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举制度发展演变过程

科举制度发展演变过程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1年清政府在“新政”中论及科举制度的变革,其中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是改革科举的主旋律。可见,缩减科举取士名额的步骤,其实质是废除科举路径中的必经之途,是为改革科举并最终废除科举制度所做的程序准备。[3]自此,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正式终结,完全废止。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重要事项,它宣告了旧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结束,同时也为“癸卯学制”颁布后新教育政策的落实消除了障碍。

二、废除科举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科举制度在培养和选拔人才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甚至成为阻滞新式学堂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清末的有识之士对于科举制度纷纷提出尖锐批判,由变革科举发展至废除科举。

(一)改革科举内容

鸦片战争失败后,改革科举取士制度就已经成为有识之士的普遍要求。戊戌变法期间也曾一度废止八股、诗赋、小楷取士制度,只是这些举措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落空。1901年清政府在“新政”中论及科举制度的变革,其中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是改革科举的主旋律。自此,八股文正式退出了科举舞台,而更具现实意义的政治、外交、法律、机械等内容出现在科举考试中。

(二)缩减取士名额

1901年4月,袁世凯首先在提出新政意见时建议变通科举,逐年缩减科举中试的名额,并以新增之实学名额递补所减之数。稍后,张之洞和刘坤一在《会奏变法自强第一疏》中,对于科举的改制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考虑,强调科举制度的最终出路是学堂取代科举,并最终废除科举。1903年3月,张之洞、袁世凯上书,要求确定废除科举的最后期限、具体步骤和时间表,并提出按科递减的方案,“学政岁科试分两科减尽,乡会试分三科减尽”[2]。可见,缩减科举取士名额的步骤,其实质是废除科举路径中的必经之途,是为改革科举并最终废除科举制度所做的程序准备。

(三)废除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最终废除,是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光绪帝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3]自此,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正式终结,完全废止。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重要事项,它宣告了旧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结束,同时也为“癸卯学制”颁布后新教育政策的落实消除了障碍。此后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兴办新学的热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