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中指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可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承担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起关键作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非常重要。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从政治上、思想上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胡锦涛曾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9)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的重要职责,而且还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可以说,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和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在完成国家赋予的任务,因而,不仅教师作出了成绩要支持,而且在没有作出突出成绩的时候也要支持,甚至更需要支持。应该说,各地各高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投入必要的资源,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所必须履行的一项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规律表明,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决定因素。同样,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教师也是决定因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要紧紧抓住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学科建设等环节,但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建设。当前,在高校中,教学和科研作为两项重要的工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境况,有的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下坡和上坡,即高校蕴藏着极大的科研积极性,因而科研是下坡,是自发的;而教学则是上坡,其自发性比较少。进一步比较来看,在教学中,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比,专业课的自发性较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属于最欠缺自发性的领域,既然如此,就需要大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做到特事特办。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就是要引起各地各高校领导的足够重视,所要达到的要求,无非是希望高校领导能够做到“像重视其他学科、其他课程那样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等方面拿出硬性办法”。应该说,这一要求不仅不过分,恰恰是从目前高校实际出发,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办事的表现。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加以特别的强调,才能在现有环境和氛围下,收到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之实效。
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至今已经有五年时间。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工作正处在攻坚、爬坡的阶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开展多方面的工作。但是,全部工作及其效果都要最终体现在把这门课程建设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要达到这个目标,就意味着要全面提高目前高校四万多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教学效果,因为每一位教师就是一个课堂,其教学效果不能互相代替,而把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落实到每个课堂,是一个极其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能否普遍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新方案落实的成效,关系到能否实现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当前,在教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能否把新方案实施好,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新方案确定的四门必修课的内容都是整合的,教师如何较快地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对新教材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如何把教材体系转换成教学体系;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有效地回答和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必须突破的难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依靠教师。因此,也迫切需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4.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理想远大、充满活力、个性鲜明,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当前,大学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也要看到,大学生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特殊阶段,可塑性强,他们不仅乐于接受新观念,也容易为不正确的思想和导向所影响。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很大,需要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国内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社会思想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使得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明显,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需要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是培养他们坚定信仰、坚强意志、诚实品德和良好修养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主动适应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个性需求,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增强学生辨别是非、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的渗透和影响的能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复杂现象,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观念比较中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外来腐朽文化的能力。有效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需要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