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区师生爱国运动的高涨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胜利。但很快,国民党政府独裁、镇压、对外投降的行径和挑起内战的行为引起了国统区内各阶层人民的愤慨。人们为了“反内战、反独裁”积极进行“第二条战线”的斗争,爱国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广大爱国师生是这条战线的主力军。
专栏
“第二条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故称“第二条战线”。
1945年9月,上海大中学生四千余人在中央广场进行“反对内战”、“反对美国在华驻军”、“反对美军援助国民党”的示威活动,拉开了广大爱国师生在国民政府统治区开展爱国运动的序幕。在这次活动中陶行知、翦伯赞等纷纷撰文支持爱国运动。
同年12月,国民党在云南大学制造“一二·一”血案,政府的暴行也激起了广大师生的怒火,引发了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昆明大中学校教师400多人从12月4日起公开声明“无限期罢教,直到学生复课为止”,并举行“四烈士”公祭。在一个半月时间内,参加公祭祭奠约有15万人次、700多家社会团体,运动取得很大成绩,在全国掀起了反内战、争民主的高潮。
图13-1 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1946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学生为抗议美军强奸北大女生的暴行,成立“北京大学学生抗议美军暴行筹备会”,发起组织了万人参加的“抗议美军暴行大游行”,这一抗暴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在社会各阶层中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美帝国主义风暴。
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濒于崩溃,生活危机笼罩人们的心头。四五月间,上海、南京、武汉、北平、天津等地的学生开始通过罢课、游行的方式掀起了一场“反内战、反饥饿”、“挽救教育危机”的运动。5月20日,游行示威惨遭国民政府的镇压,史称“5·20”惨案。这一事件使人们对于国民政府反动本性更加失望,在学生运动的推动下,各地反美反蒋斗争风起云涌,遍及60多个大中城市,持续长达两个月之久。
1949年4月,南京11个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六千余人举行示威游行,学生高呼“拥护中共八项和平条件”、“反对假和平”等口号,要求国民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八项和平条件,结束内战。国民党军警在学生返校途中对学生大打出手,造成死伤,制造了“南京惨案”,也暴露了国民政府假和谈、真备战的阴谋。
学生爱国运动为解放战争获取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是解放战争不可或缺的第二条战线。1949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政府宣告覆灭,其对教育事业的控制也一并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中国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