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陶行知先生追悼会
由李济深、孔祥熙、孙科、邵力子、陈铭枢、朱家骅、吴国桢、周恩来、沈钧儒、马叙伦、司徒美堂等各界名流288人发起,于1946年10月27日上午9时在吕班路震旦大学礼堂举行陶行知追悼大会。八时许,各方人士络绎赶到会场。会场大门口,高竖着“爱满天下”四个大字。两侧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主席台中央有陶先生的巨幅遗像,前面摆着淡灰色祭桌,蓝色的布幔;桌上用鲜花、水果、香烛供奉。祭桌的前面摆放着宋庆龄、冯玉祥、美国授华会的一排花圈。台前上端悬挂着蓝底金字的“民主之魂,教育之光”横幅,两侧有“满腔热血为民主,千秋自有定论”,“毕世功勋在育才,万代长出新苗”,与对壁的“民主魂”三个大字遥遥相对,至为显耀。礼堂四周上下满悬挽联誺词,其中最醒目的是:“陶先生的教育方向,就是中国人民大众的教育方向。”宋庆龄题词:“万世师表”;中国民主同盟会的挽联:“死生以之,为中华民主奋斗;行知合一,是先生教育精华”;何香凝题词:“行知先生精神不死。”
追悼大会主席团成员:沈钧儒、史良、俞庆棠、章乃器、华岗、郭沫若、孔祥熙、陈鹤琴、翦伯赞、洪深、田汉、叶圣陶、江问渔、朱经农、王绍鏊、毕莱思、艾德夫、沈体兰、李熙谋、孟根根、章恒等30余人。
参加追悼大会的有民盟、生活教育社、职业教育社、儿童教育社、小学教育促进会、社会教育社、乡村教育社等团体以及行知生前至友、亲属、金大、南大、东大、育才部分师生,山海实验乡村学校师生等。来宾达六七千人,其中大多是文化教育界的青年。另有各报记者及联华影片公司的摄制人员。
追悼大会司仪田汉,于9时30分宣布追悼仪式开始,全体肃立,奏哀乐,全体合唱挽歌:
“你伟大的教言,仿佛在我们耳边,你坚毅的音容,仿佛在我们眼前……可是你去了,你去得太早。民主的事业需要你,受难的祖国需要你,苦难的孩子需要你,残酷的现实竟迫着你舍我们而去,如今我们痛哭失声,我们默默哀泣,有何种话语能表达出我们的悲泣?安息吧,民主的战士!瞑目吧,人民的导师!你伟大的精神,已感召了千百万人。为了民主和生活教育,我们将更奋勇……前进……”挽歌毕,行礼致敬。田汉恭读悼诗:
“……这损失实在太大了啊,叫我们拿什么来补偿。翻开你留下的著作,每个字都使我们哀伤。你去世三个月了。你的学生像失去了牧人的群羊……中国民主教育陨落了一颗巨星,就在诗坛也失去了一位人民歌手!……陶先生的诗是质实明了的,但因救世教人之情太急太切,有时不免偏于说理,诚然,陶先生的诗不能以“诗人”的诗来衡量的,他的诗是“圣者的诗”,他用每人能懂的语言,大家心里所要说的话,号召我们求知、求真理、为民族解放,做迫切要做的事。陶先生!时局是这样的使人惆怅,只有你的精神像温暖的秋阳,我们不能以眼泪来追悼圣者,却得庄严地勇敢地,走向民主战场。”
田汉先生读悼诗的声调凄婉悲壮,闻者泣不成声。
大会主席陈鹤琴致词:
“……与陶先生同时留美,且为同学,是三十余年的老朋友,回国后,一、为了乡村教育,他创立晓庄师范……二、普及教育,他利用了狭窄的老百姓的房子组织工学团,用启发儿童,共同学习,互相讨论,训练小先生,提倡平民教育,使人人能识字,使五十七岁的祖母向她六岁的孙子学识字。三、天才儿童教育,育才十二岁小学生,在中央大学附中演讲国际问题,藉以说明陶氏生前之教育生张。……陶氏的哲学思想两点: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破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鸿沟,他提倡生活教育,社会即学校,今天大家以赤子之心来追悼陶先生,希望将其未竟志向继续担负起来,不仅在中国境内推行,而向全世界推行,所以陶先生的人格道德、学识、能力、才华,莫说中国不多见,即在欧美各国亦不多见。他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陶先生不仅是这个时代的人物,而是万世的。”
翦伯赞报告陶氏生平:
“陶先生逝世三个月,已成历史人物,他的一生事迹决非短时期内所能做完。陶先生出身乡村,家境清寒,其一生同情平民,始终为劳苦大众服务,似与其出生有关。陶氏毕业金陵大学文学系,去美入伊利诺大学读政治,后又改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为权威教育家杜威博士最得意之学生。……当民国5年至民国9年(1916—1920)国际国内之政治环境,如苏联革命成功,袁世凯窃国,签订二十一条、北洋军阀之内战,第一次欧战结束等,陶氏即开始研究适合中国国情之新的教育运动,使人民知道,他们所受的苦痛,究竟从哪儿来的。民国16年(1927)创晓庄师范,三年后被封,但因封条无处可贴,终于贴在黑板上。……一个晓庄被封之后,产生了无数的晓庄,因为后来又创办了许多工学团、流动图书馆、推行小先生制、创办自然学园、提倡科学下嫁运动、即科学通俗化运动、创立了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等。民国24年(1935)‘一二·九’运动后,创导国难教育运动,间曾一度出国讲学,听讲者都属劳工阶级,抗战发生后,组织抗战教育研究会,最后创办《民主教育》月刊、《民主》星期刊、社会大学等。与陶氏相处,颇少听到他谈及私事。他毕生以事业为前提。最后借用美国友人哀词中的一语作为结束,他对现代中国的文盲、贫穷与法西斯主义的战斗,是与历史上的对宗教裁判所、封建主义与贩奴制度的斗争,共垂不朽。”
孔祥熙致词:
“认识陶先生已有二十七八年了,陶先生读政治,因为政治救不了中国,故改习教育,他学教育、我也学教育。他之所以随时改变,目的只有一个,便是要救中国,今日纪念陶先生,不仅表示我们的痛心而已,应该将其未完成的事业担当起来吧,且将其发扬光大。”
毕菜思女士致词:
“六月初,陶先生曾带我参加一个小教联文艺晨会,也是充满了青年,情形和现在差不多,因此想到陶先生的特点之一是他喜欢青年人,青年也喜欢他。他实在是一位国际伟人,他是国际主义者,他希望全世界儿童长大起来成为有知识、有才干的国际的公民。他不仅爱中国儿童,并且爱世界的儿童,陶先生生前曾说:儿童是世界的主人。其次,陶先生希望每个人能得到民主生活,也希望朝鲜、日本、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不论哪个阶级、不论哪个种族的人民都能看、能写、并且能过民主的生活。……我曾在九月到重庆参观过育才学校,我相信他的教育必将成为中国明日的教育。”(沈体兰翻译)
艾德夫(美国援华会)致词:
“对于陶氏大名闻名已有数余年,且常为他的工作愿望受到很大的感动。陶先生的特点为西方人所尊敬的。一、他是民主主义者,门口横幅大字曰“民主魂”,可把陶氏一生描写出来。他是一个广义而不是狭义的民主主义者,因为他们不仅要使一切人民平等,他更进而要使一切生活都民主。在教育上,他也主张民主,他不相信“统制”,而主张启发,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其才能。二、勇敢与负责,人们未见到的,他已先看到,并能将其组织起来。他有真正的领袖的才干。……今天追念他最合适的方法,是继续为他的事业而奋斗,他的精神是不会死的,即在大风暴雨中亦不会失去光芒。”(沈体兰翻译)
李熙谋发言:
“与陶氏系多年同学,对陶氏最钦佩者有两点;其一为毕生的教育事业而服务的精神。其二为陶氏的教育方法。他的精神永生不死。我们纪念这样伟大的教育家,应学习他的精神。”
郭沫若演讲:
“陶先生是以德服人的,他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很完整圣人姿态。他是知、情、理三方面很平衡发展的,他也可以说是一个真、美、善三者具备的完人。我们来追悼他,应当向他学习,这也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陶先生的一生:(一)他能克制占有欲,扩大创造欲……天下有一种人,只想扩大其占有欲,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种人只想把一切“窃为己有”。反之,另一种人,他的创造欲强大,你的是你的,我的是也是你的,且更创造于人,愈多愈好,使天下人都能公平享受。陶先生即属后者。(二)陶先生的创造方法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他虽是教育家,但仍以小学生自居,向社会,向自然乃至儿童学习。(三)他的创造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升官发财。……中国如能少些官僚、少些买办、少些自私自利的野心家,中国也就可以和平民主了,外国要能少些独占资本家,战争贩子,世界也就太平了。”演讲最后,郭沫若向大家介绍陶先生所著《创造宣言》等论文,希望追悼他的人都能研读。
孟根根(大场工学团农民代表)致词。他代表山海工学团全体农友发言,介绍了陶先生生前创设山海工学团的经过,介绍了其后组织战地服务团,沦陷期内与敌伪奋争,迄近在陶先生协助之下恢复山海。最后,孟根根向大会呼吁:希望借今日追悼会的机会,募集基金,不仅使陶先生的事业能尽快恢复起来,且更发扬光大。
章恒(育才戏剧组女生)致词:
“陶校长去世己三月零二天了,育才二百多同学在痛哭,我们就把泪哭干,心哭出来,也哭不回我们的陶校长来。(章恒同学泪流满面,泣不成声)陶校长为了我们的学校任劳任怨,想尽一切办法,处在恶劣的条件下,把学校维持下去。我们一直吃了三个月的稀饭。有人对他说:停办了吧!你这样简直像抱着石头在游泳。但陶校长的答复是:‘不!我不是抱石头,我是抱着爱人,抱着心爱的人在游泳呀!’可见他对学校的爱护。在他苦心的经营之下,支持了七年。今天请在座各位先生多多给予支持、帮助,使陶校长遗留给我们的事业发扬光大。”
朱经农发言:“我是陶先生三十年前的朋友,这里仅讲一讲作为朋友所知道的一点和一滴。陶先生最初的思想和王阳明差不多。我们都是喜欢研究杜威的知与行并行学说。一、他是将民主主义的精神放入教育,把外国教育介绍到中国来。曾出教育民主丛书,请邹韬奋先生讲“民本主义”。二、我们曾合办平民教育,但至今尚未成功。三、普及教育:平民教育是普及教育的一部分,当教材实施时,是我和陶先生共同起草的,至今尚未有成绩,总之,教育不普及,民主是假的。”
民盟中央秘书长梁漱溟南京来函(王琳宣读):
“与陶先生相处二十余年。现因事,不能来参加追悼。一、陶先生大胆创造,在教育上表现最多,今天要继承发扬陶先生的精神;二、陶先生的沉默向前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是人民追悼的必具条件。”
俞庆棠(推行民众教育专家、大学教授)发言:
“认识了陶先生有二十多年,不过不敢说是朋友,应该是老师。杜威今年八十四五岁了,还在写‘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家才五十几岁就死了呢?这是他在生前不能得到好好的照顾,环境都在不断地迫害他,今天我们悔己晚矣。我曾参观过他办的‘书呆子莫来馆’图书馆,他教育方法分大人教小孩,大人教大人,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四个阶段。中国是贫苦的国家,普及教育,非采取此法不可。他的爱国精神高于一切。“九一八”后办国难教育,在保育院内找出天才儿童,而办育才学校,他要使教育深入乡村,他证明了农民需要知识分子入乡村,纪念陶先生要在民众中找天才,天才是没有阶级的。我们要使天才儿童成为建设中国的主人,农民、工人、小贩、劳苦大众中都有天才,要使他们都能受高等教育,同时,我们要使陶先生的力热光传播到全世界去。”
沈钧儒致词:
“陶先生已过世了,但在他生前没有想到他死,现在死了,但以为他还活着,他的音容事业仍在,人却找不到了。昨天,由京来沪,新闻界友人都来问我国形势与大局前途,我现在想如果陶先生的事业能够发扬光大,那么国内和平团结一定会有希望成功。”
陶宏致答词:
“各位父老姑母、各位兄弟姐妹: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里,多蒙各方友好所给我们亲切的慰问和关怀,尤其是今天所开的追悼大会,对逝世者寄以无限的哀思,使我们很感谢。
父亲二十多年以来,完全献身于社会和大众的事业,可以说毫不保留的贡献出去,因此在我们之间一般亲属关系显现得非常淡薄。所以与其说我们以亲属的名义来参加这个大会,毋宁说是以和大家一样的身份,以一个朋友、同志、学生、景仰者的地位来参加的。我们也无非是藉此机会,对于这样一位伟大而亲切的领导者,略示我们内心沉痛的哀悼与默念而已。
参加了今天的大会,我们确实流了很多的眼泪。但那不是伤感的眼泪、不是孤单的眼泪、也不是悲哀的眼泪,而是感激的眼泪,兴奋的眼泪。我们感激的是大家对于父亲的死都一致表现深刻的哀思和同情。我们兴奋的是在父亲的灵前,团聚了这么多的朋友,大家一致热烈的要父亲生前献身致力的事业坚持下去。我们并没有因父亲的死而感到孤单。我们的眼泪已化成了力量的狂流;我们更深信大家的眼泪也化成了洪水,直向着父亲生前所指示的道路滚滚流去!
为了国家民族的大业,为了人民大众的和平与幸福,父亲不惜牺牲他的一切,最后贡献了他宝贵的生命。他是心甘情愿的忍受一切无以描述的痛苦与劳瘁,去创造、建设、争取大众的和平、快乐、幸福。可是他死得实在太早了,为的是真正和平民主尚未完成,尤其是他生前苦苦经营的教育事业怎样在困难的环境下继续生长发扬,如他生前一样,他实在不能安息,不能瞑目!
但是假如他知道由于牺牲一个新武训,感化了千千万万的新武训起来,去支持去实现他生前所创立和要创立的教育事业,以达到文化为公,他是会安息的。假如他知道由于他一个人的牺牲,而唤起了这么多的朋友、千千万万的人,去完成他所留下的事业和工作,达到天下为公,他是会瞑目的,因为这样他的牺牲才获得最高的代价。
父亲是一个最实事求是的人,在这样一个重死轻生的社会里,请让我们诚恳地向各位先生、各位朋友要求以同样的实事求是纪念、帮助、鼓励、指导、爱护培养父亲生前所办的教育事业,这也就是大家的事业啊,那么向诸位感谢将不再仅是我们几个亲属,而实实在在是全中国的人啊!到那时,在生前从没过一天心安日子的父亲一定会安然就眠于九泉之下。
今天有我们的外国朋友,还有许多从别的地方来的朋友,以及负责筹备会的朋友,使大家顺利地完成,我们非常感谢。仅代表家属愿立大誓追随各位在父亲生前的路上,向前迈行。”
追悼会上午9时30分开始,至下午1时许散会,历时三个半小时。下午两时起,由各国团体公祭,公祭团体有民盟、中共、生活教育社、荣军互助社等20余个团体。于下午5时许公祭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