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教育的发展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一样,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对教育发展历史的了解,可以使我们对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历史事实有所认识,从而形成对当今教育各种现象认识的深化。
一、古代教育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最能体现教育发展的内核,因此我们选择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以探明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育是随着人类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据可查资料,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埃及。学校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11]
首先,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已经达到了使一部分人能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水平。体脑分工的出现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奴隶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需要有官员从事管理政权的活动,需要武士为保卫政权而战,还需要有一批掌握知识的人从事各种精神文化活动。这些人都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来。因此,最早的学校如埃及的宫廷学校、寺庙学校,中国古代的官学等,都是以培养这类人中的某一部分,即奴隶社会国家机器的管理者和统治阶级的接班人为目标的。
其次,体脑分工也使奴隶主阶级有时间从事专门的文化教育活动,这一方面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使学校教育有内容可教;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从事学习与教育的空闲时间。我们从“学校”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有闲”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学校教育与闲暇时间的关系。
最后,奴隶社会出现了文字。古埃及文字产生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从出土文物中看,我国夏朝已有不成熟的文字,到了商朝已有较成熟的甲骨文,还有文字记载的“典”、“策”。文字的出现,使人要掌握文化就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因为文字最初的心态较为复杂,掌握它不是一件易事。最早的文字主要掌握在祭司手中,“象形文字”的希腊语就是“祭司的文字”,我国最早的知识分子也是巫师,他们为了从事宗教祭礼活动和管理寺庙,需要有文字、计算、历法、天文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这部分人也就成为最早的教师。更为重要的是,文字作为人类的知识、经验和才能,以特殊的物化形式保存下来和为相互传递提供了载体,极大地扩展了文化财富积累的可能性,使人类知识、文化自身的发展得到了基本保证。同时,也使学校不仅为当时所必需,而且为以后的社会发展所必需。学校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进行这一传递的最有效场所。
(一)中外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
史料记载,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有关夏代学校的记载有:“夏后氏之学在上庠”,“序,夏后氏之序也”,“夏曰校”等,可见传说中的夏代已经有了庠、序、校成为的学校。[12]《孟子》一书对此也做了解释,并说明当时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宗旨: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13]西周以后就有了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形式,且“学在官府”,建立了典型的官学体系。这一官学体系实施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主张文武兼备、知能兼求。此外,西周时期的学校还有“国学”与“乡学”之分,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即为“国学”,它以培养“建国君民”为主要任务,有“三德”、“六行”、“六艺”、“大艺”等内容;设在地方、闾里的学校即为乡学,即塾校,它以实现社会教化和培养地方贵族子弟为主要任务,有“六艺”、“七教”、“八政”等内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在古代的学校教育中,思想专制的文化教育政策成为一以贯之的教育政策。虽然主要是儒、佛、道,但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成为重要的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措施。
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保证了教育的正常化和选士制度的常规化,它对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着积极作用,为广大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官为吏提供了条件,但也强化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与人格限制。科举制度同时使得儒学站上了最高地位,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压缩为四书五经,且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举制度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废除。清政府下令开学堂,兴办新学校。
2.古代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为四种等级,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僧侣祭司,他们应该受最优良的教育;其次是刹帝利,为军事贵族,这两个种姓是天然的统治者;再次是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最低等级是首陀罗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被认为是违反了神的旨意,违者可能被处死。婆罗门教的教条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其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其僧侣是唯一能够作为教师的人,教育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3.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大约在4000年前就发展成为一个大的王国,文化繁荣,其教育也达到了鼎盛时期。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经有了宫廷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以后,由于宫廷学校不能满足培养官吏的需要,国家又开设了职官学校,它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兼负文化与业务训练的任务。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的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许多文士便设立私学,招收生徒,同时也有传授天文、医学、数学等实用知识的文士学校。在古埃及,农民子弟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
4.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规定,7~12岁的儿童可以进入私立学校学习,但进入这种学校的大多是社会地位比较低下阶层的子弟,贵族阶级子弟一般都是聘请家庭教师。中等教育则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兼习拉丁文和修辞。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较为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则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严厉。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进入基督教和封建世俗政权紧密联系、互相利用时期。统治残酷、等级森严、思想专制成为主要特征,文化教育则为宗教所垄断,异教学校被取缔,世俗文化被否定。当时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培养僧侣的学校,包括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学习的内容是神学和“七艺”,强调对圣书和僧侣教师的绝对服从,学习方法是背诵。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为数众多的教区学校,主要用于对普通子弟的宗教教育,也适当讲授一些读写知识。教会学校都奉行禁欲主义,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残酷的体罚。其次是骑士教育,骑士教育并无专门的教育机构,主要在骑士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进行,教育内容是效忠领主,以及军事征战和附庸风雅等,中世纪也有世俗教育,学习的是文法、修辞、天文、历法、算术等实用知识,但神学是主修课程。
(二)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东西方教育虽然在具体目标、内容和形式上有较多差异,但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水平,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表现如下。[14]
(1)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的特权,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性也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反映,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2)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合二为一。
(3)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4)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较高地位,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较低地位。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在14—16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在一些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谋取他们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借口,掀起了反封建文化、创造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蔽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友爱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肯定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与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其核心内容就是“人文主义”。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提倡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个性的自由发展,重视人的世俗生活,主张世俗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教育中增加许多新的教学内容,如自然、地理、物理、历史等,提高了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的地位,重视研究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主张教学应考虑孩子的兴趣,反对体罚。
资本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促使欧洲各国的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教育走向人文化、世俗化以及扩大教育范围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近代教育
16世纪以后,世界进入了近现代社会。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出现了许多新的发现、发明,大工业则促使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这些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学校教育制度走向了系统化和初步完善。
资料1-6
西方近代学校的发展
各级学校系统是按照两条路线发生的:一是从高级学校向低级学校下延而发生的系统,一是从低级学校向高级学校向上而发生的系统。前者称为“下延型学校系统”,后者称为“上伸型学校系统”。这是就学校系统的发生而论的。下延型各级学校系统,是贵族化的教育系统。上伸型各级学校系统属于平民化教育系统。
各级学校系统的发生:德国早期教育家斯图谟(Sturm)于1538年开办的文科中学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所文科中学,偏重拉丁文、希腊文教学,忽视自然科学,起初属于古典人文主义教育,后来增加现代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成分。1708年,德国教育家策姆勒(Zemmler)首创实科中学,称为“数学、机械学、经济学实科中学”,这种类型的学校,比较注重自然科学和现代语文的教学。从18世纪末开始,陆续出现职业学校,到19世纪下半期,特别是20世纪初发展较快。如今职业教育已经同普通教育并列为两个教育系统。
顺应这个趋势,传统的双轨制、三轨制的各类教育系统正在逐步转变为单轨制学校系统,而传统的单轨制的综合学校也将向“多价学校”方向演变。
(资料来源 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67)
(一)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控制
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的学校教育多为教会或行会主持,国家并不重视。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随后设立了公立教育系统。例如,在法国,1804年拿破仑在政变成功以后,采纳了康多塞法案的基本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私立学校基本被取缔,国家对教育的学年安排和课程设置实行统一管理。当时的德意志许多公国也颁布了学校法令,规定学校的开办权由教会转向国家。[15]国家加强对教育的控制,使得教育在发展速度、服务范围、教育内容等方面都获得了严格的限定,并促使教育走向一个新的时期。
(二)义务教育的实施
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以及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对产业工人的要求有所提高,同时都市化也导致了更多的人涌向城市,从事工业生产,大面积的培养人才成为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教育发展中,普及义务教育成为近代社会以来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施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三)教育的世俗化
在西方各国,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的不断加强,尤其是公立学校教育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施教育摆脱宗教和政治控制的教育政策,逐渐形成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这种教育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的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二是调整学校课程及其内容,加强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减少普通学校古典文科教育的内容和学时,确立了自然科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增设了自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并注重理解与运用。
(四)重视教育立法
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强调法律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从教育与宗教的分离,到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等,都有相应的法令的颁布。法令的颁布及其实施,确保了国家对教育的控制,也使得教育的运作过程有了基本的条件保障。
四、现代教育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社会发展出现突飞猛进的态势,教育则在数量上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开始向中等义务教育延伸,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也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引发了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观念、教育形式等多方面的深刻的革命。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教育的民主化
所谓教育的民主化,是“要求教育具有平等、民主、合作、能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的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取消等级教育制度,给广大民众以受教育的权利,实行教育机会均等;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提高他们的民主和参与意识”[16]。教育民主化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机会均等
这里指不同种族、性别,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成员,都享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即教育应该实现大众化。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
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入学机会均等,是指公民不论其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家庭背景如何,都有均等的入学机会;第二,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物质分配、师资力量布局等的均等;第三,学业成就机会均等,是指国家在规定的教育阶段,学生在教育年限、学校类型、课程内容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条件,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社会、学校、教师的同等对待,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水平和潜力的教育,获得平等的教育效果,
2.教育管理民主化
教育管理民主化从宏观上讲是指教育立法、教育决策的民主化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民主化;从微观上讲是指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3.教学民主化
教学民主化是在教学领域体现民主精神,创造民主平等的条件和气氛,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采用民主的教学方法,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使学生得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教学民主化是教育民主化在教学领域的全面渗透。
(二)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接受的全部教育的总和。它是建立在理想的学习化社会基础上的教育形式,其目的是要造就现代化社会中能应付各种变化并发挥独特才能的人。
终身教育从时间上看,是持续人一生的活动,学习将从胎儿开始,伴随人的生命的全过程。“教育+工作”的模式被各种终身教育模式所取代,即人们的学习时间被无限延长;从教育对象看,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正如《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宣称:教育是全世界所有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不论他们是男性还是女性,不论他们的年龄如何;教育可以有助于确保一个更安全、更健康、更繁荣和环境更加美好的世界,同时它可以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及对国际合作做出贡献,教育是个人与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钥匙。从实施的机构看,终身教育并不等于学校教育,但不排斥学校教育,而是把学校教育加以改造并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形成以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等的全面融合。就学习方式来说,倡导自我导向学习,强调学习主体本人对学习负责,学者也知道怎样学习。从终身教育的总的目标看,强调维持和改善生活质量,强调从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新的职业技能,到学习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发展学习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从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和社群关系,到学习各种艺术和在生活中体现文化;从学习如何对待工作和生活,到学习如何面对困境和死亡等,终身教育的内容可谓无所不包。
(三)教育的个性化
所谓教育的个性化,通常包括:教育的人道化、人性化;教育的个性化和个人化,即教育要考虑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考虑个人的社会志向和职业选择等;学校的个性特色,包括有个性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科研优势,有个性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17]
教育个性化最为基本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反对强求一律,它要求承认学生在生理智力、文化背景、才能倾向、志趣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教育在把握社会要求的同时适应学生的特点,并施以合理的教育,避免造就出统一规格的“标准件”,尽可能使学生各具特色。
(四)教育的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是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主要内容和表现至少包括以下方面:(1)教育目标国际化,指能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关心全人类利益和幸福的人;(2)课程内容国际化,除了在课程体系中加强外国语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交往的工具外,还特别突出国际理解教育,使学生理解国际社会,培养学生关心和宽容异国文化的品行;(3)教育渠道国际化,广泛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包括鼓励学生和访问学者合作研究等。[18]
一所学校的文化可以是封闭的,民族主义为中心的,也可以是开放的、世界性的、国际性的。随着世界日趋变化及相互依赖,全球国际化教育变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之下,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国际素质,主要包括:第一,全球意识,诸如相互依赖意识、世界一体化意识、和平发展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国际正义意识等;第二,全球知识,诸如世界地理、世界历史、国际时事、国际语言、国际经贸等;第三,全球技能,诸如国际理解、国际交往、批判创新、信息处理、对话合作、终身学习等;第四,全球价值观,诸如关心地球、维护人权、尊重生命、公正和睦等;第五,全球行为,诸如参与一切有利于全球正义事业的行动等。[19]
(五)教育信息化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和由它引起的经济革命重新塑造全球经济的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超越学校的藩篱提供了可能,把教育和学习的机会无限扩大,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交往的形态提出了挑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就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应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者角色的转变、教育内容传播渠道的丰富、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更引发了对教育价值的重新讨论。
从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内容看,主要包括: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让学生学会收集、选择、处理信息,进而学会创造信息;促进学校教育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包括摄影机、录音机、录像机、反应分析器、语言专业教室、电子学习台、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进一步建立信息库、信息网络。
资料1-7
国外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国在制定教育政策时都设定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以几个发达国家为例:
美国:2001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题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报告中再次重申,政府始终坚信信息技术应成为学校努力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有力工具。2005年1月,美国公布了题为《走向美国教育的黄金时代》的第三个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将互联网、法律和今天的学生教育改革愿望作为规划的副标题。报告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七个主要行动步骤和建议:加强领导、考虑革新预算、改善教师培训、支持网络学习和虚拟学校、鼓励宽带接入、教学资源走向数字化、整合数据系统。
日本:日本早在1994年就开始制定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目标是形成先进的信息社会。2001年,由首相和内阁成员组建而成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出台了建设信息化日本(e-Japan)的政策文件;并先后出台了“百校工程”及“新百校工程”等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
新加坡:新加坡早在1997年就出台了旨在促进教育信息化的Master Plan 1(MP1),于2002年又在完成了MP1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教育信息化举措即Master Plan 2(MP2)。作为面向新千年的教育信息化举措,主要从以下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1)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发展;(2)更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法和评价相整合;(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发展;(4)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发展;(5)建立专门部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扩散。在名为“教育优势项目”(Edvantage)的子计划中,预计到2015年,将为所有学生提供接入课本、课程和学习项目的个性化资讯通信设备,并促成网络化学习应用工具和内容的开发,以实现“没有墙壁的课堂”的梦想。家庭宽带渗透率达到90%,电脑在拥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中的渗透率达到100%。
(资料来源 国外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http://www.csmes.org/html/28890_3.html)
教育发展到今天,已形成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各国在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以及发展走向上,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但是,从总体上看,上述趋势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追求目标。
分析思考题
1.你认为日常生活中对教育的理解存在什么问题?
2.各教育家对教育的定义诱发你对教育有什么样的认识?
3.试着从三种定义的方式,对教育给出三种不同的定义。
4.教育的要素及其关系分析。
5.从教育发展的历史中,能得到哪些关于教育特征的结论?
6.现代教育的特征有多样,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学习,谈谈自己的感受?
【注释】
[1]王枬.教育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
[2]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102-10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隐藏其中[M]//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5.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
[5]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39-140.
[6]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7]冯建军.当代教育原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
[8]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14.
[9]冯建军.当代教育原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10]冯建军.当代教育原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
[1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6-47.
[12]毛礼锐.中国教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9.
[13]孟子·滕文公上[M].
[14]余文森.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1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
[1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55.
[17]曾洁珍.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4.
[18]曾洁珍.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6.
[19]邬志辉.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