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农民”与“农民化”

“化农民”与“农民化”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化农民”与“农民化”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推进乡村教育的目标和途径。对于如何办乡村教育,晏阳初曾经说过“我们欲‘化农民’,我们必须‘农民化’”[7]。因此晏阳初将农民当成中国未来的希望,希望通过“化农民”达成“民族再造”、振兴中华的目的。晏阳初认为,要想改造农民,就要先被农民改造。真正做到了走向农民,走进农民。

四、“化农民”与“农民化”

“化农民”与“农民化”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推进乡村教育的目标和途径。对于如何办乡村教育,晏阳初曾经说过“我们欲‘化农民’,我们必须‘农民化’”[7]。可见,“化农民”是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之一,即改造农民,教化农民。他讲“我们从事平民教育运动,起初是发动于城市,普遍到各省,但这样还不够,我们认为中国的基本,不在城市而在农村”[8]。而“在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中,农民当为最好的公民,他们需要得到发展和施展才能的机会”[9]。因此晏阳初将农民当成中国未来的希望,希望通过“化农民”达成“民族再造”、振兴中华的目的。“农民化”则是推进乡村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晏阳初认为,要想改造农民,就要先被农民改造。真正地走进农民的生活,才能进行乡村改造,才能改造农民。他说:“我们不愿安居太师椅上,空作误民的计划,才到农民生活里去找问题,去解决问题,抛下东洋眼镜、西洋眼镜、都市眼镜,换上一副农夫眼镜。”[10]

在晏阳初的倡导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北京成立,吸引了众多知识分子投身到平民教育中去。1929年,晏阳初和平教会的同仁们为了推进乡村建设,更是放弃了城市的生活,举家搬到河北定县,来到农民之中,探索农村建设、民族自强自救的道路。真正做到了走向农民,走进农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