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拔苗助长的早期教育
“早教应该从胎教开始,准妈妈怀孕14周以后就可以进行系统胎教了。”南京一家知名早教连锁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大多数早教课程都是针对6个月以上的宝宝,但有些性急的父母还是把三四个月大的宝宝也带来听课,“来我们中心上课的宝宝年龄最小的只有28天”。
——新华网2011年6月1日
“一节课收费在140元至350元之间,如果报了两门课程,一年花费在2万元以上。”记者询问了南京十多家早教机构后发现,这样的收费标准非常普遍。“早教的费用贵得太离谱了,比我读个MBA都贵。”在南京一家银行工作的王女士说。
——新华网2012年5月31日
近些年来,年轻的父母们越来越注重幼儿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广大家长的共同心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科学、适时的幼儿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人才的培养都极为有利。尤其对于6岁之前的孩子,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处于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敏感期,所以父母也应该在这个时期抓紧对孩子学习兴趣的积极培养。
但是,如若认为幼儿教育越超前越好,甚至片面认为幼儿教育就是使孩子尽早多读书、多识字、多做算术、多学才艺,就是把孩子过早引入“成熟化”或“成人化”发展的状态,那么这种想法和做法必然造成拔苗助长的危害。孩子身体内各器官的发育、机体的成长和思维心理的健全是一个循序有致的过程,盲目的超前教育可能会造成孩子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使其不能得以正常的全面发展。
早期教育不等于“超前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早期教育研究专家解翠玲指出,“早期教育”这一概念在教育词典里是没有出处的。早期教育的年龄段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一般对早期教育的广义理解为学前教育,即0岁至6岁的教育;狭义理解为0岁至3岁的教育,即婴儿期的教育。早期教育研究专家姜英杰指出,按照美国幼儿协会的定义,早期教育是指对0岁到8岁孩子实施的教育,在某些情况下,特指对0岁至3岁儿童的教育或者学龄前儿童的教育。[1]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政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提出,早期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不能跟学校教育(即正规教育)相比;幼儿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也是一种非正规教育,不能把教育过早地正规化[2]。
“超前教育”又称“提前教育”,顾名思义是指超越儿童常规发展,把以后需要学习接受的事物提前教育。早期教育研究专家姜英杰指出,儿童心理学专家认为这种教育对个别人可能适用,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行不通的。英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卢梭曾经在其名著《爱弥儿》中形象地指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培养出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当人们为超前教育的“成果”沾沾自喜时,却导致孩子的认知能力的扭曲,孩子某一方面的发展以损害其全面发展为代价,孩子的童心和童趣过早地被泯灭。苏联著名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就曾深刻指出,孩子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来观察思考事物的;假使有人想强迫他们凭其他方式来观察思考事物,那么,他便是无理地、有害地胁迫着孩子的天性。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人的一生毕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而不是100米短跑的竞争,起跑慢一点无足轻重,无阻大局,关键是持续力,所以不应该只追求快速起跑。与西方绝大多数国家的“起跑”教育相比,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夺取国际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的金牌得主,足见中国孩子起跑是跑得很快的。然而,诺贝尔奖发了这么多年,至今却没有一个本土的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科学方面的奖项,难道这不值得中国的教育体制深思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某早期教育机构提出的早期儿童学习要求:孩子一岁能背诵五言绝句,两岁识字2000个、背诵30首以上古诗,三岁识字达到3000个,四岁左右能流畅地读书、看报纸,五六岁时能使用汉语字典,喜欢古典文学或现代文学。
许多人认为孩子有巨大的潜能,像一口深不可测的井一样。怎样开发?就是向井里拼命填东西,填到最后,井里再也没有水了,孩子的心灵失去创造力,这才知道作罢。超前识字教育就是其中一例。
也许在识字方面,有些孩子比同龄的孩子早了很多,识字量也大了很多。但就在他们打开超前识字之窗时,另外几扇门却可能悄然关闭,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方面,他们的发展出现明显的迟缓和滞后。超前识字,非但没有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他们未来的发展潜力。当然,我们并不排除个别特别早慧的儿童,在各方面都发展得不错,但这种情况实属万里挑一。
孩子识字,可以通过机械重复的训练达到一定数量。如果天天训练识字,这些早教机构所说的识字数量,也许可能做得到。但问题在于,孩子只是鹦鹉学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机械训练时学习的枯燥、压力的痛苦,给孩子带来的身心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早期教育的效果具有长期性、隐蔽性的特点,往往是若干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而且是和后续教育阶段的效果综合在一起显示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心态、自信、懂得与他人交往等非智力因素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习效果,但很多人却意识不到这一点。等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了、不会与同学交往,影响学习了,这才开始重视。而这些问题,大多出现在小学三年级以后。由于孩子的记忆是比较短暂的,除非是不停的强化,否则很难保持长久。大量识字、机械地背诵会占去孩子大量的时间,使他没有时间游戏,没有时间去和其他小朋友交往。这对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显然是十分不利的。许多很聪明的人,最后并不是失败在智商和学业上,而是失败在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上。现在的很多心理疾病、精神疾病都与人际关系有关。
如果强迫孩子超前去学不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的东西,他就会体验到太多的无能感和挫折感,从小觉得学习是件很苦、很让人讨厌的事情,而家长盲目的攀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一个从小就没有自尊、自信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很难有什么发展。
学龄前儿童主要是进行识字前学习,如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兴趣,以及对阅读的兴趣。对学龄前儿童没有识字量的要求,识字不是学龄前儿童的学习任务,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识字教育只能以培养兴趣为主,应在日常生活中、游戏中轻松进行。如果师资条件允许,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有意无意地认识周边广告、标牌等载体中的汉字,在讲故事时认识故事名字,认识自己的名字,或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爸爸”、“妈妈”等常见的字与词,是可以的。适当地让孩子接触一些孩子易懂易记的优秀诗句,如《春晓》、《悯农》等,激发对我国文化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信,也是可以的,但没有量的要求,也不是孩子的任务。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更多的不在学业上,但幼儿园也有为小学学业学习做准备的内容,因为智力发展也需要有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不强调识字并不表明不阅读,早期阅读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发展阅读理解能力,感悟文字符号的功能,比如理解文字符号和口语的对应关系,体验文字的表述方式等。但也不排除一些好的儿童读物,在叙述上充分考虑到孩子阅读和识字的特点,文字不仅简短,读起来音韵感很强,朗朗上口,而且中间的一些字在不断地重复,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也可以认识一些字。但我们不主张脱离一定语言情境而把识字当做一个任务进行机械的训练。
再看看我们现在家长不愿看到却必须直面的现实:小升初,初升高,升学瓶颈越压越低,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社会问题。好的学校,集中了好的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是没有办法忽视的深层原因。父母也有很多无奈,怕别人都学,自己的孩子不学就落后;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不了好中学、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怕社会竞争激烈,孩子长大后没有立足之地。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到,我们能教会孩子唱歌、跳舞、画画,却没法给他们感知美的眼睛、充满爱的心灵以及快乐的心态。
上海文广新闻频道在《新闻相对论》中,直击早教的痛处——《早教是块“唐僧肉”?!》节目探讨了早教现象的弊端。对孩子抱有很高期望值的家长对起跑线的定义,已经从以往的小学、幼儿园,提前到孩子出生的零岁。于是早教应运而生,该行业俨然成为了初露锋芒的新兴行业。然而这些令人咋舌的收费标准同时也令人怀疑,家长的投资回报率究竟有多高?而这块市场该由谁来监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究竟是如何流传开来,以至于形成刻板印象呢?我们首先要看看这句话是谁喊得最欢?是那些盯着家长钱袋的办培训的人,背后都有利益支持,都受利益驱动。
很多家长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华丽的伪命题诱骗着,劝服着,把孩子的未来当做至高利益,带着盲目的牺牲精神,对早教不惜血本的投入。所以许多幼儿园园长抱怨,很多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句话就问:“你这里教什么?”识字、算术、外语……这些比较容易显示幼儿园的教学成果,家长很看重。相当多的幼儿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
由于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以知识性学习为主,在幼儿园学习知识较多的孩子上小学后,就会马上显示出优势,容易得到老师的认可。“老师普遍喜欢知识掌握较好的孩子,因为教这样的学生,老师省心省力,孩子也会因此得到更多的鼓励、赞赏。”一位小学老师说。来自小学教育的种种信息传来,大多数家长都不敢再轻视孩子的学前教育。对孩子们来说,起跑线只能越来越提前,越来越沉重。学前教育超前,甚至幼儿园“小学化”,其实就是忽视孩子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得不偿失的拔苗助长。
我们再来看一则材料:超前教育将许多孩子本应在游戏中度过的时间用来进行比他们大的孩子才进行的学习,那么这种教育会带来与付出对等的后果吗?美国某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把175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由父母按照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从3个月开始进行早期教育。之后,每15个月测验一次。他们发现,接受超前教育和训练的孩子智商确实平均高出15点。然而,这种早期教育的优势并没有一直保持下去,有些儿童上小学四年级后,就逐渐丧失了这种优势,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育的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
为什么超前教育在小学就显示出不尽如人意的结果?这是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渐渐地开始支配他们的学习效果,而不是单一的智商,而且,超前教育组儿童在早年所体现出来的智商优势并非他们真实能力的体现,而是建立在他们比其他孩子学习了更多知识的基础上。等到其他孩子的知识在正规学习时突飞猛进以后,超前教育儿童在知识上的优势就不明显了,相反,他们其他能力的不足开始慢慢表现出来。
早期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智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游戏和学习等教育活动中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是一种重在学习过程而不是单纯追求技能训练和知识掌握的教育。我国早期教育研究专家赵忠心认为,早期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二要学好母语,三是丰富感性知识,掌握生活常识。早期教育并不提倡超前学习大量知识,在儿童生命的早期,对其身心发展的整体关注、科学教育才会有助于儿童的终身发展。在学龄前阶段,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丰富感性经验,掌握生活常识,这是直接经验。上学之后读书,书中讲的就是间接经验,就是理性经验。从科学的认识论观点来看,要想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和理性经验,首先应该掌握大量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间接经验。而在童年的游戏和活动中所积累的常识就是感性知识,感性知识越丰富,学习理性知识时才能有更好的理解力。早期教育研究专家姜英杰也指出,超前教育是将教育时间大大提前,让孩子过早地接受和承受不应有的压力,过多过高地硬性要求和希望孩子学这会那,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天性,其结果必然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