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堂实录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指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2.带入情境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播放CAI“美丽村庄”)这就是河坡上的那个小村庄。村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清澈的河水笑着、唱着歌儿向前流去。小村庄里长着许许多多的树,一棵棵树伸展着茂密的枝叶,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就掩映在这浓浓的绿荫之中。(稍作停顿,关画面)
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有一个什么故事呢?答案就藏在课文里呢!不信,你把课文轻声、自由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想一想,这个小村庄有一个什么故事?
3.学生自读。(师巡视不干扰学生)
4.学生汇报。(抽一名概括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略作点拨,评价)
评:这位同学真会读书。
二、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过渡:这位同学真会读书!其实呀,课文里除了藏着小村庄的故事,还藏着许多的生字呢!我们把课文再读一遍,把带生字的词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边画边读,读准字音。读完后可以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1.自读互查
(如学生忘了第二个要求,就自然地提醒一下:你们可不要忘了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哟!)
过渡:刚才我发现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谁愿意读给老师听听?
2.教师检查
(1)依次出示第二自然段的生字。
斧头:(个别读、生教生读、齐读) 师评:读得真准!
盖房:(齐读) 师评:读正确了!
造犁:(个别读、生教师读、生教生读)
师:见过犁吗?(播放CAI:犁)这就是用来耕田种地的犁,它的上面是木头做的。
拎起:女同学读。 师评:读对啦!
师:(出示“裸露”)这个词不好念。谁来?(个别读)师评:读得不错,真棒!
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读。(教读、齐读)
(2)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生字。
师:哟!这一组举手的同学最多,好!咱们来开火车读试试。
依次读——不断、减少、扩大、一栋栋、应有尽有、家具、随着、冒出。
出示“柴烟”。这个词可不好读,要注意,“柴”字是翘舌音,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3)出示第五、第六自然段的生字。
师:咱们每个小组来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
依次出示——喘气、黎明、咆哮、洪水、何处、包括。
每小组读一个词。
过渡:这么多生字都读正确了,真了不起!这些带生字的词语放在课文里一句一句、一段一段连起来也会读吗?好!给大家一些时间练习练习,碰到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待会儿选自己读得最熟的段落来展示。
3.自由练读
(师深入学生认真倾听)
师:准备好了吗?
4.轮读课文
(1)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师:谁争取读第一、第二段?
生:个别读。(抽1名读书较好的同学读。若读得好,评:读得不错!全班同学像他那样读一遍;若读得不好,评:读得还可以,遗憾的是有几个生字的音没读准,细心的女同学帮帮他,读给他听。)
(2)第三、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男女生赛读。
过渡:咱们班女同学读书怎样?谁是读得最好的?
个别读:推选全班读得最好的女同学读第三、第四自然段。男同学认真听,待会儿你们也要读。
师:女同学真了不起!这个段有那么多生字都读对了!男同学听得认真!读得怎样呢?
个别读:推选全班读得最好的男同学读第五自然段。
师评:男、女生单独赛出了水平。听听合起来读的效果如何?
男女生分别齐读第三、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
过渡:咱们同学个个好样的!只剩最后一段了!好,一起读。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引导质疑
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老师同时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1)师诱导质疑:先前那么美丽的小村庄,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读到这里的时候,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质疑:
①“什么都没有了”的什么指的是哪些东西?(或“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指的哪些东西?
师评:能提问题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板书“?”。
②为什么小村庄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师评: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板书“?”。
……
师:××小朋友不明白这里的“什么”到底指哪些东西。能提问题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能解答疑问的孩子是能干的孩子。谁能伸出友谊之手帮帮他?
(可用书上的话说,也可朗读书中的原句。)
生:“什么”指的是房子、家具、工具、柴火……
师:找得真准!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语句读懂的?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个别读。
师:还有没有,谁来补充?
生:还有那些锋利的斧头、过得不错的日子。
师评:体会多深哪!
过渡:可是,先前所有的这一切,现在呢?
生:什么都没有了。
师:为什么呢?(手指问号)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地思考。我们一起再回过头来仔细地默读课文,把能回答这个问题的语句画出来,想一想,究竟是为什么。
2.合作探究,主动释疑
(1)自读解疑。
(老师参与了解情况,可适当点拨)
过渡:想好的同学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待会儿推荐代表来汇报。
(2)小组讨论。
(老师参与、询问、倾听、指点)
过渡: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我们把各小组讨论的结果交流交流,哪个组派一名代表先来?
(3)汇报交流。
生:小村庄最后什么都没有了的原因是因为人们不停地砍树,砍了很多的树…………
师:你的意思是村里的人砍树砍得很多吧! 板书:数量多(评:读书真用心!)
师:你想告诉大家村里人想砍就砍,是吗?
(评:你真会读书!)
师:你体会到村里人砍树的时间长,对吧! 板书:时间长(评:是个细心的孩子!)
师:哟!真不简单!你还体会到他们光砍不栽!体会得多深哪!
师: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语句读懂这个意思的?
生答。
师依次出示句子——
师:那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这个意思读出来吗?
①谁家想盖房……把一棵棵树砍下来。
师:谁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一起读读。②一年年,一代代……不断扩大。
师:读一读,想象山坡上树的变化,土地的变化。
若学生答“暴雨洪水”。
师:你是从哪个自然段读懂这个意思的?
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点拨指导:播放CAI“洪水浩劫”。同学们小声练读,仔细体会“没喘气儿”、“咆哮的洪水”看看该怎样读。
生练读。
师:边读边想,那是一场多大的雨啊!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用你们的朗读让大家都能感受到那个画面。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3.表达体验
师:先前那么美丽的小村庄就这样被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都没有了!(静默)都没有了!(静默)什么都没有了!(语调逐渐增高)
同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示意学生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谁还想读?
师:谁再来读?
……
师:想读的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感受。
四、回顾全文,引导思考
亲爱的小朋友们,那个美丽的小村庄的故事,结果是这样的令人遗憾、使人痛心、令人愤怒,但它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们的心里一定有许多的话要说。下节课就让我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