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励志·勤学·创新

励志·勤学·创新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名老兵,同时作为母校的老学生,我愿围绕新时代青年学子成才的问题,结合我从教心得和治学感受与同学们交流、探讨和共勉。我讲6个字:励志、勤学、创新。青年时期是读书学习的黄金季节,是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艰苦奋斗,励志成才,这是求上进者的座右铭。去年3月,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将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授予了他。

励志·勤学·创新
——新时代青年学子成才的几点思考

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名老兵,同时作为母校的老学生,我愿围绕新时代青年学子成才的问题,结合我从教心得和治学感受与同学们交流、探讨和共勉。我讲6个字:励志、勤学、创新。

一、励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菁菁校园,琅琅书声。青年时期是读书学习的黄金季节,是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青年学生常怀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人生豪情,当树立“为天地立心”的治学理想。古时十年寒窗,现在还不止十年。人的一生,艰难困苦在所难免,但同学们要勇敢面对,励志成才,不可耽于安逸,放松要求。大凡学习不会一帆风顺,要取得优异的成绩,需要付出艰辛,对此,是树立远大志向去沉着应对,还是退却气馁,这将是对同学们人格和意志的考验。

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说一个人要实现理想,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21世纪是科技实力和人才激烈竞争的世纪,青年学生要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青春大好时光,努力锤炼自己的品德,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在成才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需要青年为之奋斗,也为青年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作为青年学生要时刻铭记国家和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和期望,以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为己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

人生中有顺境,也有困境、逆境。顺境可以成才,困境、逆境能否成才?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说明,后者亦可成才。困境、逆境固然有些残酷,却是成才最真实的组成部分,往往催人奋进,令人振作,发人深省,引人彻悟。

愈挫愈奋,励志图强,逆境成才,这是成就大事者真实的精神写照。一部中国历史,处处渗透着这种精神。司马迁在蒙受宫刑的奇耻大辱的情况下,发奋著述,完成了不朽巨著《史记》。他在致友人任安的信《报任安书》中,曾列举了许多先贤在逆境中奋起的事例,如周文王被拘禁,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厄,作了《春秋》;屈原遭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著了《国语》;孙子受了膑脚之刑,修了《兵法》,等等。他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先贤在困厄中发奋作出的业绩。司马迁正是以此激励自己,继承这种精神,才完成了史家的伟业。

艰苦奋斗,励志成才,这是求上进者的座右铭。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富贵福祥,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富贵福祥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贫贱忧戚,则是人们所不愿接受的。但张载却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是帮助你取得成功的机会。这句话包含着深刻哲理,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正是这样的人生智慧,指引中华儿女把困难和逆境看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自觉地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炼自己,不屈不挠地去争取胜利,从而铸就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抗战时期在我国教育史上有一所规模仅约1500人,却创造了世界教育奇迹的西南联大。正是凭着艰苦奋斗、励志成才的精神,从西南联大里走出了后来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两弹之父”邓稼先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大批院士。由于国难当头,联大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极端艰难。宿舍是泥巴地、稻草顶,40人挤一屋,窗户仅有几根木条,冬天就糊纸挡风。崇高的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使学生发奋攻读,附近茶馆成了联大学生的自修室。杨振宁教授在谈及当年在西南联大4年本科、2年研究生的求学经历时说,那时的教学场所非常简陋,学生住的是茅草房。就餐时没有凳子,同学们围着一张桌子站着吃,饭就装在一个大桶里,饭中不时有沙子,有时吃了第一碗,就没有第二碗了。杨老深为感慨的说:“西南联大的6年生活经历,在我的一生中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艰难困苦,励志图强,当年从联大走出的许多人,不仅为中国后来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的学术研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代有些教育家正在研究农村孩子成才的原因,就我个人经历而言,对逆境成才也有些体会。艰苦奋斗,励志成才,这与一定的物质条件相联系,又是一定精神境界的反映。当物质条件非常匮乏时,不艰苦奋斗,不励志图强,就无法生存,难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的艰苦奋斗实际是人的本能,也是一种无奈;当物质条件显著改善后,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砺意志,树立远大志向,则是一种境界,需要高尚的人格作支撑。对于立志成就大事业者,无论是身处困窘的环境还是面临优裕的条件,励志都同样重要,只有砺志才能有所作为。

在新中国的奋斗史上,许多老一辈的爱国科学家,如华罗庚、李四光、钱学森等,学成后谢绝国外的优厚待遇,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毅然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立志报效祖国,攀登科学高峰,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当代毕升”王选克服重重技术难关,开创性地研制出了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当代保尔”张海迪自幼高位严重截瘫,但她不因残疾而气馁,二十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针灸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常人都很难取得的成就。CCTV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黄伯云院士,作为国家“863”新材料技术委员会的领路人,在“高性能碳/碳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的发明工作中作出了杰出贡献。去年3月,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将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授予了他。虽然走上领奖台只有短短的几十步,但黄伯云却战胜了无数困难,用了近二十年的心血才取得这一成就。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特别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广大青年应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自觉地把实现个人价值的努力同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他说,要鼓励各类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胸怀大志、不畏艰险,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自己。不畏艰险,远征太空,为共和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航天员英雄群体——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不惧强手,勇夺金牌,为祖国赢得巨大荣誉的中国田径队运动员刘翔;志愿支教,无私奉献的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徐本禹;历尽艰辛,携带“弃婴妹妹”求学12载的湖南怀化学院大学生洪战辉等,这些都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愿青年朋友们在学习中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坚信你们在挥洒了艰辛的汗水之后,成功的喜悦将离你们不会遥远!

二、勤学:“业精于勤,荒于嬉”

我们知道: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任何学习成果的获得都不是朝夕可成,一蹴而就的。然而,有人终日做着成才梦,却不肯付诸行动去学习;有人羡慕那些盛开的美丽娇艳的花朵,却不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它,空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想法,结果只是黄粱美梦一场空;也有的人总认为自己没有成才的天赋,便放弃追求,不再奋斗,整天自怨自艾。殊不知,“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自古以来,志士贤人都十分重视立志向学的价值和意义,将其视为治学、求知、建业、立国的根本。《尚书·周官》中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汉书·耿龛传》言“有志者,事竟成”。这些至理名言阐明了“立志”与“勤学”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只有立下宏伟坚定的志向,才会产生勤学苦练的决心;只有坚持不懈的勤学,才能真正实现宏伟坚定的志向。俗话说,“功到自然成”,“一勤天下无难事”,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如果坚定自己成才的目标,勤学好问,不懈努力,成功的大门会向每位勤学者敞开。

唐代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为什么要勤学呢?第一,勤学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20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在国家恢复高考的当年,即通过公开考试考上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生。我们益阳一中校友雷佳,从小受中国传统戏曲的熏陶,在校期间勤学苦练,演唱了大量不同风格的民族歌曲、中外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在歌唱艺术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3年在中国音乐“金钟奖”音乐比赛中荣获金奖第一名,2005年当选中央电视台国内歌坛“十大新人”。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远近高低,概莫能外。

第二,勤学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怎样勤学呢?首先,勤学须刻苦。“勤学”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个人成才的必由途径。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问勤中得”就是这个意思。知识的领域无边无涯,被形容成“书山”、被比喻为“学海”。一个人想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掌握成才的必要的知识,不勤学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所以古人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牛角挂书”等故事和传说,用来告诫后进的学子,学习必须刻苦,不懈怠,否则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事实上也如此,不信你们先翻翻自己的书包,看看有多少门知识需要学习?再想想,人的一生,小学有几门知识需要学习,中学有十几门知识需要学习,大学有几十门知识需要学习,还有硕士、博士、博士后等,这些知识容量有多大呢?况且这些只是成才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想要有所成就,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试问,不“勤学”行吗?有捷径可走吗?不行,绝对不行,也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认真地学习,刻苦地学习。这是“勤学”的第一个秘诀。

其次,勤学须惜时。人的一生就那么几十年、上百年,而最佳的学习时间又只有那么十几二十年,要想在这短暂的人生中,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以求对人类、对社会、对国家有所贡献,那就必须珍惜生命的每一点时间,不勤学是不行的,必须不断地攀登。所以前人留下许多要珍惜时间的教诲。什么“尺璧非宝,寸阴是金”呀,什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什么“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呀等,俯拾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元帅也留下“前人惜寸阴,吾当惜分阴”的教诲,足见珍惜时间是何等重要。因此,珍惜时间是勤学的另一个重要秘诀。

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报酬,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同学,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

在纽约有一座很有名的帝国大厦,相信很多同学在电影电视里看过。这座帝国大厦营建的时间相当的久,而且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建造地下层的部分。在台北有个新光摩天大楼,站在新光摩天大楼顶层,可以俯视整个台北,成为台北的地标,但这栋大厦花了3年左右的时间在打地基的工程上。它告诉我们:万丈高楼平地起,愈高的大楼愈需要稳固的基础。又如农民,每年秋季收获,却一年到头都得下田劳作。同学们,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它需要脚踏实地的勤奋努力。

只有勤学才能成才,古今中外,无一例外。从“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从声名显赫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到国际奥林匹克大赛载誉归来的少年英才们,有哪位不是踏着勤学之路,敲开成才之门的呢?

一个人想要在事业上出类拔萃,必须具备优秀的文化素养。这里的优秀不该只是一种行为,而应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素质。以松弛的态度荒于学习、疏于用功、怠于提高,对新知识、新科技的浪潮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如此下去,终将被时代所淘汰,被不断发展着的社会所抛弃。无志不能怀远,不学则无术;无才不能博见,不勤则惰。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学习这个永恒的话题在岁月的轮回中都熠熠生辉,永远鼓舞和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人有知学,则有力矣。”眼下对于我们来说,面对现实的最大挑战就是能力的挑战,最大的危机就是本领的危机,最大的恐慌莫过于知识的恐慌。要在竞争和挑战中立足,靠的是实力,凭的是真才实学,而真才实学需要靠勤奋去获取。我多年来因为工作忙,撰写论文、著作全靠夜晚和节假日加班,星期天往往带个馒头去办公室当作午餐,打个盹当午睡,这样便可全天工作。我的《春晓斋诗词集》中曾收录1991年写的一首《自励》诗,真实的记录了我惜时忙碌的生活:“三两馒头一碗茶,午间打盹胜仙家。星期谁说忙无七,奋笔何愁慢走铧。人到中年忙事业,时争分秒惜年华。峰高不畏攀登险,精卫填波亦有涯。”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理应以勤学为荣,自觉把学习作为知识脱贫、脱俗、脱愚的途径,作为成长、成熟、成功的阶梯。陈景润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演算用的草稿纸竟达十几麻袋之多;古代王羲之洗笔日久形成墨池,其字入木三分,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巴尔扎克每天笔耕不辍,终于完成小说集《人间喜剧》;近代发明大王爱迪生为寻找灯丝,尝试了一千多种材料,终于把人类带入光明时代……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成就,便以为他们是天才,殊不知,他们成功里包含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所要接受的知识越来越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我们,而只能教给我们知识的概略及解题思路和步骤。如果不经过思考,只将所学的知识零碎地堆起来,那就永远不可能真正利用知识,也就不能算作是学习。爱因斯坦说过:“学习就是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有些同学会说,这些道理我懂,我也想学好,但学习实在太苦、太累了,我坚持不了。事实证明不一定,苦与乐不过决定于一个人的心态。为什么呢?下面来看看这个故事:有位年事已高的僧人,仍旧毫不间断地天天早起工作,在晨曦中晒菜干。信徒问他:“师傅年事已高了?”“77岁了。”“那该享享清福了,干吗那么累呢?”老僧很幽默的说:“因为我存在。”“那也不必在太阳下干活啊?”“因为太阳也存在。”“你是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你当它是工作,我当它是生活。”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它说明:无论工作、劳动还是学习,心态很重要,当它是苦差事,便苦;当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便乐。把工作当工作的人,便苦,把工作当生活的人,便乐。同样把学习当学习的人,便苦;把学习当生活的人,便乐。我真心希望同学们把学习当生活,开心、快乐每一天。

三、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1世纪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则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步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征程,进而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倘若没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连知识经济的挑战都难以招架,何以谈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科院院长路踊祥院士曾经说过:“一个拥有持续创造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力的国家,将失去经济带来的机遇。”中国现在正面临着历史性的重大机遇,中国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能否在经济发展中再创辉煌,归根结底,关键在人,关键在青少年,关键在是否拥有一批勇于创新的后备军。因此,同学们要发扬创新精神,从现在起就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训练自己的想象、联想等创造性思维,积极主动地参加小革新、小发明活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改变循规蹈矩的思维、行为模式,使自己努力成为崇尚科学、敢想敢闯敢干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

发扬创新精神,就要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是人们知难而进、走向成功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动力。成就任何事业都不容易,从来创业者都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前人没有的业绩,就更不容易。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不会有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就难以最终成就创新的事业。在当今中国,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到新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信念是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的共同事业,我们的一切劳动创造都与这一伟大事业密不可分。发扬创新精神,就要把个人的奋斗目标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之中,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

发扬创新精神,就要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创新不是沙上建塔,而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学习是创新的源头。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人生第一要义,取得工作权利靠学习,工作做出成绩靠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而不被时代抛弃。创新意味着走在时代前列,就更要加强学习。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珍惜宝贵年华,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创业奠定坚实基础,打开广阔空间,提供永不枯竭的资源。

发扬创新精神,就要勇于实践。一切新事物的出现,都是因为世界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一切新事业的开创,都有赖于社会实践的不断前进。人民群众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是我们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也是青年成长的沃土和成才的课堂。正因为实践中出现了新情况,提出了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我们才有新探索、新发现。创新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运用知识开创事业。一切有志于创新的青年,都要到实践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艰苦和困难的地方去,了解国情,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开创事业。

发扬创新精神,就要培养和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各具特色,但大多具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富于想像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家要顺利完成中学学业,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学会独立地思考、独立地学习、独立地生活,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如韩愈所说的那样,“师古圣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而要学习其思想、方法,要活学,从而“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对于西方的文明成果,同样也不能盲从,要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取其精华,善于借鉴。面对当今社会五彩缤纷的传媒世界,大家更要进行独立的分析与判断,切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要真正做到不唯古、不唯洋、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闻,只唯实,培养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力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谓“批判性思维”,不能仅仅从发现错误、查找弱点等否定性的含义去理解。实际上,批判是一种洞察力、辨别力和判断力,因而批判也包括关注优点、肯定长处的含义。批判性思维,就是面对认识对象,做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的判断,或者形成新见解、新思路的一个系列思考的过程。

创新就是突破常规;创新就是打破迷信,挑战权威;创新就是要具有天马行空般的丰富想像力;创新就是要有狂热的冲动激情;创新就是别出心裁,独辟蹊径。知识诚可贵,没有知识干不成事情。但是,被知识的规范框框束缚住,同样干不成大事情。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说过,“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这就要求大家一定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学不创、只记不思、吞而不化、积而不用的思维方式,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做基础去创新,就像妄想在空中建楼阁一样虚幻缥缈。然而,突破不了现有知识的规范束缚,无疑又开辟不出一个崭新世界。一百多年前,当时科学界几乎达成了共识,用金属制作的机械飞不起来。而本身是工人的莱特兄弟偏不信已有的理论,硬是埋头苦干,结果造出了飞机,飞上了蓝天。

“资阳黉宇巍然在,仑上桃花分外红”,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也正是母校益阳一中弦歌不绝、学绍湘贤的精神元核。百年来,从母校走出的数以万千计的莘莘学子中,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周扬,原教育部副部长何伟,首届茅盾奖得主莫应丰,国际经济法创始人、博士生导师姚梅镇,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顾问、著名水利工程专家文伏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武汉分院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丁夏畦,我国“经济控制论”开拓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经济学家张启人,中山大学原校长、数学家李岳生,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原教务长、著名书画家林凡,著名作家谢冰莹,老外交家、社会活动家何凤山博士,世界著名生物学家陈培生博士等一大批学者、专家、名流就是杰出代表。

五四运动以来,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青年都是一支最积极、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最富于创新精神的力量。创新精神既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又是时代的要求。同学们要以这些杰出校友为学习的楷模,自觉地继承、弘扬这一光荣传统,紧跟时代要求,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在母校原湖南省信义中学、现益阳市第一中学百年校庆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2007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