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是中年向老年过渡的一个生命转折时期,亦是生育功能由旺盛转入衰退的过渡阶段。男女均有更年期,女性一般在45-50岁,男性一般在55-60岁。更年期生理上的变化较大,因此,心理上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一、更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更年期机体各系统、器官和内分泌功能,尤其是性腺功能逐步向衰老过渡。这一时期,卵巢、睾丸等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重大退变,女性反应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卵巢停止排卵,性激素分泌水平下降;月经由规律变到不规律再到自然停经;生殖器萎缩,性功能下降;音调变低沉;尿道膀胱组织萎缩易引起压力性尿失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管舒缩不稳定,出现心悸、头痛以及阵发性潮红、出汗、眩晕等症状。
更年期由于机体内分泌的改变对生理状态的扰乱,常会引起心理与精神状态的改变,常见有情绪、个性和行为的改变。情绪改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易激惹;个性行为的改变主要有敏感、多疑、嫉妒、急躁、固执、心烦、自责、自罪等,由于上述的改变使得人际关系较为紧张,严重的会出现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二、更年期的心理社会因素
更年期个体的心理社会背景对心身变化影响也具有个体差异并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都有哪些因素。
1.对更年期消极的不良认知 更年期特别是妇女的生理变化使她们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对更年期的情绪体验给予怎样的解释,以及在此期间产生的一系列机体的变化所持态度,对处于更年期的个体来说很重要。如女性认为绝经是衰老表现的话,她就会关注它的负面症状,而导致或加重性腺分泌减退、阴道干涩、性欲下降并产生消极情绪等。
2.生活事件发生频繁 中年后期是人生出成果的“金秋时节”,收获的多少均可能成为生活事件而影响其心理活动。
3.家庭角色变换过度 更年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期,要赡养年届“古稀”的父母和抚育刚过“青春期”的子女,家庭角色变换过度。
4.空巢效应 子女大多出外求学、工作或生活,而出现“空巢”心理的反应。
5.社会角色转换适应 因职务变更导致人际关系变化、角色行为的转换易出现适应障碍等问题。
三、更年期心理保健
1.科学认识更年期 由于大多数妇女缺乏更年期生理、心理变化方面的知识,以及社会对更年期的消极看法,使她们对自身的身心变化状态和不良的情绪体验不知所措,充满了恐惧、紧张感。因此,学习了解更年期心理、生理特点和变化规律,就能正确认识和客观对待,避免导致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2.调控不良情绪 学会调节更年期易出现情绪不稳、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对情绪的自控能力,注意适当地宣泄疏导郁闷之气,学会情绪转移,保持平静乐观的良好心态。
3.合理安排生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娱乐爱好,对维持更年期身心健康尤为重要。更年期生活、工作负担较重。因此,要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注意劳逸结合,节制有度,按时作息,合理膳食,并坚持体育锻炼或适当的运动。
4.取得社会和家庭的理解 让社会和家庭成员对处于更年期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应有所了解并正确对待,给予关心和充分的理解,并在生活上给予适度的帮助,主动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期平安顺利地渡过这一特殊时期。
5.主动进行医学检查和咨询 当机体出现不适症状时应该主动、积极地进行医学检查和咨询。通过检查治疗和咨询,一方面可帮助缓解不适体验和调节机体功能,另一方面,可学习了解到更年期生理变化的常识和保健方法,改变不正确的认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