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静下心来熟读经典 深入农村积累经验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创新型研究人才培养的“两经”模式
简介
当前社会科学高端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认为,要培养出高水平的社会科学研究人才,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用十年时间,探索出了一条“两经”模式,即“熟读经典+积累经验”的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路子。“两经”只是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基础,特别强调基础训练。熟读经典,主要指学生在硕士生阶段要大量阅读社会科学的经典著作,为此,我们提出“两不要一要”的口号,即不要参加课题,不要发表论文,要专心致志地阅读经典著作。部分硕士生在三年读书期间,能几乎不分节假日,坚持每天朝八晚十地在图书馆苦读。积累经验,主要指学生在博士阶段要大量参加社会调研。我们要求博士生在博士论文开题前,至少要有8~10个省,每省1~2个村,每村至少15天以上的驻村调研经历。大量驻村调研可以形成良好的经验质感。有了大量经典阅读的基础,又有了大量驻村调研的经历,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就可以为将来从事高端研究打下扎实基础。
研究中心高度重视研究生打基础的工作,致力于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这在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文科学术十杰”评选活动中就能有所体现。该评选活动共举办了五届,评出的共计90名获得提名奖以上的获奖者中,来自研究中心的就有27名,且研究中心几乎每届学生中都有两人进入前三名。而研究中心实际招收的博士生仅占全校文科博士生的1%,获奖者竟达30%,这实属不易。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探索出了一套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可资借鉴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精髓可归结为“顶天立地,长期坚持”八字方针,并在实践中被总结为“两经”模式,即“熟读经典+积累经验”。“顶天”主要指所培养的硕士生要“仰望星空”,苦读社会科学经典著作,打好扎实的学术理论基础;“立地”主要指所培养的博士生要深入社会实践,积累经验。笔者以为,在“两经”模式的训练下,研究中心一定可以培养出大批“又红又专”的高素质农村研究人才。
一、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一)研究生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提出了一个震动整个中国教育界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全社会对当前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和讨论。
如何培养出真正具有一流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农村研究人才,是当前国内高校教育中并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不仅农村研究人才的培养如此,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的人才培养也同样如此。在我国,每年数十万计的文科类研究生招生规模不可谓不大,再加上在读的和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其数量就更为庞大,然而研究生数量之庞大并未转化为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具体而言,一方面,多数文科类研究生最终并未选择学术研究,而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实践工作;另一方面,从事学术研究的年轻学者鲜有高水平成果产出,大量低水平重复性成果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切准社会转型期的真正问题,无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因而,这一现状与处在巨大转型时期的中国,亟须运用大量高水平研究来理解和回应时代问题的现实需求相比,存在巨大的落差。
许多人认为,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和学生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片面追求短期物质利益,教师教学不认真,以及学生学习不努力,等等。笔者以为,这只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则是学校师生缺少对当前社会科学状况与时代需求的理解,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方向、方式以及方法等方面均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忽视基础训练
让学生过早进入专业阅读和具体课题研究,这是急功近利的表现。
2.强调学科界限
大量技术性和枝节性的问题限制了学生研究视野的拓展,无异于让学生画地为牢、自缚手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适合做技术员,而难以成为富有创造力的学术大师。
3.脱离现实生活
学生不深入生活理解社会,只埋头“书斋学术”,试图用玄学式的逻辑演绎代替对实践的深度体验,如此脱离现实生活的研究最终将无法切准真实问题。
4.缺乏团队精神
部分学生以为学术研究只是个人的冥思苦想、单打独斗,却没有意识到团队精神是“比学赶帮”和“传帮带”的关键所在,团队可以相互激励、催人奋进,可以相互激发、增强学术灵感、拓宽研究视域、提升研究水平。
以上四个方面归结起来就是:当前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仅仅强调了知识传授的体制教学的一面,忽视了中国传统书院制度所具有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一面。笔者以为,要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研究人才),需要承袭中国传统书院制度的精神,改革当前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适应新形势、新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两经”模式:“熟读经典+积累经验”
研究中心自2002年开始摸索培养高素质农村研究人才的新方式,将其精髓归结为“顶天立地,长期坚持”的八字方针,“顶天”主要指在硕士生阶段要熟读经典,“立地”主要是指在博士生阶段要深入社会实践,积累经验。
之所以强调学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要“熟读经典”,是因为当前国内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及其导师都将“研究生”三个字中的前两个字“研究”看得比较重,强调研究生就是要做研究,要大量阅读专业书籍和论文,要写一篇比较好的硕士论文。这样一来,基础知识原本就不扎实的学生,又因缺少大量基础理论阅读的训练而使“研究”浮于形式。如此,这种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所谓“研究”,难以有效地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也无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更不必说促进学生成长为真正具有卓越研究能力的一流学者了。相反,在“两经”模式中,学生在硕士生阶段通过熟读经典著作,一方面可以打下扎实深厚的学术基础,另一方面可以训练思维能力,尤其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和结合实践应用的能力。因此,强调熟读经典,且多学科交叉贯通,对于学生的学术兴趣的培养以及学术品位和学术水准的提升,都将产生基础性的影响。
同样,研究中心之所以强调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要“积累经验”,是针对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与现实脱节的状况,要求博士生走出书斋,走进田野,从农民身上学习智慧,到社会实践中汲取灵感,把握时代动脉,体察剧变图景。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博,人口众多,现代化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剧烈深刻的社会变迁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者去观察、分析、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如果只是“蹲”在书斋之中,单纯依靠文本分析和逻辑演绎,必然丧失对时局变化的敏感,无法应对现实的需要。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才是长青的。博士研究生在硕士阶段强化阅读的基础上,再经过博士阶段大量的社会调查,锻炼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增强了研究现实社会问题的学术能力,积累了厚重扎实的有质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实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与理性的学术研究之间的有效统一。
“两经”模式分别针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既是对不同阶段研究生的不同要求,又是前后相继、两位一体的完整体系,接下来,笔者将分别对其实践过程、运作机制和主要成效进行简要介绍。
二、硕士生:静下心来熟读经典
“熟读经典”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其主要培养形式是一个月召开一次硕士研究生读书会。
硕士研究生读书会,全称是“硕士研究生读书检查汇报会”。读书会已经成为研究中心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形式,也是研究中心培养研究生的独特方式。
(一)读书会的发展
自2002年开始,研究中心开始举办硕士研究生读书会,至今已有近10年时间。在这近10年时间里,读书会经过了尝试、完善和定型三个阶段,其主旨始终明确,机制日益完善,成效持续显现。
1.尝试阶段
2002年上半年度,研究中心开始尝试组织举办研究生读书会,其成员由研究中心所有在读硕士研究生组成。当时,研究中心导师课题众多、调查任务繁重,且学生的原有学科背景复杂、基础较差,其中有不少学生当初考硕士研究生只是为了换专业。针对这一情况,研究中心提出了“两不要一要”的培养原则,即学生学习期间“不要参加课题,不要发表论文,要专业致志地阅读经典著作”,并规定每位学生每月至少要读6本经典理论著作。
持续两年多的“两不要一要”读书训练,对硕士生学术基础的训练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扎实地阅读100~200本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类经典著作,读书会大部分学生都对学术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据统计,参加读书会的2000~2002级共20名硕士生中,2/3以上的学生在硕士毕业后考取博士,现在绝大多数都已在高校工作,并成为所在单位的教学研究骨干。
在这一阶段,读书会形成了以下四个重要经验。
(1)要求学生不参加课题,不发表论文,不到校外兼职,只聚精会神地学习,一心一意地读书,营造宁静、纯粹、积极、充实的读书氛围。我们后来将之总结为“深山老林好练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两不要”就是要在浮躁嘈杂的现实社会中营造出一种“苦读经典,苦练内功”的环境。
(2)强调在熟读经典时,要广泛阅读、积极思考、大胆怀疑、融会贯通,应打破学科界限,全面涉猎包括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在内的各学科的经典著作。研究中心后来将要求硕士生阅读经典概括为“两经”模式训练中的“经典著作阅读训练”。
(3)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读书检查汇报会制度。研究中心举办的读书会完全不同于一般的读书会,因为一般的读书会往往是就所读书籍的具体内容展开交流讨论,属于读书交流会。而研究中心的读书会则侧重检查汇报,即学生汇报,导师检查。读书会有三个主要目的:一是严格检查学生读书的数量与质量。研究中心要求每位学生每月必须阅读6~8本经典著作,完不成任务就会受到批评。硕士研究生往往在刚开始时无法完成这一任务,但时间稍长之后,几乎都能超额完成。二是针对学生每月的读书情况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帮学生选择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正确的读书方向和读书方法,防止学生读书时误入歧途。三是给学生以鼓励,从而使他们增强进一步读书的动力。由此,每个月的读书会就不仅仅是读书检查汇报会,而更是一次形势分析会、一次读书动员会、一次加油鼓劲会、一次“比学赶帮”会!
读书检查汇报会除了要求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数量达标以外,并不指定读书的书目,因为学生读书的基础、兴趣、爱好等都存在差异,若强求一致,可能会影响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全国大多数高校组织的读书交流会之所以难以持续展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指定读书书目,基础好的学生读得快,感到吃不饱,而基础差的学生读得慢,感觉吃不消。长此以往,参加读书交流会的学生会逐渐对读书失去兴趣和热情,如此,读书会也就自然解体了。
(4)形成集体读书、团队协作的模式。研究中心每次召开读书会,都有10~20名学生参加。读书会一般持续4~5小时。团队的好处是可以相互比较、相互启发、相互监督、相互激励,营造“比学赶帮”的团队氛围。读书会借助的这种团队方式对于学生读书的内在积极性的形成,以及良好读书氛围的烘托,都具有极其重要而关键的作用。此外,在读书会上,导师针对某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解答,也会对其他所有学生产生启发。
2.完善阶段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研究中心坚持“两不要一要”原则不动摇,对第一阶段的读书方式进行了完善。以2004级政治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共13位)为主的读书会,严格遵循“两不要一要”原则并自始至终坚持下来了,这一届学生人才济济,被称为研究中心的“黄埔一期”。他们中大部分学生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其中考取本研究中心的有6位,足可见这一届学生中所出的研究人才的比例之高。
2005级硕士生,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两年制硕士研究生。两年时间显然有些短,从第一年9月入学开始读书,到次年9月开始就要准备硕士论文和找工作,读书时间只有一年,且在这一年里还要修完大量课程。以至于这一届有关经典著作的读书会的开展情况不太理想。然而,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学生坚持了下来,且因此萌发了从事农村研究工作的热情,这些学生中有5位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并立志从事农村研究工作。这一比例在同届学生中也是相当高的。
考虑到两年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对读书进程的影响,自2006级开始,研究中心将硕士研究生的读书时间从开学后的9月提前到当年4月,即复试刚刚结束之时研究中心提前5个月便将拟录取的学生纳入研究生读书管理体系,以帮助学生争取更多的读书时间。鉴于此时学生还未入校,研究中心要求新生通过电子邮件每月汇报一次读书进展,并实时监督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同时,研究中心也及时将所有汇报读书进展和检查读书状况的电子邮件群发给所有学生。如此,等到秋季开学的时候,经过5个月的阅读,多数学生已进入读书状态。据很多学生反映,这5个月所读的经典著作比大学4年所读的书还要多。
2006年,研究中心共招收14名硕士研究生,虽然这一届也是两年制,却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考取了博士研究生。2007年,因为学校限招硕士研究生,研究中心2007级硕士研究生人数降低到10人以内,然而,即便如此,这一届学生中也有4位考取了博士研究生,专门从事农村研究工作。
3.定型阶段
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制又调整为两年半,但研究中心仍然从硕士生复试开始便要求拟录取的学生提前进入研究生读书状态。这样一来,两年半的学制实际上相当于三年。具体而言,这一阶段发生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变化。
(1)研究中心生源质量更趋良好。自2006级开始,研究中心生源就很不错,而且让人意外的是,自2008级开始,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一些优秀的本科生开始放弃保送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机会,自愿留在研究中心学习深造。这可能缘于自2006年开始,研究中心在本科生中成立“华中科技大学三农研究读书会”,展开促进本科生阅读经典活动,其中的高年级参加者从中受益颇多,于是在2008年开始陆续毕业之时作出留在研究中心的选择。研究中心展开的本科生读书活动取得了出乎预料的成功(将另文介绍,此处不展开)。最近几年,与过去不同的是,研究中心的硕士生有半数以上来自985高校,这是可喜的变化。
(2)读书会队伍扩大。自2008年开始,多名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以及多名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加入了研究中心读书会,研究中心对硕士研究生实行统一培养。
(3)读书会明确提出“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口号,由集体读书向情感共同体发展,团队协作深入日常生活。读书会成员之间发扬“比学赶帮”的团队精神,不仅在读书上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而且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通过开展一系列积极健康的集体活动如爬山、打球等,营造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读书和生活氛围,结下了深厚感情。读书会努力使所有参与的学生都变得优秀,进而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
(4)读经典已经成为读书会的支配性模式,学生读书更加系统化,并已形成学校的一大特色。研究中心的学生到图书馆读书,总是最早到、最晚走,一年四季,每天如此,已成为图书馆的一道风景。“十年后社会科学界的华工现象”成为每位读书会成员自觉的使命和奋斗目标。由研究中心的学生阅读经典开始到社会学系学生阅读经典著作蔚然成风,真正做到了“学在华工”。
(5)读书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向校外乃至全国辐射。自2008年开始,武汉各高校如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都有人慕名前来参加研究中心的读书会,并在读书会的指导下坚持读书。由研究中心指导的“华中科技大学三农研究读书会”成员,在考上外地大学硕士研究生后,仍然坚持在研究中心指导下阅读经典著作并自觉接受研究中心的读书检查。同时,北京、上海等地高校的研究生亦开始效仿本研究中心的读书会模式组织读书,并定期参加研究中心读书活动,还在三农中国网的研究生读书论坛报告读书进展情况。
2010级硕士生中,有40人参加了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这种会每月至少召开五次。此外,还定期召开“本硕论坛”、“硕博论坛”,以及不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读书交流会。其中大部分会员就是之前“华中科技大学三农研究读书会”的本科生,他们经过2~3年的经典著作阅读,已经完成了相当扎实的学术基础训练。研究中心计划让他们再经过一年的经典阅读训练后,提前进入专业研究训练的阶段,真正将“研究生”的重点放到“研究”二字上来。(见图1)
图1 本科生(除一年级外)和硕士研究生的分年级读书汇报会
(二)读书会的基本方法
经过近10年时间的实践,研究中心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训练硕士研究生的原则和方法,择要列举如下几点。
(1)阅读经典,必须抛开一切杂念,坚定决心。此即坚持“两不要一要”原则不动摇。因为经典著作晦涩难懂,理解比较困难,又不能马上拿来应用,如果没有长远打算,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深山老林练功”的境界,是难以沉下心来苦读经典的。因此,在阅读经典的硕士生阶段,学生一定要尽可能少安排其他事项,要尽量确保有静心读书的时间和心态。研究中心强调“无用之大用”,“读书的状态没有95%,只有100%”,因为私心杂念会影响读书状态,扣除5%的私心杂念后,剩下的就只有30%,而不是95%,以及“不怕慢只怕站”,即没有任何犹豫地读书。这样至少经过2~3年约200本经典著作的阅读训练,学生才算打下扎实的学术基础。
(2)要营造团队氛围,因为营造氛围比传授具体知识更加重要。教师应传道、授业、解惑,一个好的团队必须要有道、有精神,而不能只是传授知识。将现代学科体制和传统书院制度结合起来,是形成一个良好的培养人才机制的关键。当然,这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
要形成“比学赶帮”(同年级)和“传帮带”(不同年级)的传统与氛围。自2005年开始,研究中心分年级组织读书会,即每个年级一个月组织一次读书检查汇报会,同时,每月也组织2~3次不同年级的读书检查汇报会。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中心还鼓励不同年级学生相互参加其他年级读书会,以促进读书会成员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营造团队氛围在同年级和不同年级间展开。这种氛围对于学生立足当下、展望未来、鼓舞意志,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研究中心用“两纵两横”的对比来鼓励学生读书。“两纵”即让学生首先进行自我纵时性的比较,每半年一次,看自己读书取得的进步大不大;其次与不同年级学生比较。一般来说,往往高年级学生读书比较通畅,而低年级学生读书比较吃力,通过这样的跨年级比较,大家就能认识到,决定一个人对经典著作掌握的通透程度的,不是年龄,而是年级,即真正进入读书状态的时间长短。“两横”的意思是,尽管同年级读书会成员都十分努力,但仍难免快慢不一,并且有学生读得更通透,理解更好,有学生则稍差一些,因此,如果单在同年级读书会学生之间比,较容易造成部分学生情绪波动,进而影响他们的读书心态。于是,研究中心也提倡与非中心读书会的学生比,与考上其他高校研究生的本科学生比。这种横向对比,可以为几乎所有读书会的学生找到信心,因为几乎没有非读书会的学生在阅读经典方面会比读书会的学生更好。研究中心读书会的几乎所有学生都说,经过2~3年读书训练后,再与外面同学相比,已觉信心倍增。因此有学生总结说:“深山老林苦练内功,外出比武出手伤人。”这一总结虽然语言尚欠严谨,却反映了研究中心读书会的成效。
(3)放手让学生读经典,不作硬性的具体书目之要求。所谓放手,就是只要学生读书态度是认真的,方法是对的,读的又是经典著作,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让学生不要太拘泥于学科范围,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科学选择读物。根据研究中心的实践经验,这样读2~3年(100%的读书状态),就可以基本读通经典著作。研究中心尤其强调读书的三大作用:一是知识积累,二是思维训练,三是性格与习惯养成。3年刻苦阅读,对以上三个方面几乎都可以起到决定性的重塑作用。
(4)强调聚精会神读书2~3年。因为若低于2年,则无法真正地读通读透;若超过3年,又容易形成理论过于强大,以至于总习惯于用玄学性思维代替经验研究的习惯。所以,研究中心强调一方面要有理论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不能唯理论,不能用概念推导代替经验研究。
(5)要激发学生心中蕴藏的理想主义热情。每个年轻人都是天然的理想主义者,他们青春浪漫、热血沸腾,只要能激发他们的理想,调动他们的热情,并将之引导至正确的方向,他们就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研究中心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对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青年学子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6)读经典要提倡“大进大出”,要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中心读书会鼓励学生们不要畏难,不要存在太多的清规戒律,也不要求学生们一开始即彻底读懂弄通。研究中心读书会提出,只要学生们每天读经典著作达10小时以上,且读书时都是全身心投入的,如此坚持2~3年之后,则一定能在读懂弄通经典著作的基础之上,令自己的学术水平突飞猛进。
(7)读书尤其不能急功近利,要认识到过程重于结果,并要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厚积薄发。3年读书,必有收获;长期投入,巨额回报。虽短期内觉无用,但日后方成大才。能够考取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就一定不会太笨。只要努力坚持,就一定可以成功。研究中心前几年成功举办读书会的例子,正是最好的证明。
(三)读书会的成效
近10年来,读书会取得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了高校中罕见的集体读书、团队协作的硕士研究生读书氛围和读书模式。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几乎天天泡在校图书馆,也许其他学院或研究机构也有少数研究生天天泡图书馆读书,不过往往都是单打独斗、孤军作战,像研究中心这样明确提出并实践“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读书形式,不说是绝无仅有,至少也相当罕见。
(2)大大增强了研究生们的学术自信,并为研究生们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进而使他们坚定了“以学术作为志业”的人生理想。研究中心的一批批硕士研究生,通过读研期间参加读书会,重新明确了人生理想,深刻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3)创造了非常高的考博率。研究中心读书会目前培养出来的硕士研究生考博率极高,且考取博士的学生很快就能在博士生阶段崭露头角。
(4)塑造了研究生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2~3年的团队读书,研究中心各年级的硕士学生间都结下深厚的“战斗友谊”。他们每天早上一起到图书馆,晚上一起回宿舍,“比学赶帮”,共同进步,由此结成了最珍贵、最纯粹也是最久远、最经得住考验的友谊。
(5)读书会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扩大。很多优秀本科生都愿意到研究中心来读硕士研究生,甚至相当部分学生放弃保送北大、人大的机会,而选择到研究中心读硕士研究生。他们希望并且愿意在研究中心营造的氛围里,通过读书打下人生最坚实的基础,获取今后发展最为丰富的资源。
(6)读书对学生审美的提高、意志的锻炼亦有突出作用。经典阅读,就是与人类文明史上众多最智慧的学术大师进行思想对话,这就使研究生们塑造了较高的学术品位,增强了对现实生活中低俗和庸俗之风的鉴别力、免疫力,极大地提高了对读书过程中所面临的大量繁杂事务的干扰和诱惑的自我调控能力,磨砺出了坚强的意志品格。
三、博士生:深入农村积累经验
(一)从硕士研究生转换为博士研究生
研究中心于2005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博士生,共5人,此后每年招收4~5人。到目前为止,共招收43人攻读博士学位,其中毕业21人。近几年来,研究中心每年都保持15~20名在读博士生的规模。以上所有进入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中,在硕士阶段就参加研究中心组织的读书会的人数共计34人,占全部入学博士生43人中的79%。
这是研究中心进行博士招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其生源主要是参加硕士生读书会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已经奠定了良好的经典著作阅读的学术基础,因而研究中心也就可以在“经典”基础上再进行“经验”的训练了。
形成这种招生方式,也实属无奈,经验表明,读书会之外报考本研究中心的学生,往往阅读经典著作数量不够,基础不够扎实,达不到研究中心对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于是,研究中心开始有意识地招收读书会中一些优秀的硕士生继续在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实现硕博六年一贯制培养,其中硕士阶段主要进行阅读经典的训练,博士阶段则主要实施农村经验调查的训练,“经典+经验”的“两经”战略因此成型。如此,可说是借用了美国式研究生培养的体制,将硕博之间的转换成本降到最低,这一体制可以六年一贯制地安排培养计划,便于研究中心更具体、系统的培养方案的制定。
“每年驻村调研100天”是研究中心对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也是磨砺博士研究生意志,促使他们积累实践经验的基本途径。研究中心要求博士生在学习期间完成三个任务:一是驻村调查,二是写调查报告,三是参与学术研讨。研究中心指出,博士研究生们唯有在此基础上撰写博士论文,才会有真的发现和创造。也只有真正深入农村,拥有了深刻的生活体验,以及对中国国情有了切实把握,才可以成长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社会科学研究者。
(二)博士研究生主要培养模式
1.驻村调查
从事中国农村研究,能否做得好的一个关键就是对经验本身的把握状况。中国社会科学是从西方引入的,尤其是1980年以来,中国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社会科学理论,加上整个20世纪引入的各种西方理论,可以说,目前中国已经有了一个囊括相当丰富的理论和方法的资源库。研究中心强调硕士生读书,就是要掌握这个理论和方法的资源库。
但中国毕竟是一个有5000年历史文明、960万平方千米国土和13亿人口的大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国情十分复杂,引进的西方理论如果不能与中国国情联系起来,就可能只是纸上谈兵,甚至变成玄学。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结合,就需要直面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从一个个具体的切入点深入进去,理解西方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及其逻辑内涵。
研究中心选择的经验切入点就是中国农村,中国有9亿农民,“三农”问题是中国最大的现实问题,从这个切入点进去,就能看到很多现实问题,就会有很多发现。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以建立服务于中国发展的、具有自主性的中国社会科学。
那么,如何让研究中心的博士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真正切入中国现实,并有所发现呢?
研究中心要求博士生在进入博士论文研究之前,用约两年的时间完成全国8~10个省、每省1~2个村、每村至少15天的全面调研。调研的目的不是要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是要形成有质感的中国经验。也就是说,研究中国农村,不能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能只有一些具体的问题,而是要有包容了具体的抽象,是一个经过正反分析之后整合的结果。中心也要求博士生每年至少驻村调查100天以上。这样,博士生在读博期间,就可以有300天以上的在不同地区驻村调查的经验,而有了这样的调查经历和经验,就可以形成一个“农村是什么”的真实体验,形成一个完整而又深入的印象,进而形成有质感的良好实践经验,摆脱理论的束缚,按照经验和实践本身的逻辑来推导、预测。同时能真正有效地使经验“立”起来,可以凭“直觉”来判断实践的逻辑方向,准确地将影响实践的经验要素“拎”出来。而最为重要的是,可以让经验与理论展开碰撞与对话,能正确利用理论,并因此真正发展理论。
换句话说,中心博士生每年100天的驻村调查,使得中心博士生有着比常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博士生好得多的有质感的经验,因此才得以充分利用此经验在博士论文写作中提出理论问题,形成本土概念,并得出理论结论。
研究中心博士生前两年左右时间的调研,都是全方位调研,举凡农村的政治、社会、宗教、文化、经济等,都需要调研。农村调研就是要关注以下问题:同一个地区不同层面的问题是如何规则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并因此形成这个地区的特征的,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地理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以及为什么不同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会有同有异?同在哪里,异在哪里?……
研究中心的博士生们有了这样以建立对农村深刻理解为基础的大量综合调研,到博二下学期便开始确定选题,然后就某个专业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博士论文写作。研究中心一般要求博士论文调查时间为半年,但博士论文写作时间往往不长,只需三个月左右时间。
从目前全国博士生培养的大体情况来看,还没有哪一家博士培养单位能如此让学生做大量调查以奠定扎实的经验基础的训练。这样训练出来的博士生,不仅对“三农”问题有办法,在政策研究方面有相当扎实的基础,而且往往在理论建构上也易有发现和建树。
需要说明的是,研究中心如此重视农村调查也有一个形成过程。2006年,中心组织了较多的调查,并将这一年称为中心“调查年”。后来中心农村调研得到李培根校长的极大鼓励和支持。随后,研究中心就将此后的每一年都变成了“调查年”,驻村调查形成了研究中心的最大特色。目前,研究中心每年驻村调查时间累计达到3 000天以上,而累计驻村调研时间已超过20 000天,是全国驻村调查时间最长、对农村情况最为了解的研究中心,并因此被学界同仁称为“离农村最近的地方”。
2.学术研讨
研究中心组织的学术研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硕博论坛,二是小群体交流,三是集体调查。具体介绍如下。
(1)硕博论坛。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已较为正式地举办过10多届硕博论坛和总计不下30次的此类形式的非正式研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由研究中心博士生发起组织了“首届武汉地区青年学者经验研究论坛”,武汉各高校40多人齐聚武汉植物园,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研讨,研究中心博士生为此论坛的主要参加者。
每次硕博论坛都会集中一个主题,设置发言人、主持人和评论人,并由专人负责论坛综述。硕博论坛不仅提高了中心研究生对具体问题的认识,而且提高了中心研究生的学术组织能力,也加深了中心研究生之间的友谊。
(2)小群体交流。小群体交流,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研究中心的学生是一个相当团结的紧密整体,不同年级之间和同年级之间,都有可以相互交流的话题。因为中心要求每个博士生每年调查时间超过100天,要到不同省区的农村调查,而且所有调查都要受到全方位关注,这样就使得中心博士生进行农村研究的相关交流时,无任何经验上的障碍,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比如某位博士生有了疑问(比如博士论文要开题了),就会找同年级或不同年级同学相互交流启发;某位博士生写调查报告有了新的发现,他也会将之报告给中心其他同学。同时,每次有学生调查回来,他们也总会将调研的感受和发现与其他同学分享。
与其他地方相比,研究中心这种高频度的小群体交流,实属少有。这就是研究中心能一直保持活力的原因之所在。
(3)集体调查。集体调查是研究中心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见图2)研究中心每年元旦、五一、暑假、国庆,都会组织集体调研。2011年元旦,研究中心六个调查队,分赴广东韶关、番禺、中山,浙江杭州,湖北洪湖、应城等六地驻村调研。2004年夏天,研究中心集体到陕西关中农村调查时最早尝试了这一模式,此后沿用至今。最近三四年,研究中心每年都会组织三四次大规模的集体调查。比如2010年暑假,研究中心组织110人(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调查队伍,分赴河南、山东、湖北三省四地展开集体调研。随后的国庆期间,研究中心再次组织20多人(主要是博士生)展开较小规模的集体调查。
图2 2007年元旦研究中心调查队在湖北英山农村调研合影
集体调查期间,研究中心要求,无论带队老师还是学生,一律住在农民家中。调查地点一般选择相邻的三四个村,每个村安排一个调查小组,每组4人左右,便于白天分开调查,晚上集中讨论。讨论有两种形式,一是每天晚上的小组讨论,二是3~4天一次的大组讨论。这种集体调查的好处是:一方面有强烈的现场感,可以在产生问题尤其是产生观点分歧后,立即在第二天的调查中进行验证和求解;另一方面因为不同人有不同观点,就容易激发出新的问题和想法,保持新鲜感。集体调查一般为期20天,采用这种方式,这20天就不只是收集资料的20天,更是学术研讨的20天,这对于发现问题、产生灵感、积累经验、达成共识,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极其明显的效果。可以想象,每3~4天一次的大组讨论,20个人每人提一个问题,讲一个发现,会产生多少问题和发现,引起多么大的兴奋和紧张的思考!每次集体讨论,博士生们都在激烈的争论中活跃了思维,并不断闪现出灵感火花。因此,每次集体调查都可以产生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经历了3~4次集体调查的博士生,很快就会在农村研究的各个方面都进入状态。所以,集体调查也是研究中心训练学术新人的主要方式。
中心每年除组织3~4次20人以上的集体调查以外,还会组织不少于五六次的三五个人一组的小型集体调查,当然也是以集体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展开的。
以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使得研究中心可以保持学术的敏锐,可以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批评、相互沟通,从而达到学术的积累与发展。在这个团队中,只要有人提出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被批评、被发展、被深化;只要有人提出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团队共同开拓的方向;只要有人提出一个概念或理论框架,也可能很快就会被批判性地运用与拓展。团队内部的知识交流机制,使得团队可以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行积累与发展,而形成学术积累与发展机制正是一个学派最为关键之处!研究中心最为看重的就是这种积累与发展。应该说,这方面研究中心做得相当好。
3.团队建设:具有主体性的开放式发展
任何学问,没有吸收其他优秀成果,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闭门造车是与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完全不相适应的。但若没有团队,没有边界,则对外开放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对其他优秀成果的吸收就会变得盲目和不知所措。因此,团队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的是以自我为主的吸收。
以自我为主的吸收,就是既要有开放的心态,又要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具体而言,就是将其他有用的理论、方法吸收进来作为自己发展理论的养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原因在于独木不成林,况且一个人精力有限,很难面面俱到。
研究中心采取的办法是建设团队,通过团队来形成内部的交流、内部的问题意识、内部的积累。团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有内在问题意识和专业兴趣的学术共同体。虽然世界上要研究的问题和领域很多,但对于具体的团队来讲,真正有能力研究的问题只是少数,在团队这个共同体内部,相互之间交流极多,这种相互了解、理解和共同发展,使一个人的问题很快便成为所有人的问题,一个人的发现很快便会推动所有人的发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大量面对面交流的存在,就使得这种知识的传递不只是知识存量的传递,而且会促使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灵感的相互激发,进而促进知识增量的发展。
有了团队内部的交流与积累机制,这个团队的成员在接触外部,从外部学习知识、方法、理论的时候,一方面是其个人以自我为主去吸收,另一方面他又不只是个人单一去吸收,更是在有团队品位、团队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去吸收,且一旦发现重要的有益的理论与方法,他就可以介绍到团队中来,并因此很快被团队所有成员吸收。
这样,一个内部面对面交流极多的紧密团队,既是相对封闭的,同时又是开放的。团队每个成员都从外界吸取养分并因此变成团队内的养分,团队也因而可以不断地进行知识的积累与再生产,并可能发展出有生命力的中国社会科学来,这正是研究中心的使命!
(三)博士生培养取得的主要成果
从研究中心目前的培养情况来看,针对博士生展开的训练无疑是相当成功的,这种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博士论文水平高
研究中心在教师很少(论文发表时,以中心为单位署名的教师仅有1~2位)的情况下,主要靠博士生的努力来推进论文发表和学术影响的扩大。而实际上,博士生们确实没有辜负研究中心的这份期望。最近三年,每年以研究中心名义发表的论文均超过100篇,2009年和2010年,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发表CSSCI期刊论文均超过50篇。需要说明的是,研究中心的学生发表论文,从未出现支付版面费的情况。
虽然如此,研究中心却并不强调论文发表,因为研究中心将博士生培养的主要任务规定为通过大量农村调查,形成关于农村研究的有质感的体验。因此,研究中心博士生在进入博士论文前,基本上只能做三件事——调查、写调查报告和研讨,很少有机会和时间来发表论文。仅是在调查和研讨之余,一些好的想法会被部分学生写成论文发表,也就是说研究中心的博士生们并非“为发表而写作”,对于他们来说,发表论文只是调查研究的副产品,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研究中心的博士生们在三年读博期间一般都可以发表1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相当部分学生可发表10篇左右论文至CSSCI来源期刊上,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在研究中心并不以论文发表为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其博士生们竟可以有如此大量的论文发表,得益于他们刻苦的农村调查,更得益于他们在硕士生阶段阅读经典所打下的扎实基础。
研究中心在2008年有两篇博士论文,2010年有1篇博士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研究中心绝大多数博士论文均获得论文评审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的高度好评。
研究中心贺雪峰教授主编的“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一套十六种,绝大部分由研究中心博士生撰写。2010年,“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获得第24届华东优秀哲学社科图书奖一等奖。
研究中心最早毕业的4名博士生(2007届和2008届),其博士论文均由吴毅主编的“田野深描丛书”收录,由享有极高学术声誉的三联书店出版。其后,研究中心毕业博士生的论文收入贺雪峰主编的“华中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并将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陆续推出。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在审读研究中心四部博士论文后,决定将重点支持出版这套以中心博士学位论文为主的“华中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且不收取任何出版补助。
相信随着研究中心博士论文的陆续出版,研究中心会在学术界产生越来越良好的影响。
2.赢得了良好声誉
研究中心连续多年在研究生“文科学术十杰”评选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自2007年开始,华中科技大学开始举办研究生“文科学术十杰”评选活动,研究中心第一届学生中有两人参选,分获第1、3名;第二届有6人参选,全部进入前20名,其中有两人分获第2、3名;第三届有8人参选,全部进入前20名,其中有4人分获第2、3、4、7名(见图3);第四届有6人参选,其中5人名列前20名(第四届评选规则要求前三届获得前20名的成绩均不重复计算,而中心绝大多数博士生均在前三届获得过前20名,由此导致中心总成绩受到影响);第五届有7人参选,6人进入前20名,其中有3人分别荣获第2、3、10名。五届“文科学术十杰”共有90位研究生获提名奖以上奖励,其中仅研究中心博士生就有27人获奖,约占全体获奖人数的1/3。研究中心连续多年在“文科学术十杰”评选活动中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实属难得。
图3 第三届“文科学术十杰”颁奖典礼
研究中心每年都会有超过30人次的博士生获邀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且均是由邀请方支付参会所有经费。在当前国内博士生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研究中心博士生能获得这样多的被邀机会,颇为难得。
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每年都有2~3名博士生获邀参加由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国际博士生中国研究研讨班”。该研讨班是由香港中文大学服务中心举办的每年一度的学术活动,参加者均为国际知名高校中从事中国研究的博士生,其中每年仅有30个由香港中文大学付费的名额,而研究中心博士生每年都可以从中获得2~3个这样的名额,是个特例。
另外,复旦大学高等研究院连续两年向全国招标社会科学工作坊研究课题,每年5项,三年15项,研究中心博士生则获得其中三项半,分别为陈柏峰一项、李德瑞一项、郭亮一项、赵晓峰半项,而他们也是15项课题获得者中年龄最小、资历最浅的。其次,研究中心多位博士生在博士毕业次年即成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并且,研究中心在社会上也得到广泛认可。在同行中,以研究中心为代表的武汉农村研究学者群被称为“华中乡土派”。
3.培养了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研究人才
研究中心的博士生们不仅学术研究做得好,而且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发展。他们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志于为建立具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而努力,并进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他们常年行走于田间地头,分享着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生活经验与人生经历,具有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沉厚重的爱与责任;他们在长期广泛的社会调研中,形成了勤奋务实、成熟稳重的品格;他们在研究中心对学术的集体追求与实践中,塑造了开放包容、协作进取的团队精神。
笔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中心将培养出越来越多一流的优秀人才。
本课题负责人: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邮箱:hexuefeng68@163.net)
课题组成员:吴毅、董磊明、孙秋云、陈恢忠、郝玉章、郑丹丹、陈柏峰、申端锋、吕德文
执笔人:贺雪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