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的多视角理解
如何理解教育,成为我们学习教育学的首要任务。理解教育意味着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来对教育所拥有的本质以及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给予合理解释。
不过,在现实中对于教育却有着多种理解,主要是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所拥有的背景以及所学专业的差异,导致其理解教育的角度也有所差异。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是多样的。当问及教育是什么时,可以得到无数的具有差异的答案,但多数是表象化的,即将教育看做是某种具有教育特征的现象,家长会认为教育就是对孩子行为的引导与矫正;教师会认为教育就是要教孩子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教育主管部门的人士会认为教育就是对各个学校与教师的考评或者是学生的升学率;其他人士则会将教育看做是学校所做的一切。这些教育现象正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教育的直观理解。
资料1-1
家长眼中的教育
有一位父亲跟儿子在户外玩。儿子爬到墙上想往下跳,让父亲在下面接住他。在他准备跳下来之前,父亲跟他讲了一个故事,故事中也有一位父亲跟儿子。故事中的父亲是美国的一个富翁。这个富翁的儿子有一天爬到一面墙上往下跳,富翁张开双臂在下面等着接住他的儿子。可是当他的儿子跳下去的时候,这个富翁却闪身躲开了。
富翁的儿子摔在地上,一面哭一面很困惑地看着父亲,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时候,富翁跟儿子说:“我让你摔这一跤,是为了让你学到一课:这个世界上就连父亲有时也未必信得过,何况是其他陌生人!”
讲完了富翁与儿子的故事,这位讲故事的父亲也伸出双臂,对儿子说:“来,跳下来吧,我会接住你。”这时儿子的心里已经不安起来,这个故事使他对人性产生了怀疑与恐惧。
可是在父亲的连声催促之下,儿子还是咬咬牙闭上眼睛跳了下去。他以为自己会重重地摔在地上,但当他睁开眼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躺在父亲的怀抱里。父亲对他说道:“我也想让你学到一课——有时连陌生人你也可以相信,何况是你的父亲!”
我们常人都有一种疑心病,即使是对身边相处亲密的人,也难免不存一丝提防的心理。以往的生存经验告诉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不轻信别人尤其是陌生人,应该说是一种合理的防范,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这种疑心发展成为一种太过敏感而近乎神经质的心理,就成了很难医治的心病。比如说看到别人在一旁讲话,就连忙侧身上前去打听人家在说什么,转过身来就疑虑别人在讲自己的不是。这是我们许多人身上都有的通病。
在家长看来,教给孩子一些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是重要的,由于理念的不同,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必然有所不同。
从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面对同样的情景,其教育观念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样的例子还很多,诸如在对待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上,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如何友好地与人相处,有的家长则希望孩子不要受人欺负。何以如此?显然这与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发展的设计相关。
资料1-2
博士生不敢碰的课题,小学生敢碰
一位带着9岁儿子来美国的父亲感叹,把儿子交给美国学校真是忧心忡忡,那是什么样的学校呀!课堂上随意得像自由讨论,可以放声大笑;老师和学生常常坐在地上没大没小;上学就像在玩游戏;每天下午3点就放学;还居然没有统一的教科书。
他给老师看儿子在中国读的四年级的小学课本,老师告诉他,到六年级他的儿子都不用再学数学了。他当时就后悔了,把儿子带到美国耽误了学业。在中国,小学生的书包都是沉甸甸地透着知识的分量,再看儿子现在,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还高高兴兴地上学放学,一个学期眨眼就过去了。他不免心虚,问儿子,来美国上学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儿子回答:“自由。”
再过一阵子,孩子放学后直奔图书馆,倒是常常背满满一袋书回来,可是没两天就还了。他又问,借这么多书干吗?儿子回答:“做作业。”然后,看到儿子在电脑上打出作业的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他惊得差点跌地,这都是什么题目?试问哪位在读博士生敢去做这么大的课题?他责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正色道:“老师说,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每个同学都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祖先生活国度的文章,还要根据地理、历史、人文,分析与美国的不同,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位父亲没有作声。
过几天,他看到儿子的作业出来了,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整篇文章气势磅礴,有理有据,分章断节,特别是最后列出的一串参考书目,做父亲的大气不敢出,这种博士论文的气派,他是30岁过后才开始学到的。等到孩子六年级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他更是瞠目结舌,老师留给学生一连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简直像是国会议员候选人的前期训练:“你认为谁应该对这场战争负责?”“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你是否认为,当时结束战争最好的办法就只有投原子弹?”“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美国历史只有区区200年,却足以开启学生们的智慧大门。
(资料来源 博士生不敢碰的课题,小学生敢碰.成才之路,2007(23))
中外教育的区别何在?多数人都试图寻求这一答案。多年来,介绍国外教育的文章层出不穷,且多以西方教育的先进性作为取向,所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上述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美国教育中的基本做法,就是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开展研究的基本方法。但是,这样的教育是否就是理想的教育呢?这同样值得我们去审视,是否就可以由此得到我国教育就不行的结论呢?
资料1-3
李吉林的成长经历
4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这一进去就是40年。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觉得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
这样的精神世界驱动着我,鞭策着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废,于是,我会为寻找孩子观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专心致志地识别、挑选;我会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时候,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读课文”;夜深人静之时,我进入教材所描绘的境界会为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动,从而一个个巧妙的构思如涌之泉倾泻而出;课堂中,我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使学生心领神会;一场大雪后,我又会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然后和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当孩子们把雪球扔中了我,我笑得比孩子们还要开心,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
我在读师范时,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朗诵会、创作舞蹈,我也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习弹琴,夏天在小小的琴房里练弹琴,尽管蚊子叮,浑身是汗,却乐趣无穷,整个身心都沉醉在琴声中了。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当教师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就有厚厚的几本。近20年来,为了做教育科研,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做了不少卡片。学习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我常常用屈原的话来鼓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李吉林的成长说明了要做好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当具有相应的素质,而素质并不仅仅是关于本学科的,还包括教育教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只有具有了相应的素质并学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善于思考,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获得较高的教学效果。因此,素质的全面性决定着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类似的案例还很多。在多数人看来,与朋友聊天有所获益,在学校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或者论文,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成功与成长,这些就是教育。实际上,我们在接受教育中得到成长,通过教育而成熟,同时,我们也试图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预期的进步,对他们的发展进行干预;我们从一出生就接受着各种教育,它来自于家庭、学校、伙伴,甚至我们进入社会之后也要接受教育,各种职业培训、在职研修等。可以说,教育无处不在,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对教育学的学习,要求我们不仅仅只是从自身获得的教育经验中对教育进行感悟,当然这是重要的,它对于我们理解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如何从理性上对教育给予研究,从而形成自己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合理的教育方法。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措施,各国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并将教育看做是增强经济实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的确,建立一种能使从生产工人到专家学者、从蓝领工人到高级管理者都受益的创新教育体系,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参与,改进和发展经济建设,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无疑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明智之举。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教育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和个人成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且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就理解教育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考察,从而捕捉到教育的意义。
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对教育的本质规定。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到了当代,教育除了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之外,还强调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这一点上,美国在1988年9月发表的《美国的潜能——人》的报告中指出:面向21世纪开发人的才能,意味着培养人们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高度适应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而且有能力克服自身局限。1997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谈及知识经济的国情咨文中强调,美国政府今后四年的头等任务是确保每个人享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确保实现如下目标:8岁以上的儿童人人必须能读会写,12岁以上的青少年人人必须会上互联网络,18岁以上的青年必须至少能读三年大学,成年人能够活到老学到老。[1]
欧盟委员会于1997年7月发表的《2000年议事日程》中明确提出了要“将知识化放在最优先地位”,1997年年底发表的《走向知识化的欧洲》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强欧盟的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把教育作为一种战略投资是各成员国立国之本,要求各成员国注重人才开发,对公民进行终身教育,对职工进行终身培训。
其他国家也都相应提出了对教育的一些计划,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
二、教育主题的创新
随着教育不断地发展,对于教育所具有的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导致一些新的主题不断涌现。从世界教育发展的态势看,以下主题将成为教育关注的重点:
第一,终身教育思想受到重视。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生用来接受教育,后半生用来工作。它们互不交叉。然而,1970年法国保尔·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一发表,就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基本的思想是: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即一个人一生中并非只是在学校教育阶段接受教育,而应当是贯穿于人的一生,即“活到老学到老”。何以如此?主要是由于当今知识的发展是呈几何级数的速度在增长,一个人在学校中获得的知识,到了其学成毕业的时候,有一半都已经过时;而且,当我们跨进社会时,新的科学与技术不断产生与形成,也需要我们去学习或接受培训,才能获得职业上的良好发展。
终身教育思想一经提出,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将其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诸如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等观念就成为教育中必须加以重视的基本内容。
第二,环境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简而言之,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力迅猛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因此,人类对生存环境恶化的担忧导致了环境教育的应运而生,其原始的动机还是来自于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关爱和珍惜。“环境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是要成功地使个人和社会理解源于生物的、物质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诸方面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复杂特性,并使他们获得知识、价值观念、态度和实际技能,以便以一种负责的、有效的方式参与预测和解决环境问题,并参与环境质量的管理。环境教育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清楚地显示,当代世界在经济、政治、生态上相互依存,而各国作出的各种决定和采取的行动都会有国际影响。环境教育在这一方面应该帮助在各国和各地区发展一种责任感和团结意识,以作为国际新秩序的基础。这一国际新秩序将保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2]环境教育不仅仅表现为一种观念,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今世界的教育改革中将其作为基础性的教育内容,甚至将其作为课程,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第三,国际理解教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与建议,应让学生学习以下几方面:学习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世界基本问题(和平与发展、生态环境等问题)、国际组织与维护和平、其他国家的文化生活、多元文化的共存、世界相互依存关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目的是倡导和平文化,养成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宽容态度,养成“全球公民”的意识与国际素质。
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信念,它以尊重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与权利,摒弃暴力,承认男女权利平等,热爱民主、自由、正义、团结、宽容为主要内容。
以上三大教育主题反映了教育发展的主流,核心是提升人的素质。为此,教育主要安排四种基本学习:“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3]
由此可见,教育主题的新变化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教育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三、教育领域的扩展
传统的教育是局限于学校的,即教育是学校的事情,随着对教育功能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的功能不仅仅只是学校承担,而且是由社会多机构共同担负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教育就不再是对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的教育,它还包括对社会所有人的教育。
第一,家庭教育受到重视。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以及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这一段话说明了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而就家长而言,他们也认识到孩子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帮助与教育,进而寻找各种条件,实施对孩子的教育。
资料1-4
中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我国的家长基本上扮演的就是学习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具体的参与方式有家长会、家长学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个别家长约见等。家长确实应该做一个虚心的学习者,学习教育儿童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即便是高学历的家长和学校教师,也未必懂得育人之道。为了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家长也需要学习新的知识。
那么,他们是不是积极的学习者与支持者呢?此外,他们又能在哪些方面支持教师与学校呢?
陈铮家校合作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76.4%的家长没有班主任或其他任科教师的电话或电邮,36.4%的家长不能在家辅导子女的学业,35%的家长认为自己不需要补充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49.3%的家长不愿意义务为学校服务,31%的家长觉得自己在家长会上没有发言的机会,79.2%的家长没有参加过学校的家长学校。至少有一半的家长不是,或没有机会做一名积极的学习者和支持者。有的是家长自身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不愿意义务帮助学校;有的则是学校没有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学习和服务,家长没有机会向学校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参加家长学校。尤其是大部分家长没有教师的电话或电邮,又怎能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呢?
需要指出的是,家长的支持基本上是一种不直接参与教学与教务的外部支持,而且一般是被动的。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学校和课堂是教师的领地,除非得到允许,家长不能进入。95.2%的教师都不愿意家长坐在教室里帮助维护课堂纪律。当问及为何时,有的教师反问道:“他(指家长)坐在教室里,那要我做什么?”而在美国,家长这样做很正常。在英语里,这些家长叫做“Room Representative”(家长参与课堂的代表)。他们在课堂上帮助教师做很多事情,比如给学生念书,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维护课堂纪律,遇到特别活动时给学生制作专用服装等。
家长参与广度不够。学校邀请参加家长委员会的家长往往是有一定社会关系和经济能力的家长,这就大大限制了家长参与的广度。家长主要是配合学校的工作计划,好像是学校领导的附属机构,既起不到独立监督的作用,也不能参与学校事务与决策。在家长参与的深度上,家长委员会不够独立,其活动主要由学校来安排,其成员也主要由学校“邀请”。学校限制了家长的深入影响。再者,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我国的家长也不能像美国的家长那样,通过自己的组织来影响联邦和州的立法,发起大规模的教育活动,进行家校合作与家长教育的研究等。
家校合作基本以学校为中心,由学校单向向家长传递信息,如学校一般是在学期末开一次家长会,向他们通报学生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家长在假期中辅导学生学习的“任务”等。家长在整个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少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真正对话。这种参与方式往往单纯地围绕学校为其服务,家长比较被动。
再比如家长参与课程开发,这在美国也是常见的,而在我国仍处于落后阶段,抑或说是起步阶段。
由此笔者得出一个结论,即我国的家长目前有一半不是积极的学习者,还有大部分家长只是或只能是充当被动的、外围的支持者。即使作为支持者,家长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资料来源 中美两国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中的角色比较,http://www.studa.net/jichu/090804/15245377.html)
家校关系历来是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问题,对学生的发展与教育,显然离不开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国外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家长参与到学校发展与建设中,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第二,企业走进教育的舞台。现代社会的发展,赋予了企业教育的职能,企业开始成为教育的承担者。一般来说,企业为保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会在招收新员工时进行严格考察,然而,新员工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极为有限的,特别是与企业的特殊需求是有较大差距的,这就需要企业对员工实施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员工培训在当今社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自己建立培训机构,主要以企业技术为基础,对员工实施培训与教育;另一种是双元教育模式,如德国,实行的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训员工,它是就业和直接通向生产岗位为未来而工作的一种教育,而不是其他什么“基础教育”和“晋升教育”。双元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而企业的任务是传授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培养职业经验。
第三,网络教育开始兴起。所谓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通过网络进行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由于网络教育具有资源利用最大化、学习行为自主化、学习形式交互化、教学形式个性化、教学管理自动化等特点,使其成为当今社会较为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
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的理念、形式、内容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也就有着较大的不同。多视角理解教育,对于我们把握教育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