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适度银行贷款 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在这和风轻拂、芳香馥郁的五月,张梅颖副主席率全国政协民盟、经济、教育等界别的部分委员,在省市领导陪同下亲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们江汉大学极大的关心和厚爱,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和莫大鼓舞。
江汉大学是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大学、华工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等四校合并组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四校合并组建以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学规模得到了明显扩大,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校声誉不断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也得益于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对学校的关怀和帮助,同时也得益于银行贷款给学校建设发展事业提供的助力和支撑。
一、我校银行贷款形成的原因和现状
我校前身的原四校分散在武汉三镇,校舍大多陈旧。为了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地建设好学校,武汉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决定举全市之力,异地建设新校。新校建设工程1999年5月破土奠基,教学设施建设项目2000年8月正式动工,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几年来,我校贷款形成的原因和建设项目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校后勤设施建设专项贷款。新校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为市政府投入和原校区土地置换,不足部分依靠银行贷款。根据新校建设项目投资计划,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2000年学校开始向银行贷款,这些贷款主要用于新校区教学、食堂、学生公寓等设施建设。
二是缓解学校办学条件和空间不足的矛盾形成的贷款。随着学校搬迁至新校区后,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学生公寓和教学用房特别是现代化教学用房数量不足,学校发展空间不够,为了缓解这些矛盾,学校向银行贷款新建了3栋学生公寓,新建了1栋综合教学楼,新增土地400亩。
三是有针对性地改善办学条件而形成的贷款。根据教育部安排,我校于2005年10月首次接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我校在教学科研仪器的配置上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这些现状,我校贷款集中添置了一批教学仪器设备,使学校教学科研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我校银行贷款使用和管理的主要措施
1.充分发挥贷款效益,更好促进学校事业发展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经费不足的问题成为了制约学校事业发展的“瓶颈”。学校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要,学校必须发展。为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通过适度、合理地向银行贷款,缓解办学经费不足的矛盾,对增强学校自身发展能力,为学校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后劲,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校党委和行政确定向银行贷款是十分慎重的,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既考虑学校建设规模、发展规划对资金的需求,同时也考虑学校的偿债能力,合理确定贷款规模。同时坚持贷款用于事业发展项目的原则,绝不贷款用于非事业发展的项目上,以使贷款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更好地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2.切实加强贷款管理,严格控制学校财务风险
我们在贷款的使用过程中,十分重视贷款资金的管理,随时注意防范学校财务风险。
一是坚持对贷款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论证。既对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进行充分论证严格把关,又对贷款的必要性、贷款的额度进行充分论证严格把关,还要对还款的资金来源、还款的打算做好预期安排。
二是认真研究资本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资本市场利率的走势和项目建设进度对资金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通过优化贷款资金结构,降低贷款成本,减少财务风险,这样,学校就始终保持了较低的资产负债率。
三是按照贷款本息归还的时间、额度要求,合理安排调度资金,保证付息的同时逐步还本,避免因准备不足、资金周转困难而出现的延期还款损失,避免因支付利息、偿还贷款本金而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
四是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对贷款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我们在学校的相关部门分别确定了专人负责贷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在学校法律事务部门确定专人对建设项目合同特别是对工程造价、付款方式等进行严格把关;在财务部门设立了贷款资金专户,确定了专人负责贷款资金的核算工作;在项目建设部门确定了专人负责控制项目建设进度与资金支付进度的同步均衡;在审计部门确定了专人对工程和资金进行专项监督、审计。学校所有银行贷款全部做到专款专用,合理使用,有效地保证了贷款的安全,没有发生财务风险。
3.积极推进开源节流,努力增强学校还贷能力
高等教育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高等学校的非盈利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成本、有偿性的贷款资金最终只能作为高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必要补充。进行办学体制的改革,通过开源增强学校的经济实力;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通过节流降低成本,提高办学效益,这是缓解办学经费紧张、增强学校还贷能力的关键。
在开源方面。我们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办学,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学校。这几年,学校与湖北三才教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创办了一所独立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并合作举办了高等职业学院武昌校区;与深圳天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创办了现代艺术学院。每年为学校创造了部分的资金收益。
在节流方面。我们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校内资源分配和管理系统,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积极推进资源共享,既节省管理成本,又提高了管理质量。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后勤职工进行了整体剥离,实行后勤服务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我们还加强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厉行节约,勤俭办学,大力创建节约型校园,收到了较好效果。
三、目前我校银行贷款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建议
1.高等教育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校是武汉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建设的综合性大学,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对我校的建设和发展从各方面特别是在财政拨款上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与资金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始终存在,为保证教学资源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银行贷款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高校资金来源主要分三部分,即政府投入、学生缴费和高校自筹。江汉大学对于武汉市地方财政的依存度过高,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校的发展。我们一方面盼望地方财政增加高校的投入,给予更多支持,另一方面也希望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能给予一定的专项扶持。
2.银行贷款期限较短,还款压力大
目前,商业银行在发放学校贷款中,存在一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限制,他们主要是依据学校的信用,给学校提供中短期贷款,然后贷新还旧。虽然我校每年采取积极措施按时支付利息并逐步还本,但如果一旦新的贷款无法获得审批,学校是无法在短期内偿还本息的,所以学校贷款的风险是依然存在的。如何既能确保银行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又能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高等教育中长期贷款的指导意见,以进一步拓宽和规范银行与高校之间的合作。
3.银行利率调整加大了学校利息支出的负担
由于高校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其贷款大多用于征用土地、增加校舍、购置设备等,最终形成的是国家所有的固定资产。而不是像企业那样通过贷款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因此学校对于利率变化的承受能力有限。学校贷款的高额利息支出对现有教育资源产生了较大负效应,建议国家、地方政府对于高校这类公益性事业发展的贷款给予政策性贴息。
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迅速转变,随之带来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教学设施和资金需求的逐年增长。我们认为:探讨高校贷款,不是要不要贷的问题,而是贷多少适宜的问题。坚持适度贷款,能够加快学校建设,使其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一味过度贷款,势必给学校造成沉重负担,影响学校的持续发展。请张副主席及各位领导放心,我校将继续加强对银行贷款的管理,严格控制贷款风险,用好贷款,逐步减少贷款,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在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率全国政协民盟、经济、教育等界的部分委员来江汉大学调研关于银行贷款情况汇报会上的发言,2007年5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