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创新教师管理机制的构想
詹海东[1]
学校创新管理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仅仅做一些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是要大胆地借鉴国内外有关学校创新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形成一套最适合本校发展的科学管理制度。我们对本县农村中学300份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教师工作压力大,职业幸福感低。而学校考核检查评比过多,工作量大与经济低收入是教师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19.5%的教师身心健康状况不太好或很不好,38.2%的教师认同“教师收入低”,22.9%的教师认同“教师职业工作量大、压力大,身心疲惫”,18.6%的教师认同“如果还有机会,不愿选择当老师”,而认同“教师职业能产生自豪感”的只有11.8%。因此,如何创设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教师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等问题,都是创新管理机制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如果学校管理者能够真诚地关注并尽力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增强全校教职工的凝聚力,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是学校创新管理机制实施的主要内容。
一、必须有一个民主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
这是学校创新管理实施的核心因素。学校可以缺钱,可以条件差,甚至可以师资弱,但是不可以没有一个民主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因为一个民主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能够逐步改善一切不利的条件。民主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领导班子成员必须热爱教育,正直廉洁,办事光明磊落、公正无私。应该使谣言和猜疑止于公开的事实;应该主动去接受监督,赢得教职工的信任。
其次,校长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民主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因为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民主思想的校长就不会“以权为本,权威至上”。不会“以权为本,权威至上”的学校才可能实施教育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才可能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独创性,才可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地推进学校的发展。
第三,校长必须是一个能够识才、爱才、用才的领导者。校长必须是一个伯乐,能够识别各种人才,又能够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敢于放手让副职、让中层领导和各种专业人才做事,并勇于承担领导责任。只有这样,他所带领的这支队伍才具有旺盛的精力和顽强的战斗力,才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否则,因胆小怕事,怕得罪人,原则性不强等推托责任,就不利于充分发挥中层领导和各种人才的作用。
第四,农村中学的校长一定要成为学习型的领导者。校长不一定要经常外出考察,但可以通过网络、报纸、书本多了解信息,学习专业理论,学习名校管理经验。一定要了解我们的前辈做过哪些努力,我们的同辈同行有什么可学习的。只有在学习中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农村中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校长的学习也是永无止境的。
第五,校长不仅对内要会管理,对外还要能善于外交。一个学校发展得好不好是与校长的外交能力成正比的。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校长一定要善于宣传,要善于疏通上下级关系和社会各界关系,争取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校长要把学校的工作做好,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一定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而目前农村中学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经费不足的问题,因此,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充足的经费和项目支持是学校发展所必须的,而且,学校申请的经费和申报的各种项目如果能获得审批,不仅能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还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农村中学的发展永葆活力。
二、必须打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
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稳步推进教育发展,校园文化的功能越来越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以文化的力量来推动学校管理的创新,以校园文化来稳固创新的成果,应该是农村中学校长管理创新的一个新突破口。
一所学校,校长换了一个又一个,教师换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但是校园文化却根深蒂固,它不仅拥有强大的魅力和感召力,还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传承性。文化的力量是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复合体,文化的力量既是软实力的本质表现,也是硬实力的无形内核,校园文化是学校凝聚力、亲和力、渗透力和创造力的总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最高层次的学校建设,校园文化的管理是最高层次的学校管理,学校要获得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就必须从学校的文化建设上寻找突破口。为此,农村中学如果要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就必须充分挖掘潜力,积极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三、必须以师为本,实行人性化创新管理制度
1.学校领导者要关注教师的婚姻家庭生活问题
教师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幸福是教师的幸福感的基础,而教师的幸福感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进步与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的管理者对此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教师的幸福感不仅来自职业,同时也来自婚姻家庭生活,而婚姻家庭生活的幸福是一个正常人人生幸福的基础。
随着教育的创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中学教师在知识经验、教学能力、心理素质上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家长们对教师尊敬的同时,也赋予教师较高的期望值,这就使农村中学教师队伍也成为一个倍感压力的群体。教师面对种种压力,如果自我调节不当,就可能产生消极心理。这种消极心理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婚姻、家庭生活,影响教师的幸福感,因此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学校领导要让学校的工会组织正常有效的运转,工会不仅要维护保障教职工的正当权利,还要关注教师的婚姻家庭生活问题,提高他们的幸福感。要以人为本,多从人性化方面替教师考虑。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加对教师幸福感的关注,将农村教师幸福感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去关注,是十分必要的,不能只考虑升学率而忽视教师的幸福感。教师只有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到幸福,才可能把幸福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教师如果生活不幸福,甚至心理不健康,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学校应全面、多方位地关心教师婚姻家庭生活问题,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2.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让教师展现生命的价值与风采
每一个人都渴望幸福,不同的人生观产生了不同的幸福观。但是不管拥有怎样的人生观,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如果在日常工作中只以道德感和使命感相号召,而没有其他有力的激励的措施,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因为工作的单调和重复而感到厌烦,更谈不上在工作中感到幸福。因此,作为学校的领导者一定要制定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师激励策略,其中包括物质激励、目标激励、民主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环境激励以及信息激励等等。要让教师感觉到,学校的评价标准公平公正公开,在工作中有付出就有相应的回报,在日常的工作中有目标,有追求,有成功的喜悦;教学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幸福生活本身;让教师真正的感觉到在工作中能够体现生命的价值与展现人生的风采。
3.学校领导者要尽量在有限的权力和空间范围内创造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尊师重教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宣传,应让教师们切实感觉到实惠,感觉到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感觉到教师职业的崇高。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学教师的工资和福利都低于城市中学的教师,作为农村中学的领导者更要从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切实需求出发,创造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的条件和环境,让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充满自信,充满热情,使他们的个性与特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教育教学过程中享受幸福的感觉。要努力与上级有关部门疏通,适当增加教师的职称职数。科学规范管理教学过程,把教师的工作量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给教师留下适当的娱乐、研究、创造的空间。要关心教师的婚姻家庭生活,比如家庭住房安排,子女教育的安置、配偶工作的调动等,这些问题学校工会、甚至学校领导都应该一清二楚,才可能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安心的工作。
4.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职业压力管理机制,正确处理工作高效与身心和谐的关系
对于压力与绩效的关系应该要有理性的认识。在学校常规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确要给教师压力,但一定要适度。如果因为急功近利而对教师盲目地施加了过度的压力,结果一定事与愿违。因此,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校管理制度,正确处理教师工作高效与身心和谐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拥有高效的领导班子是学校创新管理的前提;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创新管理永不枯竭的源泉;实施以师为本,人性化创新管理制度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目前农村基础教育还很落后,农村中学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全国基础教育的质量,这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农村中学的领导者不仅不能过多埋怨客观因素,还要正视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农村中学可以向城市中学学习,但不能盲目攀比。农村中学只有广泛吸收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强化领导班子的建设,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走以师为本,人性化创新管理的道路,才可能走出低谷,迎来农村基础教育的春天。
【注释】
[1]詹海东,福建省古田第三中学高级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