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

从“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就是“教学做合一”理论。可见,教学做是合一的,不论教或学,都离不开“做”。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从事一个活动,对事来说是做,对己来说是在学,而对他人来说便是在教了。

一、从“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在1917年留美归国以后,任教于南高师,便发现中国的学校教育重教太过,如此学校便成了“教校”,使教和学分割了,于是便提出了“教学合一”理论,当时有三个理由: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要想学生自得自动,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Ⅰ,22)

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行知指出:“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Ⅰ,23)

第三,先生不但要使他所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起来,并须与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这样,教师“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陶师指出:如果教师不能一面教、一面学,那么“教师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这也是教学分离的流弊。”(Ⅰ,23)

1922年,陶师进一步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Ⅰ,125)这就是“教学做合一”理论。1927年,陶师对“教学做合一”理论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为学。”(Ⅰ,126)可见,教学做是合一的,不论教或学,都离不开“做”。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从事一个活动,对事来说是做,对己来说是在学,而对他人来说便是在教了。所以,做学教实际上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在“教学做合一”下,认定“不做无教”、“不做无学”;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