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教育下的科学教育

生活教育下的科学教育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科学教育必须要有科学的生活。早在1922年和1924年,陶行知就指出:“我们的教育害病最厉害的是中学,中学中尤以科学教育为最不良,所以中学教育造成的人才,都不能控制环境、号令环境、管理环境。”这便是杜威先生倡导的科学思想的过程。所以生活教育下的科学教育的理论并不神秘高深,也正合于人们之常识。陶行知深刻地指出:“科学以无知之行始,以能行之知终。”

二、生活教育下的科学教育

(一)反对“洋八股”

生活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科学教育必须要有科学的生活。1932年陶行知指出:“鉴于中国科学不振,固由于中学以上之科学教育偏重书本,亦在于小学抹杀自然科学,不能教导小孩用手与脑在大自然里去追求真知识。”(Ⅷ,312)许多人误认为学科学便是读读科学的书就行了,这是极大的误解。学科学、用科学,这是学科学“学用一致”的原则,否则就不必浪费时间。

但是,中国历来的科学教育都偏重于书本,尤其中学的科学教育,老师拼命灌,学生拼命读,虽重视实验但大多在黑板上做。从来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实验精神和探索真理的实践能力作为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陶行知说:“一天到晚沉醉在八股里,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科学的书呆子。一年到头闷起头来照样画葫芦的干那刻印板的实验,充其量,不过是一套科学的猴子戏,这里面没有生命。”(Ⅱ,666)我们今天要培养的是科学家、发明家,而不要培养科学书呆子。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当然是非常难得的,但如果我们能够培养出许许多多的小科学家、小发明家,也许大科家,大发明家就在其中。

早在1922年和1924年,陶行知就指出:“我们的教育害病最厉害的是中学,中学中尤以科学教育为最不良,所以中学教育造成的人才,都不能控制环境、号令环境、管理环境。”(Ⅰ,473)简言之,手脑并用的能力太差了。“中学里最为薄弱的环节就是理科教学。中学的理科教学只是通过讲课及课本来进行的,而很少让学生自己有机会到实验室里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增长才干以及有效地控制自然以获得知识的理科学习,一直被严重地忽视了。”(Ⅵ,292)80余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是否好转呢?是否从根本上好转了呢?回答是令人失望的,现在走入了“应试教育”的歧途,情况未见好转。

陶行知说:“我们先前以‘老八股’不适用,所以废科举,兴学堂;但是新学办了三十年,依然换汤不换药,卖尽力气,不过把‘老八股’变成‘洋八股’罢了,‘老八股’与民众生活无关,‘洋八股’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老八股’‘洋八股’虽有新旧之不同,但都是靠着片面的工具来表现的,这片面的工具就是文字与书本。”(Ⅰ,114)1939年,陶行知又说:“具有数百年传统的错误教育观念是我们的障碍。用旧观念来看,教育就是读书。”(Ⅵ,386)这是经典之言,实在是我们今天改革教育,发展科学教育借鉴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行动是思想的母亲

杜威先生分析反省的思想过程,列举了以下步骤:(一)困难之感觉:(二)审定困难之所在;(三)设法解决;(四)在许多方法中选择一种最有效的试试看;(五)屡试屡验之后再下断语。

这便是杜威先生倡导的科学思想的过程。陶先生拿这个道理体验了十几年,发现他的思想过程是一个单极电路,他少了一个思想的妈妈——行动。陶先生说:“路走不通,才觉有困难。走不通而不觉得困难,这是庸人。连脚都没有动而心里却虚造出万千困难,这是妄人。走不通而发现困难,便想出种种法子来解决困难,不到解决不止,这是科学家。”(Ⅱ,139)于是,陶先生在杜威的“思想过程”前面加了一个“行动”,于是整个的科学的生活之过程变成: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

陶先生说:“懒得动手去做,哪里会有正确的思想产生,又何能算是科学的生活?”(Ⅱ,140)陶先生这里所说的和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叙述的实践出真知的精神是一致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现代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理论或学说都是从实验得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以实验探求知识能力是生活教育下科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我们平时培养他们这种能力,他们将来就有可能去探得新理论,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学生的实验,大多是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实验。通常要先让学生事前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这是不是“先知后行”呢?这是重复前人的认知过程。应该看到,这种准备和了解还不是科学知识真正的掌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它、掌握它。正如一个不懂事的小孩,你告诉他:“火要烫伤手,你要小心,要记住。”他或许能记住,但真正知道“火要烫手”却一定要他亲身经历过,否则他迟早要闯祸。俗话说“百闻不如一做”,想要知道梨的味道,那就亲自尝一口。所以生活教育下的科学教育的理论并不神秘高深,也正合于人们之常识。

陶行知深刻地指出:“科学以无知之行始,以能行之知终。”(Ⅱ,667)陶行知举巴士德(1822—1895年)为例,他是法国化学家、生物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为了弄清发酵问题,他以牛奶做试验,经上百次试验,终于从果乳发酵液中发现一种灰白色物质,即酵母,经显微镜观察,酵母中含有大量杆状微生物,即发酵微生物,牛乳变酸就是它引起的。1865年,他在研究欧洲流行的蚕病时,发现了病原体并找到了预防感染的方法。巴士德在微生物领域里有许多重大发现,他用实验方法证实了发酵是微生物的作用。人和动物的传染病来源于病原微生物,从而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陶行知非常赞赏巴士德追求真理的精神,他有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头脑;他不依靠死书本知识,而是靠着实验方法去追求事物之所以然,为了实验,除了显微镜以外,其他实验工具都是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

陶行知说:“从无知之行到能行之知是行而后知,从能行之知到无知之行是知而后行。抱着能行之知去行,以寻常目光看来是行得通的,但是事实未必尽然,向前行不得多少路便又走到另一天地,能行之知又化成无知之行了。”(Ⅱ,667)陶先生这段话的深刻性在于他指出“抱着能行之知去行”也可以行,但是最终“又化成无知之行了”。中国今天的学子大多走着这条路。所以只能知人之所知,不能求得人所不知。

中国的农民也在做、也在行,也遇到许多困难,但是他们不求困难之所以然、更不用科学行为去探索解决困难的方法和途径,所以几千年没有大的进步。

(三)科学是把戏中玩出来的

“行动是思想的妈妈。科学是从把戏中玩出来的。”(Ⅱ,667)“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Ⅲ,635)陶行知列举了许多实例,说明了科学是把戏中玩出来的:

世界上第一个学会养蜂的人,学问是从哪里来的?

那最初发明电的知识是从哪儿来的?避雷针是怎样发明的?

爱迪生发明电灯丝,经1000多次实验,才获得成功,他的发明有1000多项,哪一项不是从玩把戏中得来?

巴士德发现酵母菌、病原体,是在大量的实验中得来的;

法拉第是在玩“化磁为电”的把戏中,发明了电机;

伽利略想看天,便造了望远镜;终于发现木星上的卫星。

伽利略、巴士德、法拉第、瓦特、爱迪生都是自己制造工具、过着科学的生活,所以才有惊人发现。

要想有第一流的发明,非自造工具不可,非自己去行动,去玩把戏不成功。陶行知说:“懒得动手去做,何能算是科学的生活?”“第一流的科学家没有不自造工具的。”(Ⅱ,669、672)这是对科学家最实在的描述。

陶行知说,有位朋友要研究蚂蚁,问他为什么不立刻动手,他说要等从美国寄来的书。身边就有蚂蚁,够他研究一辈子。这个人想研究蚂蚁,却不过科学生活,而偏偏要去读死书。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个科学的书呆子。

1607年,伽利略听说里彼耳舍发明了一样东西,是用两片镜片做的,可以望远,他得到启示,想了一夜,第二天便造出了他的第一架望远镜,用它发现了木星的四个卫星;他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还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太阳黑子、太阳自转以及由无数恒星所组成的银河,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伽利略是第一个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科学家。伽利略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奠基者,他的成功在于自造工具,依靠运用工具的探索精神以及他那坚定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立场。

在生活教育下,强调“行动”的重要,但同时也看重书,看重全人类传下来的经验和知识遗产,只是反对呆读书而不去做。陶行知指出:“科学实验要在做上学,在做上教。读科学书籍、听科学讲演,而不亲手去做实验,便是洋八股,而非真科学。”“不做无学,不学无术。”(Ⅱ,630)陶行知又曾说过:“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学做合一。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方为一贯。”(Ⅰ,126)

我们再来举一个历史上玩科学把戏的故事——天王星的发现。威廉·赫歇耳于1738年11月15日生于德国汉诺威,父亲是个穷乐师。在父亲的影响下,赫歇耳从小显出其音乐才华,在吹奏乐方面造诣尤其深。18岁时因战争而流亡英国,只身离家,靠音乐谋生。勉强度日。赫歇耳从小爱学习,尤爱数学、物理和天文学,后来对天文产生特殊爱好。但他成为一名天文业余工作者时已35岁了。天文是一门观测科学,第一步计划是自己动手,磨制天文望远镜。他翻阅了大量光学理论参考书,购置制作工具和材料;人手不够,请来妹妹、弟弟帮忙。家庭变成了望远镜制作工厂。这是1774年的事。当时的反射镜采用铜做镜面,易受氧化而失去光泽。后经许多次试验,赫歇耳用2比1的铜铝合金用手工磨制的镜面,解决了这个问题。那时他在宫廷演奏后,一回家便磨镜面,时常磨到饥肠辘辘,也不停手,便让妹妹给他喂饭吃;累了,让妹妹为他朗读小说。他以“十年磨成一剑”的精神,终于在1776年5月1日,制成了一架2米长的反射望远镜。他的第二步计划是巡天观察,他珍惜每一个晴夜,经常通宵观测,次日还得去宫廷演奏,以度生计。妹妹也跟着哥哥熬夜,她是观测记录员、白天还要整理归算。在他巡天观测的第五个年头,1781年3月18日晚10时许,赫歇耳在双子座方位,发现一颗从未见过的新星。这究竟是行星、彗星,还是恒星,有待鉴别。

赫歇耳使用了放大270倍、460倍、930倍的目镜镜面来观察,结果发现:星体变大,那么,它应该是行星或彗星。如果是恒星,那么,目镜镜面放大后,观察的星体不会变大。那时,已知的太阳系行星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六颗。赫歇耳受传统偏见影响,便似是而非地把此新星认作彗星,但是她的妹妹卡罗琳的记录簿上写着:“彗星边缘清楚可见、未见周围有雾状云和彗尾”,当时赫歇耳认为“也许是一颗特别的彗星。”1781年4月26日,便向英国皇家学会提交了名为《一颗彗星的报告》的论文。顿时震动了天文学界,大家都来观测。结果发现,此新星的轨道不像彗星运行的轨道,而是近似其他行星所走的圆形轨道。经过很长时间的怀疑和论证,最终不得不承认它是太阳系的第七个行星,并取名为“伏拉纳斯”(希腊神话中的天神),译成中文就是“天王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