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性化教育在中文教学中的实践模式和方法

个性化教育在中文教学中的实践模式和方法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近年来的教育实践,我以为,个性化教育活动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和阶段有规划地展开。潜能导师从事个性化教育,首先必须具有一双慧眼,发现具有可造之材的潜能学生。既然是“个性化”的课程,必须有“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课堂教学是一对多的教学模式,有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等标准化的规范和要求,难以成为个性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具体的个性化教育活动中,经系领导、教师的推荐和介绍,我结识了一些没上我的课的学生。

个性化教育在中文教学中的实践模式和方法

卢云芳

自2009年担任潜能导师以来,我主要致力于发掘和培养中文专业学生的潜能。在此过程中深感中文专业学生具有思维发散、思想活跃、情感细腻、亲近文艺的特点。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是中文专业个性化教育活动中的重要课题。

一种富有成效并具有推广价值的教育活动应该建立一套可操作、可复制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根据近年来的教育实践,我以为,个性化教育活动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和阶段有规划地展开。

一、课堂教学,个性化教育的源头

潜能导师从事个性化教育,首先必须具有一双慧眼,发现具有可造之材的潜能学生。当然,大学校园里的每个学生都具备潜能,都是可造之材,但他的“潜能”是否能转化成“显能”,他的才华是否能锻造成功,一方面依赖于潜能导师的个人能力,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潜能导师和潜能学生的匹配程度。虽然有“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说法,但个性化教育是更高层次的教育活动。同学生一样,教师也不是完人和全才,个人能力再强的潜能导师如果与其教育的潜能学生“不对路”,恐怕也很难施展自己的力量,取得显著的教育成果。

如何令潜能导师和潜能学生“对盘路”呢?学院施行了“双向选择”的方式,这种方式避免了“拉郎配”,十分合理。那么,又如何令潜能导师和潜能学生作出正确的双向选择呢?这当然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学生潜能的发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段时间,有时需要一学期甚或一两个学年。放宽潜能学生的选择范围,不限于一年级新生,应该能增加“双向选择”的成功率。

教师认识学生的最初舞台是在课堂,所以,潜能导师要发掘潜能学生,展开个性化教育,也必须从课堂开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深入理解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结合的教学精神,在各种课内外设计活动中让学生勤动手、勤动脑,发挥他们主动学习的潜能。传统的中文教学比较强调基础专业素质的培养,实践运用的训练略显不足。教师须进行现代教学改革,有意识地在专业课程中设计相应的学生活动,从中寻找和发掘在某方面有爱好和特长的潜能学生。

许多学生因爱好写作而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如何发掘他们当中特别有写作潜力的人才呢?有针对性地在文学课上结合名家名作的讲解布置写作任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讲当代诗歌的那天正巧碰上入冬来的第一场雪,我要求学生以“雪”为题即兴作诗,结果令人欣喜。有的诗作纯净空灵,有的诗作跳脱俏皮,还有的诗作典雅抒情,尽管他们写作的诗歌尚带有一丝青涩的学生气,离正规刊物的发表还有一定距离,但这正显露了他们的璞玉之资,亟待教师的培养和打磨。

再如,诗词写作课程有助于深化学生的专业认知,使之对中华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还能帮助学生把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融入现实生活中,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这种通识教育来鼓励文化教育的发展,挖掘培养有文学素养潜能的人才。既然是“个性化”的课程,必须有“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我提出让学生把写的诗和画、音乐配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考察学生的鉴赏能力;或者截下某些学生熟悉的影视作品的片段,让学生每人写一句诗配画,连起来组成一首诗;或者让学生自行创作,规定诗里一定要包含“文”和“华”两个字。这些富于趣味的方法获得了学生的好评,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便于教师充分地观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掘到有潜力的学生后,再对其进行重点辅导,在创作上尽量引导他们,给他们创作空间。有学生创造了一首排律《梦天洲》,几经修改,可谓相当地道,即使与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格律诗歌相比也毫不逊色。

我校名誉院长张勇传院士非常鼓励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创作,而不少学生对古典诗词创作也颇感兴趣,某些学生具有潜能,如此类课程一直坚持下去,长年累积,可以收集成一本《文华学生古典诗词创作精选》的小册子,这将成为个性化教育活动的一个“个性化”亮点。

二、定期交流,个性化教育的基础

有教育专家指出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水平相当于美国有名望的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坚持在本科阶段实行导师制教学模式。文华学院开展个性化教育活动,实行导师制,其目的也在于从整体上提高独立学院本科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和前者有异曲同工之处。

课堂教学是一对多的教学模式,有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等标准化的规范和要求,难以成为个性化教育的主要阵地。潜能导师必须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和潜能学生交流,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的个性,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激发他们的潜能。

在具体的个性化教育活动中,经系领导、教师的推荐和介绍,我结识了一些没上我的课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确非常“个性”,常规的课堂教学活动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他们甚至是那种上课时会影响教学纪律的调皮学生,这样的学生尤其需要做一对一的专门辅导。

定期单独的面谈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环节,面谈内容不用限制,从个人背景、兴趣爱好、对未来的规划、读书上网时产生的想法,乃至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导师皆可与之详聊,从而了解他们“个性”形成的原因。面谈过程既能够加深师生间的彼此了解,又能够增进彼此的信任。正是在信任的基础上,学生会让教师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并积极配合导师进行相关的训练,进而打磨自己,塑造自我。

在面谈活动中,教师一般会发现越有“个性”的学生越容易感到孤独,有的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里都敏感地意识到自己孤立于周遭的环境,身边很少人认同自己。而教师的责任则是保护这些有个性的孩子,与他们多交流,理解他们,让他们体会到自己不是完全孤立的,自己的才华是可以被认同的。潜能导师的工作有时更像是做心理辅导,面对他们,要抛弃说教的方式,倾听他们的烦恼,交流任何学生想倾诉的内容,给他们“个性”的释放提供一个实在的空间。

如何将这些“个性”学生的“孤立”转变成“动力”呢?潜能导师应该盯准他的潜能,不断地鼓励他,让他建立自信,认为自己可以被理解、被认同、被欣赏。比如,我辅导的潜能学生中有一名很有“个性”的学生相当自傲,其实内心十分脆弱,他爱好写作,而且迷恋现代主义风格的文风,措辞常常生硬而晦涩。面对这种学生,首先要鼓励他积极地写作,每周都要求他携带新作会谈,一篇一篇朗读,一句一句地解释他的作品,然后回馈给他具体的评价和意见,多半是鼓励,有时也有批评。同时,介绍他阅读大量中外作品,引导他比较自己的文字跟经典作品文字之间的差距。于是,每每有新作,他都会第一时间与我分享。一两个月时间,他积累了数万字的诗歌、散文和小小说作品,对这些文字,专业作家读后也给予了积极的鼓励。

采用导师制,师生定期交流,是实施个性化教育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提高教学综合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为什么在重视个性化培养的美国大学本科阶段都未能普及呢?教育专家指出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对一的导师制的教学成本相当高昂,在英国也只有像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这类收入较高的精英学校能够担负。独立学院开展导师制教育活动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学院一方面需要鼓励教师发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也需要解决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遭遇的现实问题(比如因教学、科研任务重,课余指导时间和精力有限,潜能导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学院和教师共同努力,攻克上述困难,才能真正富有成效地将个性化教育活动进行到底。

三、走出校园,个性化教育的出路

潜能导师参与个性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潜能学生的才能得以发挥,产生真实可见的成果。再好的作品无处发表,再强的能力没有舞台展现,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潜能学生就只能一直“潜”着。所以,带学生走出校园,到校外更广阔的空间历练自己、展现自己,是个性化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潜能导师培养潜能学生的未来方向。

在这方面,我还处于起步阶段。比如带他们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引导他们从文物中体会中国文化的魅力;带他们到文化传播公司参加活动,如“湖北电视台的专业摄影师教你专业摄影技巧”、“和老外看电影,聊家常”以及“和湖北独立导演探讨纪录片《大桥下》”等,以此锻炼其文艺审美能力、口才和社交能力。

2011年,武汉大学一学生在各大院校公映了他的专题片《汉口,汉口》,通过和这名学生导演的交流,我发现要让潜能学生出成果,不能急于求成。《汉口,汉口》的诞生经历了长时间的酝酿以及大半年的实拍和后期制作,其作品相当专业和成熟,而身兼编导演数职的作者其专业是历史,之前完全没有电视编导的专业知识,完全是从零开始一步步摸索,终于创作出专业水准之作。武大能培养出这样的潜能学生,文华学院也并非没有可能。当然,除了潜能导师的激发和指导外,在相关方面有潜能的学生还需要获得学院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相关支持。

综上所述,个性化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起点,从中发掘具有“个性”和“潜能”的人才,然后投入大量课余时间和精力,在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平台上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交流中潜能导师须扮演好“教练”的角色,扬长避短,有收有放。重视对创作力较强的潜能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训练,对分析力较强的潜能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因材施教,从不同的途径提高其专业创造能力。同时,潜能导师还应成为潜能学生和校外社会接触的桥梁,创造和提供潜能学生走向社会的机会,让学生找到能够施展和提高自身能力的舞台,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者系文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教师)

参考文献

[1]张蕾,文武,张屹.高校个性化教育体系探析[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1(2):37-40.

[2]郭秋萍,陈建辉,徐凌雁.个性化教育与模式化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10(3):20-23.

[3]邹艳辉.论个性化教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1):14-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