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1943年陶师为广东省百候中学复校10周年作纪念诗中提到的两句话。这两句话后来广为流传,被人们视为千古不灭的真理,它道破了教育的真谛。在同年的11月,陶师为重庆育才中学写的校歌中,对于“求真”、培育真人的教育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发挥。求真的目的,是为了最终创造幸福的新中国,新世界。
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1943年陶师为广东省百候中学复校10周年作纪念诗中提到的两句话。这两句话后来广为流传,被人们视为千古不灭的真理,它道破了教育的真谛。陶师高度赞扬百候中学“教人求真”,培养真人的教育精神。不久,陶师为百候中学写的校歌中也表达了百候的这种精神。
百候中学校歌(节选)
陶行知 作
千灾万难,
如琢如磨。
金刚坚利,
克服凶倭。
与国同寿,
与民同歌。
手脑双敲,
未知之门。
努力创造,
始败终成。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
岁寒松柏,
求仁得仁。
文化为公,
百候精神。
(Ⅶ,923)
百候中学在广东大埔,位于梅河廓岭胜境。
百候中学是生活教育之友,陶行知的亲密同事潘一尘先生曾任该校校长,当时该校有小先生一千余人,是当地普及教育、宣传抗日的一支劲旅。
在同年的11月,陶师为重庆育才中学写的校歌(参阅第八篇导读5)中,对于“求真”、培育真人的教育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发挥。
陶诗所写的育才校歌里,全诗充满一个“真”字,一切为了求真。求真的目的,是为了最终创造幸福的新中国,新世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人类发展到今天由陶师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最根本的教育原理,它将“照着人类在狂风暴雨的黑夜里,走到天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