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生课题研究本质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表现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从课堂上单纯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探究,这对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观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基本观点与传统的消极学习观相对立。研究性学习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求知欲;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注重学习的创造性以及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广义的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学习的结果。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那么,中学生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究竟如何呢?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来理解。在教育层面,如果学校或教师将这一过程作为课程变成学校的有目的的教育教学行为时,学生开展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的过程,就是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不断生成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二者虽有区别却又紧密联系。研究型课程要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但研究性学习方式不仅仅适用于研究性学习课程,它还可以用于所有的课程。只不过,渗透于传统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基本上局限于课堂之内,且多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而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研究性学习存在于课堂和课外,研究的因素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渗透于传统课程之中的研究性学习更多的是让学生发现已经存在于书本或教材之中的已知的结论,而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研究性学习所探寻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或随着研究的展开才逐渐得以暴露出来的。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是封闭的学业问题,而研究性学习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多为开放性的现实生活情景中人们所遇到的、所关注的问题。正是基于上述理由,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在课程建设中设置研究性学习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内容列入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并要求在各个学科中全面开展。上海市“二期课改”既有在各科基础型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又包括独立形态的研究型课程,要求高中阶段每个学生要完成平均每周2学时的研究型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获得研究性学习的经历和体验。
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特别注重学习的过程及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应以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为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团队分工合作、各专所长,教师则发挥组织者和帮助者的作用,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减少或限制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时间、空间,将显著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下面的一篇报道可以说明这一点。
应试教育阻碍创造力培养
学生年级越高,创造力反而越低。在2010年海峡两岸中小学教学学术研讨会上,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提供的《六市中小学生创造力及其培养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学校环境优良率一项中,小学为16.6%,初中为13.4%,高中只有5.5%。
一些专家认为,小学、初中和高中在硬件上没有什么区别,高中在图书借阅和网络条件上占优,但在软件上却越来越差,如课外活动逐步减少、教师不注重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课业负担越来越重。环境恶化导致学生缺少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减少了发展创造力的机会,极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而出现了学生学段越高创造力越低的窘境。
· 学段越高,创造力培养环境越不利
调查发现,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应试压力也逐步增加,导致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环境逐步减少,所以越是年级高,学校的环境越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且这也不能简单归结为是学校单方面的原因。
举一个与此相符的事例:上海市实验学校设有小学至高中3个学段。学校曾有一次组织国庆花车表演,结果发现年级越低的学生创造力越强,有的低年级学生将废纸盒、拖把作为花车的面板和轮盘,有的从超市借来小推车,两辆车一对接经过装饰,就成了漂亮的花车,富有创意。而高二“理科班”的一些学生却对此手足无措,拿着纸盒不知道如何做出东西来。徐红校长认为,这种现象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创造力并非与生俱来,学校要在保护和激发学生创造力上有所为,对有可能扼杀创造力的要有所不为。”
·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创造力
调查提出,民主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权威型或放任型师生关系会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学生认为在课堂中教师“耐心解答,共同探讨”“肯定学生的想法,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视时间是否够用而定,如时间不够,下课再讨论”属于民主型师生关系;而“认为这是捣乱,加以训斥”和“为保住‘面子’,自圆其说,为自己辩解”属权威型师生关系;“不予理睬,继续讲课”和“敷衍过去,说‘下课再研究’”则属于放任型师生关系。
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教师能采用启发式教学,但机械重复的方式仍有一定比例。小、初、高3个学段分别有74.4%、69%和75.6%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在课堂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学生反映教师的上课方式过于简单、机械化重复比例过高。
《上海教育科研》主编傅禄建指出,目前应试教育仍是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阻碍。为此,学校要在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切实把学生课业负担减下来,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参与教学,体验创造。同时,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可以在校内建立中小学生“科学院”等机构,有组织地开展创造教育活动,加强对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管理,提高校内创造力培养的实效。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还可以与高等院所、社会工矿企业建立协作关系,整合创造力培养的社会资源,形成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合力。
——摘自《文汇报》,2010年9月30日
由此可见,在高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背景下,目前不少学校,尤其是一些重点中学,还在以应试教育的过时观念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把学生“绑”在学校应试教育的战车上,自觉不自觉地维护着“高考名校”“重点中学”的既得利益,使学生成为应试教育的殉葬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