开学第一课,优雅的仪表和端庄的体态、悦耳的汉语问候声和职业化的亲切的微笑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留学生了解中国的窗口,是他们与中国人交往的第一站,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第一印象。其次是师生间的广泛交往,留学生来到陌生的神秘的国度,好奇与害怕并存,新鲜与紧张兼有,师生之间课内外的接触和交流,不仅是教育发生的背景,本身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它使教育从性质上真正成为师生共处的教育,使学生尽快建立自己与他人和外界的关系,获得从校园走向公众生活的知识、勇气和技能。因此,举办汉语角、定期答疑,带领留学生参观、游览,进行社会实践课程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二)深化阶段

加强师生交往,既要有正式的交往又要有非正式的交往,两者结合,相互补充。非正式交往是指私人交往,是师生在思想、情感和情趣一致的情况下自然形成的,有助于心理需求的了解、情感的沟通、文化冲突的缓和。比如,请留学生来家包饺子、过生日都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在对外教学活动中的保留节目。但需要重视的是,在国内外热点问题的解读中应注意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因为对外汉语教师发出的是中国声音;对待不同国别、年龄和性别的学生务必一视同仁,因为对于在异国求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特别敏感和脆弱。

(三)巩固和发展阶段

充分利用课前、课后和课间继续加强与学生的交往,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一定的汉语基础打好后,很多留学生迫切希望融入中国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介绍专业和工作也是对外汉语教师的一项特长。对外汉语教师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不要“厚西薄东”,也不要“重大轻小”,要恰如其分地评价每个学生,不能因为服务意识而一味鼓励和表扬,特别不能纵容轻视中国、轻视别国的言行。教师要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知识面,对学生产生新的吸引力,使师生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独特的教师角色

(一)东西方价值观的交流者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表现出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因此,狄尔泰和乌申斯基曾经对赫尔巴特提出的所谓“普遍的妥当的教育学”进行批驳,具有不同传统文化、历史背景和政治制度的东西方国家的学生对于国际政治事件、经济现状、文化发展确实有着很多不同的理解。

(以下是来自课堂的声音)

韩国学生:中国是不是很害怕韩国拥有核武器?

美国学生:布什当选总统,老师失望吗?

西班牙学生:关于台湾问题,你们有什么想法?

英国学生:中国会发生恐怖袭击吗?

伊朗学生:老师怎么看待巴以冲突?

……

班级社会系统理论是当代欧美班级社会学理论的一个主要学派,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T.Parsons)按照教育社会学观点,把班级看成一种社会系统,这一系统具有如下特征:①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的交互作用;②一个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处于“社会情境”之中;③行动者之间与规范及和谐的认知期待,因此通常具有某些相互依存的一致行为表现。[2]谢哲尔的班级社会行为理论模式认为,人在社会体系中的行为通常受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制度因素,即制度中的角色期待,又称群体规范因素;二是个体因素,即个人的人格特质与需求倾向,又称个人情谊因素。而这两种因素本身又受其他内在或外在的众多因素的影响。他认为,行为改变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人格的社会化”;另一条是“角色的社会化”。这两种途径之间如何求取平衡和协调,取决于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教学风格。[3]这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更为明显。以目前我们学院的两个班为例,中级班17人,分别为韩国3人、美国2人、俄罗斯2人、墨西哥1人、突尼斯1人、德国1人、英国2人、刚果2人、日本3人;中高级班共10人,其中韩国4人、日本1人、美国2人、俄罗斯1人、尼泊尔1人、意大利1人。真是一个“小联合国”呀。

进入21世纪后,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使得东西方价值观更多地趋向融合,而其中的冲突也更多地来自于性别对立、年龄代沟和个性差异。

(中级班口语课,“结婚还是同居?”)

泰国学生(男,48岁):最爱一个人就是要和她结婚。

韩国学生(男,25岁):结婚太麻烦,而且妈妈不喜欢我的女朋友,因为她比我大2岁。

美国学生(女,24岁):当然要结婚,(对邻座,她的男朋友)如果高歌不要结婚,我们就分手。

西班牙学生(女,30岁):如果女的经济情况不好就需要结婚。

(二)中国社会众生相的解读者

(中级班口语课自由交谈环节)

最零距离的问题:老师有一个孩子,如果再怀孕,政府会不会强迫您流产?

答: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一个从强制、惩罚到自愿、奖励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妇女认识到多生一个孩子对她们的脑袋、口袋意味着什么,她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愿意放弃做母亲的权利,成为丁克家族的一员。事实上国家提倡的是避孕而不是流产。

最搞笑的问题:中国的小孩子为什么穿露屁股的裤子?

答:这是中国母亲的发明,可以在全世界申请专利,具有方便、透气、节省等优点,而且令小孩子看上去更可爱。

最国际化的问题:(“9·11”事件次日,巴基斯坦留学生和美国留学生站在各自的立场向我发问,火药味甚浓)老师您的意见呢?

答:第一,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第二,中国人都希望和平,不要战争。第三,国际争端联合国说了算。

最实际的问题:中国的物价对老外是不是贵一些?

答:这涉及经济生活中的诚信问题,江总书记提倡“德治”,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童叟无欺”,自然老外也不能例外。

最敏感的问题:中国的失业问题会不会影响社会稳定?

答:您和我国的经济专家想到一块儿去了,真能干。但是事实上中国的失业人口占比很小,而且政府正尽一切可能提供再就业岗位,2008年奥运会和入世都将增加几百万的就业机会。

政治性最强的问题:对法轮功、东突组织怎么看?

答:危害老百姓的组织都没有好结果,比如日本的奥姆真理教。从电视上居然可以看到东突最高层的会议录像,感觉中国警察好厉害。

最具建设性的问题:中国很多旅游点的厕所没有门?

答:再过几年,所有的厕所都会让你以为是咖啡屋。

这样的上课有点像外交部礼宾司答记者问,但如果能利用这个机会达到现实的理解、理念的推广、思想的传播、精神的沟通,将是新世纪对外汉语教学的真正成功。

(三)课堂内外的咨询和被咨询者

吉布森(Gibson)和米切尔(Mitchell)(1990)定义了六种角色是教师作为他们咨询者角色的一部分,在教室中的预期行为。[4]

①倾听—建议者。那些能够在课堂上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的教师,更有可能了解学生在学业上和个人生活中潜在的问题。

②推举和接受者。教师通常第一个发现学生的咨询需要;接着,他们还扮演着一个接受者的角色,就是要把学生重新接纳到班级中来,并且巩固咨询结果。教师在咨询过程中和咨询以后对学生尽可能地提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③潜能的发现者。既然教师花在学生身上这么多时间,他们就有机会辨认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例如,一个学生在旅游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和能力,你会不会为这个学生提供一些在这个领域中的职业建议?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师不仅协助学校咨询计划的开展,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

④职业教育者。职业教育者的角色和发现学生的潜能紧密相连。教师尽可能地把职业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吉布森(Gibson)和米切尔(Mitchell)(1990)说,教师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与职业准备的态度。学生们也必须发展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诚实工作的信念,还必须有机会来检测这些观念、技能和角色,发展一种对他们将来的工作计划合适的评价。

⑤人际关系促进者。课堂中的教师,应该发展一种能够促进积极的人际交往经验的课堂环境。应该让学生们感觉到自己身体上和情感上是有价值的,并且是没有危险的。

⑥咨询计划的支持者。教师在学校咨询计划中,对学生如何认识和参与学校的咨询计划有着特殊的影响。应该保证教师能够了解整个计划的目的和角色,这个责任应该由教师和咨询师共同承担。如果你对咨询没有什么准备也没有任何经验,你就不会知道咨询计划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不仅仅应该了解学校和学区的咨询计划,还要了解社会上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咨询服务。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芒特(1988)说,教师不是咨询者,只是需要一种“咨询态度”。这需要教师更多地倾听而不是说,更多地关注情感而不是事实。大部分富有成效的咨询者都非常热情,并且愿意与学生坦诚地交流情感。这些教师对于学生都会无条件地积极接受,在他们的行列中也不会批判地对待学生问题。

富有成效的咨询者也是很诚恳的——他们会与自己的感情相联系,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例证。教师们有可能在建议和咨询过程中要想对学生真正地有所帮助,就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

最后,富有成效的咨询者还应该对他们的学生“移情”。“移情”是一种教师能够感知学生感受,并能与学生交流这种感觉的能力。如果学生相信教师能够理解他们的问题,他们才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热情、真诚和移情是我们希望教师具有的基本素质。这些观点,可以说明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教师是怎样成为一个富有成效的咨询者。

关于咨询的恰当情境,你必须接受和了解一个课堂中教师的咨询者角色,而且要确信你已经获得了成为一个富有成效的咨询师所应该具有的态度。然而,除了这些,你应该了解什么时候适合提供建议和咨询。

芒特(1988)提出,有几个基本情境需要提供咨询。第一,学生不断地破坏规则,不断与他人发生争吵和冲突。第二,那些通常显得很疲倦的、内向的、几乎没有朋友的学生。第三,学生突然改变性格脾气或者成绩下降。第四,过分外向或自尊的学生,有时候将真实的感受埋在心里,非常容易引起情绪问题。

(中级班口语课)

老师:如果是你,去报社刊登征婚启事,你会怎么写?船越,请回答。

日本学生(船越铃子,女):老师,请叫我船越玲子。而且我已经结婚了。

老师:老师还以为称呼日本同学的姓比较礼貌。老师的问题是:如果——

日本学生(涨红了脸,低头不吭声)

老师:(重复了一遍问题)你可以根据课文中的条件,提出你的意见。

日本学生(看了我一眼,继续沉默)。

老师(日本学生本来自尊心就比较强,这个学生又很内向,无论课内课外都基本不和别的学生交流,但她学习努力,拒绝回答还是第一次,不要批评她,了解以下情况再说吧):看来,船越玲子不好意思回答,那我们请别的同学吧。

说实在的,在我们国际教育学院,上课如此不给老师面子的事情还是第一次碰到,老师决定咨询一下。结果一下课,她就哭了,她说,自尊心太强是日本的国民性,而班级里太多的韩国人让她感觉很有压力,她觉得孤立无援,常常要求自己用完美的答案来鼓励自己,太紧张时就会什么话都说不出来。老师建议她今后如果没有准备好可以用摇头法暗示。

关于交流技巧。在语言技巧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倾听。这种“倾听”更类似于“参与行为”,这种行为让学生知道:你正在听我的话并且对我所说的感兴趣,鼓励我继续讲下去。另外一种交流技巧是反馈——用言语表现你对学生的感情和行为的反应和理解,当然在进行咨询之前清楚了解对方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提问是应用与咨询过程中另外一个言语交流策略,吉布森等认为有效的提问应该考虑时机、语言和问题类型,如果你希望学生提供细节,问题应是开放式的,如果你要得到一个特定而不是随意的答案,需要用封闭式的问题。在非语言技能方面,卡兹达定义了四种非语言行为:

①利用时间推进或者延缓对别人的表达的确认或对别人的交流的反应。

②利用眼神的接触、身体的姿态、面部表情、身体信号或指令、接触表达不同的感情。

③利用声音媒介、语调的变化、语速的快慢、音量的高低、措辞的差异给出不同的反应。

④利用环境的安排、距离和位置传递不同的信息给接收者。

还是上面的例子,老师继续用关切的眼神,用尽量温柔的语气谈一些轻松话题:“现在是冬天了,你还每天去西湖边锻炼吗?”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老师,今天早上我在西湖边,跟师傅打太极拳,有中国人说我真笨,是不是中国人都很恨日本人?”原来如此,于是老师对症下药,安抚情绪,说:“由于那场战争,确实有一些中国人对日本人有偏见,但是你们来中国的留学生都是对中国有友好感情的,老师相信你。说你笨的只是个别人,如果他去学柔道一定还不如你呢。对于不友好的人可以不理他,或者告诉他:你才笨,让他知道你听懂了并且很生气。”

(四)实践教学的指导者

创新教育(innovation teaching)[5]是指在创造性环境中由创造性教师通过创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它包括:①发现式和创造式的教学方法(creative approach)。②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和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新教育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③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关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必须有批判精神。④重视课外活动的作用,即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问题。卢梭曾经说过,形成一种新型学习方法要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

在“汉语热”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虽然也已从结构为主转向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从学习语言要素加培养语言技能转向培养言语交际技能为核心,但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教学内容都围绕词汇、语法、语音的标准化测试为目标设计,以传授静态知识为主,偏重认知和记忆,即使是以功能项目为分类基础的口语听力教学也大多从结构良好的问题出发给出唯一答案,学习刻板,忽视非智力因素。教学环境更是固定于课堂,有时看着窗外春光明媚,面对学生去草坪上课的要求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而创新教育理念是将创造性的思想付诸实践,它要求以生活经验为主,在一个功能项目下以不确定性的问题出发,没有标准答案,重视非智力因素。特别是情商作用。要使留学生在商务汉语的学习中尽快克服“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现象,掌握在目的语环境中自如交际的综合技能,迫切需要改革目前这种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环节的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思路,代之以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这样的改革不仅必要而且可能。目前,来华留学生的主体是年轻人,以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为主。他们从来就把社交视为一种精神需要。因此,他们的课外闲暇时间经常以旅游、购物、交友为主,其中的很多环节都涉及商务活动的内容。因此,课外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设计可以得到丰富而充足的素材支持和兴趣支持。语言学习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在一定的时段里,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环境加上积极的语言信息灌输和语言技能操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华东师范大学与德国不来梅科技大学有一个合作办学的项目,德方实用经济汉语班的三年级学生,派到中国一年,先强化学习半年的“经济汉语”,然后到中国的一些有关公司(主要是与德国合资的企业如上海大众等)去实习,收获很大。他们经过一年的理论加实践的训练后再做毕业论文,毕业后在人才市场上非常抢手。因此,在对外汉语特别是对外商务汉语教学活动中加上课外实践这一教学环节,应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以下以具有中级汉语语言能力的一年制商务汉语班为例,对教学目标、内容、途径、原则作了初步设计。

教学目标: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综合化的背景下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因素的交流,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兼顾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结合。

教学原则:除了遵循对外汉语教学一般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决定方法,语言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形式结构与语义结构教学相统一,以语言交际技能为中心,精讲多练,适度使用媒介语等原则外,还必须遵循体系化、趣味性的原则。

教学内容和途径:第一阶段,开设课外口语课。将语言学习和商务活动相结合,也就是口语课课外化,使学生的口语符合商务活动的情景要求和交流习惯,强调实用性和情趣性原则。主要内容包括:去商店(超市)购物、去银行兑换、去工商税务局咨询、去饭店投宿、去媒体登广告、去民航售票处购票、去餐馆订餐、去工厂(公司)谈业务、参观开发区等内容。

第二阶段,开设多媒体课型。考虑到学生对商务活动的了解要求是全方位的、全景式的,而我们的课外实践活动极有可能是蜻蜓点水式的。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计算机“虚拟现实”(virtural reality)技术的发展,开发“商务汉语”的虚拟现实课件,由计算机虚构或模拟一个三维立体的环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以及传感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变换影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让留学生到电脑上的“商务活动”中去进行语言实践。主要课件可以包括《商务信函大全》、《商务票据大全》、《主要外资企业概览》、《中国商法大全》等。课件内容可以包括范例模仿、提问、填表、案例分析等,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遵循自主性和系统性原则。

第三阶段,从事商务实践活动使语言技能训练和商务活动相统一。听说方面,可以去日资、美资大企业参与询价、报价、还盘、付款方式等方面的活动,充当商务代表助理或是翻译助理。读写方面主要参与财务报表、合同、广告、电传、传真、邀请信等的缮制,强调规范性和目的性原则。

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必须明确,课外实践教学是对外商务汉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只有课内和课外的结合才是我们所提倡的新模式。因此,必须关注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的区别与联系,课内外教学的一体化,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持。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实际布置、辅导,组织参与留学生的实践活动,比如选择适当的活动地点,在课前布置教学内容和目的,并对活动的文化背景、活动地的风俗习惯作介绍以外,必须充分了解留学生对语言学习的需要并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比如携带图表卡片等教具,以浅显易懂的形式随时讲授或解答学生的问题。

留学生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是在文化交流和语言交流的背景下开展的,教师应重视与实践教学中辅导人员(银行客户经理、饭店大堂经理、企业经理等)的配合。教师只是组织者、参与者而非评判者、指导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