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继续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经济发展的含义有一个长时期的历史演进过程。西方经济理论曾经一度认为,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ement)与经济增长(econmic growth)是同一个概念,即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因而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经常被交替使用。20世纪5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较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实际上社会没有得到普遍的进步,人民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所下降,结果是经济有增长而无发展。到了60年代,针对以上历史现实,越来越多的发展经济学家对一些传统的发展理论或观点提出了质疑。经过讨论,经济发展概念被赋予新的内容,即不仅仅是指经济量的增长,还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质量改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在经济学上被分为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1]1980年出版的《新大英百科全书》首次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分列为两个词条,经济发展是相对于不发达经济而言的,而经济增长则主要用于发达经济的分析。
综合经济发展的含义演变,可将其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实际福利水平的增长过程,它不仅是一种财富和经济机体、社会机体的量的增加和扩张,而且还意味着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等质的方面的变化,即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
综合各家发展经济学理论之言,较为全面而确切的经济发展含义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地增长;②居民生活环境(包括社会公共福利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不断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③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长期、持续、稳定地增长;④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变化过程;⑤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居民间的收入及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社会不再产生新的贫富阶级;⑥社会事业、环境和生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⑦文化发展、观念习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不适宜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陋习、陈旧观念能够得到及时、彻底的废除和更新,新的文化、新的价值观念能够迅速地成长、发育起来;⑧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等。
(二)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
经济增长最早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分析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时提出的。经济增长实际是指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一方面联系极为紧密: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将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有重大区别的。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了,经济必定增长,即经济发展包含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发展的内容之一。具体说来,二者在外延、内涵和本质等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
1.外延不同。
经济增长仅仅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只是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生产环节的考察,致力于研究以最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最多的社会产品。经济发展是对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研究,即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并把这四个环节联系起来综合考察,致力于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发展,其外延远大于经济增长。
2.内涵不同。
经济增长的内涵只涉及生产力的发展,注重生产总量的目标,不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即不包括经济利益协调关系的目标,不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的目标,不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目标等。经济发展的内涵不仅涉及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涉及生产关系的发展。不但包括经济数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但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不但包括社会财富的增长,还包括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化;不但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
3.本质不同。
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重GDP的增长,不重社会、文化、生态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统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注重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1996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就列举了5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①无工作的增长,指经济的增长并没有能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②无声的增长,指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的民主与自由权利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政治和经济的参与程度还很不广泛;③无情的增长,指经济增长虽然较快,但收入分配的不公却加剧了,穷人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有的甚至恶化了;④无根的增长,指片面的经济增长,削弱甚至毁灭了传统文化和文化的多样性,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从而使得经济的发展失去了文化的滋养;⑤无未来的增长,指不顾自然资源的耗竭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而换取的经济增长,它不仅损害了当代人的生活条件和健康,而且对子孙后代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乃至毁灭性的损害。[2]
二、继续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一)一般系统论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1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他用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社会就是一个大系统,教育、经济是其中的构成要素。教育和经济不仅各自对社会这个大系统起着作用,同时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在这其中又以劳动力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人的劳动,才能创造出社会的物质财富。但人的劳动并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习成的。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而这些人投入生产过程以后,就会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的沃尔什于1935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文章中首先提出的,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人力资本逐渐形成一种理论体系和学说,并对西方教育经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有舒尔茨、丹尼森、贝克尔等人,其基本观点如下。
(1)人力资本投资和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例如,战后美国的农业生产增长,只有20%是物力资本投资的结果,80%主要是教育或与教育有关的科学技术作用,或者说主要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
(2)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三个具体理论观点:其一,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是使隐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投资;其二,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各国人口的先天素质和潜在能力基本上是均衡的、相似的,但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却是有差别的,人口质量和素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各国教育投资水平不同,社会平均教育程度不同;其三,教育投资比物质投资更有利,会带来更多的利润,例如美国1900—1957年间教育投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物力资本增长速度,为物力资本投资所赚回的利润增长了3.5倍,而因教育投资增加的利润则达到17.5倍。[3]
(3)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资本的收益率,因此,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要追加教育投资总量。[4]
(4)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基本上同物力形态投资收益率的测算相同。[5]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对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公认的假设是: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的教育含量越大,对经济发展和提高生产率的贡献也越大。即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受教育者的人数和层次呈正相关,这一假设曾被许多国家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是成立的,由于人力资本是生产要素,教育可以提高这一要素的素质,从而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6]
(三)现代新经济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罗默(Romer,1986)和卢卡斯(Lucas,1988)的开创性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由此又获得了新生,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新经济增长理论能够在模型内决定经济的长期增长,因而又被称为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早期工作构建于阿罗(Arrow,1962)等人的“在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理论的基础之上。由于他们并未能真正引入关于技术变化的理论,因此在他们的模型中,认为广义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一定存在报酬递减,增长过程能够无限持续;知识的溢出效应和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帮助阻止了在物质资本投资过程中出现的报酬递减现象。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在理论上通过突破报酬递减规律的资源约束,更进一步确定了经济发展资源支撑的长期可能性。[7]
由此看出,新经济增长理论有一个突出特点——“在干中学”。正是这一特点才与继续教育理论形成了内在一致性。继续教育是一种以业余学习为主的教育,在干中根据岗位需要提升劳动力技能,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此外,这一经济理论更以其独有的特性反映了继续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劳动者的继续教育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克服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两大缺陷:其一,资源投入到一定程度的效益递减,即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二,资源有限性的约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