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世界典型教育改革

当代世界典型教育改革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国际典型的教育改革,试图从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中,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这些进步主义的主张,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仍起着理论指导的作用。到此为止,进步主义教育已经基本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经济危机所引起的教育经费问题很快转移到教育自身性质的问题上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进步主义教育自身存在的弱点,进步主义教育的力量日渐衰微。

第二节 当代世界典型教育改革

20世纪教育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教育改革的历史。伴随人类社会空前迅猛的发展,教育不断改革,其改革强度和影响范围都是前所未有的,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民主化、终身化和国际化,从而大大推动了教育的繁荣发展。在20世纪百年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无论是教育理论创新,还是教育实践探索,都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财富,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为21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与借鉴。本节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国际典型的教育改革,试图从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中,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一、当代美国教育改革

正如约普利曼和詹姆斯·范帕滕所说的:“美国的历史,从肯尼迪和约翰逊的政权到里根、布什和克林顿的政权,均受社会改革运动所左右。”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改革,教育改革也是一浪接着一浪。美国教育改革的历史是在以追求生活适应、强调教育切合需要为特征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和以追求学业优异、强调学术质量为特征的科学主义教育思潮之间不断摇摆起伏的历史。经过长期的较量,二者的对立和差异日渐削弱,逐渐交叉融合,以至于齐头并进。

(一)20世纪50年代前的美国教育改革

20世纪前半期,在美国教育史上一般被称为“进步主义教育时期”,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曾对美国学校教育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伴随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而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简·亚当斯·瑞斯和莱斯,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得益于帕克和库克的不懈努力。19世纪后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传统教育,同时出现了“进步教育”这个名词。当时的进步主义者实际上是一些信奉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张对教育革新的自由主义者。他们没有统一的组织,所谓的“进步教育”也是泛指一切针对传统教育的教育。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型学校。1912年,为了推动进步教育的发展,推进进步学校的实验,进步主义者成立的“进步教育协会”。并在1920年,提出体现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七条原则,即保持身心健康;掌握基础训练;成为家庭有效成员;养成就业知能;胜任公民职责;善于运用闲暇时间和具有道德品质,作为全国中学教育目标的指导原则,以满足美国社会生活对教育的要求。这些进步主义的主张,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仍起着理论指导的作用。在这种理论影响下,美国注重儿童个人经验的活动课程得到迅速发展,而传统的系统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遭到了批判和否定;强调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从讲授法转向解决问题为主的各种新式教学模式,如设计教学法、单元教学、分班分组教学、实验室制教学等。到此为止,进步主义教育已经基本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

到20世纪20时代,进步主义教育的势力已经从原来的私立学校波及公立学校,美国初等教育的面貌几乎全面改观。1929年秋,美国率先陷入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随后,资本主义各国陆续卷入这场灾难。经济危机对美国各个方面产生深刻影响。经济危机所引起的教育经费问题很快转移到教育自身性质的问题上来。其中争论的主要问题是:教育的社会作用以及进步教育与传统教育孰优孰劣的问题。经济危机引发的这场争论,导致进步主义教育内部发生分化,出现了以康茨为代表的改造主义,同时,进步主义也受到了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进步主义者对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反思和修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进步主义教育自身存在的弱点,进步主义教育的力量日渐衰微。1955年6月,进步主义教育协会宣布解散,两年以后,《进步教育》杂志停刊,这些标志了美国教育一个时代的结束。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论证审慎周密,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必然要求。进步主义教育虽然受到杜威经验自然主义哲学的影响,但是,作为一种教育理论与实践,不同的进步主义者在教育各个方面的观点并不一致,而且,在进步主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综合各种观点,其基本主张是: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由于生活是一个发展过程,生长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这是从教育的纵向来说的;而从生活的横向来说,则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促进学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教育所有的社会成员,发展个人的首创精神和适应能力,必须把生长作为一切成员的理想标准。

(2)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的课程理论。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问题中学习。他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课程的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的经验和生活范围,课程要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衡量课程的标准是能否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根据儿童中心的思想,他提出了自己的课程主张:①儿童和课程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联系的。他认为,儿童是起点,课程是终点,只要把教材引入儿童生活,让儿童直接去体验,就能把两者连接起来,使儿童从起点走向终点。②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3)在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上,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家十分推崇这种从做中学或从经验中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学必须考虑儿童本性发展的特点,必须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个别差异,教学必须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使儿童积极、主动的学习。

(4)道德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杜威指出,“一切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杜威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主张道德教育必须给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他认为教育的道德性和社会性是相通的,因此,加强道德教育的根本举措在于给学生提供社会性的条件。

(5)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教育的目的在过程之中,而不是在过程之外。活动自身便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这样的活动才是真实的、生动的、变幻无穷的,有意义的。反之,如果目的在过程之外,即目的是外部强加的,那么活动自身便不能成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这样的活动便不能在特定的情况下激发智慧,是盲目的、机械的、有害的。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是20世纪不断涌现的各种教育思潮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教育思潮,由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推动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构成了20世纪初波及全球的第一次教育改革的浪潮。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解放了儿童,进步主义教育实践的目的就是使儿童获得自由。正是由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以批判传统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的发展,使儿童的兴趣、需要、现实生活以及心理发展的阶段成为考虑一切教育问题的出发点和目的。由此,新的教育观、新的儿童观、新的教学观得以确立,课堂生活的意义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对成长中人的需要有了更多的认识,师生关系变的富有人性和民主化。进步主义教育最主要的不足就是在避免传统教育的极端形式主义的同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出现了浓重的“儿童中心”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进步主义教育对儿童的天性抱有一种浪漫主义态度。所以,在教育中过分强调儿童自己、充分的自然发展,与此相应,过分强调避免成人和教师对儿童的管束。结果导致:①智力的、道德发展方面的训练缺乏系统、严格的要求。②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教师的指导与教导职能,使教育成了一种近乎混乱与无政府状态的儿戏事情。③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与各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导致课程、教材缺乏全面计划、安排和连贯,学生得到的只是片段的、零星的知识。④由于放弃教室里的任何约束,导致儿童道德、行为的放纵无羁。20世纪30年代以后,进步主义教育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责难和批判,批判的焦点就是教育的社会功能问题。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包括美国在内的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而且在今天,这种思潮的一些基本主张的影响依然存在。

(二)“新课程”运动(20世纪50年代)

1957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美国政府为之震惊,而公众则把目光投向了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上,责备美国的宇航技术落后是学校教育质量下降所致,进而认为这是进步主义教育偏废基础性、系统性,降低学术标准所造成的恶果。正如丹妮·里威奇教授在《走在十字路口的美国教育:1954—1980》一书中所描述的:“政府官员一再表示了对科技领域研究人才缺乏的关注。另外,他们批评进步主义教育忽视了基本的学术科目——英语、历史、自然科学、数学和外语……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是追求高标准的不同结果的标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并不是因为俄国多么的先进,而恰恰是因为美国的落后所致”。于是,美国政府很快就将国防建设与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于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确立了以培养高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新体系。该法案拨专款资助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三门“新三艺”课程的研究和改革;提供相关教学措施;推进引导、咨询和测试计划,特别重视发现和培养天才儿童。很快,新数学、新化学和其他新的修订版本被引入学校教学,暑期学校则为教师提供了新教材和新教法方面的培训。此后,学者们进一步提醒人们充分认识:“教育是我们的第一道国防线”。正如佳斯特斯·华伦在最高法院的建议案中所指出的:“今天,教育或许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最重要的功能。义务教育的立法和给教育大量的投资,均可说明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教育对一个民主的社会是多么的重要。”

(三)促进教育机会平等运动(20世纪60年代)

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伴随着运动而开始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教育机会的平等。1954年5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驳斥了自1850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正确的,从理论上将黑人排除在白人学校之外的、所谓的“尽管分离但地位是平等的”论调,并决定要在学校废止种族隔离。但是,最高法院的决策并没有在实行种族隔离的学校产生即刻的反响和效应:尽管一年以后最高法院下令加快废止学校的种族隔离,可是许多学区仍然反对黑人儿童与白人儿童一起就学。甚至,有些学校还成了抵抗最高法院决定,坚持实行种族隔离的“战场”。正如乔·斯普林所说:“尽管最高法院和联邦政府一直在强调反对学校的种族隔离,但学校里的种族隔离现象依旧存在。一些学校尽管实行了不同种族儿童的同校制度,但事实上在学科学习和学校活动方面仍然采取了不同的做法。”

除了废止学校中的种族隔离,促进教育机会平等运动的另一策略是通过立法大力资助弱势群体。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初、中等教育法案》。该法案要求根据各学区贫穷儿童的数量分配资金,通过为小学、初中学生提供课本、器具和实物来确保贫困生有足够的学习资料,资金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控制,到1966年,这项计划的投入总额达120亿美元。1968年,国会又通过了另一补充法案《双语教育法案》,主要是为那些英语能力较差的低收入儿童提供联邦资助。该法案没有详细说明双语教育的含义而是解释说,法案为地方学区提供资金用来发展和实施新的、理想中的初等及中等学校计划,以满足非英语背景学生的需要。在整个60年代,社会改良派在呼吁课程改革方面表现突出。他们主张的课程是为少数人和穷人更多平等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做准备。在他们看来,教育的主要目的变为消除贫困和种族歧视,新科学和数学课的讨论让位于补偿性教育和基础课程的提议。这些课程上的变化为贫困儿童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途径以促进他们基本技能的发展。

(四)生计教育运动(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教育改革,使得美国中小学教育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新教材编写人员大多是没有中小学教学经验的科学家,导致课程难度大,忽视广大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造成两极分化。此外,因经济发展也使得职业教育受到过度重视,由于学校职业教育主要是为学生谋生和就业做准备,就其内容而言比较狭隘。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这种狭隘的职业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基于上述等原因,又引发了美国70年代的教育改革。

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时任署长马兰认为,由于工业和技术的进步,人们不能再为了一个终身的职业接受职业训练。如果按照原来的职业教育制度,一个人一生中将要学很多技能,因此要改革美国的教育制度,提出“生计教育”。马兰所说的“生计教育”,其实是一种扩大了的职业教育,能使公民适应变化所需要的技术、知识和态度,从而使社会不仅能继续生存而且还能繁荣昌盛。

生计教育的特点和主要措施主要有:

第一,制订从幼儿园到中小学校、大专院校直至成人教育的生计教育计划,涉及各个阶段的教育对象;

第二,把2万种以上的不同职业归纳为15个职业组。六年级以下通过各种教学使学生了解能够选择的各种职业。六年级以上的学生通过各种教学途径熟悉这些职业组。七年级、八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职业组知识。九年级、十年级的学生开始选定其中一组学习。

第三,在教育的模式上,强调以“学校为基础”,加强与企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合作,甚至建立合作办学机构;

第四,国家运用各种设施,如电视、函授等,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为一个整体。

1976年11月,在得克萨斯州的休士顿举行了有学校教师以及各界代表8 000多人参加的生计教育讨论会。会上交流了生计教育的实施情况,进一步明确了生计教育是一种扩大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生计教育的一部分。职业教育计划是按照教学计划在专门的教室进行,而生计教育是讲授有关工作和将来职业生活方面的内容,是使普通学校的学生学习职业上的知识技能和了解职业生活。由于生计教育过分强调职业、劳动和实际经验,教学方法上过分注重个别化教学等问题,最后并未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在美国普遍推行。

(五)“恢复基础”运动(20世纪70年代后期)

20世纪70年代初期兴起的生计教育运动,对社会改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片面强调个性化教学使学生严重缺乏读、写、算等基础知识,教育革新流于形式。特别是70年代以后,在与日本和前联邦德国经济竞争中的连连失利,超级大国的地位岌岌可危。政界、企业界、教育界对此强烈不满,要求“恢复基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1976年美国教育界要求“返回到基础”的教育运动就此拉开序幕。

恢复基础教育运动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在小学,要把读、写、算作为重点;第二,在中学,要侧重于国语、自然科学、数学、历史的教学;第三,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上,强调教师要起主导作用;第四,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练习、背诵、家庭作业和评定的运用;一律取消教育革新;第五,在升级上,要依据成绩,改变看年龄或时间的做法;第六,严格纪律,允许体罚,规定服装和发型;第七,取消选修科目,加强传统课程学习;爱国教育应成为课程根本组成部分。

这个运动其实恢复了“传统教育”的某些做法,美国各界对此看法不一,曾引起当时教育界的激烈论争。有人认为,这个运动具有复古味极强的保守主义性质;也有人认为恢复基础是必要的,但要弄清什么是基础科学,又要恢复到哪里。虽然全国大多数学区和学校都承认重视“基础”的必要性,但是全国采纳这个运动所提出的要求的学区和学校也不多,又为80年代教育改革埋下了伏笔。

在70年代,促进教育机会平等仍然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联邦的法案为那些处于教育体系边缘的人们带来了成功和鼓舞。1972年,国会通过了禁止性别歧视的《教育修正法案》。1975年,由福特总统签署了《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案》,以保证残障儿童接受免费、适当教育的权利。

(六)学校重建运动(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工业生产劳动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提高教育质量和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而近年美国学生SAT成绩的下降,17岁以下人群的高文盲率等不良表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重视。1983年4月,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美国社会再次掀起了与“恢复基础”性质相近的学校重建运动。重建“意味着规则、角色、关系体系的改变,以至于学校更有效地服务于现存的目的,或者一起服务于新的目的”。

1983年,恩斯特·鲍尔在为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所著的《高中:美国中等教育报告》中要求强化高中学术课程的建议被广泛采纳。1987年年底,美国教育部的秘书威廉·本奈特提出为所有高中生开设严格的学术性核心课程,这使高中课程优异化达到了一个高潮。在美国教育部的宣传册《詹姆斯·麦德森高中:为美国学生的课程》,本奈特描述了一个理想高中的课程体系:英语(4年)、数学(3年)、科学(3年)、社会研究(3年)、外语(2年)、自然(2年),还有一个学期的艺术和音乐史。其中25%的课程计划可供学生选择。正如阿德米罗·里可弗指出的,“以3R为基础的真正的通才教育理想应该回归,这种教育能够铸造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清晰的书面表达能力。强迫的学术课程必须给予选择的优先权”。

这些国家报告在20世纪80年代横扫全美,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报告中的许多建议已被执行或在地方组织被热烈讨论,学校委员会、校长、教师、公众等热切关注这场改革。可以说,《国家处于危险之中》以及80年代其他相似的报告引导了这个时代的教育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各州制定了较高的毕业要求,统一了课程的管理,增加了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考核,提升了对教师的资格要求。全国各学区进一步强调计算机知识、家庭作业和基本技能;制定了参与运动的最低标准;延长了在校时间和学年长度。

(七)教育选择与国家标准运动(20世纪90年代)

美国教育改革的第五次浪潮是伴随着“2000年教育目标”的出笼而掀起的,其着眼点是强调教育的国家标准。众所周知,美国历来没有国家统一的教育制度,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而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和标准在实践中并没有受到普遍的认可和重视。也根本无法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各州有各州的要求,各校有各校的做法。到了90年代,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已经成为美国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1991年和1993年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分别公布了指导整个美国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这两份文件吹响了美国教育标准国家统一化的号角。《2000年目标》继续确认了布什政府制定的六项“国家教育目标”,只是其中第三项目标引起了较大争议。新的第三项目标鼓励许多专业组织鉴定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同时,它提高了四年级、八年级、十一年级学习方面的严格程度,所规定的较高的标准也影响了各年级的水平。在内容标准上,除了强调知识,还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技巧的运用。而建立这些标准的机构是像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和国家社会研究委员会(NCSS)这样的专业组织。此外,美国教育部为制定标准的专业团体和机构提供资金支持。这场国家标准运动是美国政府参与塑造教育机构的范例,特别是它影响了教什么、如何去教、学什么、如何评价的问题。然而,当《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引起全国大范围的讨论和关注的同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赞成。一些人认为目标提升了国家课程,也代表了政府对教育的过多“侵犯”。争议虽然存在,但同时,除了弗吉尼亚州和新汉普郡以外,其他州都选择接受了2000年目标的联邦资助,以建立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内容和绩效标准。

20世纪90年代,尽管美国学生的学术能力测验(SAT)成绩逐渐稳定,但教育改革和学校重建运动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人们开始强调文化的多样性,联邦政府在建立统一国家标准的同时,鼓励学校选择成为90年代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1990年,布什总统在《美国2000年》法案中明确支持择校入学这一新的教育实践。具体地说,家长有权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各校的教学情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私立学校或公立学校,而不受学生家庭所在地的限制。州政府则将学生的学费以券票形式直接付给所选学校或父母手中。这种通过券票形式分配资金的做法为家长提供了择校的后盾支持,促进了教育机会的平等和校际之间的办学竞争。然而,这种选择具有一种市场价值取向,它冲击了美国以公立教育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八)美国新世纪教育改革(2000年以后)

进入新世纪,美国新任总统布什在宣誓就任总统后的第2个工作日,即1月23日,就制定了联邦政府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新政策,首先公布了名为《不让一个儿童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的教育蓝图(education blueprint)。布什总统在序文中明确指出:“如果我们国家不能履行其教育每一个儿童的职责,我们就可能在许多其他领域失败。但如果我们成功地教育了我们的青年。那么许多其他的成功就会在整个美国和我们公民的生活中随之而来。”这一教育改革蓝图虽然未能包括布什政府教育改革议程的全部内容,但的确是美国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框架。

《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教育蓝图除布什总统的序文和概要(Executive Summary)外,主要从以下方面阐述了布什政府的教育政策:

1.消除处境不利学生与其伙伴之间的成绩差距

具体包括:(1)实行绩效责任和确立高标准;(2)每年实行学业评估;(3)处罚未能教好处境不利学生的学校。

2.通过阅读来提高识字

具体包括:(1)重视低年级的阅读;(2)加强幼儿阅读教学;(3)使英语不熟练学生达到英语流利。

3.扩大灵活性,减少官僚主义

具体包括:(1)“第一条”款灵活性。使更多的学校能够实施第一条款规定的全校性计划,并将联邦的资助同地方和州的资助融为一体来提高整个学校的质量。(2)巩固E-rate资金和技术拨款资金,并根据需要通过州和学区将这些资金拨给学校。(3)减少官僚主义。要巩固那些对应的资助计划并将这些计划的资助经费送至各州和学区。(4)新的州和地方的灵活选择。

4.奖励成功和处罚失败

具体包括:奖励消除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向各州发放成绩的额外津贴;“不让一个儿童落后”学校奖励。失败必须承担后果。如果一个州未能实现其绩效目标并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方面未显示出进步的结果,联邦教育部长将有权减少该州在管理支出方面可获得的联邦经费。

5.促进获得信息的家长的选择

具体包括:给予家长的学校报告;特许学校,提供经费资助来帮助特许学校,包括开办费、设备费及与创建高质量学校相联系的其他费用;创新性学校选择计划和研究。教育部长将向那些为扩大家长选择以及研究学校选择之结果做出创新努力的人士和机构提供资助。

6.提高教师质量

具体包括:所有学由优秀教师教授;资助确有成效的工作;加强数学和科学教育。

7.为21世纪创设更安全的学校

具体包括:教师保护,教师将获权把那些具有暴力行为或不断造成破坏的学生请出教室;促进学校安全,使学生脱离不安全学校;支持品格教育,增加对各州和学区用于品格教育拨款的经费;以培训教师学会将各种品格养成课程和活动引入课堂。

纵观美国当代教育改革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6]:

(1)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不改革就没有发展,也就不会有进步。教育改革的特点也发生了改变,从以往的宏观改革发展成为微观领域的学校内部整体改革,从零散的改革方案发展成为系统的结构重建。

(2)教育改革的周期性变化正在不断地加快。美国教育思潮的更新速度很快,几乎每一年代都有新的改革思想和实践,周期性变化频繁。

(3)教育改革既有外部力量的推动(主要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国家的直接干预),也有内部的动力(主要是指教育领域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改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国家的直接干预逐渐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这也成为以地方分权为标志的美国教育的新现象。

(4)没有反思就没有教育改革的深化,没有危机意识就没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美国的教育改革过程就是在高度的国家危机意识之上不断反思已经进行了的改革的过程。

二、当代英国教育改革

自“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英国在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学校德育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这些改革,几乎全都偏重于追求“全面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心智、身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对基础教育目标进行改革,使其更加具体、明确而全面

早在1944年,英国为医治战争创伤,采取的重大措施之一就是坚定地进行教育改革,并制定了《1944年教育法》,在当时确实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教育传统和教育体制上的原因,在以后的很长时期政府既没有通过官方文件,也没有经过立法对教育目标作出明确的阐述和规定,因而,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的不同教师对教育目标在认同上出现了差异性和随意性,导致基础教育目标混乱,教学工作杂乱无章,教育教学质量严重下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从1976年到1986年,英国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所谓“教育辩论”时期。其中从1977年开始就有了对教育目标的明确阐述。英国工党政府领导的教育和科学部发表了题为“学校教育”的咨询文件,其中列举了英国中小学教育的八大目标。1980年和1981年,保守党政府相继发表了“学校课程的框架”和“学校课程”两个重要文件,将前面的八大目标修改和简化为六大目标。这就是:(1)帮助学生愉快发展,开启心智,获得探寻、理性争辩和专心工作的能力及体力方面的技能;(2)帮助学生掌握成人生活和迅速变化的就业领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3)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语言和数学;(4)灌输对宗教及道德价值观的尊重,对别的种族、宗教和生活方式的认可;(5)帮助学生了解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以及个人、群体和国家的相互依存性;(6)帮助学生珍惜人类的成就和期望。这些对教育目标的阐述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对于学校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同时,英国皇家督学团对教育目标的阐述也具有重要影响。这个发表在1977年的关于课程的红皮书,具体提出了要围绕学生在八大领域经验(即美与创造、伦理、语言、数学、身体、科学、社会和政治、精神)的学习来实现教育目标。到了1985年,又增加了“技术”一项,成为“九大经验领域”。此外,社会团体和组织,如教师工会、家长教师协会等,也纷纷提出更为明确具体的基础教育目标。

在长达10年的教育大辩论和政府一系列改革报告的基础上,1987年,撒切尔首相第三任期一开始,政府就宣布教育系统的根本改革将是政府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之一。同年,由教育和科学大臣贝克正式向议会提交了一份《教育改革议案》。1988年7月,议会通过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涉及基础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强化中央政府的教育管理权;建立统一的全国学校课程和全国成绩评定制度;赋予家长更多的权力;等等。这个教育改革法虽然不能解决人们对教育目标认识的差异问题,但由于有了全国统一的课程,因而能够具体体现基础教育的目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在实践中教育目标混乱的状况。

(二)实行国家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英国的中小学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要求。除宗教是法律规定必须开设的课程以外,对所有学校来说,设置什么课程、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的选取完全由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决定。因此,中小学课程难以衔接,课程要求不高,教学内容陈旧,严重地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的科技革命对教育的冲击日益加剧和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浪潮的日益高涨,提高教育质量,发展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宗旨。因此,设置全国统一的、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课程,已成为英国政府、教育工作者、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普遍一致的要求。

1988年通过的教育改革法,决定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其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促进在校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二是“为这些学生在成人的机会、责任感和经验方面做准备”。设置国家课程的目标是:(1)确保所有学生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广泛而平衡的系列学科,使所有课程具有广泛性、均衡性和相关性;(2)建立明确的目标,并要求各种能力水平的学生都应该能够达到;(3)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共同的课程,为学生以后的成人生活和职业生活做准备;(4)能测量每个学生的进步,测量的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有意义的、全国性的评价过程;(5)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和一致性;(6)使学校能对学生的教育负有更多的责任。据此,英国设立的国家课程由10门学科组成,它们是:英语、数学、科学、技术、地理、历史、现代外国语、音乐、美术、体育。其中,核心课程为英语、数学和科学三门,其他七门为基础课程。可见,英国的国家课程设置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教育”。

(三)改革教学方法,实行“开放教学”

英国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的基本才能并获得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文明习惯、思想和情操。为此,他们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就是“开放教学”。这种教学形式不分年级,也不搞分科教学,没有固定的教材,提倡儿童的自由活动和探索,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教师的任务主要就是为儿童布置环境,在教室的各活动区、“兴趣区”提供必要的活动材料,并且设计各种活动,给儿童解答、帮助或建议,以儿童的活动作观察和记录,收集儿童的作品和其他材料,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档案,定期给家长和儿童本人看,说明他们在各种活动中的进展、成绩与问题。

在开放教学中,最有特色的是“小组活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班分成几个小组,由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共同完成,共同解决。其基本做法是:第一,教师将预先规定好的任务或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思考;第二,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设想并与其他同学商讨;第三,教师鼓励学生口头阐述自己的设想,并提出证明自己设想的依据,其他学生则带着怀疑和批评的眼光来评论其设想;第四,教师发下全部材料后再让所有学生阅读、讨论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十分明显,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深化学生认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进行德育改革,培养理性的、自制的、合格的公民

在当今时代,英国赋予了道德素质富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把培养理性的、自制的、合格的公民作为德育的目标。据此,确定了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促进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对逻辑推理能够有一般的掌握,并懂得关于物质世界、人们物理特性和社会机构等方面的三类知识。二是提供实行道德练习的机会。具体地说,让学生参与做决定的有关活动,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扮演各种生活角色,练习处理道德问题,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在德育的方式和途径上,英国强调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共同加强学校道德素质教育,并使德育内容具体化,从而取得了成功经验,也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和借鉴。[7]

重视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心智、身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全面教育”是英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这种思想不仅体现在基础教育目标的改革中,还具体渗透到课程的内容、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这种注重全面发展的理念对于我国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当代法国教育改革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法国的教育具有其显著的特点,如组织性强,国家和政府对教育实施强有力的领导,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教育始终处于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的重要地位;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存在于教育发展的全过程。

(一)法国教育发展历程

法国从中世纪开始出现了僧侣学校、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等教会学校,教会通过宗教文化、宗教文学和宗教教育,达到控制人们思想的目的,使民众成为教会的精神奴隶。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七艺”,对儿童和青年男子教以礼拜仪式的各种基本要领,“传播福音”,使其养成宗教人格。虽然进行文法、拉丁文、音乐、天文学等内容的教育,但这些是为了更好地为宗教教育服务。

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这些思想家追求自由和平等,崇尚知识,主张科学,提倡教育民主,反对王权和神权,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希望培养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新人。法国大革命不仅推翻了法国近千年的封建制度,提出了实施新的国民教育制度,将“公共教育和政治与道德教育的监管权交给世俗政权”,从而使法国的教育从中世纪以来首次力图摆脱教会的控制,为取消教会对教育的领导权和发展教育事业做出过贡献。但是,第二帝国时期耶稣会教士法鲁担任教育部长,提出《法鲁教育法案》,重新规定学校完全服从教会;初等教育接受地方祭祀监督:僧侣有充任教师的优先权。

这种教育状况,不仅严重阻碍了资产阶级统治秩序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法国的教育正在为反共和国的教会培养传教士。新生的共和国亟待教育的改革。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费里法案》的提出和实施揭开了法国教育改革的帷幕,到20世纪80年代,历经百年,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法国教育快速发展,成就显著。

1.《费里法案》的实施

法国著名的共和派领导人茹尔·费里,从1879年到1885年,两次出任法国内阁总理和教育部长,率先高举起教育改革的大旗。1882年3月颁布了《费里法案》,主要内容包括:(1)改革教育领导体制,将教育的领导权收归国有,设立了国民教育最高委员会。国民教育最高委员会将领导全国的教育事业,制定教学大纲,评定教学业务工作等。(2)实现了教育世俗化。该法案规定,取消耶稣会员施教和管理学校的权力,实现教育世俗化。私立学校必须得到国家的承认,禁止自设大学,颁布毕业文凭和博士学位证书等的权力也收归国家。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学生均接受同样年限、同样教学内容的教育。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3)实行免费和义务教育。免除公立学校、幼儿园的学费,免除师范学校的费用。强调:“国家在教育方面责无旁贷”,“这种责任是社会利益决定的,在我们这个民主的社会中是第一位的,每个人都应享有的权利”。同时为了保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还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期,无论男女,都要接受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教育,每个学区都要设立学务委员会,市长是该委员会的主席,负责监督此项法令的执行。(4)加强师范教育。为确保义务教育法的实行,法案规定,每个省都要建立男女师范各所。其经费由地区支付,校舍建筑及设施和牧师工资由国库发放。《费里法案》的实施,标志着法国从越建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分离了信仰和知识两大领域,将爱国主义教育放在一切教育的首位,为培养共和国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了基础。

1905年,法国颁布了《政教分离法》,规定教会今后不得干预国家政治,也不得在学校从事任何宗教教育。该法律的实施,沉重打击了教会保守势力,为法国世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彻底扫清了障碍,对于提高整个法兰西民族的文化素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郎之万-瓦隆的教育改革

1947年,以郎之万-瓦隆为首的法国教育改革委员会向议会提交了“教育改革方案”。该方案批评了法国旧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并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六条原则。其基本内容包括:要实行教育公正的原则,让所有儿童,无论其家庭和种族如何,都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学校要对儿童进行全面教育,尊重儿童的个性,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学校应该在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学校不但要传播文化、思想和艺术,还要为本地的发展服务,学校要成为能够确保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的一个交点:国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以保证培养为国家的进步和经济繁荣所必不可少的熟练劳动力、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以及培养能认识到自己使命和责任的公民。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另外,为了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提出必须维护教师的尊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享有社会声望,为教师在物质和精神上提供与其技术价值相一致的待遇。

郎之万—瓦隆提出的教育改革计划,为促进法国教育适应“二战”后世界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战后法国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该方案因当时法国国内情况的变化未能实施,还是被称为法国教育改革的“经典性文件”。

3.1959年义务教育改革

1958年9月,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预示着法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50年代末到6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科技革命的兴起,法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中间阶层迅速扩大。新的中间阶层主要依靠脑力劳动谋生,因而使得社会上对教育的需求增大。同时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和知识的专业化,要求人们不断提高就业资格水平。为满足这些新的社会需求,进一步扩大教育民主化,1959年法国教育再次改革。此次改革决定,将义务教育年限由6~14岁延长到6~16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的十年义务教育制度。在义务教育期限内,所有中小学一律实行免费教育。学生在义务教育后三年里,应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以此提高人们的职业能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这次改革为70年代中等教育体制改革,设立统一的初中打下了基础,为普通平民子女进入中学学习增加了更多的机会,促进了整个民族教育素质的提高。

4.《阿比法》的实施

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又进行了教育体制和课程的改革。1975年7月11日,法国颁布了由当时的教育部长勒内·阿比命名的教育法律,被称为《阿比法》。该项法律不仅规定了法国的普通教育体制,同时颁布了统一的小学和初中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该法律的出发点是要“重建法国教育制度,使其适应当今世界,特别是适应急剧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社会的新需求。为此,应简化教育的组织结构,使其更加灵活和促进学习机会的均等,以便在缩小社会的不平等中能真正发挥作用。”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充分发展,使他们获得知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活和履行公民义务做准备。”该法依据当时法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了小学、初中与高中的学制、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使青少年学生文化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为以后进一步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这次改革确定了法国现行的普通教育体制。

(二)当前法国教育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各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法国政府认为,一个国家要想不被排除在当今世界主流之外,不降为别国的附庸,就必须始终拥有领先的科技水平和具有世界一流的创新性人才。为此,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政府再次将教育改革提上了日程。

此次改革是在国家的有力领导和对各级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放权、现代化与适应。所谓放权,就是改革长期以来过度集中的教育管理制度,实行权力下放和地方分权,让地方和学校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其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谓现代化,就是革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育体制的现代化。所谓适应,就是使教育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适应世界不断变化的有效机制,建立适应青少年个性发展,有利于他们成功地进入社会生活的有效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实行权力下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

2007年萨科奇担任总统后,高度重视教育,将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当年9月,新学期开始之际,法国全国90多万人都收到萨科奇致教师的一封信。该信长达32页,信中大声疾呼:“重建的时刻到了。我要请你们加入这次重建。我们共同朝着它前进。我们已经太迟了。”他认为法国的教育处于危机之中。“那些丰富每个人的、代代相传的共同文化已经破碎,以至于无法表达和不能理解了。学业失败已经处于无法接受的水平。知识和文化上的不平等更加突出。”信中萨科奇探讨了教育重建的途径,主张推进改革,强调教育要回归道德,就是“奖励善举,惩罚虚假,一培养对善良、正义、美好、伟大、真实、深刻的憧憬,对邪恶、不公正、丑陋、渺小、虚假的憎恶”。明确提出了法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即优质与机会均等。为了实现优质目标,教育的使命是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如有可能,应接受长期的教育。为此,设定一个让50%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目标是绝对必要的。为了实现机会均等的目标,有必要采取两大结构性措施:一是确定教育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公共知识与共同基础为目的:二是为机会均等服务,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以保证教育的成功。

(三)法国教育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法国政府不仅秉承传统,将教育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全局性地位,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同时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以推动教育的持续发展,当前法国的教育改革预示了其以后的发展趋势。

1.实施民主化和现代化的教育方针

在今后一个时期,法国将继续遵循战后以来所实施的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的教育方针。即要实现100%的学生能从学校教育中获得一种文凭或证书,80%的学生获得中等教育文凭,50%的法国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

2.确立创新的教育理念

法国认为,创新是未来社会的主旋律,在21世纪经济竞争中将起关键作用。创新即意味着发明新的产品、新的工艺、新的学科和新的组织方式。当今资本流通和产品流通的世界化,就是思想的世界化,也是创新的世界化。因此,法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包括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使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研究人员拥有自由的研究空间;促进大学更加开放和国际化;支持有利于新产品和增加就业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积极推进科技产业化和科技成果商业化等。

3.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之路

面向社会,面向实际,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法国教育的发展之路。为此,法国政府要求教育要参与社会经济现代化建设,高校应该实行与工业研究和整个生产部门合作,要实现产学研的结合,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坚持教育面向欧洲、面向世界的战略

法国政府认为,教育要面向欧洲,面向世界,积极加强与欧洲和国际的合作,以适应欧洲统一市场发展的要求,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实施伊拉斯谟计划,加强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教育合作,大学生的交流,发展欧洲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推进欧共体教育与技术培训计划和语言培训计划等重要教育发展计划。为适应欧洲统一市场的需要,法国各级学校都在大力开展外语教学。同时政府还出资派遣更多的教师出国进修,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面对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法国政府要求教育界要加紧改革,加快科研步伐,特别是高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致力于人才培养,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为在世界格局的变化和欧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努力。[8]

四、当代日本教育改革

(一)日本教育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1.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科技立国”战略的确立

“战后”日本以科技起家,靠教育立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日本兴起新技术革命,其特点是:

(1)成为新技术革命主角的微电子技术革命,正在促进工业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成熟,并使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就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社会面貌,发生新的深刻变化。

(2)脑力劳动、知识、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科学技术知识的水平,经济的竞争越来越明显地归结为科技知识的竞争。

(3)这场新技术革命越来越离不开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

新的“科技立国”战略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①教育必须担负起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科技人才的使命。②教育要以培养独创性、创新性的科技人才为方向,对于过去适合于模仿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予以彻底的改革。③根据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特点,教育内容要以不变应万变,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为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发展,使就业人员跟上时代的要求,必须使他们经常接受教育,打破传统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对人的限制,发展终身学习体系。

2.国际化的进展与“国际国家日本”的战略目标

日本要在“国际化”的世界中充当重要的与其经济大国相称的角色,就必须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为此,提出了实现“国际国家日本”的战略目标,要求进行“战后政治总决算”,对一切不利于建成国际国家的方面进行改革。

3.终身学习社会的目标

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使日本进入成熟期。在这个时期,国民收入提高,物质生活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教育向高学历化方向发展:自由活动的闲暇时间增加,也为日本国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人口结构的变化,高年龄化的发展,使日本必须注意老年人的智力开发问题、健康问题和生活福利问题等;独生子女增多,小家庭化的出现,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病”,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协作。面对这些变化和问题,日本提出建立“终身学习社会”的目标。

4.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

(1)偏重学历的社会风潮、应试教育和过度的考试竞争是一个严重问题。忽视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自然不可能关心儿童的兴趣爱好,不可能重视儿童人格的和谐发展。

(2)学校教育划一和僵化。受长期的中央集权制影响,日本的学校制度相对还是比较单一,划一性较强,缺乏特色,学生缺少个性,强调形式上的绝对平等,忽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教育刻板划一;教育行政管理死板,缺少灵活性。

(3)大学之间缺乏为质量而进行的竞争,大学教育缺乏个性,学生素质下降。高等教育的学术水平不高,忽视基础理论和基础学科的研究。与其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二)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9]

1984年8月,中曾根首相设立临时审议会。经过3年多的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发表了4次咨询报告,探讨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原则等,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1.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

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以面向21世纪为出发点,强调教育改革必须适应21世纪的变化,重新认识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并据此重新评估教育的应有状态和重新认识教育的使命与目标。因此,根据在21世纪把日本建设成为富有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国家这个总目标,确定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

(1)培养心胸宽广、体魄强健和富有创造力的人。

(2)具有自由、自律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精神。

(3)使他们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

2.教育改革的原则

(1)重视个性的原则。这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原则,强调在教育中注意尊重个性、尊重自由和培养学生自律与自我负责的精神。必须按照这个原则重新评价日本教育的制度、内容、方法、政策,凡是与此原则相抵触的东西,必须加以革除。

(2)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临时教育审议会的第四次报告指出,为了主动适应社会变化,建立富有活力的社会,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学习要求,必须建立以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为核心的新教育体系,进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社会。

(3)国际化原则。日本在世界的各个领域都不能孤立存在,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和各国保持相互依赖的关系、全体国民都需要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国际知识以及对各国历史、文化等的深刻了解,使国民成为活跃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

(4)信息化原则。①必须大幅度扩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形成以信息网络为中心的新的学习空间,同时,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包括“读写算”在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应该处理好教育和信息化的关系,把信息化的成果有效地运用于教育、科研和文化活动之中:而以学校为代表的各种教育机构,应该培养人们掌握实际应用信息的能力,应采取个别教学等各种灵活的教学形式,强化双向沟通,尤其要强化学习者的信息传递技能。

(5)多样化原则。要实行学校制度的多样化、类别化和开放化:要改革教育内容,纠正偏重智育的教育,重视创造力、思考力和判断力的培养,重视德育和体育;要扩大中学阶段的选修课;高等教育要实现学科和课程的多样化和内容的灵活化,取代现行的国立大学一次性统考制度,创设国立、公立大学都可利用的共同考试。

3.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1)完善终身学习体制,其中包括制定“终身学习振兴法”,重新审定与社会教育有关的法令,使之符合终身学习的要求,充实、改善成人体育、文化学习的场所和内容。

(2)改革初等、中等教育,包括充实、改善道德教育在内的课程设置。

(3)改革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开放化,重新改组大学审议会,重新制定“大学设置基准”,从1990年开始实行新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对大学教师实行任期制。

(4)振兴学术,推进基础研究,充实研究生院,增加科学研究补助金,增设大学共同利用的研究机构,整建“官产学”协作流动科研体制,健全学术信息体系,以国内外青年研究人员为对象招聘培养研究人员。

(5)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加强教员和学术的交流,改进留学生制度,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改革接收归侨子女教育体制。

(6)为适应信息化而进行改革,树立信息道德,提高对信息价值的认识;建立信息化社会性系统,即能够利用所有信息技术的新的学习系统,这就要为真正培养运用信息能力而探讨教育内容和方法,研究、开发最佳教材,培训能够联合运用教学机器与教材的教师;完善信息环境,以便建立理想的信息社会。

(7)改革教育行政和教育财政。

建立教育改革推进体制。扶持私学,通过“公私协作的方式”即民办公助方式、税制上的优惠、育英奖学金等在经费上予以补助,重视并积极支持私立学校中具有特色的教育研究项目。

此外,作为教育改革内容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21世纪日本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在“轻松宽裕”的环境中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

(2)改变僵硬划一的教育体制,由重视形式上的平等向尊重转变。

(3)改革教育内容;充实和改善环境教育。增加与老年人共同生活的教育内容,培养孩子尊重老人和为老人服务的意识。加强和改善理科教育,重视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和创造的乐趣。增加计算机设备和课程,培养学生获取、选择、整理、创造和传递信息的基本能力。

(4)努力实现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在国际社会中能够积极生存的、能够为人类共同的知识技术财富作出贡献的新的一代。

(5)继续改革高等教育:继续推行大学设置标准大纲化和大学自我评估相结合的改革:改革大学的入学考试制度;调整大学的内部结构,强化研究生院教育,重新组合本科教育组织:导入大学教师任期制;开展利用多媒体传播手段的远距离教育;根据社会的需求变化,调整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设置,允许其毕业生进入大学三年级学习;强化高等教育机构的终身教育功能,积极接受在职人员入学。

(6)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系,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净化社会环境,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从日本当代教育改革的历程来看,长期把教育视为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手段,紧密联系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国情、体现时代对于人才的新需求开展教育改革是重要特色。日本在教育改革上曾有长期主动借鉴和学习西方先进国家教改经验的历史,但是当国家的教育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进行改革。日本教育改革中个性化、国际化、信息化、多样化、终身学习的改革原则或思想成分体现了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教育的诉求,值得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所借鉴。

五、当代国际典型教育改革的启示

1.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依法治教

高度重视教育立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强调依法治教并推动教育的法制化建设,这是20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和教育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20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特征。

2.重视教育投入,强调教育作用

从20世纪教育的发展历程来审视,不难发现,高度重视教育对国家的作用并大力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是这100年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与经验。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目标,在整个20世纪,世界各国纷纷将教育视作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目的的重要工具,并进而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增加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即便是“战后”才取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首先致力于建设民族化的教育,并逐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竭力使教育走上为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道路)。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无疑是20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3.重视教师质量,强调教师队伍建设

任何一项教育方针政策、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措施都需要教师去贯彻执行,因此,教师队伍的素质和积极性是教育能否搞好、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队伍的素质和积极性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改革的成败。从20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阶段的教育改革,无不重视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并将教师地位的改善置于重要地位。

4.重视社会联系,强调产、学、研结合

促进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是从20世纪教育(尤其是20世纪中、后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与经验。

5.重视教育质量,强调国家竞争力

从20世纪国际教育变革与发展来看,毫无疑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高度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是贯穿这一百年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重要特征。为了克服教育质量的危机,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世界各国纷纷将教育质量的提高作为中心目标,针对自身教育存在的问题推进教育改革,构成了20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壮丽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