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与依赖。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如: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克服生活中的寂寞,而且人际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对中国人来说,人际关系更是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之上,这种对关系的强调有它好的一面,比如由于强调与他人的联系,使得中国人比较强调内团体的利益与和谐;另一方面,这种对人际关系的强调又使得人们在任何事情上都依赖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受到损害。
一、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通常包括敌对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其中敌对性侵犯主要源于愤怒,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而工具性侵犯是通过攻击获得某种利益,如拳击手的互相对打,警察用暴力手段制服罪犯等。对敌对性侵犯行为的界定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二是从效果上看,这种行为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三是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的,比如愤怒。
(一)侵犯产生的原因
挫折首先导致愤怒,再根据暴力线索导致侵犯。这里挫折是指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暴力线索通常是指自己头脑中存在的暴力场景和经验以及周围一些具有暴力含义的物品等。但侵犯的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有时候会把攻击目标转移到更为安全的目标上。一个经典的笑话描述了一个人在单位受了领导的气,回家便斥责妻子,妻子向儿子咆哮,儿子只能踢狗解气。人们有时候甚至会将攻击的对象转向自己,产生自残和自杀行为。一般来说,侵犯强度与挫折强度呈正比,而抑制强度与预期惩罚呈正比。
(二)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1.生物学因素 一系列的研究都表明生物学因素对侵犯行为有重要影响,如:杀人犯和反社会者的大脑前叶激活水平比正常人低14%~15%;杏仁核受刺激可以导致攻击或逃跑;双生子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在攻击行为上非常相似;体内太少的5-羟色胺和太多的睾丸素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增加;酒精由于其去抑制作用和归因的改变,同样可导致侵犯行为的增加。
2.痛苦和不适因素 疼痛、炎热、寒冷等痛苦感受都会导致攻击动机的增加。比如在犯罪心理学中就有“危险的炎夏”之说:很多国家的犯罪率都与炎夏的气温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3.侵犯性线索 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提示线索,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
4.去个体化 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除了群体环境下,人们在蒙面的时候、醉酒后都会引起去个体化的现象,从而导致侵犯冲动的增加。
5.大众传媒的影响 目前的大众传媒中具有相当多的暴力场面和思想。很多相关研究表明:观看暴力节目会导致攻击行为出现增长,尤其是被激怒的人;暴力场景可以降低观众对攻击行为的敏感性和改变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知觉;观看色情作品也会增加男性对女性的攻击,而且扭曲他们对于女性进行性胁迫的态度的知觉。反复玩暴力游戏则会引起更多的暴力攻击性的想法、情绪和行为。
6.文化的影响 在某种文化下,暴力和以暴制暴被认为是英雄气概的表现,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攻击行为比较多。
(三)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人们在传统认识中通常认为暴力宣泄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们的侵犯行为,如击打沙袋、打玩偶、参加激烈的体育对抗等。但在对宣泄的作用进行严谨的实验研究后发现:人们什么都不做比“发泄怒火”更能有效地减少攻击行为。人们认识上的另一个误区是:假如某人预期自己的行为可能遭受惩罚,则会避免表现侵犯行为。但事实上惩罚往往使受到惩罚的人比一般人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暴力少年和虐待孩子的家长大多出自以严酷体罚来管教孩子的家庭。真正能够有效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有:
1.降低挫折与学习 体验一下他人的痛苦,并通过自我意识反省自己,都能够有效地减少自己的侵犯行为。包括:学习人际交流的技巧、训练自己控制愤怒的能力、提高道德推理能力等。
2.奖励和塑造 奖励和塑造传达给人们这样的信息:暴力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如果人们习惯用非攻击的行为来应对挫折,那么暴力行为便会显著减少。
二、亲社会行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利他行为(altruism)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这两种行为的区分并不多,这不仅是因为意图难以把握,还因为两者都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行为,对其加以鼓励要比区分更重要,所以心理学中常常把两者放在一起加以讨论。对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①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②社会进化论;③学习理论的观点。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
1.情境因素 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发现,即使最具有亲社会行为倾向的人,在某些情境中也不会去帮助他人,所以情境因素对人们的利他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如下。
(1)他人在场:1964年的一个晚上,纽约市的一个女青年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了歹徒的袭击,当时她的38位邻居听到了呼叫声,但是在长达30分钟的时间内,竟无人实施救援,有人甚至一直目睹了惨剧的全过程,却连报警电话也没有打。事件发生以后,许多社会评论家把这种现象看成是一种道德腐败。对此心理学家拉坦纳(Latane)和达利(Darley)认为,恰恰是旁观者的存在成了助人行为缺乏的原因。当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时间延迟越长。拉坦纳和达利把这种现象称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对这种效应的解释有如下三种。
①责任扩散:既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体的助人行为。在一项现场研究中,拉坦纳策划了一个抢劫事件情境。情节很简单,当小商店的售货员到店铺后面核对商品时,两个抢劫犯低声说“决不能错过这个大好机会!”,然后就拿了一箱啤酒跑了。这种事件都是在小店里只有一位或两位顾客时发生。正如研究者所预料到的,单独目击犯罪行为的人与那些尚有其他人在场的人相比,显然更有可能向店员报告偷窃行为。
②情境的不明确性:从决策分析过程来看,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这时,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到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假如其他人漠视该情境,或表现得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我们也可能认为没有任何紧急事件发生。拉坦纳和达利(1970)设计了一个实验情境,在实验中让男性大学生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几分钟后有烟雾透过气孔进入房间,在4分钟内烟会越来越多,使被试看东西与呼吸变得困难。结果发现,当被试是单独一人时,他们会到周围去查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75%的人会向实验者报告这种情况;而当被试与两名实验助手一起填写问卷时(试验者的助手没有起来察看情况),只有10%的人这样做。很显然,其他人的沉默使得被试认为这个情境是没有危险的。
③人们的评价恐惧:鲍姆斯特(Baumeister)等认为,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在某些情境中,比如烟雾充满屋子的例子中,被试会担心在他人都保持沉默时,如果自己表现出担心的话会使别人认为自己的胆子太小。也就是说,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Schwartz 1980)。
(2)环境条件:像天气条件、社区大小以及环境中的噪声等都对人们的助人行为产生着影响。①在阳光明媚、气温适中的天气条件下,人们较为愿意去帮助他人。②小城镇的人帮助陌生人的比例显著地高于大城市的人。但对亲戚、朋友来说,大城市居民的助人行为和小城镇与农村的差不多。③在噪声条件下,人们帮助困境中陌生人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3)时间压力:在时间充裕时人们更愿意帮助人,人们也经常是因为太忙而无法帮助他人。
2.助人者的特点 一些人即使在不利的情境中也会帮助他人,而有些人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也不去助人。可见助人者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助人倾向。
(1)助人者的人格因素
①萨陶(Satow 1975)发现,对社会赞许需求高的人,更可能给慈善机构捐款,但这种助人行为只有在其他人能看到时才出现。这些人之所以助人,是因为他们想受到表扬。
②个体的爱心与道德感:伦顿(London 1970)访问了那些在二战中冒死救助犹太人的基督徒,发现这些人都有很强的个人道德感,并且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在这一点上极为相似,父母是他们行为的道德指引者,可见父母在孩子助人行为上的深刻影响。
(2)助人者的心情:心情也会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当一个人心情很好时,他较乐于帮助他人。但若向他人提供帮助会损及一个人的愉快心情,则愉快情绪将降低一个人的助人行为,因为心情很好的人希望自己的良好情绪能得以保持;悲伤或沮丧的心情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则要复杂得多:有些情况下不好的情绪使得人们只注意自己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助人的可能性;但在另外的情形下,帮助他人又能使一个人感到愉快,并因而减轻其不良的情绪。
(3)助人者的内疚感:内疚感是指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一方面,有内疚感的人希望通过做善事以弥补自己的过错;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避免直接面对受害者,以免尴尬。
(4)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个人困扰是指当我们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如恐惧、无助或任何类似的情绪。同情性关怀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间接地分担他人的苦难。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将焦点集中于自己,而后者把焦点集中在受害者身上。个人困扰促使一个人设法去降低自己不舒服的感觉,人们既可以通过帮助他人达到这一目的,也可以通过逃避或忽略苦难事件而达到此目的。而同情性关怀只能通过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他人而降低。许多研究证明了同情心能增加人们的亲社会行为。
3.求助者的特点 人们的助人行为也受求助者特点的影响。
(1)是否受他人喜爱?人们经常会帮助自己喜欢的人,而人们对他人的喜欢与否一开始便会受到像外貌与相似性等因素的影响。
(2)是否值得他人帮助?一个人是否会得到帮助也部分取决于他是否值得帮助。比如在路上人们大多会去帮助一个因生病而晕倒的人,而不太会去帮助一个躺在地上的醉汉。
(3)是男是女?男性更喜欢帮助漂亮的女性,而女性助人者的助人行为则不受求助者性别的影响。
三、人际吸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前提。心理学家鲍麦斯特(Baumeister,1995)等就指出:归属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最广泛的社会动机。拉尔森(Larson,1981)在研究了人们的时间利用时也发现人们大部分时间是与他人在一起(青少年74%,成年人71%),并且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个体表现得更快乐、警觉和兴奋。Waal(1989)对大猩猩和猴子的比较研究暗示这种亲和需求存在着生物基础,也就是说,人们寻求与他人交往、交朋友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亲密关系的倾向源于自身生存的遗传特质,为了生存,人们需要和他人交往。
(一)人际吸引的原因
1.人类的亲和动机 亲和需求是指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它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个因素与社会比较有关,它强调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有关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比如沙赫特(Schachter1959)就发现,和他人在一起可以减少个体的恐惧和焦虑。在高度焦虑时,人们选择与他人一起等待,而在低度焦虑情况下却更愿意独自等待。第二个因素与社会交换有关,它强调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与物质酬赏。按照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人们会尽量寻求并维持酬赏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
对于亲和需求的作用,魏斯(Robert Weiss 1974)指出它可以提供6种重要的酬赏:①依附(attachment):指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给个体的安全及舒适感,这种依附小时候指向父母,成年人后则针对配偶或亲密朋友。②社会整和(social integration):通过亲和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和态度,产生团体归属感。③价值保证(reassurance of worth):得到别人支持时所产生的自己有能力有价值的感觉。④可靠的同盟感(A sense of reliable alliance):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意识到当自己需要帮助时,他人会伸出援助之手。⑤获得指导(the obtaining of guidance):与他人交往可以使我们从他人那儿获得有价值的指导,比如从医生、朋友以及老师等处。⑥受教育机会(the opportunity of nurturance):与他人交往能够使我们有机会接受来自他人的教育。
2.克服寂寞 人们与他人交往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克服寂寞。心理学对寂寞所做的定义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包括情绪性的寂寞和社会性寂寞:前者是指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而引起的寂寞,比如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一个人需要建立一个家庭,并把配偶当作亲密的人来依附,而如果一个人到了40岁还未成家,他又与父母及朋友住得较远,这样的人常常会体验到情绪性的寂寞。社会性寂寞则是指当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比如远在国外生活的人常常会因为缺乏社会整合感和团体归属感而产生社会性寂寞。
寂寞与孤独(Aloneness)是不同的: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孤独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如宗教领袖与伟人经常是孤独的,但是他们是在孤独中探索精神的启示与世俗的进步,所以尽管孤独却并不寂寞,可以说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必要的关联。
寂寞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经历长期寂寞,有时也称慢性寂寞(chronic ioneliness),他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将会受到影响。心理学家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把它与青少年问题结合在一起,着重分析了父母离异对孩子寂寞感的影响,得到了对我们的生活很有价值的一些结论。
寂寞除了和婚姻与经济状况、年龄因素、人格因素有关系外,与社交技巧有着更紧密的关系。Solano和Koester(1989)发现,有慢性寂寞的人常常是那些缺乏社交技巧的人,所以要想克服寂寞,首先需要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Kupke(1979)和Vangelisti(1991)等提出了一些提高社交技巧的建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对他人的关注:向他人多问问题,并表现出对他人话题的兴趣,而不要只是被动地对他人的问题做出回答,或者只谈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二是培养自己认识并遵从社会规范的能力:可以通过Adams等(1988)的社会技巧训练(social skills training)来提高自己在这一方面的能力。这种训练先让观察很会交往的人的行为(起示范作用);接着让缺乏社交技巧的人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解决自己在不同情境中遇到的交往问题;之后让他们观看自己与他人交往的录像,并提供必要的反馈。采用这种训练可以使人们学习到怎样开始一个话题、怎样处理沉默期、怎样使用非语言的交流线索以及怎样倾听别人的观点等。
(二)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为什么我们喜欢一些人而不喜欢另外一些人?最普遍的答案是:我们喜欢那些能给我们好处的人。真的是这样吗?
1.强化原则 强化是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用在人际吸引上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酬赏的人,讨厌给我们惩罚的人。许多研究显示,我们喜欢对自己作正性评价的人,而反对对我们做消极评价的人。
2.社会交换原则 如果在与某个人的交往中,我们获得的收益大于成本,我们就会和他继续交往下去,并且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较高;如果在交往中付出多,收益少,则交往有可能中断,我们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低。
3.联结原则 我们喜欢那些能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May和Hamilton(1980)的一项研究就证明了这种效果:研究中主试让大学生被试听他们最喜欢的摇滚乐或最不喜欢的前卫派古典音乐,在听音乐的同时让他们评价一个陌生男子的照片。结果发现当照片与他们最喜欢的摇滚乐结合时,学生对陌生男子照片的评价也较有利。
(三)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许多因素对人际吸引有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重要。
1.个人特质 一个人的某些特征会决定他是否受人喜爱。Anderson(1968)在一项研究中收集了555个用来描述个人特质的形容词,让大学生评定对具有其中某项特质的个体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对60年代的大学生而言真诚是最重要的特质,在评价最高的8项形容词中占了6项(真诚的、诚实的、忠诚的、真实的、值得信赖的、可靠的),另2项特质为“温暖”及“能力”,而被评定为最低的特征为说谎及欺骗。总的来看,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包括如下三种。
(1)个人的温暖:温暖是影响我们形成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主要特质,什么因素让人觉得温暖呢?Foikes(1977)指出:当人们对其他人有正性态度时便表现出温暖,而温暖的人较受人欢迎。
(2)能力:人们往往比较喜欢有能力的人,能力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智力、社交技巧等。在社会时候中,聪明的人较受欢迎,但有时候过于完美反而引起他人不舒服。就是当优异者犯了一点小小的疏忽或失态时,比他毫无失误时更受欢迎。
(3)外表的吸引力:人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他人的外表,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漂亮的人更招人喜爱。这一是因为晕轮效应的存在,“美的就是好的”。另一个因素是“漂亮的辐射效应”:人们认为让别人看到自己和特别漂亮的人在一起,能提高他们的大众形象。
(4)品格:各国的调查在受人欢迎的品格上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真诚的、诚实的、忠诚的、真实的、值得信赖的、可靠的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品格。
2.相似性 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包括:人口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性别、种族背景、宗教、社会阶层以及年龄)、态度的相似性、外表相似性等。为什么相似性对人际吸引如此重要?当情境不明确的时候,人们往往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确认自己。而选择那些在某些方面与我们相似的人交往能使我们的自我概念得以确认,与我们相似的人一般同意我们的主张,对我们的观点加以支持,使我们有信心。
3.互补性 人们通常认为异性相吸,即差异比较的人们比较容易产生人际吸引。但大量的研究表明:只有相似性才能保持长期的吸引。
4.熟悉性 熟悉性也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以巴黎人对埃菲尔铁塔为例,开始建造时人们非常愤怒,认为它很讨厌,就好像在这美丽的城市栓上一颗大螺丝,破坏了原来的景色。可是今天,它变成了令人喜爱的纪念塔,甚至成为巴黎的象征,是熟悉培养了人们对他的喜欢。同样,某个人只要经常出现在你的眼前,就能增加你对他的喜欢程度。
5.接近性 Whyte等对社区友谊模式的研究发现,人们所结成的友谊模式受到人们之间物理距离的影响,住得越近就越有可能成为朋友。
四、爱情
爱情是男女双方相互依存和性、情互相给予并彼此理解和接纳的过程。
(一)爱情三元论
爱情三元论(robert sternberg,1986,1988,1997)指出:爱情有三个基本成分:亲密、激情和承诺。亲密指的是与伴侣亲近和相联系的感觉;激情是指由伴侣引起的生理唤醒,包括性唤醒;承诺是指保持这份爱并和你的伴侣长相厮守。不同程度的这三种成分可以组成不同形式的爱。如图9-3所示。
图9-3 爱情三元论
1.喜欢式爱情 只有亲密,只能称为喜欢,是友谊而不是爱情。
2.迷恋式爱情 只有激情,但彼此缺乏了解,无法体验到亲密感,也没做好任何承诺的准备,常见的现实形式是一夜情。
3.空洞式爱情 只有承诺,彼此负责,但没有亲密感和激情。如那些名存实亡的婚姻。
4.浪漫式爱情 亲密+激情。如:婚外情,虽有亲密和激情,但缺乏承诺。
5.愚昧式爱情 激情+承诺。如:那些缺乏感情基础的婚姻,虽然有激情和承诺,但婚姻质量不高,缺乏内容。
6.友谊式爱情 亲密+承诺。如:老年婚姻,随着身体功能的衰退,激情减少了,更多是亲密感和承诺。执子之手就是亲密,与子同老就是承诺。
7.完美爱情 亲密+激情+承诺。
(二)依恋方式与爱情
依恋方式(ainsworth,1989)是指个体在婴儿时期形成的与主要教养者的关系。主要包含自尊和对他人的期望两个维度。依恋理论指出:依恋方式会成为我们关于婚恋关系的图式。
1.安全型(高自尊、积极期望) 以信任、不担心被抛弃以及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很受人喜欢为特征的依恋方式。这类人在婴儿时期,他们的教养者通常会对他们的需求有积极、及时的回应,而且通常受到正性情绪的影响。这一类型占总人数的50%~60%(Hazan和Shaver,1987)。
2.焦虑矛盾型(高自尊、消极期望) 自我评价较高,但认为他们的伴侣不会以等同的方式回应他们对亲密的需要。这类人在幼年时的教养者通常是情绪不稳定和专横的。他们不知道教养者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回应他们的需求,因此他们总是焦虑的。他们往往在还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草率开始亲密关系,通常又很快结束,或者很快就感受到沮丧和愤怒。这一类型占总人数的20%左右。
3.回避型(低自尊、消极期望) 自我评价较低,同时也不信任别人。这样的人在幼年通常受到教养者的冷淡和疏远。他们渴望和教养者亲近,但学着压抑这个需求,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最终会被拒绝。成年后这一类型的人很难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包括友情和爱情。这一类型也占总人数的20%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你的父母和你的关系不佳,并不是注定你一定婚姻不幸。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改变人际关系类型,改变率为25%~30%(Feeney,1996)。
(三)爱情、婚姻中的公平性和交换性
爱情(婚姻)中的双方仍然会关注双方关系中的交换性和公平性。如图9-4所示:人们对某段爱情关系的承诺取决于对这段关系的满意度、对关系的投资水平(在爱情、婚姻上的实际付出,包括经济上、心理上)以及可替代的关系的质量。而对关系的满意度又由取决于收益知觉、成本知觉和期望值。比如一个人觉得在婚姻中收益很少,付出很多,远远低于自己的期望值。那么他(她)对这段关系的满意度就会很低,如果再加上他实际投入并不大,而且有另外一个人有可能带给他看起来更美满的爱情生活,他很可能会放弃这段关系。如果这些条件并不一致,人们往往会保持这段婚姻关系并陷入苦恼。
图9-4 爱情关系的投资模型
婚姻关系中的交换性和公平性相对朋友关系来说更松散,人们通常在婚姻中不是特别观注即时的交换和公平。一般说来,朋友中交换关系成分大;而爱情关系中,共有关系成分大(交换关系:公平需要支配的关系;共有关系:关注对他人需求的回应,类似于有难同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