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泽东最后讲到,关于抗战教育的知行合一,是历来的老问题。作为党的最高领导,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毛泽东亲自为边区小学教员讲解《抗战教育的“知行合一”》,在边区推行生活教育运动,这无疑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历史性的肯定。
二、毛泽东《演讲》的要点
毛泽东《演讲》的第三部分《抗战教育的“知行合一”》用大众的语言,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许多深刻的道理,其中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抗战教育的“知行合一”,这个问题就是讲教科书与生活的统一问题。
现在我们教科书上还缺乏一部分,就是生活教育,就是讲怎样吃饭,怎样生活,讲大米、小米、养牛喂猪等等。我们的教科书就要讲这些东西,这一套就是马克思主义,照马克思主义的讲法,天下是经济第一,其他东西第二,而这些小米大米养牛喂猪等等却正是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二,在抗战教育中,“知行合一”是一件大事,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把教的学的做的都统一起来。这在马克思主义讲来,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就是“知”,实践就是“行”。
第三,另外有一种是讲了不做的,而且做的是相反的事;现在有些讲的同行的是不统一的;讲的同做的完全不对。这在根本上就违背了“理论与实际联系”和教的学的做的合一的原则。
第四,要研究实际,要向人民群众学习。
毛泽东最后讲到,关于抗战教育的知行合一,是历来的老问题。可是,从前都没有讲好,所以,今天再来讲一讲。作为党的最高领导,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毛泽东亲自为边区小学教员讲解《抗战教育的“知行合一”》,在边区推行生活教育运动,这无疑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历史性的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