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影视技能教育在新闻学科中的运用和深化

论影视技能教育在新闻学科中的运用和深化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传统新闻学科教育中关于“术”的教育则在竞争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综观当下各类高校所开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不管是传统的新闻教育,还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都尤为重视传播技术基础课程的设立。事实上与传播学教育相比,新闻教育仍然是“术”的教育,它特别注重操作训练和社会实践,因此先进而实用的教学设施和实验手段十分重要。影视艺术的特性决定了其技术性和专业性的高门槛。

论影视技能教育在新闻学科中的运用和深化——以绵阳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为例

杨 一

(绵阳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媒学院)

摘 要:近年来,关于影视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技能教育俨然成为各高校影视相关专业培养实用性传媒人才的新的制高点。而传统新闻学科教育中关于“术”的教育则在竞争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结合绵阳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办学理念,旨在探讨传统新闻学科办学背景下的影视技能教育的运用、深化和变革。

关键词:影视制作;技能教育;新闻学科;教学改革

2005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新闻学院院长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世界近60家新闻院系共同签署了国际新闻教育界第一个共识性文件《北京共识》,其中这样描述新闻教育的目标:“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这一教育目标,体现了当今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遍共识。

而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自1918年10月蔡元培、徐宝璜等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加之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的办学审批权限越来越宽,许多高校纷纷开办了新闻传播类专业,以满足社会的大量需求。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1999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124个,仅仅过了9年,2008年即增加到了878个,分布在全国400所高校。高等新闻教育在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上的扩大和提高,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极大地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但在目前高校新闻教育繁荣的背后仍凸显出背景不同、层次丰富的各种矛盾,其中关于影视技能教育的讨论最具有代表性。

一、影视技能教育的投入

综观当下各类高校所开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不管是传统的新闻教育,还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都尤为重视传播技术基础课程的设立。事实上与传播学教育相比,新闻教育仍然是“术”的教育,它特别注重操作训练和社会实践,因此先进而实用的教学设施和实验手段十分重要。以目前传媒技术的发展情况看,不仅广播电视专业的摄、录、编、播等教学环节体现出“重装备、高消耗”,传统的新闻报刊学专业也要采用网络和电子编辑、校对等先进技术和手段,传媒教育已经步入高投入时代。在当前的泛传播时代,传播技术要求应涵盖到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和网络传播等几大方面,并建立起以影视传播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为主导,配合多样化传播技能教育的教学新模式。

鉴于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逐步建立,国内开办新闻教育类学科的高校均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起设施优良、品种齐全、实验手段先进的教辅硬件体系。以四川省内引领西部地区新闻传播类学科教育的四川大学为例,早在2002年四川大学就实施“523实验室工程”建设项目——四川大学传播技能实验室,成为拥有“图像数据处理实验系统”“广播影视实验系统”和“人文素质教育系统”三大实验实习体系的人文和传播实验实习基地。一期工程完成后,学院已有广告效果分实验室、广告摄影分实验室、电视节目(演播)制作分实验室,各分实验室功能独立,同时可以资源共享,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10多门实验课程,包括广告摄影、电视广告制作、广告效果测试、电视节目(演播)制作、电视节目摄制、暗室技术、电视新闻、新闻摄影研究、计算机基础等。而我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开办于2003年,2008年初挂牌成立新闻与传媒学院,学院新闻类学科的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并不占有优势。但学校领导从专业创建之初,就意识到影视技能教育在新闻类学科中的重要性和专业性。自2003年以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专业实验室的建立。迄今为止,共建成专业新闻实训室一间、后期与动画制作实验室一间、专业新闻演播室一间以及普通话语音室若干,并前后花费大量经费用于前期摄录设备和关联设备的采购,形成了专业级采、编、播、录设备一体化的技术支持,在师生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传统的新闻学科教育中,影视技能的教育日益被各高校提至显著位置,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对影视技能教育的投入。有数据显示,高校新闻传媒类专业的办学经费有五成以上被使用于硬件设施的购置和完善,而这一比重近年来还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影视技能教育的应用

影视艺术的特性决定了其技术性和专业性的高门槛。影视技能教育绝非像普通受众所理解的“教会使用相机和摄像机”就能一言以蔽之的。在当下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闻传播已经深入每一个角落,掌握专业的影视技能成为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在当前的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会大量倚重于既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又精通各类媒介技能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而且,在媒介融合的大势驱动下,特别是近年数字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以运用媒介传播信息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新兴文化业态,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所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的价值在人类创造文明历史和实现人们各自追求的各项生活目标中凸显出来。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由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所构成的产业链已经形成。”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规划强调的八项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就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这些信息给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办学思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立足原有新闻主媒介的基础上,关照社会大媒介。大媒介的范围,则应包括目前的出版业、报刊业、电影业、广播电视业、音像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会展业、数码产品制作业、网络传播业等各类文化产业。

综观社会大媒介的涵盖范围,我们建立了传统新闻学科全新的教学规划——“平台+模块”型的课程。所谓平台是由公共素质课和专业素质课构成,所谓模块是由专业技能课构成。特别是专业技能课,是直接支持学生就业、体现新闻从业竞争力的核心课程,如何设置尤为重要。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分析了覆盖文化产业各行业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网络、手机等主要媒介形态,从中选择了社会用途广且技术含量高的四种媒介作为教学方向,设计了报纸采编制作、电子杂志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网站开发制作四个技能模块。这当中,鉴于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和特点又以影视节目制作作为教学重点。

在大众传播媒介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图像、声音、文字的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方式被逐渐确立下来,这与人类生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是密不可分的。即便是在网络普及的今天,这一传播方式仍是受众接受信息最主流的渠道。因此影视技能教育成为了国内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办学思路为例,综合同类院校现状总结培养方式和路径如表1所示:

表1 新闻传播学科的培养方式和路径

img30

如表1所示,新闻传播学科前六学期的教学中,影视技能教育已占有相当比重,被用以培训和加强学生影视制作能力,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影视技能之于新闻采写的辅助地位,成为了传统新闻学科除了新闻采编技能的第二大必备素质。这一变化在当前形势下被越来越多的办学者所接受和认可,影视技能教育广泛地渗透到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培养体系之中。

三、影视技能教育的深化和改革

影视技能教育在传统新闻学科框架中的地位被奠定和夯实后,进一步需要探讨的就是如何深化影视技能教育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落实和改革。

(一)教师团队的建设

在影视技能教育中,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突出的教师团队建设首当其冲。在国内高校目前的传统新闻传播学科办学思路下,理论水平较高、行业影响力较大的教学人才不乏其人,最为匮乏的就是能够将教学、科研、实践三者结合在一起的复合型教师队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提高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影视技能就必须首先建立起一支科学、合理、完善的教师队伍,要求不仅其能够从理论上引导学生,更能从实践中指导学生。就专业教师而言,加强影视技能的教育是挑战也是机遇。不同专业的教师都面临着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更高要求,只有做到了这样才能始终站在行业的最前沿,才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创新型新闻人才。以我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为例,学院在教师队伍方面,就一直坚持着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等各种方式建设更加适应新形势的教师团队。自2002年专业创建以来,学院通过召开学术讲座、聘用客座教授等方式先后引进国内外传媒行业的高职称从业人员数名,并通过这一方式使专业办学始终与行业最前沿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各专职教师也立足于高等院校的这一平台上,通过学院的安排定期在地方传媒机构进行理论指导和业务提升,从而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

(二)实训环节的规范

实训环节历来在影视技能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技能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训内容让学生掌握教学要求的相关技能。但由于受硬件设施和教学人员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传统新闻学科的影视实训环节多呈现出有名无实、漏洞百出的弊病。部分高校的实验室花费了大量物力和财力去建设,却被闲置一旁,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实验室管理的不规范更是司空见惯。部分影视技能教育的教师队伍水平良莠不齐则直接造成了实训环节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训环节的专业规范呼之欲出。规范实训环节应首先做到对影视技能实验室进行严格细致的程序化管理,强化实验室管理教师的专业性和责任感;其次认真把控实验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制定规范的实训内容,编写实训环节教学大纲,并根据学生实践情况撰写总结和建议,以实现实训环节的成果积累和专业规范;再次,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训是整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指导应当科学、系统、专业、规范,同时也应注意学生主观参与的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师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前提,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也应积极配合教学要求,做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而在我校新闻学专业的办学实践中,历来对实训环节极为重视。已成功的申请多项教改项目将于近期内在我们的实训经验总结中展示,这一部分将另作文详述。

(三)媒介产品的特色

任何专业技能课的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某种业务技能,掌握任何一种业务技能的目的都是产出具体的产品。影视技能教育也要求学生能够完成相应的影视媒介产品。尽管这些作为教学目标的媒介产品是粗糙的、幼稚的,可能不符合社会媒介标准,但是其个性特色也是同等显著的。以国内知名艺术院校为例,大多数不成熟的校内作品往往在后来成为见证个人成长的有力证据。几年的办学实践证明,独具特色、风格突出的媒介实训产品已成为了将优秀学生推向用人单位的最好介质。因此打造具有学校特点的媒介系列产品,并形成传统,级级相传,也是我院传媒类专业影视技能教育的当务之急。

(四)实践平台的拓展

大力拓展实践实习平台是深化影视技能教育的最优途径之一,与此同时促进用人单位和学校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共同培养也是传统新闻学科今后的办学方向。通过与实践实习基地的深度合作,实现高校新闻类专业从以往的“学新闻”为主逐步转变到以“做新闻”为主的教学模式。这一变化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迅速掌握相关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与社会合作能力,为更好地理解与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新闻类专业的特性决定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我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近十年来在省内外联系了多家合作良好、口碑俱佳的传媒机构,通过分批输送的方式,从大二学年开始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见习和实习机会。通过“学校学习+实习基地”的模式,学生的业务能力增强,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认可度提高,学院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由此,实践平台的拓展与上述三项措施的合力,将会开创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影视技能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伍常安,王揆方. 我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早期开拓者——徐宝璜[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41~42.

[2] 同上

[3] 李明德,庞瑞,付晓庆. 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思考. 人民网. http://sn.people.com.cn/GB/190202/190257/200238/12501686.html

[4] 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 青年记者,2009(2).

[5]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EB/OL]. http://www.gov.cn/ldhd/2009-07/22/content_1371926.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