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劳动教育是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劳动教育是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劳动教育,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是作为教育的手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劳动教育具有重视劳动的集体主义的特点。可见在不同的阶段进行有计划的相互衔接的各种劳动教育,能使学生的生产

劳动教育是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劳动教育是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国家教委原副主任柳斌说过:“有人说:孩子不爱劳动责任在家长。不无道理。宠孩子,往往有意无意地在销蚀孩子的劳动观念。”相当一部分农村孩子自踏进校门那天起,在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中,劳动意识日渐淡薄,“跳农门”思想日益增强。在家长的包办代替下,一些孩子连起码的洗衣、做饭、打扫房间之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也无能为力,他们不愿劳动,轻视劳动的思想渐渐形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家长也在学校,更重要的是在于办学的指导思想。教育家徐特立曾经指出:“有的青年同志以为由小学而中学而大学这样发展下去,才算是顺利的道路。”这个“道理”实质上就是给中国教育造成巨大的被当代有识之士称之为“应试教育”的错误教育思想。徐老一针见血地指出:“是的,继续升学是一条道理,但只有一条路,就是把门挤破了,也挤不通。”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一文中指出“应试教育是一种片面式的淘汰教育,它的危害是教育内容偏重智育,轻视德、体、美、劳诸方面,忽视实践和动手能力,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是搞应试教育还是搞全面素质教育,绝非教育学术观点之争,而是对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要真正负责的大问题”。湖南省政协主席刘正、教育家徐特立早就给我们指出:“我们现在培养人,要有好多条大路,都走向同一方向。这同一方向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高劳动的政治文化科学水平。”“我们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者,只会接受书本子上的现成知识还不够,还需要能够发现新知识。那就更需要从手脑并用的劳动中,改造事物、分析事件、综合事物,才能得出关于事物的一些新知识……要发现许多新方法新道理,那就不能只在书本子里发现,只有从改造事物的劳动中去发现。”

劳动教育,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具有寓教育于劳动之中,重视劳动的集体主义,在劳动中发展学生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智力和系统化、量力化、多样化等特点,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劳动教育具有寓教育于劳动之中的特点。徐特立在《解答关于教育方针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要学生参加某些生产劳动并学习这些生产上的技术和道理,都必须针对培养目标。”在劳动过程中把劳动实践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受教育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及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是作为教育的手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徐特立语)。例如适当地组织学生抢收夏粮,让学生亲身体验收割的酸辣苦甜,认识到每一粒粮食得来不易,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达到教育学生爱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目的,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劳动教育具有重视劳动的集体主义的特点。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处理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个人、集体、国家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在学生与工人、农民共同的劳动过程中,把劳动的实践与集体主义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劳动的集体主义性质,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集体主义观点和情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树立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养成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自觉遵守集体纪律的习惯。

马克思说:人起初是从别人反映自己的,人像照镜子那样,从别人发现了自己。例如组织学生与工人、农民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学生就会以工人、农民或同伴为镜子,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品质与能力,当他们的思想行为得到这个劳动集体的肯定与支持时,就会促使其自觉地加以巩固和发扬,反之,就会促使其自觉地加以克服和避免。这种集体主义的教育力量是其他任何方式、方法也难以取代的,这样的活动突出了学生是集体的主人地位,发挥了自我教育的作用,往往能够达到教师直接教育所难以达到的更佳效果。劳动教育具有在劳动中发展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特点。徐特立在《解答关于教育方针的几个问题》中说:“手脑并用地从事生产劳动,即动手改造物质、利用物质、分析物质、综合物质,才能得出特质的知识,才能使智力发展起来。”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手脑并用,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让书本经验转化为自身手脑经验,使学生学到比较完整的知识,并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动手操作的本领,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学生智力。例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自己动手制作电动车的实践活动,起初要求学生能够自觉探寻、掌握和运用学过的知识、原理,充分发挥能力,大胆想象,合理设计、构思,动手制作。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有关知识、原理,独立寻求有关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构思、组装、制作、改进、完善,多次循环往复,学会和掌握了有关技术。在不断改进、提高过程中,发挥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并不断鼓舞士气,增强制作信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知难而进的意识品质,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劳动各环节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依存性较高。所以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专注,不断动脑筋思考、想象。“思维在检查、纠正、改善着劳动过程,而手似乎把各种细节和详情报告结合思维,于是劳动就发展了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进行劳动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学生智力。

劳动教育还具有系统化、多样化、量力化等特点。《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中明确讲道:“初中学生初步掌握一些从事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一些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一定动手能力。”“高中学生学会一些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掌握某些使用、保养、维修等生活和生产用具的基本技能;了解一些工农业生产科学管理常识。”可见在不同的阶段进行有计划的相互衔接的各种劳动教育,能使学生的生产知识、生产技能由低而高,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发展体系。同时在安排具体劳动时能够尽量避免学生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单纯搞某一劳动而使学生感到单调无味,失去劳动教育的意义,这正是其本身多样化的特点决定。

img13

《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中还讲道:“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和强度要适度,对体弱有病的学生和女学生的生理特点要给予照顾,教育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安排具体劳动时,照顾学生的体力和能力的发展水平,过易和过难都是有害的,更不应让学生从事高空作业及易中毒、爆炸或造成残废事故的机械操作等劳动,还要做好劳动保护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具有量力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的特点体现了它的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它是德、智、体、美教育诸因素的综合,又是各学科知识和技能技巧的综合。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属基础教育阶段,它不仅要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少数学生创造条件,尤其要为将要参加社会劳动的多数学生打好就业必需的文化知识和其他方面的基础,特别是劳动素质的基础。因此,为了使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使大多数毕业后走向农村的学生成为“有用”的人。为了提高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素质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农村学校实践素质教育的关键。

(载《新世纪基础教育笔谈·200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