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众文风的典范
陶师历来提倡我们不要做人上人,也不要做人下人,只做一个人中之人。终陶师一生,他从来就是一个人中之人。虽然他学贯中西,博学多才,但始终是一位人中人,大众队伍里的一员。他心中装着劳苦大众和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所以陶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随时随地随事都可以为劳苦大众说话、讲演、做诗,出口成章,而且打中群众的心眼儿。他的即兴演说,写文章,像是战士的枪支,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
颠倒的逻辑
(原载1932年1月8日《申报·自由谈》)
中国的国事是弄颠倒了。这国事的颠倒是由于逻辑之颠倒。
蒋君介石说:
“攘外必先安内。”
孙君哲生说:
“救国必先救党。”
我的见解恰恰与蒋、孙二君相反:
“安内必先御外;
救党必先救国。”
蒋、孙二君看见这种说法,也或许要说我是把真理弄颠倒了。这个我也不必强辩,让事实自己去证明吧。(Ⅱ,197)
为了把理说得更透彻,后来陶师又写了诗来补充。
安内攘外歌
——九张游稿之三
(原载1937年3月19日香港《大众日报》)
(一)
“安内!安内!
安内而后攘外。”
内没有安,
东洋已占关外。
(二)
“攘外?攘外?
攘外必先安内。”
内更不安,
东洋已占关内。
(三)
东洋占关外,
东洋占关内。
内都变成外,
外都钻进内。
(四)
外都钻进内,
内都变成外;
再安没有内,
要攘都是外。
(Ⅶ,689)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于1930年11月至1934年10月,蒋介石以重兵发动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在1931年11月30日提出“攘内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在日军侵华步步紧逼的情况下,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步步退让。陶师于1932年1月8日发表了《颠倒的逻辑》一文,郑重指出“国事弄颠倒了”。时至1937年3月。事实已经说明了“中国的国事是弄颠倒了”,在这民族存亡一缕之际,陶师又站在历史的高端,写了《安内攘外歌》,向大众宣传抗日。揭露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本质。这种大众化的诗,读起来很合大众口味,朗朗上口。这里不仅表现了陶师鲜明的政治观点,而且艺术性、逻辑性与革命性融为一体。这样的诗、大众文只有像陶师这类人才能写得出来,为艺术而艺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的人决写不出来。
我们再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连环的矛盾(节选)
……已经知道救国责任的学生是不容易随便摆布了。他们已经知道救国与读书并不是两件独立的东西。他们已经知道如果要读书是要读可以救国的书,而且是要把这些书里的真理拿出来实行救国。他们并且已经知道还有许许多多救国的真理,在书里找不着,而是要在实际生活里去体验出来。因此,“救国不忘读书”的口号不能安定受虎包围的野牛群。(Ⅲ,403)
这一段文章的精彩之处是在于:陶师用生活教育理论,“社会即学校”,深刻而又轻而易举地把国民党反动派提出的“救国不忘读书”的反动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而又旗帜鲜明地支持了学生的抗日爱国行动。每一个有血气的爱国青年只要读到这篇文章,就会深思而做出选择。
改革高等教育之管见(节选)
教育工厂化,亦为今日高等教育不良倾向之一。所谓工厂化者,即今日之高等教育于社会之需求,与学生之出路,初无整个之计划,或且竟未计及,其结果遂如工厂中无政府状态之生产,但知继续不断地增加其产额,而不顾产品之销路若何。学生离校,遂茫无所之,而所学亦未能应社会之需求,教育之效率,乃几等于零。
今日教育之商业化,亦为不可掩饰之事实。师生间之关系,纯为知识之贩卖,教者但知搬洋八股,开留声机;而学者则亦仅知埋头于死的书本中,或借大学之名义,以炫耀其乡党亲友,甚且放浪奢靡,无所不为。此种商业化之教育,不仅根本有背于教育原理,抑且使师生感情日相隔离,不能打成一片。(Ⅺ,497)
这两段话,是陶师对我国旧大学改革之意见。这种弊端存在已久,但是人们习以为常。陶师为国家、社会的进步考虑,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切中时弊。高等教育对于一般人是生疏的,更不知道如何去办。但是,陶师把问题说得明明白白,使社会一般人一目了然,原来中国高等教育办得如此糟糕。因此也就对高等教育关心起来。所以,写大众文,无非就是要用大众的语言,把问题说个明白,向大众宣传真理。写大众文就能使学者与人民大众更加贴近些,使大众了解你,你也就增多了读者群,同时也得到了更多能指导你的导师,你的进步一定会一天胜过一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