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互动

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互动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以为,应当在重视全员育人的同时加强全员自育,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导向,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走进社会、认识国情、把握时代、反思自我、自主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总体上看,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劳动力市场,我国的企事业单位普遍面临着国际化的竞争,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互动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

欧阳康(华中科技大学)

自1994年至今,中国高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已经开展了近20年,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之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下一步应当向何处去?我们以为,应当在重视全员育人的同时加强全员自育,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导向,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走进社会、认识国情、把握时代、反思自我、自主发展。

一、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状况的功能性反思

近年来,我们都感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对高等教育的比较严厉的批评,一是钱学森先生在他去世之前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比较严厉的批评,被称为“钱学森之问”,二是温家宝总理也曾不无严厉地谈到了中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两个不适应”: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界的同志们不仅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而且还可能会觉得有点委屈和不安。我们以为,中国高等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1999年的扩招和合校以来,可以说是取得了革命性的跨越式发展。但是,来自多方面的对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不满意却让我们多少有些意外,看来我们教育者包括教育管理者的初衷与社会各界对我们的要求与期盼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经过梳理,我们以为,当前教育至少面对着来自六个方面的不太满意。

第一,广大民众不太满意。

有人说,中国搞改革开放、建设市场经济多年了,现在剩下了计划经济色彩最浓的两个堡垒: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然而,近来医疗界提出了一个全民性的医改方案,于是社会批评的目标就集中到了教育界。1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实际上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并且获得了革命性的发展,不管在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还是在高等教育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民众好像还不太买账。那么民众到底不满意什么?我们以为,最根本的大概还是教育公平的问题。同为中国公民,是否应当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社会如何保障大家有公平的教育权?这里涉及的更深层问题是:教育公平到底是机会公平还是结果公平?如果要看结果是否公平,即看不同的人们是否受到了平等的教育,那么,这种公平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我们以为,真正的公平应当是机会的公平,即努力给各种先在条件必然存在很大差异的人们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而这就对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然,这里也还存在着形式上公平与实质性公平的巨大反差。

第二,优秀专家不太满意。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可以说是这种不满意的代表性声音。钱老作为中国的一名顶级科学家,提出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质疑,他的不满意之处主要指向哪里呢?应该说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方面的成效不满意。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人问津诺贝尔奖,而且普遍认为我们还离之甚远,甚或遥遥无期。然而,杨振宁先生对此曾有过一个比较乐观的说法,他认为中国再用20年就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可很多人对此并不乐观。如何尽快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什么样的中国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顶级优秀人才?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中央领导不太满意。

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9月4日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考察时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两个不适应”的基本估计反映了中央领导对于教育的不满意。我们知道,中共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已经有不少年了,各级领导和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在提升,对教育的投入在加大,而教育自身的发展却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既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意志。社会之所以需要教育,国家之所以花钱办教育,就是要培养优秀人才,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责任。

第四,用人单位不太满意。

高校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人才,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评价对于教育成效评估具有一定的权威意义。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所面对的就业难题,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普遍反映真正优秀和如意合用的人才偏少。到底是大学毕业生人数过多,超出了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还是高校毕业生在类型和质量上不能适应社会的广泛人才需求?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多方位的分析。这里既有我国企业需要更新换代、提高科技知识含量和对高端人才需求的问题,也有大学毕业生降低就业期待、立足现实需求从基层做起的问题;既有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社会文化需求做好高端人才培养的问题,也有高等教育优先发展并进而引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方向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总体上看,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劳动力市场,我国的企事业单位普遍面临着国际化的竞争,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的高校就其招生数量和专业而言仍然是高度计划的,而所有毕业生却要直接面对市场,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挑选与挑战,进而使用人单位更加满意,这对处于计划与市场之间的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五,学生和家长们不太满意。

对于大学,最基本的满意与不满意可能还得看大学生和家长们的态度。当前我们的大学生大多出生于80后,90后出生的近年来也开始进入大学就读。随着办学经费体制的改革,国家、社会、家长以及大学生都以不同方式成为高等教育或大学生学习的投资者。这里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对于大学生和家长来说,上大学是否成功,应当以什么为标志?是从大学拿到毕业证书、学位证书,顺利离开学校即为成功,还是要延伸到获得称心如意的工作、有了服务社会的机会,使自己已经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有了回报的可能,甚至有获得可观经济收益的前景才算成功?这个问题同样也涉及学校的责任。学校的责任是让学生按照有关规定顺利毕业即告完成,还是要延伸到帮助他们获得较好的工作,并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才算完成?目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特别关注,甚至提出了以就业情况定招生数量的价值导向,实际上是要求大学把工作延伸到就业市场和就业竞争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低下,从学校的角度看,可能仅仅意味着部分学生不能就业,而对于一个个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则不能就业的比例是百分之百。大学生毕业后一时不能就业,不一定意味着大学生们学习的失败,因为就业的实现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但就业率过低和过难,不仅会加大家庭的负担,也有可能成为大学生们的一种人生挫折,从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第六,高校教师干部也不太满意。

面对以上来自各方面的不太满意,高校教师和高校管理者也提出了类似的疑问。一方面,大学教师的辛勤工作为何得不到各方面的足够认可与满意?如果这种状况长期持续,大学教师的价值如何得到体现和实现?另一方面,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各方面质疑也可能影响到社会的投入,妨碍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进而影响到教师的发展机遇和必要空间。中国高等教育如何才能做到与中国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甚至超前发展,并为之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的高等教育应当如何更好地发展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以上我们列举诸多问题,究其实质,是想借助于多种参照系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及其育人效果进行功能意义上的考察与评价,在更加严格的意义上进行多方位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我们应当勇于正视当前我们所存在的问题和所面对的挑战,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改进我们的办学方式,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上述各方对于高等教育的不满意都是由文化素质教育不够完善造成的,其实这既有大学教育的问题,也有大家的观念问题,还有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从整个高中、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教育错位问题。有人甚至这样描述过中国的教育错位:幼儿园急着教小学的课,小学急着教初中的课,初中急着教高中的课,高中急着教大学的课,而到了大学却发现还有一些基本的教育缺失,于是不得不补在幼儿园就应当教的东西,要教大学生们做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教他们以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进行基础性的人性、人格、人品培养。而这就是人的基本素养与基本品格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从本文讨论的话题来看,就是要对文化素质教育作一个恰当的定位,这里有三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我们今天所讲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被纳入全面素质教育的视野中来加以考察。全面素质教育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文化素质教育只是全面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也只是教育部多种教学指导委员会之一,虽然它是其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和特殊作用与影响的委员会之一。1994年起,时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的杨叔子院士和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倡导素质教育,当时有一个很明确的针对性,就是由于高考文理分科所带来的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局限和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问题甚至还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了。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把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重要内容,既指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对文化素质教育作出了宏观的战略定位。我们应当在这样的双重意义和二维高度上来思考文化素质教育。

第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文化素质教育应当进入规范化的课程教育体系中,才有可靠的载体,才能得到具体的实现。多年来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文化素质教育课,有的学校还打造了一批精品课程,对拓展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体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现在看来,要把文化素质课真正上好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一是拓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覆盖面,将更多的学科内容开设为素质教育的课程;二是扩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涵,使之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三是要提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质量,使之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魅力;四是要增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数量,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有机会选修该类课程,受到文化的熏陶与洗礼;五是要把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精神与价值灌注到各种专业课程之中,使之能提升文化品格,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等等。

第三,文化素质教育在大学生成人成才中的地位。

大学时代已经是人们专门学习的最后时期,大学生毕业后就将直接走进社会,作为一个成熟的主体去从事工作、服务社会、面对挑战,因此他需要一种全面的素质,需要成长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社会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文化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的全面的素质培养和修炼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根本的功能也许在于促进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升其文化品格,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大学自1994年开始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1994年至1998年是发起和探索阶段。1994年华中理工大学(今华中科技大学)在中国高校中首倡对理工科大学生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并得到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教育部高教司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当时文化素质教育关注的重点是“三个注重”,即“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注重个性发展”。1995年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全国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第二,1998年以后,文化素质教育进入推广和提高的阶段。1998年,教育部指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提高水平和发挥作用,提出了“三提高”的工作目标,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进一步拓展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1998年,随着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在全国高校普遍展开。

在中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对领导和保障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国家教育部设立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邀请全国高校的相关领导和著名学者担任委员,负责指导全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研究和解决其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该委员会已召开三届,均由杨叔子院士担任主任委员,秘书处设在华中科技大学。该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工作会议,持续地推动和指导着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二是在大学设立专门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由国家教育部设立并授牌。第一批于1999年正式设立,共32个基地,由于不少单位是联合设立,所以共涉及53所学校;2005年增设第二批共61个基地,其中有14个基地为57所高校联合设立。现在我国高校共有93个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其遍布在近150所高校内。这些基地得到了所在学校在人员、经费与政策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和保障,对具体组织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如何走向一个新的15年?这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体系。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党中央提出两个核心问题——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应开展什么样的文化素质教育,怎样更好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或者我们也可以把问题转化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何在,如何实现它的核心目标?这里有几点建议。

第一,尽快从涉及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些概念争论中超脱出来。

近年来,围绕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界定和内涵存在着一些争论,需要我们予以正视。从国家教育部的官方文件来看,使用的是文化素质教育概念,并将其看做素质教育的内在组成部分。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使用的也都是这个概念,在文化素质教育的旗帜下开展相应的活动。然而,近年来,也有学校把他们开展的类似活动叫做“通识教育”,与国外所说的“General Education”相比照;有的则叫做“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来源于国外一些高校所叫的“Lib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Arts Education”;国外还有高校将其叫做全人教育,即英文的“Whole-Person Education”。也有的高校既讲文化素质教育,又讲通识教育,也用博雅教育,希望把多方面的内容都容纳进去。但是,也有的学者不赞成这些提法,认为它们是与文化素质教育有区别甚至是对立的,主张用文化素质教育来加以统一或统摄。笔者以为,这种争论,一方面反映了素质教育尤其文化素质教育可能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形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人们力图从不同的侧面来开展活动,强化其不同的侧面。笔者认为,这些概念方面的讨论如果能够形成共识,对于澄清问题无疑是有好处的,但如果一时无法达成共识也不要紧,因为关键和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名分,而在于实质,在于我们的总体教育理念和实施方略。不管以什么名目来展开,只要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塑造,有利于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就应当允许和鼓励。

第二,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相关基地应当拓展自己的工作边界。

什么叫拓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边界?过去我们关心的比较多的是人文知识的拓展,希望能够开设更多的选修课,后来发展到了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现在又提升到了高端素养的培育和养成,这就需要更加丰富多样的载体和手段。那么,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下一步应该向哪个方向深化和发展呢?需要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开拓的精神。如果我国各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相关机构都能将工作边界再拓展一点、工作思路再细致一点、活动内容再丰富一点,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会在整体上实现更大的拓展,而拓展的目标就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的高素质的培养。

第三,要关注文化素质教育的三种内涵或三个层面。

文化素质教育包含着三个基本的层面: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境界层面。我们过去在前两个层面做得还是不错的。首先,在知识层面,我们强调了人文与科学并重,即理工科的学生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提升人文修养,人文社科的学生要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所有的学生都应当既有科学的又有人文的素养。实际上我们看到,理工科的学生不一定都有很好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而学人文的也不一定就有很好的人文素养,我们需要一种整体性的教育。其次,在能力层面,我们强调感性与理性能力、动脑与动手能力、批判与建构能力、服务与创新能力等的统一。然而,今天我们更看重的是第三个层面:境界层面。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人的境界提升是一个从自然到功利到道德到天地的过程。马克思的墓志铭上写着:“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笔者以为,当代大学生缺失的是思想境界,而境界提升实际上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向哪个方向去改变?向最理想的方向。理想在哪儿?理想在人的心中。这个理想是怎么生成的?是在人的全部生命体验中去感悟的。

从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一方面要强调提升境界,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们敢于和善于去面对消沉、面对堕落、面对沉沦。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往往只关注人性和人心的高端方面,而笔者以为,同样应当引起关注的恰恰还有低端的东西。如果人生没有一种高的境界,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是没有目标的,甚至会出现消沉与堕落。所以,我们不仅要问一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应该问一下,“钢铁是怎样锈蚀的”。从人性的基础性假说来看,西方文化是原罪说和性恶论,中国文化是性善说。然而,不管是性善性恶,在现实社会中,要么由善变恶,要么由恶变善,关键在于自我意识和自我规范,唯此,才有可能在行动中获得自由。大学生们追求自由,但对自由也有很多的误解。例如,不少人把自由简单地理解为随心所欲。其实真正的自由不仅仅是随心所欲,而首先应是认识和超越限定。英国哲学家柏林把自由分为两种,一种叫做积极自由,即自由地做想做的事情(free to do what you want to do);一种叫做消极自由,即超越限定的自由(free from the limitation)。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限定中,只有把握和消除了限定,才有可能实现积极自由。大学生也是如此,只有把握和消除了限定,你才可能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free to do what you want to do)。其实每一个大学生都生活在受到各种限定的环境中,从他们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要遵守校规,要去学习,要去上课,要做作业,要做实验、完成论文,等等。这些限定已经将他们压得喘不过气了,那么,他们应如何去实现自由,并达到真正的自由?笔者以为,如果对于自由理解得不正确,他们所追求的自由就可能变成没有前提的随心所欲,成为一种放纵,甚至成为一种无政府主义。

五、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合理有效途径

有了一个好的目标还不够,还需要探索它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实现途径。围绕这一途径,有很多争论,需要我们去探讨。

第一,人的优秀素养到底是教出来的还是养出来的?这里说的教是指来自外部的灌输,这里说的养是指自我的体验。过去我们比较强调外部的环境和教育,现在却越来越感到体验的重要性。笔者是从事哲学研究的,故特别重视人生的体验与感悟。笔者以为,真正的优秀很难说是教出来的,而是自己悟和养出来的,是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最现实的情况是,同样一套教育体系,同样一套课程,同样的教学方法,教不同的学生,学生却分化得非常严重。以相似的分数招收进校的大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环境中却迅速地发生分化,虽然大多数人保持在一般状态,但优秀的和落后的则向两个极端迅速分化。因此,同样一个体系对于不同人的作用是非常不一样的,而这里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学生对于学校的教育和环境有着非常不同的自我领悟与自我内化。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从学校的角度看,就是提供一种氛围和条件,而其作用,则要看不同学生对其的认同与追寻。

第二,学生如何才能由被教育者转化为自我教育者?我们过去一直强调“全员育人”,笔者认为更应注重“全员自育”。只有当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的时候,我们的育人体系才可能发生作用,否则再好的教育体系对学生来说也无非是一些外在性、强制性和框架性的东西,难以对他们的内在因素发挥实质性的积极作用。华中科技大学的172名学生,以王艾甫先生无意中发现的没有发出的84张阵亡通知书为线索,为太原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湖北籍阵亡烈士寻找亲属,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在履行国家责任的过程中迅速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后来我们继续开展红色寻访,为赤壁市羊楼洞野战医院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寻找亲友,寻访改革开放30年,寻访新中国成立60年,等等。这些活动促进了外部信息向学生内在心理和社会要素的转换,引领了他们的思想进步,加速了他们的成长过程。这就表明,充分认识历史的现代意义,发挥历史事实的教育作用,促进历史意识的现代塑造,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多么直接和重要的意义。

第三,教师如何才能由演员转换成导演或教练?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给大学生上文化素质教育课,教师好像是演员一样,在课堂上演讲,学生是听众,二者之间往往存在着主动与被动的巨大反差。即便教师表演得再好,得到了学生的好评,但如何实现课程内容的内化,仍然是个值得讨论的事情。笔者以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应当是让学生成为演员或运动员,教会他们自己去表演,去提高素养,去创造好的成绩,因此教师的角色应当由演员向导演或教练转换。在文化素质教育的课堂或活动中,教师不应当冲到第一线,而应当是在第二线甚至第三线,让学生冲到第一线去做、去学习、去进步。笔者多年来给本科生讲授“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时,就要求学生们自己研读教材、研究专题,自己做PPT,自己上台演讲。比如,一名学生演讲过后,随机请几名同学来对其所讲内容和形式进行点评,然后再请其他同学来对点评进行评议。这样一来,所有的学生都变成了演员或运动员。他们分别扮演着教师和运动员的角色,履行着评委和裁判的职责。笔者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前主动学习研究,认真仔细备课,也要求所有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仔细分析评价,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效果优异,对学生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该门课程也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第四,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如何在素质教育的统摄下进行更好的整合。

每所学校都有很多资源,分散在学校的各个方面,由各种职能部门管理,如何将它们汇聚起来作为一个系统投入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并将各方面的力量汇聚成为一种合力,从不同方面推动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这是当前特别值得我们研究且需要努力去做的事情。很多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华中科技大学得到企业家资助,专门修建了一栋大楼,创办了启明学院,设立了创新基金,吸引了优秀大学生和相关团队在这里创新创业,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卓越发展提供机遇和空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里的一个重要办学理念在于: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性选择,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不仅是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事情,也是全校的事情,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都应当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自己的工作来抓紧抓好,如此,学校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够形成合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六、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

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很多特点,这里重点谈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相结合。谁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体?对此高等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论。有的人主张教师是主体,也有人主张学生是主体,由此形成了教师主体论和学生主体论。在我们看来,教和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基本方面,教师作为教育者,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起着引领把关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体性对教育教学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教学的客体,但他们并不完全是被动的,他们同时也是学习研究思考的主体,掌握着学习的进度和质量,决定着学习的效果和水平。一个好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并有机结合的过程。没有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就不可能按照预期的目标来培养学生;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再好的教师和教育体系也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这就是教和学的辩证法,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辩证法。在文化素质教育中也要特别注意处理好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教师是主导的,优秀的教师应当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向着更加积极主动和健康的方向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实现对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有效引领,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为未来人生积累更多的经验和财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全员育人主导下的全员自育。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对教师的素质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说,强化素质教育,也许意味着对全体教师文化素质的一种重塑,要求每一个人都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大学教师的教师资格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不断充实和提升、不断考核和监督的。

第二,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在社会高度分工的条件下,一般说来,大学生最终要通过从事一定的专业工作或在一定的行业中服务于社会,所有的素质都要在专业性的工作中得到表现和应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素质不是脱离专业而存在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相应地,素质教育不可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地存在,其只能依托于和贯穿在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习之中。如果没有了专业,再好的素质也难以发挥作用。文化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使专业知识与素养的训练变得更加扎实和丰富。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具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使专业学习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专业训练具有更高的文化品位。

第三,教师的教练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性练习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不应当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求身体力行,因此文化素质教育不能采取满堂灌式的教,它应该是教练式的教,从而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性练习;不仅在课堂上练习,而且也在实践中练习,让师生在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实现良性和健康的互动,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进步、成就与快乐。做一个好的教练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践性的教学也对学生不断提高自我素养提出了要求、提供了空间和机会,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第四,规范式教育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今天的中国高校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强调整体性、规范性和统一性的,为的是保证高等教育的基本质量,但如何在此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则尤其需要进一步探讨。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走向了大众型,但这仅仅是从招生比例来说的,并不能成为降低高等教育质量的口实。从高等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来看,它仍然承担着培养高端人才的任务,并且仍然应当是精英教育,或者至少应当保持精英品格。笔者以为,精英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受教育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文化素质教育也应当成为个性化教育的内在组成部分和重要途径。

七、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情况

在我国理工科大学中,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1994年,华中理工大学开始实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1996年正式建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9年首批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这些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以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为指导,以培养兼具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为目标,针对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层层推进、不断深入,在以下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厚实的基础。

第一,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课程结构,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覆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即①实施按前三个学期不分专业、系科打通培养的方案,以强化基础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②实行人文社会科学辅修专业制,学校开设了130多门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③开设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明确要求,文科学生要选修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课程,理工医类学生要选修12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④每年举行一次“中国语文水平达标考试”,要求所有本科生、研究生均要通过“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

第二,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校园人文景观,不断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科学交融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学校举办人文讲座和自然科学讲座、科学实践精神讲座达1 700余场,听众人数累计达100万人次。学校将人文讲座部分演讲稿整理出版,《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一书6卷,累计发行量达30多万册。学生通过讲座领略到学术大师的风采,接触到学科前沿的发展,开阔了思想,活跃了思维。“让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中华诗词创作、交响乐民族音乐和戏曲艺术欣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节、读书节、科技节、“公德长征”、“为烈士寻亲”、“衣援西部”等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自我创造、自我教育、自我展示提供了舞台。学校还投资建设“世界文化名人园”等一批人文景点,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融合,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三,结合专业课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同时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鼓励教师结合专业课的教学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为此,专门组织力量,通过访谈、课堂教育观察等方式总结出教师结合专业课进行人文教育的八种方法。学校还选取大学外语、大学物理两门公共课程,结合公共课教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教改探索。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文化素养。为此,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在新进教师岗前培训时,邀请杨叔子等专家作文化素质教育的专场报告;在人文讲座现场,设教师听席,并将一批中青年教师推上人文讲坛;不定期举办“人文沙龙”;利用周末面向全校教职员工举办系列经典名著读书班。要求教师每年或听若干场次的讲座,或精读一本人文类的经典著作,或听一门人文类的课程,并作为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

第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渠道。学校明确规定,社会实践课程是全校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由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是由社会学系教师为全校学生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实践部分则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两部分的综合成绩构成学生该门课程的得分。学校每2~3年举行一次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的评选活动。2004年,学校成立了民族精神研究院,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社会调查并积极宣传民族精神。

八、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验区的理论与实践

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获准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批准号:教高函〔2007〕29号)“全员育人和全员自育互动:构建以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为目标的大学生文化素质实践教育体系”,学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入新的阶段。我们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主线,实现育人与自育的全员互动。

1.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第一,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当前,要重点加强人文教育,尤其要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同时,为适应当代知识发展中出现的综合创新的特点,从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两方面入手,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创新的能力。

第二,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分层次发展的背景下,作为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重点大学,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当服从学校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需要,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全面素质教育促进各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水平发展。

第三,文化素质教育应强调的是“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的互动。“全员育人”指的是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全员自育”指的是教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要主动实践、积极参与、提升自我。二者之间应当逐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以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第四,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主要体现在认知(知识)、态度(精神)和行为方式(实践)三个层面。三者相互联系又各有其特殊性。具体而言,认知和态度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行为方式则既是学生文化素质的外在体现,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其在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者协调一致,最终追求的是知行合一,做人与做事统一,以及人文精神与科学方法统一。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实验区在前期重点解决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促进知识内化为精神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实践教育体系。

2.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验区的工作机制

为做好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实验区工作,我们努力以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为目标,建立以“全员育人”和“全员自育”为基础的,融认知、态度和实践教育为一体的文化素质实践教育体系。

学校建立了“学校领导,基地统筹,职能部门实施,院系配合”的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实验区设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负责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欧阳康教授担任组长,小组成员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研究生管理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以及各院系的负责人担任,办公室设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实验区的运行模式是:由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主体,其他各职能部门和院系通力合作的运行模式。基地统筹安排实验区的工作和培训内容,做好各职能部门及各院系的协调和分工工作;教务处完成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工作,组织各专业教研室做好课堂教学、专业教师的管理考核工作;学生工作处、研究生管理处、校团委、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等部门做好各种类型活动的策划、实施工作,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各院系提供资源,配合和协助职能部门开展相应活动,对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及时进行总结,以便学校进行研究和调整。

在对实验区的考核、评价方面,学校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广泛收集各院系和师生中的反馈信息,对照预期目标,每半年进行一次系统和全面的考评,并形成考评报告,以作为改进和提升工作水平的借鉴。

3.我们的主要工作

第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多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注重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统计。从对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文化素质较弱和知识结构单一是制约毕业生高水平发展的两大因素。对在校学生的社会调查中,发现了学生们所存在的多维困惑。我们一方面坚持调查研究,一方面对文化素质教育教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找出问题,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学校先后进行了“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教育的调查”、“美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近百年来中国高等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的调查”、“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状况的调查”、“社会对高等工程人才文化素质要求的调查”、“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文化素质教育目标的专家调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效果”、“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发展”、“国外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想与经验”、“华中科技大学人文讲座的影响”、“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问题”等专题调研。

第二,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深化理论认识。通过对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我们对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规律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第一,文化素质是形成综合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第二,人文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导向性,特别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第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第四,知识教育是基础,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要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要融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教育为一体;第五,提出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八种方法;等等。

第三,承担的文化素质教育教改项目。学校先后承担过教育部立项的文化素质教育教改项目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理工科大学加强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文化素质教育的难点与对策研究”、“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评估研究”、“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十年经验总结研究”、“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专题研究”、“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

第四,对于10年来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总结、反思与提升。学校于2006年4月11日召开了“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原教育部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刘献君,朱玉泉书记、李培根校长、欧阳康副书记等出席了大会。会议总结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13年来的成功经验,交流了各部门和各院系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做法,探讨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会议提出要把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校园相结合,把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与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结合起来,把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相结合,等等。本次会议为学校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工作基础。2009年5月31日,值华中科技大学纪念人文讲座第1 500期之际,学校召开座谈会,校党委书记路钢、常务副校长林萍华、校党委副书记欧阳康、著名哲学家涂又光等出席了座谈会。大家畅谈人文讲座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透析其在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的作用,探讨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九、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实践教育的工作体系

1.全员育人视角下: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型课程体系的构建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要突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主题,为培养知识基础扎实、结构合理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要重点解决高等教育中因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分离而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理论知识的教学是基础,但一定不能忽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这对于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们努力全面规划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扩大其覆盖的范围,使其包括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道德与人生、经济与管理、法律、国际国内社会与政治热点问题、科学与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课程,力求体现古今贯通、中西合璧、文理渗透、综合交叉的课程设计思想。

积极构筑“板块”模式课程的课程体系。我们将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总体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主要是设计各类文化素质教育相关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由学校教务处予以组织实施;第二个板块主要是组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由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组织;第三个板块主要是依靠各院系的资源,开展各类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或论坛等,由校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工作处、团委组织,各院系具体实施。

明确文化素质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每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安排一定的实践部分或内容,并设计专门的实践学分;教师在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要求或引导,学校制定比较明确的文化素质课程教学规范,对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提出具体要求。

2.全员自育视角下:文化素质教育中实践行为的积极引导

学生不缺乏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的愿望,缺乏的是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的平台和引导。第二课堂既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自我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本实验区的建设中,我们将鼓励、支持并引导学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学术研究、发明创造、文学艺术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校内实践活动展示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首先是学生基本公德的实践养成。我们以“公德长征”活动为主要形式对大一学生广泛开展基本公德教育和传统道德文化教育,通过实施“温馨提示工程”、“律己工程”、“责任工程”三大工程,在全校开展大学生公德实践活动,提升全校学生的公德意识。要求每个院系在学校、社区或其他社会机构中至少设立一个公德责任区,要求全体一年级学生要在责任区中完成一定时间的公德实践。每年3月启动“我与公德”征文活动,5月进行总结汇编,并下发至全体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践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方面。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在本实验区中,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是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素质的重要环节。在学校层面,每年组织1 000名左右学生参与文化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在院系层面,每年组织5 000名左右学生参与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学校成立了红色寻访基地,在全校成立20个红色寻访社团,每年组织“为烈士寻亲”、“踏寻革命足迹”、“改革开放30年成就寻访”等红色寻访活动。

3.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价值观的实践养成

责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主要引导学生树立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区和岗位上建功立业。学校每年为学生组织安排40场左右的国家形势政策教育和国防教育讲座,拓宽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掌握大局的能力,提升大学生服务社会、建功立业的责任意识;每年联系国家重点行业、艰苦行业、西部和基层单位为学生组织不少于20场的就业宣讲,并组织学生到以上企业、单位实践锻炼;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为周边社区进行电器维修、义务家教、社区英语角、法律咨询、健康宣传等各种活动;联系湖北省的部分贫困县市,让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依托学校15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当地的城市规划设计、交通规划、企业技术改造、文化教育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4.全员育人视野中的教师培养与自我发展

我们努力把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的发展。文化素质教育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育人首先体现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讲授方面,其次体现在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教育之中。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形象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即所谓身教重于言传;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三是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理解,可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能育好人的前提是自育,主要体现在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专业学识、研究态度等方面,也体现在教师能否充分挖掘出专业教学中更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都有赖于教师自育的具体状况。

我们鼓励教师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鼓励教师在课堂内对学生进行读书引导等,要求各专业教研室集中备课,研讨制定所授课程的文化素质教育的专门方案,并报给学校集中备案。每位教师每年至少要听1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或读1本人文社会科学名著,或听5次以上人文讲座,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文化品位。学校出版了《专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一书,总结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八种主要方式: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学校选取大学外语、大学物理两门公共课程,设立了“物理学作为对理工科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的研究”、“实验物理学与人文科学一体化教学体系和模式的探讨”、“面向21世纪英语现代化教学模式研究”等教改项目。

5.学生的自育与育人体系的构建

在本实验区中,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师育人基础上的自育,主要体现在学生能主动地接受,主动思考、实践,主动消化、提升。同时,学生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也可发挥其特有的育人作用,如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学生自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等,这些教育都有其特殊的效果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明确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我文化素质发展规划活动,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参与教育,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班级和党团组织的作用,把班会、团会、党支部会议等看做学生开展集体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有意识地引导和专门安排各种形式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发挥学生会和各社团组织的作用。全校的10多个社团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开展各种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来达到其独特的教育效果。我们通过每年举办政治思想、社会管理和科技创新三个方面的优秀学生培训班,为学生提供必要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发优秀学子向“政治精英”、“工商巨子”和“学术大师”方向发展。

十、本书的体系结构与内容特点

本书从不同侧面记述和总结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情况,也是对一些典型案例的深度分析与理性提升,形成了一些特点或优势。

(1)在本科生中形成完整有效的体系。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从本科生开始的。学校的在校本科生约3万余人。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我们对本科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实施方案,即一个中心、两支队伍、三个结构、“四化”目标、五个理念、六个平台。①围绕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②抓好两支队伍,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体现教育者的全员性,高校的所有教职工人员都承担着教育人、培养人的责任;要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高校的所有学生都承担着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责任。③建立三个结构,即以组织架构(班级和团支部、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宏观引导、自我需要和服务外界)、反馈机制(形式反馈、结果反馈和氛围反馈)三个结构为保障,构建学生自育体系。④树立“四化”目标,即强调教育范围全面化,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学校育人工作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中;强调教育内容内在化,将文化素质教育转换为所有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强调教育视野国际化,使文化素质教育结合国外大学生好的发展和成长方式;强调教育效果最优化,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形成师生间的角色互动和教学相长。⑤贯行五个理念,即动力影响着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因此要激发最大多数学生自我发展的热情和动力;机遇影响着自我发展的高度和能力,因此要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引领影响着自我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因此要引领发展的正确方向;制度影响着自我发展的空间和环境,因此要创设最优秀的制度;氛围影响着自我发展的自由和个性,因此要构建良好的氛围。⑥完善六个平台,即通过完善党建工作自育平台,帮助学生提升政治素质;完善公德自育平台,帮助学生养成基本公德;通过完善社会实践自育平台,帮助学生养成社会责任感;通过完善科技创新自育平台,帮助学生养成创新精神和能力;通过完善科学价值观自育平台,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就业观;通过完善心理健康自育平台,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其中对于本科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侧重其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则重在其思想品德的养成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对于研究生则更加侧重学术规范的训练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2)在研究生中凸显特色。近年来我们努力将文化素质教育拓展到研究生和教师范畴。我们将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界定为以知识、思想、方法、精神为基本要素,并可满足研究生创新、实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这四个要素高度概括了文化素质的内涵,是文化素质各方面的集中体现。我们努力将这四个要素转变为可量化、可操作化、可规范化的实践模式,以研究生群体的特点为立足点,探索和实施研究生文化素质培养模式,摸索和总结出了一个独特的、全方位的研究生文化素质培养模式——RIPH模式,即责任(responsibility)-创新(innovation)-实践(practice)—健康(health)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模式。①责任教育是当代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点、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关键。责任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对研究生精神和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因而它超越了传统意义上责任教育的要求和内涵。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健全的人格是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夯实这一基础是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②创新教育是对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等多方面创新素质的培养,其目的是培养全新的创新型人才。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是高校科学前沿研究的生力军。因此,只有进行良好的创新教育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真正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③实践教育不仅仅是指课堂外的社会实践,还包括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社会急需能力的培养。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掌握与驾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正确的学习、科研方法的能力。它所涵盖的内容都属于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范畴。④健康教育包括对学生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教育。其中,生理健康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通过对学生心理的辅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等。目前研究生除学业、就业、经济方面的压力外,身心健康、爱情婚姻、家庭等方面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因此,只有做好对研究生的健康教育才能保证对研究生其他素质的培养。在这四大平台中,责任教育是核心,创新和实践教育是手段和目标,健康教育是保障,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稳定而又灵活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是一个可操作的、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

(3)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我们认真制定了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多途径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以此适应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努力探索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一方面积极构建基于学科大类课程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扩大优才优育模式、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学研产合作培养模式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覆盖面,同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各学科专业的特点,优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整合实验教学体系,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展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深入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倡导基于问题或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法,推进研究性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

(4)努力为优秀拔尖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学校创办了专为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开设的启明学院。启明学院作为教育改革的创新示范区,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实践和科技创新,探索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创造教育的新途径,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启明学院全面实施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过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知识,开展适合个体发展需要的训练实践,使学生从中获得创新活动所依赖的知识、能力、态度、思维方式和精神力量,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启明学院文化素质教育主要以创新实验班和创新团队为实施对象。创新实验班重点以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创新教育论坛、经典阅读及导师制等为载体,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团队重点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强调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思维更活跃、个人品质更完善,帮助学生突破专业的狭隘性,使学生视野更为开阔。

(5)从内容上看,既有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内容的“党旗领航工程”,也有在实践中以多种形式展开的思想道德修养实践,还有以强身健体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文化。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学校于2007年提出了“党旗领航工程”的工作思路,开展了“党旗领航,责任以行”的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早日站在党旗下”——面向新生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帮助新生深化对党的认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旗在我心中”——面向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和党员的引导和管理,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我为党旗添光彩”——面向高年级学生党支部和党员的“特色党日”活动,帮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践行党员承诺、发挥党员作用、升华党性认识。我们注重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将大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全校广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创新能力,将暑期社会实践与日常实践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砥砺品格、奉献社会。结合社会现实与当代大学生需求,开展“公德长征”、红色寻访、“衣援西部”、博士医疗团等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品牌,力求开展更多受学生喜爱、受社会欢迎的实践活动。

(6)从团队构建模式来看,既有以优秀教师刘玉教授为核心而形成的Dian团队,也有以自主管理见长并多次获得世界顶级大赛冠军的联创团队,还有教师辅导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冰岩作坊团队和记者团。①Dian团队将学生的培养着力点放在课程教学、科研项目和团队文化三个方面,三者相结合构筑了一个完整而立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尤其重视团队成员的道德培养,通过50多种文件(其中涵盖章程、守则、制度、管理/奖励办法、团队活动策划指南等)作为有形的力量约束着队员们的行为,成为Dian团队道德培养中的“硬实力”。以刘玉教授为代表的导师们在言行举止中所表现出的高尚道德,以及队员在学习、科研和生活中向同伴所传递的道德行为是Dian团队道德培养的“无形之手”,成为极为重要的“软实力”。②联创团队最大特点在于:“自发创建、自主运行和自我教育”。在团队的运作和学术研究中,他们一直没有指导老师,团队的一切事务均由学生自己决定。因此,全员自育就成为团队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联创团队着力于“用志趣吸引人、用技术武装人、用创新发展人”,创造出联创团队的独特文化氛围。他们以主动学习、实践为方式,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通过新老队员之间的朋辈影响以及队员自身的自我教育来提升团队队员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多次在微软“创新杯”全球大赛中获得大奖。③冰岩作坊团队作为一个以互联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大学生团体,挂靠在学校宣传部,实行的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负责制和基于平等的朋友式管理关系,定位于“用最前沿的技术为师生提供网络产品和服务”,践行“互动、创造、完善、印象”的理念,从最初的网站建设和维护发展成为集校园网络建设及Web技术研发于一身的综合团队,通过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成员树立创新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共培养出了100多位优秀的互联网人才。其中,2/3的队员就职于百度、腾讯、淘宝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团队的首创者汪海兵于2007年10月创办上海淘米网络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发的“摩尔庄园”已成为儿童互联网领域的领头军,注册用户达30余万。同时,冰岩作坊团队已成为国内高校的知名互联网团队,不仅多次得到教育部相关领导的肯定,而且也获得了许多高校的认同。④华中科技大学记者团是学校党委宣传部领导、校报编辑部主管的大学生新闻社团,团员来自全校理、工、文、管、医、法等各学科,主办着集《华中科技大学周报》、华中大新闻网、《喻园瞭望》、对外宣传为一体的多方位宣传平台,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千余名具有深厚新闻功底的校园记者,走出了一大批顶尖新闻人才和其他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如著名经济学家、金融界高级官员、商界新星等。

(7)从涉及的学科来看,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既在传统的理工医等优势学科中开展,如电气创新实验班、临床医学专业中德实验班、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他们依托雄厚的学科基础着力培养新兴人才;也在新兴的人文社会科学和学科中展开,如管理学科、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他们着力于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社会实验和社会实践创新活动,收到良好成效。

(8)从培养模式来看,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可谓百花齐放,各显特色: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专门的工程试验中心,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实验性实践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以经济学院为依托的调查研究中心,积极鼓励学生以社会为对象、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开展调研,发展能力;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一方面在学校里组织学生认真读书、认真听课,又让他们在农村社会实践大课堂上不断磨炼自己,在农村广阔天地里不断发展自我;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红树林创意策划团队以开启智慧、激发创意为主导,在国内大赛中屡获大奖;星空网球团队努力依托特色体育,在网球文化中贯注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网球运动员和裁判,极大地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

本文作者:欧阳康,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哲学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话:027-87542619;传真:027-87545438;电子邮箱:kouyang@mail.hust.edu.cn。

【注释】

[1]本文为欧阳康所主持的国家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批准号:教高函〔2007〕29号)“全员育人和全员自育互动:构建以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为目标的大学生文化素质实践教育体系”的成果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