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战国后期思孟学派的作品。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学记》全文不过1200多字,但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教育目的和作用、教育制度和管理、教育和教学原则、方法等几大部分。
(一)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开篇就明确提出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化民成俗”、“建国君民”。“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讠叟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是说,“王者”要治理好国家,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使人民的风俗习惯符合“王者”的利益,取得人民的拥护。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办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正如一块美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玉器,人也不会自然懂得立身处世之道。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智慧,懂得去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定。所以,“王者”想要治理好国家和人民,必须首先抓设学立教这件事。这就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道理。《学记》阐述了教育在移风易俗和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强调了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从而把教育与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联系在一起,尤其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
(二)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1.学制与学年
《学记》中指出“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建制设学的思想。按照行政区从地方到中央划分为家、党、术、国,并在各级行政区内设立相对应的学校——塾、庠、序、学。《学记》还提出了确立学年编制的设想,把大学的教育划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小成”阶段学习年限为7年,“大成”为“小成”结束后继续学习2年。
2.视学与考试
《学记》把大学开学和入学教育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指出“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即开学这天,天子率百官亲临学宫,参加开学典礼,祭祀先圣先师,以示敬意。新生入学后,首先学习《诗经·小雅》中的三首诗。学校还重视学业的训诫仪式:学生听见鼓声,打开书箧上课。学校备有戒尺,以备训诫,目的是维持严肃的秩序。
学习过程中,规定每隔一年考查一次,以表示这一阶段学业的完成。考查由主管学校的官员亲临主持。考查内容包括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行,不同年级有不同要求。第一年“视离经辨志”,考查阅读方面能否分析章句,思想品德方面是否确立高尚的志向。第三年“视敬业乐群”,考查对学业的态度是否专心致志和与同学相处能否团结友爱。第五年“视博习亲师”,考查学识的广博程度和对教师是否亲密无间。第七年“视论学取友”,考查学术见解和交游择友,合格者为“小成”。第九年要求“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考查学术上的融会贯通和志向上的坚定不移,合格者为“大成”。整个考试制度体现了循序渐进、德智并重的特点[140]。
(三)教育、教学的原则
《学记》在具体分析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教育与教学原则和方法,具有很大的价值。
1.“豫、时、孙、摩”原则
《学记》指出“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豫”:“禁于未发之谓豫”,即预防性原则。在事情未发生之前,要注意加以预防。这就要求教育要未雨绸缪,预防不良倾向的产生。否则,“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当不良倾向已经发生甚至积习已深时再作教育引导,就会倍感困难。
“时”:“当其可之谓时”,即及时施教原则。抓住适当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教育只有掌握最佳学习时机,因势利导,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否则,“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应遵循一定的顺序,不越级,这既包括内容的顺序,又包括年龄的顺序。否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即学习观摩原则。学习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发挥集体的作用共同学习。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长善救失原则
《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里指出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四种缺点:贪多务得、片面专精、浮躁轻心、畏难不前,这四种偏颇,是个体心理差异的结果。所以,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个体心理差异,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缺点,促进学生正常发展。
3.启发诱导原则
《学记》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喻”就是启发诱导,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要注重启发诱导。教师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4.藏息相辅原则
《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这里强调了课外训练的重要性,在掌握了已经学过的东西之后,还要修习未学的东西,在完成一个单元之后,要把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左右逢源,巩固学习。这里,不仅提出了学校进行教学的主要组成形式,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一条辩证的教学规律,即课外课内必须紧密结合,互相补充,“正业”与“居学”相辅相成。“藏”是“修”的基础,“修”是“藏”的提高。《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处理好正课学习与业余学习爱好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既要有计划的学习正课,又要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
(四)教学方法
《学记》对一些教学方法也有精当的阐述,如:
讲解法:即“约而达”(语言简约而意思通达),“微而臧”(义理微妙而说得精善),“罕譬而喻”(举少量典型的例证而使道理明白易晓)。
问答法:教师的提问应先易简,后难坚,要循着问题的内在逻辑。而答问则应随其所问,有针对性地作答,恰如其分、适可而止,无过与不及。
练习法:如学诗须诵读吟唱,学乐则须多操琴拨弦,学礼则多按规矩去做。根据学习的内容,来安排必要的练习,练习需要有规范,并且应逐步地进行[141]。
(五)教师地位与教学相长
《学记》十分尊师,给予教师以崇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学记》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育人“为长”、“为君”之道,亦即培养具有治国平天下之道的统治者。同时,这里又把“为师”作为“为长”和“为君”的条件,能“为师”也就能“为长”、“为君”,是因为儒家认为教化工作乃是“为长”和“为君”的重要职责之一。
《学记》对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如上述种种教学原则与方法。此外,还概括出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正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