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师薪俸与教育经费的增长格局
“教育为立国之本,经费为教育命脉”,[31]而教育经费又是教师薪俸的主要来源,教育经费的丰欠直接影响着教师薪俸的多寡。
一、教育经费的增长变化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根据国家税和地方税的划分标准,来确定各级教育经费的负担。1913年冬,财政部颁布《国家税和地方税法草案》,确定国家教育费的费目为“专门教育费”,此项费用仅限于支出国立专门以上学校的费用,至于省立、县立各学校的费用则不属于中央教育经费。[32]通常,大学教育经费由中央负担;中、小学教育经费由省、市、县地方负担;专科学校除少数直辖中央者由中央负担外,大部分各省设立者均由各省负担;私立大学、专门学校及各学术团体,由中央酌情予以补助。地方教育经费沿袭旧规,列为专款,教育专款主要来源于附税、杂捐、学产、学款及行政收入等。后来,各地呼应教育部提出的“教育经费独立案”,陆续有浙江、江西、河南、福建及南京市试行教育经费独立,安徽、湖南、陕西、甘肃、绥远部分独立,且多设管理机关及稽核机关。在众多教育经费独立或部分独立的省份中,独难发现湖北省。湖北武汉的教育经费情况如何呢?
湖北省教育经费在宣统三年(1911年)预算总额已达82万两,指定盐税附加及五五学捐、九九学捐为专款,尤以盐税附加为大宗,年收65万余两,占全数四分之三强。1912年,盐税收归中央,同时附加捐一并提入国有,从此教费无着,纯由省库支给。[33]这一时期,由于战乱不断,经济委顿,政府财政相当困难,但还是设法解决。如对孔子的祭祀废除后,祭祀费即拨充为教育经费。湖北省政务委员会还专门成立了教育经费委员会,由省总工会、省妇女协会、省学联、省教协、省党部和汉口特别市党部联合组织,切实做到教育经费的落实,保证武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早在北伐前,政府对武汉教育经费虽有一定数额规定,但实际上是一纸空文,并未落实。故1926年12月22日,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在汉召开联席会议再次决议:湖北教育经费,自党军克复武汉之日起,照旧预算,每月23万元发给。此外,各级政府还严格规定:教育经费不许挪作他用,学校应尽量节省开支,把有限的经费切实落实到教育事业上。武汉市政府对所辖市立小学经费,由教育主管部门按其“支配标准”发给。此外,对军队、机关和团体占用的校舍“应赶紧迁让”,并由中央党政联席会议委员、省党部委员和军部委员组织一委员会,调查、落实此项工作。[34]
表4-7表明,抗战前,湖北省教育经费除1932年受水灾影响有所减少外,基本是逐年增长。1913年为80余万元,1923年增至100余万元,1925年迅速突破220万元,到1930年更是突破433万元。教育经费的预算增加尽管与实际落实数目还有较大差距,但对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学条件等方面都采取了一定的改善措施,为武汉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表4-7 民国元年(1911年)以来湖北省教育经费预算统计表 (单位:元)
资料来源:湖北教育史志资料,1989(3、4合刊).
湖北教育经费在张之洞治鄂时期极为充盈,仅经常费一项,一般每年约200万两。郑鹤声在《张之洞氏之教育思想及其事业》中说:“清季各学堂经费以湖北为最优,宣统间二百四十万两,学生七万有奇(直隶岁出二百万两续,表学生十六万人)。”实际上有时还超过此数,光绪三十三年岁出为268万两,宣统二年为286万多两。[35]张之洞去职后,度支部(相当于民国财政部)将盐斤加价提四分之三解京,又加各属延欠学捐不缴,湖北学款日见支绌,由两百多万元降为四五十万元,且不易按期拨出。
二、教育经费的收支结构
通过年度分析可以较为深入地说明民国时期湖北教育经费的配置状况,1932年出版的《最近湖北教育一览》对1931年、1932年的情况有翔实的统计。
表4-8反映了湖北省部分县教育经费的来源情况,其中武昌、汉阳的来源主要是田地租、房租、田赋、契税及屠宰税,黄陂县的来源主要是田地租、田赋、契税、屠宰及其他杂捐。可以看出,位于城区的武昌、汉阳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远较郊县黄陂要多,数量也要大。当然,这与它们之间的地域面积及人口数量的多少也有关系。但总的来说,武汉城区教育经费的状况总体要好于郊区。
表4-8 湖北省各县教育经费来源分类统计表 (单位:元)
续表
续表
注:此表为各县教育经费来源之预算数。资料来源:湖北省教育厅.最近湖北教育一览[G].武汉:湖北省教育厅,1932:11.
私立学校在筹集教育经费的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31年,湖北省私立学校的经费总额为1 490 220元,约占省、市、县立学校经费6 085 124元的24.5%,1932年为1 708 255元,约占省、市、县立学校经费4 715 238元的36.2%。私立学校的学校数、学生数、教职员数在整个教育中所占比例亦较高(详见表4-9)。
表4-9 湖北省民国二十、二十一两年度省、县私立学校、学生、教职员及经费比较表
资料来源:同表4-8。
民国时期,湖北武汉教育经费支出主要集中在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两个阶段。表4-10表明,民国二十年(1931年),湖北省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占全省总经费的77.76%,与他省相比,各省以中等教育为主体,约占教育经费总数之半;高等教育次之,约占20%。小学教育,有不由省款支给、完全由县市办理者,如江苏、浙江等省是矣(仅办实验小学)。有省会小学,由省库支给,其为数极微,如安徽省会小学教费,仅占5.4%;江西省会小学教费,仅占6.2%;河南省会小学教费占5.7%;湖南小学教费,仅占3.7%。独湖北省小学教费占36%,几与中等教费相等。且学校集中于武汉,教费大半用于武汉。究其原因,以武昌原有市政府,汉口原有特别市政府,两市取消以后,教育厅对于经费支配方法,在武汉方面者,完全未予变更。[36]由此可见,当时湖北武汉教育经费侧重都市教育、初等教育,初等教育经费几乎与中等教育相等,而高等教育支出则仅占8.81%。
表4-10 民国二十年度(1931年)省款支配比较表
资料来源:同表4-8。
三、经费与薪俸的镜像格局
教育经费的多少与教师薪俸息息相关,教师薪俸是教育经费的镜像反映。1931年,全国高等教育机构岁出经费分析,教职工的薪酬是高校经费支出的重头。高等教育经费的56%为俸给费,共计1 800万元。其中教员薪俸1 200万元,占38%;职员薪俸470万元,占15%;工饷110万元,占3%有多。次为设备费640万元,约占20%;办公费400万元,占12%。再次为特别费占8%,以及附属机关费占4%。1931年,各类高校俸给费支出均在50%以上,公立学校最高,为71%;省立学校次之,为62%;国立学校为59%;私立学校为50%。设备费在国立、省立学校所占比例在20%以上,在私立学校仅为11%。[37]在民国时期武汉教育经费收入有限、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其支出只能是捉襟见肘,兼顾一点而难及其余,而教师薪俸在此种背景下又有怎样的格局呈现?
首先,教育经费与教师薪俸正相关,经费丰则薪俸足。民国初期,武汉百废待兴,学校教育经费异常支绌,教师薪资则只能按过去实际,参照部定标准执行。所谓“参照”,其实很难落实,故小学教员薪俸有低至6~7元者。[38]如表4-7所示,随着教育经费的逐年增长,武汉教师薪俸也随之提高。1928年,湖北省立中学高中教师月薪为140元(任课14小时),初中教师月薪130元(任课15小时),校长、主任月薪略高于高中教师。1931年水灾,财政支绌。次年省教育经费为原预算50%强。一切学校行政、事业及薪俸等费,均按“八、八、九”三重折扣计算。公立中学高中校长原定月薪160元,实得92.16元;初中校长原定月薪140元,实得80.64元。高、初中教员原定月薪130元,实得74.88元。省立二中教员月薪为80~100元。1933年,按武汉市立中学暂行预算标准规定:上学期,校长月薪110元,兼课4~6节,7个班以上120元;主任月薪100元,兼课10~12节,8个班以上110元。初中教员月薪100元,高中教员月薪110元,任课18~20节。会计月薪50元,庶务、书记月薪40元,校工月薪13元。是年,市立一女中每月经费为1 970元,教员薪水占60.7%,职工占17.5%,全校教职工25人,平均月薪为41.6元。市一中每月经费2 385元,教员薪水占44.7%,职员薪水占18.8%。全校教职工22人,平均月薪为66元。
日伪时期,公立中学高中教师月薪150元(伪储币,本段下同),初中教师130元,每年连同奖金共发15个月薪金。日语教师月薪为300元。私立中学大抵按授课时数计算。1944年储币贬值,各校教职工薪金按180倍发给。市立女子中学校长月薪为4.4万元,教务主任月薪为2.7万元,教员月薪为2.5万元左右。
抗战胜利后,1945年,武汉市立中学教职工薪金:中学校长、主任最高月薪为400元;教员薪金级别分为12级,一级为400元、二级为380元……十二级为180元,每级级差为20元。职员最高月薪为230元,最低为85元。私立中学教职员薪金,董事会参照公立学校标准,根据学校经济情况核定,各校标准不一,且差额甚大。1946年6月,市立第二中学教职员薪金:校长、主任月薪为400元;教师最高月薪为400元,最低月薪为180元。职员最高月薪为230元,最低月薪为85元。1948年,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是年9月至次年4月,中学教职员工月薪按原薪折算为金圆券,1948年折算标准见表4-11。
表4-11 1948年教师薪金折算标准
资料来源:江岸区教育志[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328.
1948年9—10月,武汉中学教师月薪最高为400元,折算金圆券102元。11—12月的月薪为400元,折算金圆券118元,再乘以6倍。次年元月乘以15倍,2月乘以75倍,3月乘以3 400倍,4月乘以64 600倍。底薪400元,折合金圆券7 622 800元。由于通货膨胀,教育经费全无保障,金圆券急剧贬值,薪金月月变动,虽金额成百倍增加,实际收入却急速降低,且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故教师们纷纷要求政府配给实物。[39]
其次,城乡教育经费差异决定了城乡教师薪俸差异,城区教育经费和教师薪俸都要优于农村。通过《民国二十年度湖北各县教育经费与人口比较表》[40]可以发现,1931年,武昌教育经费50 132元,人口612 461人,每人每年负担教费数0.082元;汉阳教育经费33 919元,人口684 894人,每人每年负担教费数0.050元;黄陂县教育经费14 078元,人口735 722人,每人每年负担教费数0.019元。可见,城区教育经费远足于郊区,城区人均负担能力也要强于郊区,“县区教育之贫乏,农村经济之破产,可概见矣”。抗日战争前,黄陂县立中学教师薪给待遇不足省级同类学校的1/2,而优于县内各乡镇学校。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县中校长月薪65元,教务主任月薪38元,事务、训育主任和专任教员月薪均为32元,兼任教员月薪16元至20元不等,事务员、教务员、书记(文书)月薪15元。私立中学教师薪给不等,一般略高于公立中学。因物价低廉,教师生活尚属可过。[41]
再次,中、小学教育经费比例适当,中、小学教师薪俸差距不大。前文关于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已说明,湖北省教育经费支出以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为主,初等教育尤其集中在武汉,教育经费对初等教育的投入,保障了武汉小学教师薪俸水平。如1929年,湖北省中等教育经费为1 236 568元,占全年预算教育经费的38.96%,初等教育经费为861 348元,占全年预算教育经费的27.14%,高等教育经费223 962元,占全年预算教育经费的7%;1930年,湖北省中等教育经费为1 635 786元,占全年预算教育经费的37.73%,初等教育经费为1 124 553元,占全年预算教育经费的28.94%,高等教育经费334 050元,占全年预算教育经费的7.7%;1931年,湖北省中等教育经费为1 788 835元,占全年预算教育经费的35.78%,初等教育经费为1 664 717元,占全年预算教育经费的33.3%,高等教育经费为352 104元,占全年预算教育经费的7%。[42]可以看出,从预算上初等教育的经费远超高等教育,而且实际上初等教育经费的比例一般比预算数还要高。以1931年为例,实际初等教育经费的支出比例已达36.80%(见表4-10)。
教育经费的投入对教师薪俸水平的提高有着立竿见影的作用。如表4-12所示,湖北小学教师的薪俸最高,每月可达150元。按中数相比,最高的湖北比最低的青海高近6倍。比较《湖北省立中等学校校长教职员薪俸等级表》(见表2-6)和《湖北省立小学校长专任教职员薪俸等级表》(见表2-5)也可以发现,中学教师最高月薪190元,最低120元,中数150元;小学教师最高月薪140元,最低70元,中数100元,两者差距相较其他各省而言,也不算太大。民国十九年(1930年),省立武昌县初级小学3所,正教员月支薪俸8级45元,副教员8级40元,为省立初级小学教员待遇等级最低者。1934年,全县公私立初级小学教师月薪收入10~25元,高级小学教师月薪收入25~50元,其中10~15元者17人,15~20元者1人,20~25元者5人,25~30元者25人,30~35元者38人,35~40元者13人,40~45元者2人,45~50元者1人。102名教职员中全年薪金总额为36 432.03元,人均月薪30元。抗日战争前,武汉教师薪俸虽然不高,但尚能敷衍度日,时有结余。
表4-12 1931年全国11省市小学教员月薪比较 (单位:元)
资料来源:教育部.二十年度全国初教概况[N].申报,1935-11-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