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心灵的彩虹桥
万 萍
沟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使双方能连接”。这也恰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最好的诠释。班主任工作就像是一座无形的桥梁,搭建在家长、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
刚接班时,我就对小林同学的情况感到有些担心。他父亲在新加坡工作,母亲独自一人在上海带他。他从小就不听从母亲管教,只得请老师每天带回家代为监管。预备年级家访时,他的母亲就万分焦急地跟我诉说她的苦恼,祈求她的孩子能够进入初中。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我想如果一味地求全责备必定只能使他更加厌学,也会把我这个班主任老师置于敌对的位置。于是,我抱定“鼓励+引导”的宗旨,开始了和他漫长的磨合过程。其中,虽然也有磕磕绊绊,但我们的关系基本维持和谐稳定。
但是进入初二后,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改变。这不仅表现在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更多的是在心理上的变化。他和母亲的关系急剧恶化,回到家不说一句话,他的母亲只能再度求助于我。
在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他从教室里失踪了,大家急得团团转。到了晚上八点多他才回到家中。他解释说是因为体育课上和同学们起了点冲突,所以有些心情不好,出去散了散心。“逃课”这两个字当时就跳入我的脑中。但他真是因为害怕学习而走出教室的吗?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给他一个学校的处分,把家长请来学校狂轰滥炸似地批评,那结果会怎样?是不是会导致接下来更多的“失踪”?他那颗敏感脆弱的心又会受到怎样严重的伤害?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不得不冷静下来。要想把他的心重新拉回教室,我手上有多少砝码?两年多来我和他建立了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遇到困难时他愿意和我沟通交流。有了这个作保障,我想情况就能有转机。
于是,我深思熟虑,从一个愿意帮助他的老朋友入手,给他写了一封信,把我对他以往的了解以及他让我感到高兴的点滴小事在信中一一罗列,我想让他看到这些看似絮絮叨叨的家长里短,能够感到一丝温暖和亲近。接下来我也把我对他这次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作了猜测,并把它写成选择题的形式。走进教室,我托他的好朋友把信转交给小林。第二天,小林进教室时一脸的不安,似乎总怕我对他发动突然“袭击”。当他看到我给他写了一封信时,又是一脸惊讶,手里像是揣着一颗定时炸弹。我刻意不去看他,在讲台前做着常规准备工作。看到他坐在座位上认真地看起信来,我预感到信应该有些奏效了。果然,看完信后,他马上拿出笔来,在后面空白处刷刷地写起来。十分钟后我去了隔壁班进行早自修,一个同学进来说是有人给我一张纸条,我打开一看,果然是小林的笔迹。他诉说了他所遭遇的困惑,也在我出的多项选择题上给出了他的答案,他向我敞开了心扉。
午休时,我和他作了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原来,体育课上因为分组打篮球,他所在的那一组输了,大家把责任都归咎于他,他一下子接受不了,所以才会冲动地做了傻事。我和他谈了许多关于友谊的话题,并且“编造”了自己与他类似的一段经历,把我当时的境况说得比他更惨,当然也不忘潜移默化地把我对他的要求编成了我在那时候的做法。他不断地点头,似乎在告诉我如果早点知道可以有那么多解决途径,绝不会采取这种最“傻”的极端手段。沟通渐入佳境,快水到渠成时,我从抽屉中拿出一本《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希望他能回去好好看看,过后我们再来探讨,看看对于这次事件会不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他心情平静地回到教室里学习去了。
第二天,我收到了小林托同学送来的小纸条,“老师,请相信这是一次意外,而且请相信这次我会努力自己来解决意外的。”看到这里,我不禁眼眶有些湿润了,我的心血没白费啊。果然,事后据他母亲反映,他在家中变得懂事多了,生病时还会给母亲削个苹果、递杯水,在学校也能和朋友们更融洽地相处了。
从这次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始终怀着对孩子的一颗“爱心”,同时选择最适合的沟通途径。孩子在与老师沟通时是有选择的,如果你不随着孩子的成长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就很难打开孩子的心扉。
如果教师和学生沟通无障碍,如果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教室里充满笑声,如果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里都被尊重、都有归属感,学生上起课来,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学生自然会视上学为乐事,且视上课为舍不得放弃的权利。那么,教室里必然春意盎然,学生必然春风满面,这才是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