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教育的两大要素

大学教育的两大要素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2年12月,陶行知曾发表《大学教育的两大要素》一文。这确是抓着了传统大学教育的两个致命的问题。

二、大学教育的两大要素

1922年12月,陶行知曾发表《大学教育的两大要素》一文。这两大要素是:(一)使学生养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先生和学生应当养成密切的关系。这确是抓着了传统大学教育的两个致命的问题。

陶行知说:“大学学生应当培养的精神,头一样就是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了。”(Ⅺ,66)这“科学方法”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楚。1924年12月,陶行知曾说过:“做学问最忌的是玄想、武断、尽信书,以差不多自足、以一家言自封。我们要极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简单些说,我们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精神。”(Ⅰ,44)

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有导师的正确引导,“名师出高徒”,所以导师的教育无疑是大学教育成败的关键。没有导师的正确引导,则学生进步自然缓慢。

关于第二大要素。陶行知指出:“现在我们国里的大学,虽然不敢一概而论,大约十之八九有一种同病。这种同病是什么呢?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太疏远了。怎么讲呢?在教师一方面,他们到学校来先抱一个维持饭碗的主义。他们的薪金是按着他们所担任教授的钟点多少来定的,所以他们拿着在讲室里讲书好像是出卖他们的话。在学生方面,以为交了学费来上课,就是花几个钱来买教师的话。这样看来,学校简直成了一个卖话买话的大市场。讲室简直是成了卖话买话的店铺,说什么关系,是提不到的。教师学生既是全抱这样的宗旨,哪里还有什么补助长进可说呢?所以我以为,大学的教师与学生彼此应当发生一种优美高尚联密有生气的关系去作他们的学问。这不也是大学教育一桩最要紧的事吗?”(Ⅺ,66)

这确是一桩最要紧的事,因为大学生多是20岁上下的青年,刚刚迈入成年初期,思想尚未成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期,他们需要长者的帮助、引导、关爱;他们带着大学历步入大学,有能力接受长者的引导,迅速成长。但是,他们却步入了一个人际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冷漠的高等学府,自然失望了。他们所能接触的只是同样失落的同龄人,因此势必造成更加迷惘的环境。这样无形中造成了一个不合理的教育环境;他们只是来听书的,人生所需要的其他都没有了,难免感到单调、枯寂。这种状况只能培养出神经衰弱者,心理变态者,不懂世事的书呆子。

要改变这种长期不解之冷漠状态,也只需念头之一转,先生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就会出现另一种天地。冷宫立刻变成天堂乐园,不仅学生感到快乐,先生也因此而得无限的乐趣。这是双方互利的,不仅先生教学生,先生也受学生的教育。

陶行知还指出:“今日教育之商业化,亦为不可掩饰之事实。师生间之关系,纯为知识之贩卖,教者但知搬洋八股、开留声机;而学者则知埋头于死的书本中,或借大学之名,炫耀其乡党亲友,甚且放浪奢靡,无所不为。此种商业化之教育,不仅根本有悖于教育原理,抑且使师生感情日相隔离,不能打成一片。”(Ⅺ,497)这是对过去的传统大学教育的写照,那时的传统大学里,大多数学生都来自有钱有势有权家庭的少爷、小姐,有的是钱,上学是为了享受其荣华富贵。学生之间有着来自不同阶级的人,贫寒子弟较少,人之间既有阶级之分,相互间有隔阂是自然而然的。这种现象可以说在历史上已经死去。在今天改革开放的环境下,虽也存在一定的贫富差别,但只要师生间能够共学共事共修养,就能营造一个教书育人的和谐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