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具体的操作化过程,是对培养过程的设计、建构和管理,这一活动过程包含各种要素。由于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准则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也颇具争议,主要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内容、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要素构成。专业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专业设置是根据各门学科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对学科门类进行设置,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

第二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具体的操作化过程,是对培养过程的设计、建构和管理,这一活动过程包含各种要素。由于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准则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也颇具争议,主要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途径、实施方案)、培养内容、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要素构成。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

顾明远教授在《教育大辞典》(简明版)中对培养目标的解释是: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或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一般包括人才的根本特征、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业务培养要求等内容。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中首要的核心要素,体现所要培养的人才的根本特征,同时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制定教学制度的前提和依据,其他要素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必须紧紧围绕着目标起作用。“全程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和创业人才。当然,培养目标的制定也受到社会对人才类型、规格需求和学生的自身条件及未来发展需求的制约,反映劳动市场的需求及走势。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精神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体现方向性,即培养出的人才是为哪个阶级或集团服务;二是培养公民或建设者,即培养出的人才是一个既履行义务又享受权利的社会成员;三是注重全面性,即培养的人才是身心和谐发展的;四是崇尚个性,即培养出的人才是有自己特点的;五是考虑多方面的需要,即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能谋生而且会休闲,懂得追求和满足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六是拥有现代品质,即具备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进取精神、协作意识、自主性、时效观念等品质。[4]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专业设置的市场取向、课程设置的实践取向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等要素。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过程

培养过程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实践设施等中介手段,相互配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属性。培养过程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途径、实施方案等。

专业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专业设置是根据各门学科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对学科门类进行设置,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它规定专业的划分及名称,反映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既具有一定的学科标准,又充分体现社会的要求,不完全受学科的限制。通常的专业设置内容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基础学科的覆盖面;二是专业口径之内划分的专攻方向;三是专业设置的规定性和灵活性。职业教育院校应该根据人才市场有效需求灵活设置新专业或者调整已有专业的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课程内容应体现新技术、新工艺,牢牢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动向。

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程序组织起来的系统”和“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衡量课程体系构造形态的指标主要有课程体系的总量与课程类型、课程体系的综合化程度、结构的平衡性、设置的机动性以及发展的灵活性五个方面。传统的学科模式一般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结构,在教育部“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文件精神指导下,高职院校必须突破传统的三段式学科课程体系,形成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中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坚持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两个系统、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个系统相互交融的课程结构。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设计系统,是指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方法和教与学的原理,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的一套系统化程序。教学设计内容一般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和教学资源链接等。在知识迅速更新的新时代,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者倡导项目导向或任务导向的教学设计,在此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指导者给予引导和评价,坚持理论知识“够用、必需”的原则,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职业性、应用性的技能。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体现特定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念。教学方法的分类主要有讲授式、问题探究式、训练与实践式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和条件、教学目标及教师自身素质等因素综合考虑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高职教育更是如此,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重视“教”、“学”、“做”合一,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实践证明,较多的运用实践教学法可更好地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形成丰富、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获得完善的职业技能。

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师去总结和探索,也必须依靠教师去完善,拥有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师资队伍建设要从改善师资队伍的来源、学历、职称结构和学科方向分布几方面进行。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既需要实践能力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也需要理论修养深厚、教学水平较高的专职教师;既需要明白如何教的高校毕业生,也需要掌握教什么的一线工作人员。高职院校还应该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之间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逐步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培养途径就是人才培养为实现培养目标采取的培养方式,通常包括基本途径和综合途径、教学途径和非教学途径。基本途径就是普遍认同和采纳的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综合途径就是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一体化培养途径;教学途径就是通过课堂的理论教授和行动导向的实践学习;非教学途径就是通过教育环境和非正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方式。高职教育应该实行开放性、灵活性的办学方式,采取措施吸引行业、企业和大量的中介组织及培训机构等参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全过程,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手办学,强调“做”中“学”以及行动导向的培养途径,实现实践性教学的目标要求。

实施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化形式,明确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计划的内容和非教学内容的安排等。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明确人才的根本特征、培养规格和职业岗位要求;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学科的设置和教学顺序、教学课时的分配和教学过程各种活动的组织等;非教学内容具有灵活性,由教师根据教学条件环境和实际教学情况而定。高职教育重视培养目标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学科设置中提高了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倡导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活动,实现职教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内容

培养内容是为实现培养目标,经过选择而纳入教育培养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世界观等文化总体,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因素,可以分解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和辅助性知识;能力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包括观察、记忆、想象等一般能力,以及从事某项专业活动需要的特殊能力,如操作能力、社交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素质分为三类八种,三类素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心素质。

首先,高职生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一方面要做到专博结合,博中求专;另一方面还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高职生为适应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发展,需要不断学习以获得职业岗位需要的各种能力,包括技能、才干、经验等各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再次,急剧变革的21世纪中,工作环境、人际环境、思想环境的变迁和国际化、开放化的社会环境的形成,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和业务素质也极其重要。这些目标都需要培养内容的合理安排和实施才能实现。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制度

人才培养制度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一项内容。人才培养制度包括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修业制度和组合制度三大类。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主要是指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修业制度有学分制和学年制两种形式,前者弹性较大,以选修制为前提,以学习量为计算单位,按照大专业方向安排教学,学生有较灵活的自主学习权,但缺乏统一的教学质量标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易保证;后者高度结构化,课程有严密的层次划分及先后顺序,以学时、学年为计算单位,但缺乏灵活性。随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组合适度如双学位制度和主辅修制度逐渐成为一种人才培养制度。

国际化环境的冲击如近几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对我国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必须制定一套新的人才培养制度,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五、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评价

培养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的一种方式,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培养目标、制度、过程进行监控、反馈和调节。根据培养评价的结果,及时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修订专业方向和教学计划、组合合理的课程体系、选择更优的教学方法,为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服务,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5]

人才培养一是个活动过程,是包括入口、过程和出口的统一过程,在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评估措施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入校前,通常通过一定的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选拔,使不同的学生进入不同层次的学校学习;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多种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条件、教师的教学质量、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出口方面,学校会设定一定的标准来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是否能适应就业和发展的需要,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取得“双证书”或“多证书”。评价方法一般有推进目标评价法、推进综合评价法、推进定量评价法、社会参与评价法和完善自我评价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