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一)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21世纪之初,我国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延续,是课程完善过程的一个阶段。它既是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大趋势的客观必然,同时更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高度重视。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可以看出,各国为了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加紧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进行改革,我们将被远远的甩在后面。也正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
在当前进行课程改革,又因为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突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我们既要有全面系统的政策导向,又要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他提出要突出抓好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有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的位置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不改革课程,素质教育也难于落到实处。
审视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也确实存在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实施素质教育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得推进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指导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文件。《纲要》提出了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具体目标
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主要在于使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实现以下六个方面的改变: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结构
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重建遵循了三项基本原则:①综合性原则,要求对原有学校课程中的分科课程按照其内在的关联进行统整,并开发各种类型的综合课程,来实现学校课程的综合化。据此,在新的学校课程结构中设置了综合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并要求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则是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都要开设的必修课程。②均衡性原则,要求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例如,适当减少必修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对语文、数学等传统优势科目的比重进行了适当下调,以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③选择性原则,是指学校课程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适应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在新课程体系中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使学校课程真正从划一化走向弹性化。
(二)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而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因此,改善课程实施(教学)的过程是课程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还倡导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三)课程评价
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发展功能,强调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对教师的发展价值,以及对课程本身的改善价值,建立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具体表现在: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②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③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四)课程管理
在课程管理上,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可单独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见,在课程管理的权限上,逐步将一部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更多的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实现中央、地方和学校的权力共享,追求课程决策的民主化,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
(一)新课程实施的现状
教育部“新课程实施与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2003年3月对义务教育阶段13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教师教学观念与方式有所转变;学生学习表现出合作、探究与交流的学习行为;学校评价追求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方式;学校呈现出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而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两类不可忽视的差异。包括地区差异,主要是指城乡差异;学段差异,即中小学之间的差异。城乡差异明显的趋势是乡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趋向于消极,对课程和教材的适应性低,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低于其他地区。在学段差异上,调查表明,小学与初中教师在调查的很多指标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明显的趋势是,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适应和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与方式的认可程度相对低,评价变化的程度小。②课程资源建设任务紧迫。对“实验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的调查发现,缺少课程资源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校长普遍感到突出的问题就是经费不足,材料、设备缺乏。③教师的指导培训亟待加强。教师反映的问题有:专家们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的指导,针对性不强;教师培训发展的网络不通畅,教师难以获得专家的指导,难以与校外和其他实验区的同行进行交流;培训的内容忽视了教师的个人需要以及学科特点,缺乏实用性。
2004年9月,基础教育司组织有关专家组成四个调研小组分赴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对高中新课程实验准备及启动情况进行了调研。总体情况是:相关准备工作基本到位,新课程得到教师、学生的高度认同并正常启动,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新课程实验向着有利于新课程深入推进的方向发展。同时,在新课程实验启动的初始阶段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一些必须重视解决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指导。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部分教育行政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在指导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尚有偏差;部分地区存在着新课程实验准备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教师在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上仍显不足,在培训内容上,有关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课程所占比例比较大(分别为85.9%、75.6%),且96.1%是“以讲授为主的报告和讲座”,微观的课堂教学指导、观摩、研讨所占比例比较小;学生、家长对新课程的了解还不充分;需要加快制度建设尤其是高考方案的研究;还有相关的师资问题、教师数量不足和教师结构失衡的问题、教学条件和投入问题。(3)
(二)推动新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4)
要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课题组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①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致力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建设,特别是教师合作文化。②加强实验薄弱环节的指导。为了减小差异,应该关注改革中的特殊区域和群体,加强对这些区域和群体的指导和支持。③加快课程资源建设的步伐。除了资金上的投入外,关键还在于调动不同主体的积极性,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家庭、学校的教师、管理者以及不同领域的专家,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建设的主体,都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④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主体性、个性化、回归教学实践应成为今后教师培训发展的一个方向。
案例分析
据报载,有个国内的学者到其在美国的朋友家里做客,发现朋友的孩子每个学期都得到了奖状,很感兴趣,对这孩子称赞有加。他的朋友高兴之余,道出个中奥秘,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学期结束后均能得到某个方面的奖励:学科成绩总分高的能得奖,单科成绩优秀的能得奖,学科进步的能得奖,品德好的能得奖,劳动积极的能得奖,体育运动出色的能得奖,遵守纪律的能得奖,参与集体活动表现好的能得奖,满勤的能得奖……如果一些学生还得不到奖励,学校规定只要他在校外能参加社区服务,也能得到诸如“最佳义工奖”之类的奖励。可见,美国一些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关注的是学生在各自成长道路上的点滴进步,努力让每个孩子有成功的机会,有成功的体验,有成功的快乐。
(引自吴云鹏:《教育学综合案例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5—126页)
问题:美国学校评价学生的做法给予我们何种启示?如何理解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课程?
2.课程的类型有哪些?
3.分析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主张。
4.教师应怎样正确使用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5.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有哪些?
6.如何选择课程内容?
7.比较课程实施的不同取向。
8.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注释】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201页。
(3)丛立新:《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马云鹏主编:《课程与教学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