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教改革运动与“新教”教育思想
宗教改革是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以宗教改革的旗号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主要反对教皇通过教会对各国进行控制以及天主教会内部的骄奢腐化。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运动迅即在欧洲许多国家蓬勃展开,并且形成了一些派别。路德提出:《圣经》为信仰的最高权威,不承认教皇与教会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力,强调信徒“因信称义(得救)”,教皇和赎罪券均无赦罪效能,信徒能直接与上帝相通,无须由教会作中介等。
路德的主张得到市民上层和部分德国诸侯的支持。运动从改革教会发展成为政治运动。以闵采尔为代表的平民革命派主张用武力推翻现存封建制度,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产的千年王国,参加并领导了1524—1525年的德国农民战争。1536年法国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一书,认为人类得救与否全凭上帝预定,主张废除主教制,并在日内瓦建立政教合一的共和政权。英王亨利八世因多种原因,也于1534年与罗马教廷决裂,在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在世唯一元首”,有权确定教义和任命神职人员,并规定脱离天主教的英国基督教为英格兰国教。北欧各国世俗君主也相继摆脱教皇控制,置本国教会于自己控制之下。运动的直接结果是产生了包括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三大宗派的基督教新教。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很明显,宗教改革是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其政治和经济利益而发动与组织的社会政治运动。其主力军是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其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欧洲封建制度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但其目的并非要废除基督教,而在于创建被称为“新教”的教会,与天主教相抗衡,即以资产阶级控制的宗教来反对由封建主控制的宗教。其结果,一个多世纪的斗争,使得西欧基督教会严重分裂,出现了新教及其各个派别。因而,宗教改革的实质是在信仰与神权斗争的背后隐藏的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夺权斗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称宗教改革是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第一次大决战。就宗教这种精神统治的形式而言,宗教改革实际上是西欧资产阶级根据其自身的利益和要求去改造中世纪的教会,把基督教改造成为符合其需要的宗教。
宗教改革在德国首先发难的原因主要是罗马教皇不仅在政治上干预德国的内部事务,阻挠德国的统一,而且在经济上通过各种税赋剥削德国的城市平民,特别是农民。
马丁·路德坚决反对“赎罪券”,得到人民的支持。1521年,教皇下令开除其教籍,但这并未吓倒路德,他当众焚毁教皇的敕令,宣布同教皇彻底决裂,另成立“新教”。为了宣传新教教义,马丁·路德及其教派特别重视教育。
其他的新教派别,也都很重视教育,比如对贫苦儿童实行免费教育;小学除学习读、写、算以外,还要学习各教派自己编写的教义问答,强调民族教学,重视发展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和职业教育等。
正是在大量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教育思想具有了明显的特点:
其一,重视普及初等教育。由于路德教派和加尔文教派为了与天主教争夺青少年,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在德国、瑞士、尼德兰等地区都特别重视普及初等教育。因此,宗教改革时期新教地区的初等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例如,16—17世纪,尼德兰已具有欧洲最完备的初等教育制度,成为近代欧美国家初等教育的范例。
其二,主张由国家管理教育。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宗教改革家都强调这一点。在中世纪,教育是由教会垄断的。经过宗教改革,部分新教地区教育的领导权已开始由教会之手转入国家手中。可以说,近代欧洲国家教育制度是在宗教改革时期奠定根基的。但从教会垄断教育转变为国家开办和管理教育,这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其中经过了教会与国家合作办学的过程。然而,宗教改革使得世俗办学的大门已经打开,以后随着近代国家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国家办学的制度。后来的“虔信派”还根据“因信称义”的新教教义,大力开办职业性质的专科学校,以使每个信徒都能有正当的职业。
其三,努力使古典文化知识与宗教宣传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新教与旧教一方面都接受古典文化知识;另一方面都为了培养本教派的信徒与巩固自己的势力而对青年一代灌输本教派的教义和教规。这样,由于企图把古典文化知识与宗教结合起来,因而形成了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的矛盾。这一矛盾既反映在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思想之中,又制约着这一时期学校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因此,宗教改革时期教育家强调顺从而不关注学生智力发展问题。在这一方面,他们都没有什么建树,与人文主义教育家相比,可以说是倒退了一步。
其四,建立符合本教派要求的新型学校。新教各派都根据自己的办学方针对原有的学校进行了改造和重建。由于学校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不能完全割断历史,所以马丁·路德在德国、加尔文在尼德兰都是在接管原有学校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改造,并建立新的学校教育体系的,以便使学校教育更符合本教派的要求。
其五,倡导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在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完成了把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圣经》翻译成德语《圣经》的工作,并要求学生阅读德语《圣经》;加尔文也强调要用本族语进行教学。这个特点与近代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相适应的。因为本族语言是近代国家发展的条件之一。然而,以罗耀拉为代表的耶稣会学校却禁止用本族语进行教学,这种做法是显然有悖于历史发展潮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