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华留学生管理中的几对矛盾
单宝顺[1]
(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 要 随着外国留学生人数和生源国家数量的增加,留学生的管理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本文从实际的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出发,提出并探讨了贯穿其中的几对矛盾;认为这些矛盾的存在阻碍了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也试图提出解决之道,认为这些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如何解决要依赖于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并提出了解决矛盾的一些原则。
关键词 留学生 管理 矛盾
引 言
随着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加强,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现在几乎国内所有的高校都拥有一定数量的留学生。而随着外国留学生人数和生源国数量的增加,留学生的管理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
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始终贯穿着几对矛盾,不解决这些矛盾,留学生管理工作就不能顺利开展。本文拟从实际的留学生教学、管理出发,探讨目前在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几对矛盾,并试图提出解决之道,以抛砖引玉。
一、“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矛盾
“刚性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其依靠成文的规章制度和组织职权,凭借制度制约、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进行以外界约束力为主的管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教育也是如此,只有严格地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才能保证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而且,规章制度的客观性也保证了考核的公平性。但在留学生管理中,“刚性管理”往往遭遇“滑铁卢”,尤其是校规校纪方面,留学生可以说“大事不犯,小事不断”,如迟到、早退、无故旷课、在宿舍内违规使用电器、外出租房、擅自外出旅游、酗酒喧闹……每个从事过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都会倒苦水般地罗列出长长的“罪状”。而面对这些罪状,所谓“刚性”的规章制度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习惯”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在留学生管理中,就是要结合留学生的个别情况和个体差异细化管理,承认留学生个体所具有的特殊性、复杂性,不是简单地套用规章制度,而是对留学生学历生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在政策上对留学生适当倾斜,在管理上个别调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与“刚性管理”相比,“柔性管理”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精神,对留学生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这听起来很美好,但在实际的管理操作中,仍然是困难重重。首先,“柔性管理”的成本太高,无论在时间、精力还是在金钱上,都是相对于“刚性管理”几倍的付出,而且由于“柔性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力,最终在评价上又容易“好心办坏事”,过多地关注学生个体,学生却未必领情。其次,“柔性管理”虽然注重了个体,但却难以顾及全体,一些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学生反而得不到“照顾”,容易引起学生之间的冲突和管理上的混乱。最后,“柔性管理”缺乏统一性,难以实现标准化的考核方式。
“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矛盾是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也是关键矛盾,这种矛盾受制于其他种种矛盾,是其他种种矛盾的集中体现。下文将主要围绕“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这对矛盾,来探讨其他矛盾。
二、“趋同”与“存异”的矛盾
对在华留学生的管理,目前有“趋同”和“存异”两种管理模式,“趋同”管理是指将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同等对待,而“存异”则是给予留学生种种“优惠待遇”。而两种模式究竟孰优孰劣,一直是争议不下的话题。“趋同”管理的好处是能够尽快使留学生融入中国社会,快速提升汉语水平,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风俗等;而缺点则在于可能由于中外文化的冲突,加剧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导致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的种种矛盾,甚至引发冲突等严重事件。而留学生对住宿、就餐、隐私保护等条件往往要求较高,因此不适应中国式的“群居”、“清贫”生活,这也使得“趋同”管理难以实行。
“存异”管理模式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实行的管理模式,它们给留学生提供了种种的“优待”,有独立的留学生公寓、24小时的热水、外国风味餐厅、安装了空调的留学生教室等等。但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自身的缺点,那就是阻碍了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滋长了留学生“比中国人优越”的心理。正如有的留学生所抱怨的:“我来中国是想体验中国文化,可是到了中国以后,无论是吃饭、上课、生活,都只是在外国人的圈子里。”
三、“高校教管模式”与“留学生教管模式”的矛盾
如今的对外汉语教育,主要集中在各个高校里。无论是外事处模式还是二级学院模式,实际上都是处于“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之下的从属性模式,不能摆脱“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束缚。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相对“中小学教育管理模式”而言的,中小学由于有升学压力,因此在教育管理方式上采取全天制、班主任制、半封闭式乃至全封闭式等方法,以有效地保证教学和管理的顺利进行;而高校中则倡导学生的个性和自由,尽管采用住宿制,但实际的管理并没有中小学那样严格,大学生旷课、迟到、早退,甚至四年没进过自习室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由于有科研压力,也不采取坐班制,而是上课来、下课走,辅导员方面大多是一二百学生一个辅导员……这种管理模式在留学生教学和管理中也大多被直接移植过来了,或者说,作为高校的一部分,不得不移植这样的教管模式。作为留学生,显然和中国学生存在差异,中国学生可以很快适应这种自由的生活,而对留学生而言,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使得他们较难获得周围环境的认同,而压抑的心情又缺乏述说的对象,这样在缺乏有效指导和有效沟通的前提下,这种不被认同感会越来越强,容易产生“文化休克”而且极难迅速恢复。
其他国家在管理留学生时也常常会遇到“文化休克”的现象,其中美国大学专门设置了两周时间的课程来进行留学生入学指导,内容包括如何了解并熟悉周围的情况和所在城市的情况、如何利用大学里的各种设施和资源、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如何选课、如何和导师合作等。还有一些针对留学生关心的问题的专题讲座以及长期开设的面向所有学生的一系列咨询项目,包括个人心理咨询、住房咨询、就业咨询以及研究与学习方法咨询,提供贷款信息、勤工俭学信息等。而在中国这些指导大多简化成一个“座谈会”或者参观城市、校园的“一日游”等类似的活动,而这些并不能解决留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与此相比,留学生更关注的是“银行在哪儿”、“哪家饭店好吃”、“怎么去教堂”等实际问题。
此外,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考试,课程的开设、教材的选用、课时安排、课程进度等都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而留学生往往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当一个留学生到一所新的学校之后,发现自身基本上要完全重新适应这个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甚至很多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数年,却从未完整地学过一套教材。
四、“班主任制”与“科研优先”的矛盾
这一对矛盾是“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带来的矛盾。高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同时也是科研的前沿阵地,而在现有的高校体制上,尽管各个高校都在狠抓教学,但不可否认的是,“科研”的重要性远在“教学”之上。每个教师的发展前景(评职称)都和“科研”息息相关。巨大的科研压力导致高校教师在完成基本课时的基础上,不再愿意从事其他工作,而是一心从事科研。
但在留学生所在的院系中,为了更好地指导留学生、使之快速适应新的文化下的生活,往往会指定一名教师作为留学生的班主任,一般是该班级的综合课(精读课)教师。之所以选用教师作为班主任,一是因为综合课(精读课)教师和留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在每周20课时中占8~10课时),该教师往往最受学生的信任,也最易和学生沟通;二是因为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辅导员没办法胜任如此细致的工作,语言交流也可能存在问题。
实际上,任课教师同样不能够胜任这一工作。他们首先是一名高校教师,承受着来自科研的巨大的压力,而对外汉语的课程一般又较中国的本科生课程为多。而同时,作为留学生的班主任一般只是一个月多得两三百元甚至更少的班主任费。这样,在科研和教学的双重压力下,鲜有老师肯为这微薄的报酬去做如此细致和繁琐的工作,很难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为学生服务。
五、“小班授课”与“教学成本”的矛盾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采用小班授课的形式,这主要由以下原因决定: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以训练语言技能为主,小班授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技能操练中。其次,目前的留学生教育,非学历教育占很大的比例,大多是短期语言培训,一般为1~2年,而在此期间,留学生为体验不同的生活,往往又会选择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城市,这使得教学对象极不稳定;而不同学校不同城市的课程进度甚至教材选用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学生原有的汉语基础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的“初”、“中”、“高”三级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有些学校甚至仅初级就细分为“A、B、C、D”四级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如此细分等级,自然也会造成每班人数较少的现状。
小班授课,必然会导致教学成本的增加,而经济效益又必然是各高校接收留学生的目的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增加教师课时量,聘请在读研究生作为兼职教师等都会作为保障经济利益的手段,而这种手段是以牺牲教学质量为前提的,从长远来看,无疑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
六、“学习目的”与“教学目的”的矛盾
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总目标是:“要把来华留学生培养成为了解中国、对我友好、学有所成的有用人才。”这一目标同时也是留学生教育的总目标。但随着留学生的增多,其学习目的也呈现复杂化的趋势。按照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主要包括兴趣型、休闲型、语言文化提高型、专业技能型、考试工作型、获取学分型等。而在对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上,不同类型的学生则会体现出不同的要求。
以通过HSK考试为目的的留学生往往学习努力、认真,对老师的授课内容没有过多要求,重视阅读、写作,这一类学生以日、韩等亚裔学生为主;而以学习技能为主的学生则重视口语,轻视汉字,认为会说不必要会写,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有实用性的要求,这一类学生以欧美学生为主;以获取学分为目的学生多是交流生,为了获得优异的分数,这类学生往往学习认真,很少旷课、迟到;以兴趣、休闲为目的的学生则比较随意,虽然对老师的授课内容没有太多要求,但往往是感兴趣就听,不感兴趣就走,无视纪律,不在乎成绩,而管理者又拿这类学生没有办法。
可见,不同的学生对授课的内容、形式等存在不同的要求,除了引导、教育他们努力学习外,也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目前,几乎全国对外汉语教育所选用的教材都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编写的,尽管教材质量没有问题,但北语的教材往往以北京作为背景,过多地介绍了北京的生活情况。这类内容显然不适合其他城市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此外,教材老旧的现象也确实存在,如在2009年使用的教材中仍然出现“BP机”这类几乎已经被淘汰的词语。
学生的学习目的多样,而教师的教学目的却过于单一,造成个别学生不能服从老师的授课计划,甚至有抵触情绪。如有的老师在强调汉字的重要性时就遭到某些欧美学生的反对,他们主张会说不用会写,反感教师听写汉字等教学方式。
再如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矛盾,这也是从属于学习目的和教学目的矛盾之下的一对矛盾。语言和文化往往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很多留学生学习汉语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但出于种种考虑,目前大多数高校对留学生开设的课程仅为“语言”类课程,对此,很多留学生感到课程安排有些单调,没有他们想要的书法、绘画、中国烹饪等课程。有学生说:“我来这里是想多方面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中国的文化。但是每天都是口语、听力、写作这些‘死的知识’,我想学习中国书法,并不是想当书法家,只是想从中体会学习中国文化的乐趣。”
即使是一些学校开设了这类文化类课程,但所聘教师大多是“纯业余”的教师,会几个动作就可以教太极拳、武术,看看书本就可以教剪纸、中国结,学过两天就可以教书法、绘画……
当然,学校不开设这类文化类课程也有自己的苦衷:
首先,大多数高校没有这些艺术类的专业,也缺乏相应的教师,而聘请这类“艺术”教师的费用要远远高于普通教师,这是中国“艺术”教育的现状,对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是如此。
其次,即使高校有这样的艺术类专业,其任课教师也和从事留学生教育的二级学院或办事处无关,想请他们上课,同样要付出高额的课时费。
最后,学生的总课时有限,自然要优先保证语言技能类课程的课时量,而艺术类课程大多只是“选修”,这样在人数上不能都保证,也就无法保证该课程的“经济效益”。
七、“个性”集体与“共性”集体的矛盾
“个性”集体指的是在分配教学班级时,除了考虑到学生的汉语基础外,还考虑到学生的国籍,即尽量使同一个班级是同一个国籍的学生。在这样的班级中,集体的性质等同于学生的“个性”,因为同一国家的人在个性上差异不大。
“共性”集体则刚好相反,指的是由不同国籍的学生组成的班级,在这个集体中,集体体现出的是所有学生的“共性”,学生个人的个性要服从这个“共性”。
尽管目前各大高校实行的都是“共性”集体的管理模式,但这并不能说明这种管理模式一定更为优越。从实际的教学中看,在“共性”集体中的欧美学生相对于日韩学生往往有一种挫败感,当老师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不是去思考问题,而是将目光转向日韩的学生,期待他们去回答。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汉字的学习方面,笔者曾经批评一个美国学生汉字写得不认真,该美国学生回答道:“老师,他们是日本人,这不公平。”
可见,在一些“共性”班级里,欧美学生认为和日韩学生在学汉语方面天然就处于劣势,因此不但没有激发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反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八、中外社会、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物质条件、管理理念、消费观念等方面和发达国家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都存在差异。这些都给留学生在中国的生活带来困扰。比方说欧美等发达国家学生往往对学习、食宿等生活条件有较高的标准,如他们认为卫浴设施和24小时热水供应都是基本的住宿条件,教室应该有舒适的桌椅和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以及空调系统等;在饮食方面,他们希望有供自己做饭的厨房,可以动手做他们自己喜欢的食品等;此外,部分留学生还有健身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很多留学生对中国管理层面的低效率表示遗憾,如在办理手续时没有预约机制,导致排长队浪费时间,在某机构的网页上找不到所要查找的信息,自己上传的消息很长时间得不到回复等等。
相反,中国的管理者又往往对一些欠发达国家的留学生的某些做法抱有微词。如某些非洲留学生缺乏时间观念、缺少集体意识,不愿意承担非自己分内的工作等。这种态度自然令非洲留学生感到不满,因为这些观念虽然落后,但却是他们生活习俗的一部分。
在文化方面,中外的差异更大,表现得也更明显。由于关于中外文化差异的论著较多,本文不多加赘述,仅举例以说明问题。如我们要求外国留学生如不能上课应向老师请假,外出长途旅行应先告知所去的时间、地点,公寓内不能豢养宠物以及外事部门抽查公寓卫生等,他们都会认为是干涉他们的隐私而觉得不痛快。
九、勤工助学与否的矛盾
尽管来中国的留学生大多生活比较富裕,而且相当比例的学生能够拿到一定数额的奖学金,但独立自主的观念使得大多数留学生仍然有勤工助学的欲望。而我国《出入境管理法》规定,禁止外国留学生和进修学者在中国就业。如果留学生有意在中国谋职,必须经劳动部或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中也有类似的规定。目前,尽管有多名学者呼吁国家放开留学生打工的限制,仿效美日等国家的做法,但相关部门还没有作出回应。
然而国家的规定并不能遏止留学生勤工助学的愿望,很多留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在中国打工,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打黑工”。其中个别学生还发生过劳动纠纷,当然,由于没有法律的保障,这种纠纷多半以留学生吃亏而告终。但这无疑损害了我国的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十、“外事无小事”的工作方式产生的矛盾
“外事无小事”,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牵扯到“外事”,就可以让管理者们忧心忡忡。而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各种枝端末节的小事可谓层出不穷。对此,各个高校往往采取紧张的态度来对待。如某留学生不打招呼擅自出去旅游、在酒吧通宵喝酒、独自去中国朋友家里做客等等。每当这样的事情发生,留学生管理人员总是相当重视,个别的甚至通报大使馆,而这在留学生看来却是在干涉他们的隐私,并由此产生逆反情绪。
十一、“宽进严出”与“宽进宽出”的矛盾
在接受学历教育留学生时,我国的一个通行口号是“宽进严出”。在实际操作中,尽管中国在招收学历教育的留学生时实行入学考试的制度,但由于经济利益等方面的考虑,招收留学生的条件还是比招收同专业的中国学生要宽松许多,勉强可以称之为“宽进”。但在“严出”方面,各大高校基本都停留在口号上,实行的大多是“宽出”的政策。
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宽进宽出”的做法在短时间内可以吸引一定数量的留学生。尤其是在某一学历的中文专业人才极度缺乏的国家里,会有大量的留学生来中国留学。笔者在近年的学习和工作中接触了为数不少的“×国第一位文学博/硕士”“×国第一位语言学博/硕士”等等,而紧接着,很快就出现了“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中文人才缺乏,因此在本国申请留学助学金比较容易,另一方面也和中国的学历教育“宽进宽出”有关。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如果“宽进宽出”的只是一个“水货”博士或硕士,那么势必会影响到两国长期的交流和发展,正如近年来中国出现大量的“海带(待)”一样,就是国外“宽进宽出”教育带来的一个恶果。如果国内的留学生教育继续走这样的道路,那么结局也是显而易见的。
十二、结 语
基于以上矛盾,留学生管理工作实际上是复杂、多样、细致的,没有一个模式能够适应任何时期、任何高校的留学生管理。但有几条原则是我们应该把握的。
(一)求同存异、刚柔并济
对待我国与留学生之间,不同国籍的留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把握好求同存异的原则。在理解和尊重对方的习惯、习俗和文化的基础上,也要对方理解本国的风俗文化。只有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谈到发展。
古语云:“过刚易折,过柔易卷”,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把握好刚柔并济的原则,对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要坚决予以处理,不要考虑到“外事冲突”等杞人忧天的事情,但同时也要做好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在充分尊敬对方的文化习惯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规定,不能想当然或按照中国的标准。
(二)放开眼界、长远发展
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中,不能计较眼前的利益得失,要放开眼界,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如对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要坚持“宽进严出”的标准,确保输出的人才符合我们的教学目标。对非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也要实行严格管理,对长期迟到、旷课的留学生要予以严重警告,个别的可通知该国大使馆出面处理,以保障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共性为主、兼顾个性
在集体活动中,应以集体的共性为主,同时兼顾不同学生的个性。但兼顾个性不等于没有原则、没有目的地姑息和忍让学生的个性,而是在遵守共性的大原则下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
在面对不同留学生的不同要求时,在把握“共性”的大原则下,可以适当给其增加选择的机会,如是选择条件优越的留学生公寓还是“群居”的中国学生公寓,在保障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可以由学生自行选择。
(四)以人为本、独立自主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色差异,尊重学生的文化、隐私等。无论对先进文化还是落后文化均一视同仁,对历史问题、政治问题等敏感话题要保持互相尊重,尊重事实的态度,但同时也要保持独立自主的个性,不能无原则地迁就、退让。在涉及国家尊严、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决不让步。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也不能强迫学生接受我方的观点。
(五)特色招生、统一教育
各高校应该凭借自身的特色吸引留学生就读,无论是专业优势、地理优势还是旅游优势,都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应该有各地的教材,反映各地的风土人情,使学生尽快地融入当地的学习生活之中。
不同教材所涉及的语法点、知识点则应尽可能地靠近,争取同一级别、同一时期所学到知识点也尽可能地相同。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学生的流动不会影响学习,另一方面各个院校之间也方便交流。
此外,编写教材要充分反映不同学习目的者的不同需求。初级教材大多是以生活场景为主,但中高级教材可以考虑适当分化,如文化类教材、经济类教材等,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自行选择课程。
(六)资源共享、队伍专业
由于留学生教育大多设在各个高校之下,因此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个大资源,而高校也可以利用留学生的特色资源。两者实现资源共享。如设立外事食堂、建造留学生公寓等都可以作为对外创收的窗口,如作为接待定点酒店、招待所等。同时,高校的资源也应该对留学生开放,如语音教室、电脑教室、图书馆等。
除此之外,中国学生的一些选修课程也可以允许留学生共享,尤其是绘画、书法等强模仿性、弱理论性的课程。一方面满足学生需要,另一方面节约了资源。
在资源上实现共享,但在留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队伍上则要实现专业化。改变用“高校模式”来管理留学生,建立专业的教学队伍和管理队伍,做到各司其职,细致工作,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加大投入、大力扶持
对留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各高校应该给予有力的扶持和相应的“优待”政策。要保障基础教学设施的现代化进程,建立独立的留学生公寓、外事食堂、独立的现代化语音教室等设施。对从事留学生教育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程度的优待,充分考虑对外教学与对内教学的差异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投身对外教育的热情。
除了学校扶持以外,国家也要制定相应开放的政策来扶持,如对留学生资质的审查、对勤工助学的许可等。
(八)提升素质、提高效率
提升一线教学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素质,尤其是对零起点又不懂英语的留学生,要有能够与之交流的管理人员。作为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涉及留学生工作的办事部门要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展现出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安宇,周棉.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学飞.留学教育的成本与收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黄新宪.中国留学教育问题.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4]刘希英.首都经贸大学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及特色.中国高教研究,2001,(10).
[5]谢乃康.新形势下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探讨.中国高教研究,1995,(6).
[6]徐玫.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探析——以JN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论文,2007.
[7]杨军红.在沪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8).
[8]杨柳.新时期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刚与柔.航海教育研究,2009,(1).
[9]于富增.关于扩大外国留学生教育规模的几个政策认识.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0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