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汉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战略构想、发展目标及其举措
一、关于《规划》的编制过程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将重点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任务。湖北省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倾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市也提出要努力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和技术创新的中心点。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国际化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与机制的创新将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这一形势为我们这样一所新建的大学“十一五”建设发展既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只有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发展战略,加快学校建设的步伐,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党委和行政十分重视“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2005年7月,正式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五位其他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专门人员组成了规划编制办公室。规划领导小组建立后,及时研究了《江汉大学“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确定了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以及《规划》的基本框架,并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同时,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为了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我们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家、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省、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重要文件和各级领导关于规划工作的讲话精神,力求准确地把握国家、省、市“十一五”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形势,深刻领会上级领导机关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了“十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学校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保证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我们还组织力量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走访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考察了学校所在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了解区域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我们还组团到上海大学、宁波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沈阳大学、青岛大学等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兄弟院校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分别组织专班,起草了《江汉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及《江汉大学“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江汉大学“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江汉大学校园基本建设规划》、《江汉大学校园网络建设规划》、《江汉大学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等五个专项规划的草案。这些草案形成后,我们在校内组织了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讨论会,广泛征求来自各方面的意见,经过几次修改,几易其稿,形成了今天提交给各位专家的规划草案,请各位专家给予指导。
二、关于我校“十一五”发展的基础
1.正确认识我校的优势和特色。江大规划总结出,“十五”期间,我校在调整中发展,这个结论是符合实际的。五年来,江汉大学坚持以提高办学水平和增强综合实力为目标,以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四校实质性整合的基础上深度融合,初步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并初见成效。与四校合并之前比较,办学层次提升、规模适度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得到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科学研究有了很大进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继续推进;教育部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良好成绩。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们的话说,我校“十五”期间“实现了快速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是我国高校省市共建、合并建校的典型范例之一”。“十一五”取得的成就是我们制定并执行“十一五”《江大规划》的坚实基础。
2.正确把握校内外、国内外形势。《江大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我们面临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这一判断是比较准确的。虽然合并前四校基础较差,历史遗留问题多,但学校经过几年的迎评促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良好评估标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管理规范有序,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心、积极向上。在“十一五”时期,我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倾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实现“中部崛起”。武汉市提出努力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和技术创新的中心店,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一贯大力支持我校,前不久市委苗书记来视察我校,并就江汉大学的发展作了重要讲话。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是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使学校不仅要面对国内高等学校的竞争压力,而且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学校不仅要满足社会适龄人口上大学的需要,而且要满足更多人上好大学的需求。我校在“十五”时期已基本完成规模、硬件等数量上的建设,在“十一五”时期主要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虽然有点难度,但与创新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趋势不谋而合。
三、关于我校“十一五”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发展目标
(一)“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
我们在总结学校十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学校现有的办学实力,把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武汉、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确立“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机制活校、特色名校”的发展理念,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为根本,全面提升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科学管理水平,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在国内有影响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二)“十一五”发展的战略选择
坚持走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结合、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的原则;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的思路,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十一五”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学校“十一五”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经过五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规模适度、办学特色鲜明、学科结构合理、教育质量优秀、科研实力较强、教学设施完备、校园环境优美的教学型大学。学校整体实力、办学水平居于湖北省属高校前列。具体任务是:
1.办学规模适度扩大。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0000人,其中本科生16000人,高职高专生3800人,研究生100人,留学生10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8000人左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教育6000人左右。
2.学科专业水平明显提升。建设2—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市级重点学科,16个校级重点学科,加大省级硕士立项学科建设力度,力争2007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新增5—7个左右适应性强的本科专业,建成6—8个省(市)级品牌专业,10—15个校级品牌专业。
3.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着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就业率保持在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以上。
4.科学研究能力增强。力争建成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10个实力较强的校级研究所;组建若干科研创新团队,每年发表科研论文不少于1200篇,保持科研经费和被SCI、EI、ISTP检索收录的论文逐年增长的势头;推动产学研结合,力争完成10—15项国家级研究课题,50项省(部)级研究课题,取得15—20项省(部)级以上研究成果。
5.队伍素质进一步优化。加大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使专职教师达到1200人左右,其中教授、副教授占45%—5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教辅人员达60%(其中博士占20%)以上,教职工开拓精神增强,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提高。
四、关于实现我校“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措施
第一,抓住发展机遇,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发展。
我们将紧紧把握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带来的机遇,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多层次、多规格专门人才的需求,推进学校持续稳步发展。重点发展本科教育,努力做好申硕工作,建设好硕士点;适度发展高职高专教育,保留品牌专业优势;稳步发展各类成人教育,拓宽岗前职业技能培训、职后继续教育。
第二,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学科专业整体水平。
我们将实施“重点学科、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工程,突出申硕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鼓励各学科各创其优,提升学科专业整体水平;实施专业建设创新工程,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使学校传统基础性学科专业稳步发展,品牌特色专业优势明显,重点建设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第三,加强“三基”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构建重视专业基础,凸显专业特色,突出创新教育,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建设100门以上省、市、校级精品课程(其中省级达8—10门)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选用内容新、水平高、实用性强的精品教材。
二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学,鼓励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科专业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设一批校外实习基地,增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不断完善“本科学历教育+职业岗位培训”的双证制或多证制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是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
第四,加强应用研究,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我们将依据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区域性、应用性研究,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科研所的建设,积极筹建科技园;集聚科研创新队伍,整合科研资源,组建科研团队,壮大高水平科研人才队伍;搞活科研创新机制,完善科研奖励和约束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对前景好、潜力大、效益高项目的研究成果,寻求合作伙伴,借助社会力量,使其尽快产生效益。
第五,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构建有利于引进和造就名师,有利于引进和培养硕士点建设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带头人的机制;实施“151人才建设工程”、“智力引进工程”,完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项目教授和访问学者制度,聘请国外高层次的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任教,加大选派骨干赴国外学习交流的力度;加强校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科学选拔任用中层干部,建设精通业务、擅长管理的基层干部队伍和素质优良、服务热情的后勤服务队伍;强化激励竞争机制,坚持在待遇上向关键岗位倾斜,完善教师工作量考核评价办法和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制度,深化后勤体制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形成良好教风、校风和学风。
第六,扩大交流合作,拓宽和创新办学模式。
我们要积极拓宽国内教育市场,扩大招生地域覆盖面,创造条件试办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与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合作的办学模式;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坚持开放办学,发展国际间的校际合作项目,探索学科渗透、专业交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对外合作办学模式;打开国际市场,寻求到国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逐步提高海外影响力。
第七,强化“育人为本”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
我们要牢固树立“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坚持实施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的教育、指导和服务,积极推行综合导师制;完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工程,加强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完善文化育人功能;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第八,改善办学条件,增强保障能力。
一是增收节支。在争取政府财政投入逐年增长的同时,多渠道办学,积极争取各方面捐赠和资助;建设节约型校园,控制行政性开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落实预留用地,加快教学用房、运动场地、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文献的投入力度,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需要。
三是加强校园管理。建立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创建平安校园;完善校园绿化规划,建设园林式校园;加强后勤管理,降低节能降耗,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九,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一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师生员工的头脑,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规范和完善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及时妥善处理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建设好以专职辅导员为主体、专兼结合、精干高效的学生思想工作队伍,全面实施班主任工作制度;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进社团、进公寓;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勤政廉政建设。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使学校进入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行列。三是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江大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
第十,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进一步完善校、院、系三级建制、两级管理、以院为主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院、系两级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师生参与、专家咨询、集体决策的决策机构,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完善和规范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主人翁作用;健全领导工作规范、部门工作职责、岗位责任制度,完善管理目标考核和评价体系,推动学校机关由管理型向学习型、节约型、服务型、创新型的转变。
“十一五”时期是我校历史发展进程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做好这五年的工作,对于巩固和发展我校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对于实现建设成为在国内有影响的创新型地方综合性大学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团结一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通过我校“十一五”的扎实工作,努力为武汉市乃至更大地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在江汉大学邀请校外知名专家论证学校“十一五”规划会上的讲话,2006年3月3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