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人心理变化图表

老年人心理变化图表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毕生发展观是一种积极乐观的老年心理变化观,认为衰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延缓的,并可采取某些干预策略或措施来改善老年期的心理状态或预防心理活动衰退。因此,我们在对待老年期的心理变化与发展时要抱着科学、正确、客观的态度。(二)老年期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大量的研究表明,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的心理发展总趋势的另一特征,但不同的心理功能老化的速率也不一样。
老年期心理特征_医学心理卫生学导读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06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4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3%,并且继续以很快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预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4.4亿人,8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突破8 800万人。老年期是人生的最后一个时期,与人生前几个阶段一样,更会出现与年龄有关的特殊心理、生理问题。也正是由于人类寿命的普遍延长和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程度的迅速增长,推动了包括老年心理学在内的老年学医学研究和发展。

一、老年期心理变化的不同观点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自出生到机体成熟,直到成年期,其心理活动的变化属于“发展”期;成年以后,先有一段稳定的时期,然后便开始衰退,年龄越老心理活动的衰退越明显。这种变化只能称作退化或老化而不能叫做发展。传统的观念把老年期看作丧失期:身体健康的丧失,智能和生动感情的丧失等。传统的老年心理学把老年期心理活动的变化描写成只有衰退而没有发展。这是一种消极的悲观的心理观。这种传统的心理观的主要理论根据有三:其一,把人生看作是单一的生物体,其心理活动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形成“燕尾服”式的变化,随着机体的衰老心理功能而随之衰退;其二,认为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的;其三,认为年龄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依据,而且是普遍适用的原则。

另一种心理观为毕生发展观,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以德国的巴尔特斯(P·Baltes)为代表的新的心理发展提出的新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是,其认为①个体心理的发展贯穿于一生,发展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可在人生中的任何一个时候发生,亦即从胚胎形成到死亡的整个一生都在发展,发展不仅仅是限于儿童和青少年,中年、老年也在发展。②发展的形式多样,发展的方向因心理和行为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有的心理能力发展较早,减退也较早,有的发展较晚衰退也较晚;有的发展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期,而有的则很快衰退,有的却很少变化。在同一个年龄阶段内,不同的心理能力可以处于不同的发展方向。③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整个发展总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的结合组成。④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内可塑性(个体内部的可变性),由于个体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心理发展可采取多种形式。⑤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个体发展的任何一个过程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非规范事件等三种影响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年龄只是影响人的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发展心理学研究已证实,人到老年,虽然某些心理功能有所减退,但另一些复杂的功能如抽象逻辑思维等非但不减退甚至还继续增强。毕生发展观是一种积极乐观的老年心理变化观,认为衰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延缓的,并可采取某些干预策略或措施来改善老年期的心理状态或预防心理活动衰退。

传统的老年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而衰退,偏重于生物机体的变化和年龄对心理变化的影响,把心理发展看作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以个体生物机体的“成熟期”作为心理发展或衰退的临界点,从而否定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因而这一点也是不足取的。毕生发展观强调心理发展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强调心理发展呈连续性的同时,但对人到成年期尤其是成年晚期后,心理变化的总趋势是衰退的未予足够重视。因此,我们在对待老年期的心理变化与发展时要抱着科学、正确、客观的态度。

二、老年期心理的发展变化

大量的研究表明,老年期的认识活动,尤其是感知觉和记忆,其总的发展趋势是发生了一系列的退行性变化,而高级的认识活动(如思维、智力)的变化情况则比较复杂,应该在肯定老年心理基本变化趋势的前提下,对那些能够延缓老年心理衰退,助长某些心理功能发展的要素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科学地、正确地看待老年心理的发展变化。

(一)老年期的认知老化

认知老化是当代老年心理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关于认知老化规律的研究颇受重视。在认知老化规律的研究中,年龄因素与教育因素同认知速度、工作记忆与非速度认知之间的效应关系成为阐明老年期认知老化规律的重要环节。有研究发现,年龄因素和教育因素在认知老化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两者的效果相反,教育因素起正影响作用,年龄因素起负影响作用。

1.年龄因素对认知老化过程的影响 年龄因素在老年期认知老化的进程中起着促退的作用。年龄因素发挥作用的途径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一方面它直接影响认知加工速度,如知觉速度、运算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认知速度减慢的中介间接地影响非速度认知,如记忆、推理、知识等一般认知能力。

2.教育因素对认知老化过程的影响 教育因素在认知老化进程中发挥延缓老化的作用。教育因素发挥作用的途径也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与年龄因素同样,它也直接影响认知加工速度,也通过认知速度变化的中介间接地影响非速度加工的一般认知能力。此外,教育因素还能够直接地影响非速度信息加工的一般认知能力。

3.从不同认知过程看年龄和教育因素的作用 从认知能力的角度来说,认知加工速度的老化过程可以直接地接受年龄和教育的双重作用,而非速度认知能力的老化过程除了通过速度减慢的中介作用间接地接受年龄和教育的影响外,还直接受教育因素的影响。

为了延缓和改善认知老化过程,应该积极地倡导和实施老年教育及认知训练。

(二)老年期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

大量的研究表明,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的心理发展总趋势的另一特征,但不同的心理功能老化的速率也不一样。

1.感知觉退行性变化明显 感知觉是个体心理发展最早,而衰退也最早的心理功能,衰退的主要表现是感觉阈限升高,即感受性下降。一般而言,这种下降趋势是逐渐进行,缓慢变化的。在各种感觉中,老化最明显的,是对人的认识活动作用最大的视觉和听觉、味觉、痛觉等其他感觉。

(1)视觉退化:由于视觉器官功能下降,眼睛晶状体弹性变小,视调节能力下降,老年视力明显降低。“老花眼”是最明显的视力减退症状。导致老年人视力减退病变的原因还有白内障、黄斑病和青光眼。据我国的一项调查统计,这三种病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38.5%、32.5%和1.4%。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视知觉能力、视觉注意能力都在减退,对视觉信息的加工速度下降得尤为明显。

为了使老年人尽快地适应视觉的退行性变化,应设法充分发挥老年人的视觉经验,充分利用多种感官获取信息。同时要为老年人创造条件,如使视觉信息简单清晰、对比度大等,以方便老年人的生活,弥补视觉功能衰退的不足。

(2)听力下降:老年人听力下降者众多。研究表明,人的听力的最佳年龄是20岁,30岁以后,听觉阈限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人一般超过50岁,听力就有所下降,50-59岁被视为中国人听力老化的转折期。言语听觉理解力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70岁以后下降得尤为明显。因此对老年人讲话要吐字清楚、速度放慢、突出关键部分,必要时要重复几遍。

(3)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一过50岁,人的味觉刺激阈便增大,味觉多样性也随年龄增长而减退;60岁以后嗅觉辨别能力减退明显,70岁嗅觉急剧衰退。对其他感觉研究较少,但已有研究表明,60岁以后各种感觉都有明显下降。

2.老年期记忆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但是记忆衰退的速度和程度也因记忆过程和个体因素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研究资料表明,成年人记忆从50岁开始有明显减退,70岁以后减退更显著,过了80岁,记忆减退尤其迅速。老年人记忆衰退主要表现在长时记忆能力减退、回忆和再认能力的减退等方面。

(1)老年人长时记忆能力的减退:长时记忆保持时间较长,储存的信息要经过加工组织,其特点是依靠语义进行储存。记忆活动的年龄差异主要表现在长时记忆方面。对记忆材料的加工可以是知觉的加工,也可以是理解性的加工。在长时记忆的组织加工方面老年人记忆衰退的主要表现是:对材料的加工缺乏主动性;组织加工的效率降低。

(2)老年期再认能力减退:我国学者研究了从幼儿到老年不同年龄阶段人们对抽象程度不同的材料进行再认的能力表明,再认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小学末期或初中阶段达到高峰,进入成年以后开始减退,到老年期再认能力明显下降,乃至低于包括幼儿阶段在内的各年龄组。

(3)老年期回忆能力明显减退:老年人的再认与回忆都有老化,但是与再认相比较,回忆能力下降显著,老年记忆的减退主要表现在回忆能力的减退;老年人识记“姓氏”最难,70-79岁组记忆姓氏的平均成绩只有20岁组的30%,可见这方面的记忆是老年的一个敏感问题;老年人的编码储存过程和提取过程都有相应的障碍,其记忆障碍可能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主要的还是在于提取困难,较少由于编码储存的障碍;成年人所使用的记忆方法主要有意义联系法、分类法、联系实际法、想象法等,而老年人则逐渐减少使用识记策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许淑莲等研究了20-90岁成年人的数项记忆能力的发展变化。研究结果进一步地说明了老年记忆的一些特点:70岁是老年人记忆减退的关键点,70岁以后多数人的记忆减退显著。

(4)老年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影响老年记忆的因素除了年老之外,还有健康、精神状态及脑力锻炼和记忆锻炼等。为了延缓和弥补老年人的记忆减退,应该注意如下几点:①抓紧时机,加强记忆锻炼,对刚刚记忆的事物抓紧运用默读、组织等方式重复记忆。②主动利用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③注意提示备忘,生活有序,为记忆信息的提取提供线索和条件。

(三)老年期的智力减退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老年智力,也得出对老年人智力减退现象的不同见解。综合多方研究认为,老年人的智力有所衰退,但是又并非全面衰退。

1.老年期智力水平有所衰退 早期的研究者应用测验去研究人的智力发展规律,发现在20岁以前是智力迅速发展的上升期,20左右是智力的高峰期,成年人后期开始下降,到老年期,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

2.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均衡性 有些学者从智力结构的角度研究人的智力的发展变化,得出不同智力成分随年龄而变化的轨迹并不相同。卡特尔(Cattell,1967)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fluidintelli-gence)和晶体智力(crystal lized intelligence)两大类。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都不怎么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在青少年以前两种智力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成年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随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呈上升趋势,到老年期亦然。

(四)老年人人格方面的变化情况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的人格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多方面的改变,与此同时也有些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基本人格仍然具有其持续稳定的特点。

1.老年期人格变化的大体趋向

(1)不安全感: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和经济保障两个方面。到了老年,身体各系统和器官逐渐发生器质性和功能性变化,经常发生各种疾病,所以他们担心自己的健康,对身体功能很敏感(据调查这类人数占半数或以上)。对经济保障的担忧,主要表现在老年人对生活保障和疾病的医疗和护理保障的担忧。

(2)老年孤独感:老年人的孤独感较为普遍,且来自各个方面。由权势失落而诱发的孤独,主要发生于离退休的领导;群众失落感和信息缺乏是多数离退休者对退休生活的不适应所致;最普遍的是老年人在家庭关系中的失落感,老年人渴望并追求天伦之乐,良好的家庭关系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如果子女由于种种原因,忽略了或忽视了对他们关心,很少与他们沟通,家庭中的老年人就会深深地体验着孤独和苦楚。

(3)适应性差:老年人不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情境,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逐渐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习惯,较少主动地体验和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学习新东西也有困难。对意外事件的应变性也较差。

(4)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老年人倾向拘泥于刻板行为。有的研究发现,人到53岁以后刻板性就逐渐增强,此后各年龄组均呈显著差异。老年人在解决问题时为了求得谨慎使决断速度减慢。他们注重准确性,担心闪失,宁愿牺牲速度也要少犯错误。

(5)趋于保守:老年人经验丰富,也注重自己的经验,并希望子女接受自己的经验方式。对由此而引发的矛盾不易理解,从而喋喋不休,爱发牢骚。

(6)回忆往事:老年人的心理世界逐渐表现出由主动向被动,由朝向外部世界转为朝向内部世界。因此很容易回忆往事,遇事情也容易联想到往事。越是高龄,这种回忆往事的趋势越明显。

据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有2/3可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发生了变化。

2.老年人人格基本特征的稳定性 老年人的人格某些方面发生变化,但同时也要看到人格的基本特征始终有稳定性。美国和德国的学者们都曾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进行过长达10年左右的纵向跟踪研究,结果发现:神经质(焦虑、敌意、冲动性等)、外向性(依恋、交际、活动等),和体验与接受的个性(审美、情感体验、价值观接受等)三个维度上的主要表现基本上都具有持续稳定性(其中只有体验和接受方面的稳定性较低);还有,活动性、反应能力、控制力和情绪这些较容易变化的人格特征,也表现出基本稳定的倾向。这说明老年人人格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不容易发生大的变化。

三、老年期的心理卫生与心理问题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老年期的心理问题、老年人的生活事件、心理状态和精神障碍,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等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一)离退休老人的心理

离退休是老年人职业生涯结束的标志,它意味着社会地位、生活内容、人际交往、经济状况等的巨大变化。研究表明,老年人出现的退休后不适反应的高峰时间为1年内,1年后绝大多数人可适应现状。

1.离退休适应的影响因素

(1)思想准备和计划:对退休有思想准备和切实可行的退休生活计划者心理适应较好。

(2)工作对自己的意义:对工作和主动投入的人,退休后如果没有机会继续类似活动的适应差。

(3)个性特点:国内外研究均显示出外向性格者和非神经质者容易适应环境,幸福满意度高。

(4)健康状态:一般说来,平素健康状况不良者易接受退休。健康状况好者则心有不甘,但因为良好的健康状况可使他们从事其他各种活动,使心理得到补偿而缩短心理适应期。

(5)经济水平:退休后经济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者适应较好。

(6)社会支持和提供的机会:社会对老年人的爱护和尊重、原单位的关心和提供的文化娱乐活动等情况,对退休适应有重要影响。

2.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反应 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最为常见的是失落感、孤独感、寂寞感、自卑感和抑郁感。据调查约20%的老年人存在各种不良情绪。

(1)失落感:退休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可表现出若有所失,没着没落,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之感。原职务较高者的失落感表现更为突出。研究表明,干部、教师不愿退休者居多。工人则一般多愿退休且较易适应,他们自觉退休后社会地位没有明显的变化。研究显示,原职业是决定退休者能否更好适应退休生活的重要因素。

(2)孤独、寂寞感: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退休后工作上的人际交往没有了;其二,子女长大成家后大多独立分开生活,与老年人的接触联系相应减少。

(3)自卑感和抑郁感:退休后的部分老年人觉得自己在社会和家庭的地位下降,感到被社会抛弃了,无用了,从而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感。由于自卑,老年人会变得过于敏感而引起烦恼和抑郁。

(二)老年人的家庭和家庭关系

离退休之后,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退居到家庭之中,家庭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因此,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否对老年人的心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这里的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等方面。

1.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家庭观念和生育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家庭结构也随之发生日益明显的变化,即从联合家庭逐渐过渡为核心家庭,家庭规模逐渐缩小,许多年轻人成家后自立门户,不再与老年人居住在一起。家庭日趋小型化是现代家庭的共同特点。20世纪80年代,我国家庭结构以“三代型”家庭占大多数,20世纪90代“三代型”家庭比例已不足一半。李淑然等调查北京市五千余老年人,其中三代家庭占48.8%。家庭的分化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子女与老人的分居不仅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难以得到子女时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对于老年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也有较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期望的是热闹的家庭氛围,这种分居难免使老年人不时感到寂寞孤独。有报道发现,生活在“三代型”家庭中的老年人孤独感较少,自评健康差者也较少。

2.家庭经济状况 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经济环境比较宽松,有足够的退休金养老,认为能够自立,自己养活自己,对于子女和外界的经济依赖减轻,就往往显得自信心十足,自尊心较强,无用感较弱。相反,如果经济方面比较拮据的话,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对时常需要子女或亲友的接济,依赖性较强的老年人,常深感自己无用,觉得自己是累赘,形成自卑感。

3.家庭内部人际关系 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代际关系和夫妻间关系。大多数家庭的两代人际关系是好的。李淑然北京调查发现,90%以上的家庭两代关系和睦。但常德市调查发现,33%的家庭两代关系不和睦,这会给老年人造成心理压力。有研究发现,导致老年人抑郁症发病的首要因素是与家人关系不协调。家庭不和是老年人自杀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慢性疾病。钟声等调查了安徽省3 000多位老年人的家庭关系,发现其中家庭和睦者占63.3%,一般者占28.1%,不和睦者占8.1%,其中女性、身体健康差、离婚、无职业、收入较少、家庭地位低者,家庭和睦比率较低。两代人间的不和谐,常因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经济问题而引起。据常德市调查,80%老年夫妇关系好。再婚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丧偶者。但近来调查显示,城市老年夫妇的离婚率有增加趋势。增进与下一代和老年夫妻间的沟通、相互理解以及调适,是促进家庭和睦、幸福的重要手段。

(三)老年精神疾病与社会环境因素

老年痴呆和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的精神疾病。老年痴呆致残率高,对家庭及社会危害大,老年抑郁症患者则存在自杀风险,因此,对其发病的规律及防治方法急待进一步研究。各个研究机构对老年性痴呆研究报道的发病率不尽一致,在6.2%~7.54%,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性脑动脉硬化病,脑力、体力活动少和家族史是其危险因素。有研究进一步表明,躯体活动能力差和有既往脑血管病史的是中、重度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众所周知,高血压和脑血管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防治的,脑力和体力活动量也可以干预,因此,老年性痴呆也是可以预防的。不同的研究报道老年性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0%~23%。自觉健康状态和实际生活能力及躯体健康、家庭关系、经济状况满意程度、精神压力等因素与老年抑郁的发生有关。对老年抑郁症生活事件的研究发现,抑郁组生活事件发生率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高,其社会支持又明显比对照组少。在生活事件类型中,老年组以家庭方面和躯体疾病两项最为重要,而中青年组则以工作学习和个人问题为主。老年抑郁症常常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四)活动、闲暇与心理健康

合理安排闲暇活动有益于老年的心理健康。老年人的闲暇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工作与学习 我国老年人仍继续工作的占20%~60%。研究发现,低龄退休老年人再就业者比未再就业者的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明显要好,他们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经济收入、自我生活感受和整个生活感受都优于未再就业者。有调查北京市散居老年人的贡献,分析不同贡献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系,其结果表明,参与贡献的老年人在经济收入、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家庭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均优于未做贡献者。

李淑然等研究了老年大学学员入学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发现入学后各种不良心理状态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以生活单调、孤独、不受尊重、前途悲观、抑郁、焦虑等情绪改善最为明显。

2.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是老年人活动的重要内容,与他们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关系。有人对湖北省1‰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主要社会活动是家务劳动的老年人占46.9%,参加家务劳动者占85.7%。绝大多数从事家务劳动的老年人,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重,不受子女尊敬的为5.4%,受虐待的仅占1%,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能使他们精神愉快,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适度的家务劳动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但过度的家务劳动将成为老年人的负担,对身心健康不利。

3.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防治疾病和延缓衰老特别重要。有氧中等强度运动,对加强心脏功能有好处。有人对上海市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后老年人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老年人充实生活、增强健康长寿的信心、促进人际交往、调节情绪、丰富兴趣爱好和改善记忆。适当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心健康,但切勿过度运动。

4.休闲活动 老年人最常时行的休闲活动是看电视、阅读书报、下棋玩牌、种花草等。有研究表明,从事闲暇活动与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症状等心理健康指标有关,而与身体健康关系不明显。有报道表明,从事愿意进行的休闲活动可促进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整天无所事事,自寻烦恼是对心理健康的最大危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