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南北战争后国家教育制度的确立时期
1807—1860年,美国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工业发达的北方与存在农奴制剥削的南方之间的尖锐矛盾。南部农奴制严重阻碍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61—1865年爆发的南北战争,实际上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从此铲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绊脚石。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到19世纪末,它在各国的经济技术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总的特点是: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美国的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具有民族特点的完整的教育制度终于形成。
林肯
这一时期,美国从一开始就没有统一的全国性教育领导机构,而是以州为领导教育的最高权力机构。南北战争后,各州在州政府领导、监督下成立州教育委员会,作为教育决策机关。州教育委员会依照州教育法来确定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州下面分设学区作为地方教育行政机关。这在美国教育领导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一时期,美国确立了完整的教育领导体制。美国形成并确立了完整的普通教育体制。美国重视托儿所和幼儿园,1855年,德国教育家舒名兹夫人在美国设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实施教育家福禄培尔的理论(专收德籍幼儿),它对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有推动作用。1873年,圣路易斯州首次把幼儿园学前教育列入公立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成为美国完整教育体系的第一阶段。
1834年宾夕法尼亚州建立了美国第一所公立小学,从马萨诸塞州第一个通过义务教育法,到1918年、1919年密西西比州和亚拉巴马州最后通过义务教育法,其间用了60多年的时间,美国基本普及了6~8年的义务教育,即小学初等教育,这个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这一时期,美国的中等学校朝着资产阶级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拉丁文法学校、文实学校、私立中学是美国历史上中学的三种基本形式,其中,拉丁文法学校重视以升学为目标,文实学校与私立中学重视职业训练。南北战争后,各州普遍重视开办公立中学,它是初等教育的延续,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职业方面的准备。
南北战争
这一时期,美国的师范教育也发展很快。美国师范学校是公立的,19世纪末在大学、学院都设立了教育课程。随着中小学普通教育的发展,1889年首次设立独立的师范学院,担负培养中学师资、传播西欧教育思想、发展美国教育理论、改革教学方法等任务。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和法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美国影响很大。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经济、社会地位,美国成立了非官方的全国性教师联合会——美国全国教育委员会,这反映出美国的教师队伍在全国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提高。
这一时期,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很快,其方向一方面是朝实用方面发展,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另一方面是加强学术性。为了适应工农业和商业的发展,美国广泛兴办理工科高校和工农学院,培养工商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就是这时建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