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启而不发怎么办

启而不发怎么办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有一次的教学使我改变了看法,找到了启而不发的原因,并迅速改变教学策略再启发,收到了预想的效果。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变策略再启发,引导学生体会儿子和母亲的言行,从而打开了思路,顺利地得出“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作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今天我们进行启发式教学,应该像知时节的春雨,当需要时即发生,也就是说启发要抓住时机,做到启发及时。一般说来,再启发的思维难度,应低于首次启发思维的难度。

启而不发怎么办?——改变教学策略再启发

孙 萍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思维活动,增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语文课堂善于贯彻启发性原则。但许多老师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启而不发,学生的思维没按照教师的预想走上正轨,认识不到位,回答不全面、不深刻、不具体,甚至是错误的。怎么办?

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开始,我情急之下就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怨声载道:“咱的学生笨,启而不发!”可是有一次的教学使我改变了看法,找到了启而不发的原因,并迅速改变教学策略再启发,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一、案例

《半截蜡烛》是沪教版第十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伯诺德夫人和她的两个儿女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和德国军官机智斗争,保住了秘密情报。

……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你看我,我看你,坚定地摇了摇头。我傻眼了。思考片刻,我运用了再启发策略。)

师:请大家快速读描写儿子和母亲的部分,再仔细琢磨他们的举动与保住情报有什么关联。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师: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表现得那么——

生:从容。

师:如果不是那样“从容”,有什么后果?

生: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师: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谁来具体说说?

生1: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2: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3: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下形成的。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作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从以上案例中不难发现,我的问题提出后想得到的结论是“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作出了贡献”。而学生从文本表面上一致肯定是“是小女儿杰奎琳”。我的启发仅仅是“有不同的观点吗”,想让学生回答出预想的结论,但事与愿违。因为我的问法太笼统,没给学生指引思考的方向。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变策略再启发,引导学生体会儿子和母亲的言行,从而打开了思路,顺利地得出“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作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再启发使得教学继续下去……

二、案例启示

(一)找到启而不发的原因

学生为什么会启而不发,问题的症结何在?这是我们进行再启发教学首先要弄明白的问题。根据自身的教学体验,我认为:

1.没有抓住启发的时机

在教学中如果超前启发或滞后启发,都会导致启而不发。我国的孔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他就很注意启发时机,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谓“愤”即心求通而未得之意,而“悱”乃口欲言而未能之状。今天我们进行启发式教学,应该像知时节的春雨,当需要时即发生,也就是说启发要抓住时机,做到启发及时。因而要注意创设“愤”、“悱”的情境。通过必要的设疑、铺垫及一系列的启发、诱导,把学生引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这时,教师只要抓住本质稍加点拨,启发的效果就会很明显。

2.没有启在要害处

如果在启发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启发性,所提的问题太抽象,或庞大,或者跳跃太大,缺乏循序渐进,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常常会出现有问无答的启而不发现象。因而,课堂上启发学生时,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处。即发疑一定要击中要害,这样的启发式教学才能叩开学生的心灵之扉,激起他们思维的波澜。

3.把提问教学混同于启发教学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提问式”是向学生提出要回答的问题,只是“启发式”的外在形式之一,只有问没有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是打不开的。

(二)寻找再启发的策略

教师首次实施启发之后,学生的认识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达不到应有的范围或深度,这是常见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思维没有进入应有的状态。一时还不知道思考什么;不知道朝着什么方向思考;不知道沿着什么路线思考;不知道通过哪些方式、方法、步骤去思考。还有思路中断难以继续思考,思路混杂理不出头绪等情况。因此,在学生思考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教师有必要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第四次的启发,把学生的思维引上正轨。再启发,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降低难度。一般说来,再启发的思维难度,应低于首次启发思维的难度。如果仍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到位,则再一次降低启发的思维难度,直至学生的思维到位为止。

再者,繁简适度。如果教师的首次启发比较复杂,再启发时就要变得简单些;如果教师的首次启发比较简单,不便于学生深入思考,那么再启发时,就要变得具体一些。其目的是为了适合学生的程度,使他们便于思考。如果简单地认为再启发只能由繁而简,那就有点机械了。因为,简单的问题也不一定就是容易的问题。

另外,还可以调整角度。再启发的针对性是极强的,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切合学生的需要。学生不知道想些什么,就要设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思考的方向不对,就要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轨道;学生的思考方法不对,就要在思维方法上给以指导;等等。此类应一一针对进行。

在实践中,我对再启发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最常用的方法是:

1.改变问法。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感到茫然;如果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学生就知道怎样思考、怎样回答了。

在教《月光曲》时,学生对贝多芬为何要给盲姑娘弹琴很不理解,这时我启发学生说:“盲姑娘听贝多芬弹了一曲后说‘弹得多纯熟呀!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对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说,为何能从琴声中听出弹琴的人来呢?这时贝多芬的心情又怎样呢?”学生积极思考,但一下子回答不出来。过了一会,我又给学生讲了一个典故:“古代有两个人,一个叫俞伯牙,一个叫钟子期。俞伯牙喜欢弹琴,弹得非常好。有一次,钟子期在旁边听着,十分欣赏。俞伯牙弹到描写高山的乐句时,钟子期就情不自禁地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当俞伯牙弹到描写流水的乐句时,钟子期又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俞伯牙非常高兴,觉得世界上没有人能像钟子期一样了解自己,他是自己的知音。后来钟子期死了,俞伯牙就不再弹琴了。为什么?”一位学生马上说:“老师,我明白了。盲姑娘像钟子期一样,是贝多芬的知音。贝多芬既同情盲姑娘,又把她当成自己的知音,所以心情很激动,愿意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一曲。”通过再启发,达到了理解“贝多芬的心情”这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解决了问题。

2.问题细化。分解首次启发提出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变成若干个比较简单容易的小问题。难度较大的问题,一般都是由几个因素构成的。而学生往往忽视对问题中诸因素的分别思考,因而思维不能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细化问题,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例如:进行《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的教学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黄土、青草、小岛、海水、浪涛何处不有,何处不见,为什么在作者眼中这样亲切?学生回答,这些景物很美。我进一步启发:这些景物生长在哪里?当时中国处于什么状况?作者此时又去哪里?此时他的心情如何?经过我这么一启发,学生很快一一作答,比较顺利地领会了:作者即将离开祖国,离开这些美景,所以充满了依恋,同时这些景物可能还会遭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又感到痛惜,进一步体会作者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我采用细化问题的方法进行再启发之后,学生的思维对路了,他们的认识也就全面深刻了。

3.牵引思考。在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之后,学生的思路有阻塞,不知怎样去思考的时候,或是学生的思路狭窄,不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的时候,教师就要告诉学生如何思考,指明思考的方向。

例如:我在进行《荷兰的花》一文的教学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既然主要写荷兰的花,为何还要写荷兰土地如何来的?”学生多数认为:花是种在土地上的,所以要写。我发现学生的思维没有上路,进行引导再启发:“荷兰的土地来得容易吗?他们对土地有什么情感?在这片土地上种花,更能体现什么?”经我这样一引导,学生的思维迅速走上正轨,很快获得了正确的认识。荷兰人之所以爱花,是因为对土地深沉执著的爱。路子引导对了,则学生的思维迅速到位,问题顺利解决,教学走向便豁然开朗。

戴伯韬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学生启而不发时,改变教学策略,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再启发,开发学生个体心理潜能,使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展现出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获2011年长三角“黄浦杯”新概念、好实践征文评选三等奖。)

个人档案:

孙萍,小学高级教师,区骨干教师,语文教研组长。指导多名学生获得市级作文奖项,本人多次获优秀指导奖。教育格言:博学、耐心、宽容,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