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高等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院校强调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坚持“够用、实用、适用”的原则,而不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学习中,要遵循“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同时也要拓宽知识面和科学视野,注意知识的渗透、交叉、融合、转化,做到“专才”与“通才”的统一。

第一节 高等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对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但知识是能力和素质形成的基础,是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的根源。离开了知识,素质和能力都不能得到提升。

一、根据高职学生的就业主要是面向生产第一线及实践教学的特点,他们的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基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和辅助性知识

(一)基础性知识

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职业能力和素质,都离不开宽厚稳固的基础知识系统。社会越进步,科技越发达,岗位越丰富,越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打好底子,练好基本功,是高职学子优化知识结构的关键所在。而必要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如中文、外语、数学、电脑运用、图书手册资料的检索使用等)也是继续学习的必备基础,虽不追求系统全面,但要学得扎实,真正理解、掌握其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并能作为工具较熟练地在一定范围内运用。因此,要善于从自身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标地掌握新型人才必备的基础知识,为日后在工作岗位上创造佳绩打好深厚扎实的基础。

1.工具性基础知识,即“给别的知识提供营养的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知识。这些是适应社会、获取国际信息、提高辨别力的重要途径,应该与相关专业的知识结合,提高智慧,拓宽知识面,为以后的终身学习、转岗转职、创业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职业技术性知识,即职业岗位需求的常识。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所以要求学生掌握生产一线环境下必要的、处于时代前列的技术性知识,以尽快适应职业岗位。如市场营销专业,应设置电子商务概论、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关键性基础知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准备。

(二)专业性知识

高职学生所要掌握的专业性知识,主要是指从事某职业岗位所需的最直接的专业技术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复合性知识、专业高新现代化技术知识三方面。

1.专业理论知识,主要指原理性知识,是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高职院校强调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坚持“够用、实用、适用”的原则,而不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专业复合性知识,是指具体工作岗位上的技术知识,以机电类为例,主要是高职生必备的车、刨、钳、电、钻、焊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在此之上的技术性知识所构成的复合性知识,机电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机械和电子方面的知识,形成机械类、电子类相关知识的复合结构交叉知识网络,将这些知识融合并转化为实际操作,才能胜任职业岗位的需要,创造性地解决具体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3.专业现代化技术知识,是指以计算机、信息网络等平台的建立为基础,形成高新科技知识。这是高职生掌握的专业知识的最高层次,是在专业复合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高职生转岗、创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武器。

(三)辅助性知识

高职生的就业方向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性知识,提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操作的能力,还要掌握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这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中,涉及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即辅助性知识。这些知识包括适应职业岗位变动、创业的需要和适应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各种变化所必需的相关的行业知识和产业知识等辅助性知识。例如,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外企数量增多的背景下,高职生除了需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了解适应国际贸易所需的商贸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管理学内容等,这主要是为了把高职学生培养成“既专又通”的复合型人才夯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高职生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一方面要做到专博结合,博中求专;另一方面还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专博结合,博中求专,就是既要掌握扎实广泛的基础知识,又要掌握精深细化的专业知识;既能适应科技的高度分化,又能适应科技的高度综合和渗透。广博的知识是专精知识的基础,而专精的知识又能推动广博知识的继续延伸,博与专的知识要综合运用。在学习中,要遵循“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同时也要拓宽知识面和科学视野,注意知识的渗透、交叉、融合、转化,做到“专才”与“通才”的统一。这就是说:一方面,由于工作现场要处理的人、事、物往往需要有多种学科知识的交叉,因此在加强主干技术及与之有关学科学习的同时,还要使学生具有较宽的相关知识面。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相关技术,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除了要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的主干技术外,还需要对应用的对象有所了解;如广告、装潢公司的美工人员不仅要具有美工专业能力,还要会电脑绘图,懂得策划、营业等。二是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技术学科与人文学科的适当交叉。工科类学生要学一点必要的经济、法律、社会、管理的有关知识;文科类学生也要学一点必要的相关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这一知识面的宽度应是适当的,太窄了固然不行,太宽了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应限于相关知识。另外,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要求应是宽而浅,侧重于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应用。不能要一部分有关知识就学一门完整的学科,且各自自成系统,那样主次不分,学习内容过于庞杂,达不到预期效果。相关知识的学习虽学时不多、深度较浅,但在基本素质的培养及职业能力的形成中必不可少,这方面往往容易被忽视。另一方面,还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生活需求,按需传授知识,紧紧围绕用户需求选定课程内容,按需调整知识结构。在理论学习中,要了解所学专业最新发展动向,保持知识内容的先进性,并接触更多的科研项目和实践课题,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学用结合、学有所用。

三、构建知识结构的途径

许多学者提出要按照三种途径构建知识结构,即知识基础化、知识综合化和知识前沿化。[1]

知识基础化,即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是知识结构的重心。因为高职教育是岗位职业性而不是学科性的,是技能性而不是理论性的,是应用性而不是学术性的,所以基础理论要讲求“够用”的原则。要实现知识基础化,一是课程体系要基础化,稳定公共基础课程;二是基础课的定位要基础化,应当传授一些基础性的、原理性的知识;三是基础课的功能要准确,要提高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去认识。

知识综合化,即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相互交叉联系的。在高职教育中,学科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知识的综合化现象明显。只有重视知识的整体性,采用文、理、工相互渗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开阔学生视野,拓宽思路,才能为学生的深造准备好条件。实现知识综合化,一是知识在学科功能结构层次上的渗透与综合;二是知识在科学目的和价值层次上的渗透与综合;三是知识在方法论层次上的渗透与综合。

知识前沿化,即在学习中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知识前沿化上应把握三点:一是课程设置前沿化;二是课程内容前沿化;三是鼓励学生直接参与一些技术性和技能性的研究。

四、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

实务知识属经验知识,包括“事实”(知道物体、事物的性质及其名称、符号等)、“程序”(知道在特定的情境中做什么,按怎样的步骤去做)。一个特定课题的知识往往是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的结合,两者的关系是非层级性和非排他性的。由于高职所培养的人才往往和实际操作过程相联系,因此在充分重视必要的基础理论与主干技术学科学习的同时,也要对实务知识的学习予以应有的重视。

构建高职人才知识结构,形成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一大基础任务,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训课、毕业实践、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来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不得不谈及课程内容组合和教学策略问题。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专门技术人才要求上岗后能较快地胜任工作,尤其在中国,中小型企业多,企业的培训制度不健全,在职培养的能力不强。针对特定职业所进行的专业教育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该职业有关的态度、知识、技能等,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较系统地去分析、解决现场的技术问题,最终形成职业能力。不论专业设置是宽是窄,这一要求也是必须完成的。因此,在教学策略上应使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专业课固然应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便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能较快地从事某项工作;但也必须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联系已学的基础理论及主干技术课程,在加强培养学生“可转换的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以及真枪实干的职业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这种技能和能力具有很强的可迁移性,学生即使改变具体工作岗位仍能较快地胜任工作。各类课程作为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共同完成教育目标,它们之间有其内在联系及学习顺序,但在完成教育目标中有各自自身的功能和作用,正确的做法应将教育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确定课程结构,设置各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然后根据其内在联系、顺序,以最有效的方式组成合适的课程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