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在新的时期,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重要的发展理念。因此,标准化应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支撑。在加强促进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建设的同时,也要集中力量更多地关注事关社会发展的标准建设。
四、将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在新的时期,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重要的发展理念。因此,标准化应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支撑。在加强促进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建设的同时,也要集中力量更多地关注事关社会发展的标准建设。
一是要支持经济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中关键领域的热点问题,重点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产业标准以及支持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标准,有效支持重点领域标准的良性发展。
二是要支持社会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要把发展社会公益性标准放在首位,大幅度增加对公益性、基础性标准的投入,不断改善公益性标准研制的环境和条件,形成一支服务社会需求和国家目标的稳定的标准研究队伍。
三是要按照国际趋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高度重视资源、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加重视安全、卫生、健康等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这些方面大力支持和发展相应的标准,为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发挥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