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氏族公社的教育
距今大约5万年左右,早期智人经过与自然的长期斗争,进化成为晚期智人,我国主要分布有北京山顶洞人、广西柳江人和四川资阳人等。此外,我国各地都发现了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遗迹,相对于早期智人来说,晚期智人分布更加广泛,这说明原始人类逐渐适应了自然环境,并能够对生活环境进行比较原始的改造。他们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繁衍,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这一阶段,人类的脑容量、智力水平逐步提高,甚至开始接近现代人的水平。而社会形态上,原始人群内部分工开始出现,性别、年龄、血缘意识增强,按辈分划分的婚姻集体形成,人类社会脱离原始形态,形成以血缘关系为标准的结构,步入氏族公社阶段。这一阶段人类生产上则进入旧石器时代后期,人类所使用的工具不再局限于简单、粗糙的刮削器、砍斫器等,而开始使用并打制精致的尖状、细长石器,并出现箭头和各种组合工具。这说明,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人类生产力水平已经大大提高。我国的氏族公社阶段大约处在距今5万年至4千年前,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并经历了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变。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因通过采集等原始农业生产方式能够提供稳定的生活资料,而在氏族公社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氏族内部实行生产资料公用、集体劳动、共同分配,但女性对于财产的支配权高于男性,而且氏族血缘关系依母系传承,男子属于母系亲属单位。而由于男性的体力优势和生产力的提高导致生产成果增加,男性逐渐取代了女性的地位,成为氏族的主要成员。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一夫一妻制和家族观念形成,私有观念也开始增强,后期则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父权家长制家庭,并成为社会的基层组织,从而推动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依然以实际生活、生产为主,但内容更加丰富和复杂,形式也更加多样。
(一)生产劳动教育
考古发现,周口店北京人已经可以比较熟练地使用、保存自然火种。据推测,氏族公社时期人类开始通过钻木的方式人工取火。传说燧人氏钻木取火,一般认为,燧人氏并不是指某一个人,而可能是对最早人工取火的氏族的称呼。虽然只是传说和推测,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可以大致断定,人工取火、控火产生于脱离了原始人群,且社会成员之间联系较为密切的氏族公社时期。由于火对人类生活、生产的作用相当重要,不仅可以制熟食、取暖,而且可以焚林耕种、围追野兽,因此传授火的使用是当时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石器、陶器、骨角器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为了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上下代之间传授这些工具的制造知识、使用技巧,以及狩猎、耕种、畜牧技术也是十分必要的。
图1-1 原始人类生活图
(二)社会生活教育
进入氏族公社时期后,婚姻制度逐渐规范、定型,由原始人群的族内婚发展成为族外婚。而母系氏族公社阶段族外婚又经历了群婚和对偶婚两种形式,到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发展成为一夫一妻制婚姻形式,并由此出现夫妻、父子等亲属关系。在这一时期,区分族别、认识族外通婚的优越性,尊敬母亲或父亲、理顺亲缘关系,享有和承担不同亲属关系中的相应权利与义务,成为氏族公社时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区分亲缘关系时,长幼尊卑的概念初步形成,由此奠定了原始形态的道德伦理教育的基础。
除婚姻制度外,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已经有能力改善饮食、穿戴、居住和交通状况。例如,氏族公社时期人类开始以熟食为主,并且知道哪些动植物适合食用;人们开始以兽皮、树叶、原始植物纤维编织品为衣,并掌握了裁剪、编织的技术,而且开始佩戴由石、骨、贝等制造的装饰品,不仅摆脱了赤身裸体的状态,而且开始注重美观;另外,氏族公社时期,人类由穴居、巢居发展为利用木材、皮革建筑原始房屋,并发明车、船等交通工具,以更利于生产和生活。以上这些都是人类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下一代能够更加便利地生活和生产,年长一代在日常生活中便进行相应知识的传授,而中华文明就在这样的一代代口耳相承中逐渐流传、发展下来。
(三)艺术和宗教教育
原始人类即已开始制造乐器,氏族公社时期的乐器进一步得到改进和完善,并成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与音乐相伴的歌舞也备受重视,歌唱和舞蹈不再仅限于自发的动作,节奏、内容逐渐固定,并成为祭祀的重要部分。绘画、泥塑等艺术形式在这一时期也逐渐形成,原料的选取、作品的制作都成为教育的内容。而且在绘画中,几何图案、书写记录等也一并出现,大大拓展了教育内容的范围。
原始社会形成后,祭祀便是族群、部落、氏族最重要的活动。人们将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神灵的作用,将农业丰收、生活富足的希望寄托于神明,因此氏族公社普遍具有崇拜观念,并树立图腾,定期举行祭祀,因此而产生了原始的宗教和礼仪,教育使得这些风俗规范在氏族代际中流传下来。而且,随着原始宗教祭祀活动规模的扩大和规范的复杂,催生了氏族中一个特殊的职业——巫。巫师在祭祀中承担着与神沟通,宣传、解释、执行神的意志的职责,在祭祀中扮演核心角色。这些巫师一般要受到专门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知识,并能够创造出一定数量的精神产品。如他们普遍掌握天文、地理、历法、乐舞、医药等知识和技能,并以此为宗教活动服务,而且巫师还能够讲述本族历史、传说、神话,驱邪治病等。巫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