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对教育构成要素分析的观点,受到了较多人的认同。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我们把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称为受教育者。人是可教的,这是教育存在的前提。但这只是认定了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接下来才是怎样教育人的问题。前者是确立教育中的人性观,后者是根据人性观来确立教育观。

第三节 教育的要素

所谓要素是指构成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认识教育的基本要素是认识教育内部结构的基础。

对教育要素分析的目的在于从另一个角度提供理解教育的方法,由于教育要素是教育的基本成分,涉及的是教育的内部结构,它对于认识教育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加之人们在分析教育活动的结构时持有不同的视角,对教育活动要素的概括也不完全一样。在我国,早在1928年出版的《中国教育辞典》中列有“教育之要素”条目,认为教育要素有人员、物品、场所三者,其中人员包括教师、学生,物品即教育之材料,场所即教育活动的地方和设备。此后,教育要素的分析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写的《教育学》一书从分析教育的构成要素入手,以揭示教育的本质,并把教育要素分解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认为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这一对教育构成要素分析的观点,受到了较多人的认同。此后,叶澜在《教育概论》中认为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复合主体,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的纯客体,教育物资是进入教育过程的各种物质资源。陈桂生在《教育原理》中参照马克思对劳动过程的分析,提出简单教育过程的三要素,即教育者有目的的活动、教育对象(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联系的中介的“教育资源”,并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构成教育过程的两极——教育主体与客体。众多的观点实际上都强调教育的要素主要是由教师、学生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中介构成,区别也就主要表现在对中介的认识,诸如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物资甚至教育目的等都成为中介之一,由此形成了“三要素说”、“四要素说”等。另外一个分歧在于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有的认为二者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有的认为是双主体,有的则认为是复合主体,不一而足。对于教育的构成要素,我们认为主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一、教育者

教育活动是由“教”与“学”两类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和相互构建的活动复合构成的,教育者构成了教育活动中人的因素之一。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诸如各级教育管理人员、专职和兼职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人员、家长等,都是教育者。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是指年长者或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受教育者的影响,这是因为在传统社会中,信息单一、封闭,年长一代的人或教师由于拥有较多知识,对青少年而言,他们成了唯一的知识源,这种代代相传的教育就是一种典型的“前喻文化”现象,表现为“未来重复过去”,教育就是在于青少年儿童对成人文化的“复制”。[7]到了现代社会,信息资源的丰富,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年长一代和教师的知识权威被打破了,年长一代所拥有的知识已经失去青少年儿童模仿的价值,这就促使了教育者范围的扩展,也使其所承担的角色必然出现转换。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教师在受教育者的发展中的作用历来受到重视。先秦的荀子指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说明教师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因素。汉代的班固指出,“是以虽有自然之性,必立师傅焉”,把教师的作用看做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关键。古罗马学者西塞罗说:“教育者,所以使儿童道德心任意发达,而不流于罪恶之放肆,以高尚其思想也。”[8]无论中外,古代学者都认识到儿童的发展是维系在教师身上的。

就教育者在教育要素中的地位看,教育过程不同于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其他过程,它是教育者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所以,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谈不上什么教育。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中人的因素,而且是一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不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而且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他把受教育者作为“教”的对象,以教育影响为手段,把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作为活动目的,力求使自己“教”的对象的身心发展合乎自己社会的变化。因此说,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人的因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教”的主体。

作为主体的教育者,其表现为多方面的主体性:(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对整个教育活动起领导作用。(2)教育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和评价矫正者,对整个学习活动起着校正方向、调整内容、激发动力、教给方法的作用。(3)教育者的教育反映着社会的需求和人才规格,控制着整个教育过程的推进,反映着教育的社会需求和人才规格,因而教育者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发展质量。(4)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内容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控制着学生活动的时间和效果,因而在教育活动中居主导地位。

二、受教育者

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第一位的,正如商场因为顾客而存在一样,教育离不开受教育者并因受教育者而存在。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我们把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称为受教育者。在广义的教育中,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在狭义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随着世界范围内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的实行,教育对象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一个人从生命形成(胎教)到死亡的整个一生和全社会不分种族、性别、宗教、民族和阶级的所有人。其中学校里的学生是受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

人是可教的,这是教育存在的前提。但这只是认定了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接下来才是怎样教育人的问题。前者是确立教育中的人性观,后者是根据人性观来确立教育观。确立什么样的教育观,其实质就在于如何看待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9]

在传统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中,都存在把人当做非人的现象,从夸美纽斯“秩序”概念的提出,到赫尔巴特把“可塑性”作为教育学的理论根基,人的存在方式被转换成“物”的可改造性。作为教育对象的人被贬低为可改造的客体。[10]即使在当代教育中,仍然有人将受教育者看做是可随意改造的对象,试图通过教育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而忽略了按照人原本具有的特性施以合适的影响,即我们必须考虑教育的适切性问题。

但无论如何,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教育存在的前提,我们反对按照成人的意志对受教育者施加不恰当的影响,不过由于受教育者本身所具有的不成熟性以及对自身发展的可能性的认识不足,需要教育者参与其中,对受教育者施加相应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首先作为教育的对象存在于教育活动的要素之中。

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对象,其一,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首先是一个求知的个体。他们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需要教育进行传授和扩展。他们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认识客观自然和人类自己,可以逐渐使他们的认识由个体的认识水平过渡到人类总体的认识水平。其二,受教育者也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在教师的教育下,受教育者逐渐获得品德的完善和行为的养成,逐渐由个体的生物人向本质上的社会人的转变。其三,受教育者也是一个缺乏技能的个体。只有在教师的培养训练下,受教育者才能逐渐掌握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实现由消费的个体向生产的社会成员转变。

受教育者也是学习的主体。马克思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受教育者作为人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当然具有主体的性质。换言之,在教育过程中,他们也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存在的。

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集中体现在:(1)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动性、选择性、需要性和意志性,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主导自己的行为。(2)受教育者在学习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除了继承、吸取以外,还有重组、创新、开拓的能力。(3)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受智力因素的制约,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这两种因素都制约着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进行速度、效益和质量。

三、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教育内容的组成多种多样,从其涉及的范围来说,包括人类社会各种领域活动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从其价值来说,它具有发展人的智慧、品德、体力、审美和劳动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就其表现形态来说,有物质的、符号的、精神的、行为的。因此,不要把教育内容与学校的课程所包含的内容等同起来,更不能把教育内容看做是教材,后者被包含在前者之中,前者的内涵与外延要比后者丰富得多。由于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和各类教育活动具体教育目标的不同,教育内容有着不同类型的组合。

首先,教育内容是联系施教者和求教者的中介,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所提出的教育要求同求教者身心发展现有水平的差距,它是教育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内在基础。人类文明的延续一般是以两种方式进行的,一种是以一定的物质载体的形式记录下来,如图书、音像等;另一种则是以人脑的形式记录下来。而后一种是人类文明继承和发扬的一种能动的形式,其特点在于不仅能保存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而且能在原有文明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教育内容作为一种特殊的中介形式把施教者和求教者联系起来,通过教育内容难度自然延伸,使求教者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继承到发展,由个体认识水平到人类认识水平,最终把人类的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教育内容作为联系施教者和求教者的中介,能否消除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关键在于教育内容本身选编的科学性。而制约教育内容选编科学性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一定社会前进的要求。作为国家来说,这种前进的要求主要通过教育目的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要求包括素质的全面性和内容本身的先进性与逻辑性;二是个体身心的发展规律。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施教者要根据求教者的实际安排教育内容进程,选择教育内容的难度,增减教育内容的分量,发掘教育内容的价值,最终达到合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

根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我国的教育内容由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构成。各级各类学校,由于其具体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教育内容深度、广度及具体门类上有所差异。而教育内容又内在地包括教育目标。因为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衡量教育活动效果的标准,是教育内容传授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活动既然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那么在活动之前便都有着明确的活动目标,这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一个本质区别。在教育内容中,目标与内容的一体化表现为:目标主导下的内容选择、内容安排、内容设计、内容传授、内容实现的结果等。

四、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

物质手段主要是进行教育时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在学校中主要指校舍、教室、操场、实验室、校办工厂、农场等的数量与内部的设备装置。

教育媒体是教育活动中两类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由此可见,教育媒体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教育中其他信息的载体。然而,同样的教育内容,可使用不同的媒体。随着媒体的不同,教育的组织形式、方法、效果等都会发生变化。

传统教育媒体指教科书、黑板、实物标本模型、报刊图书资料、图表照片挂图等;现代教育媒体即电子技术媒体,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硬件,二是软件。硬件是指各种教学机器,如幻灯机、投影器、录音机、电影机、录像机、电视机、计算机等。软件是指已录制的载有教育信息的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电影片、录像带、计算机课件等。

对教育因素的分析,目的还是在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其着眼点在于通过内部构成要素的探析,了解教育所隐含的本质特征,进而对教育有明晰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