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转型过程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建设
何 英 刘菊华
(绵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加强和高师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师院校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的转型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和必然的趋势。作为文科核心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在已进行的课程改革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针对高师院校转型中提出的新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我们发现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促使我们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完成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向现代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
关键词:转型;高师院校;课程建设;策略
地方高师院校作为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为本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实施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和培训新型教师的重要任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非师范院校开始参与教师教育,相对独立封闭的师范教育正向开放、灵活、多元化的现代教育体系转变。在高等教育资源充足与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高师院校纷纷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发展,这已成为全国各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并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势头。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应在保持教师教育的定位及其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重组资源,通过学科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三者的综合,更新办学理念,加强办学目标的综合,提高办学水平。
汉语言文学是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声誉的传统专业,也是文科类专业中的基础和重点专业。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在专业结构、办学实力、资源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不太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作为转型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立足学科自身的理论优势和应用潜力,探索适合转型的新的发展方向,以顺应日益开放的师范教育培养体制。为此,课程建设中要更加关注学生整体知识的构建、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新的需求和培养模式的更新,通过完善学科体系的课程建设,改进课程品质,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有特色、综合性、研究型的发展格局。
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在专业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学科发展比较成熟。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已进行的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但针对高师院校转型中提出的新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我们应重新审视、反思课程建设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新的需求为切入点,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专业必修课减少导致专业基础的削弱
从近年来汉语言文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减少必修课的学时、增加选修课的学时,几乎是一个普遍趋势。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了学生选择学习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相应的课程学习,在某一个学科领域形成较完备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将来的继续深造。但对于大部分直接选择就业的学生来说,专业必修课的减少势必会导致专业基础的削弱,并且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学生的专业基本功被削弱,对很多应该掌握的语言文学常识缺乏了解,该背诵的名篇没有背诵,该阅读的作品没有阅读,语言文学方面的修养和综合素质明显下降。其次,部分教学内容重复,必修课讲授过的内容在选修课中重复讲授,导致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最后,学生重视必修课而轻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都是主干课程和学位课程,教师考核严格,而选修课的考核相对宽松,学生重视不够,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该专业的许多必修课程只安排了48课时的教学时间。由于时间紧迫,许多原本需要学生花大量时间课外阅读、理解和思考的课程未能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因而在教学中,学生的理解程度离课堂教学的预期值存在较大差距。许多老师反映,受课时限制,无法按照期望的理论深度组织教学。学生也普遍反映专业课程课堂讲授的内容比想象中简单。
(二)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目前国内各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类型,大多都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的二级制课程模式。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先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等专业必修课,再开设《诗经》研究、中国文化概论、东方文学、女性作家研究、公文写作等专业选修课。这种必修课加选修课的二级制专业课程体系,曾经适应了我国高校各专业的教学需要,然而,这样一种单一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式,不可能适应不同类型学校的不同专业的教育需要。而且这种二级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在选修课的建设上存在着一种“因人设课”的倾向。许多课程不是完全依照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来考虑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及内容的安排,而更多是从教师的研究方向、水平甚至兴趣等条件来考虑选修课的设置及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开设出相当数量的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但却很难形成具有内在结构关系的专业课程体系。虽然教师在考虑开设专业选修课程时也会适度地考虑专业培养目标的贯彻和落实,但是,教师个人的考虑不能代替专业培养要求的体制性设计和制度性安排。也就是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这一原则,不应仅仅是教师自由开课的一种考虑,而必须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形势的发展与变化,探讨和实践多种不同形式的课程体系与结构模式,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又相当紧迫的问题和任务。
(三)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水平低下
目前,高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是各级各类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它已经深入课堂,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高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仍然存在以下深层次的问题:(1)高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待提高。许多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不甚了解或根本不知道,甚至在有的高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远远低于学生。(2)应用效果不佳,很多任课教师仍然是黑板、教材、笔记为中心。有些教师虽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授课,但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他们既丢失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又没有建立起与信息技术环境相配套的课程资源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3)课程资源贫乏且适用性差。许多教师备课时需要花大量精力做一些低层次、重复的课件,没有充分的、优质的资源可以共享。有时学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的网络课程资源却无人问津,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网络课程资源的吸引力不够。因此,开发优质的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师范院校课程资源的建设还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对现有的课程资源如何进行优化整合。课程资源整合主要包括学校内部资源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课程资源要得以优化整合,还必须在人员、设备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编班、课表、空间等方面进行全面性的调整。二是如何解决课程资源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一些师范院校本身处于经济落后、社区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还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学校转型必需的基础建设上,对课程的投入势必非常有限。
(四)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的滞后
当学生进入师范院校后,家长更关心的则是孩子将来的就业问题,对学校课程质量关注的兴趣相对减弱。大学本身学术教育与自由的精神,以及各个大学培养目标的不同,使得国家难以对课程进行监控,只能提出整体性的指导意见。作为课程质量监控的学校管理者,由于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很难对性质相差巨大,而自己又十分陌生的专业课程教学进行评价。加上出于对教师专业和教学的尊重,很少有领导者进入真实的课堂教学去了解和监控教师的教学。因此,某门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情况如何,基本上都是教师自己在进行汇报,这使得课程的管理者不能得到真实、全面、客观的有效反馈。即使有时了解到某门课程教学效果不佳,但又难以找到更好的老师来上或者因其他客观原因只好作罢。课程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通常会有一种课程质量只能靠教师自觉的无力感。虽然21世纪初教育部提出了精品课程遴选,但对于课程建设的发展态势,课程评价的实践相对滞后,还处于摸索和总结阶段,理论指导还有待于不断完善。
二、高师院校转型中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的策略
(一)明确学校的办学类型定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的大学分成四类,我校办学类型定位于教学科研型即应用型师范类高校。多年来,我校一贯坚持 “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学校类型上的应用型和职业师范类,决定了我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把培养职业教师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否则就不符合学校的总体的办学类型了。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而言,在母语背景中,有些非专业的人才,其汉语阅读与写作能力优于专业人才,这就给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如何有效强化学习者专业能力显示度的问题。从专业角度来说,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与阅读理解、口语表达、文字表达、文化常识积累等直接关联。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学习者知识广博,学养深厚,勤于思考,擅长表达,特别是能胜任各种文体的写作。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不以培养作家为任务,但培养学习者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应是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任务。
培养目标是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发生联系的纽带,对于课程建设具有先决和导向作用。从学校的层次定位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走基础性与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之路,尤其要注意多路径地放大人才的特长优势,培养具有较强就业能力、胜任实际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学生的特长主要体现在阅读与写作这两个方面,其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大都关联着这两种核心能力。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看,虽然这是一个适应面相对较广的专业,但其基本的就业岗位还是集中在教师岗位和文秘岗位两个方面。教师岗位和文秘岗位都是以语言交际作为最基本的方式而履职的。从语文教师职位的要求看,需要具有基本的组织教学的能力,特别是进行课堂教学、课文讲读、指导学生作文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有进行创新性教学、开展学科研究的发展能力。文秘人员则更强调基于语言的综合协调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和常用公文、一般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等。
(二)建构课程领导理念,拓展课程发展空间
高师院校在转型过程中,需要改变课程的“大一统”观念,充分发挥各层面在课程运行中的职责,使课程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之中,更具适应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使得部分优秀的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师和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相关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参与考虑学校不同课程类型的整体协调、顺序安排、循序改进方案,参与决定哪些课程应该保持、改善、重开、停止,参与完善课程教学评估机制,形成教师赋权承责、不断合作改进的组织文化。
学校课程领导的重点是通过校长的民主领导引出教师的课程领导智慧,充分尊重和启迪作为优秀教学源泉的教师心灵智慧,提供每位教师发挥其独特优势的机会,鼓励教师不断扩大自我能量,探索与自己的独特本性相契合的教学方式,造就个性丰富的课堂教学,靠教师的特色发展打造学校的整体特色发展。
在汉语言文学科课程建设中我们认识到,必须建立一个以主管教学院长为核心的、由各个层级组成的优秀领导团队。团队需要有一个较为长期的对专业课程和教学的研究过程,要深刻洞察课程发展现状,熟悉专业课程设置。在教学过程中一旦有需要时,每一位教师都可扮演课程领导者的角色,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的组织结构、文化气氛,并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设计和改进所授课程,从而有效解决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引入课程领导这一管理理念,能有力支持课程革新和完善教学,进而促进课程体系的整体建设与深入发展。
(三)巩固传统的优势地位,建构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转型给高师院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面临综合性大学涉足教师职业市场的趋势造成的冲击和挑战。这就要求各高师院校应在原有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大对教师教育的研究,发挥其在教师培养上的优势和特色,建构更为科学、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使课程质量更为优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理论方面以中国语言文学为基础,技术方面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现代传播等高新技术。在汉语言文学科课程建设规划中,应重点建构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结构,设立多个专业方向和具体的培养目标,并使不同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计划与专业课程计划有机融合,在加强与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同时,淡化专业界限,拓展新的生长点和发展方向。新的课程体系可以概括地称之为“四级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即把专业课程设计为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在内的四层次阶梯式的结构体系。具体含义是,首先开设必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建构起专业知识与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初步进入专业领域;其次再开设系列化、系统化的专业选修课群,引领学生走向专业更深广的领域;然后再在专业选修课群的基础上开设系列化、系统化的专题讲座,进一步丰富和细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最后再由校内外的教师和专家主讲各类包含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为学生示范学术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按需设课”。具体来说,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内容及课时的具体安排上,不是教师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或个人对培养目标的理解来考虑设计,而是教学单位依据既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设计安排。具体运行方式是由系或学院依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基础课及相应课时,再围绕专业基础课设计所需要的专业选修课群及相应学时,确定一系列的专业专题讲座,然后号召、动员教师开设上述课程,必要时也可安排或指定教师准备并承担上述课程。在这个问题上,教师个人的研究兴趣与爱好甚至专长都只能在集体确定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范围内发挥,否则的话就谈不上理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选修课以及专题讲座的建设上,如果是培养目标需要的课程,即使准备不充分也要努力开设,要先解决该课程的有无问题,再在开设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即使一时暂无相应教师,也可培养或安排有关教师有目的地准备,争取开课。相反对于体系之外的课程,即使有很好的教师,也不能开设。
(四)重点建设新开设的非师范专业的基础课程,稳步发展非师范教育
师范院校打破传统的单科性专业设置,主动面向市场,采取师范性与非师范性并举的策略,培养社会需要的一些紧缺专业的人才,这种举措是师范院校顺利实现转型的契机和必由之路。从现状来看,非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中由于师资力量比较紧张,加之一些新专业不能很好地从传统的师范专业中得到课程资源的共享,所以,课程资源不足的状况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在现阶段,专业结构调整的幅度不宜过大,应重点突破,集中力量办一些特色鲜明、具有现实可行性的非师范专业,从而在短时间内完善非师范专业的建设。以下针对我学院开设的文秘专业的课程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优化、调整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一是要以新的理念和视野,营造一种独特的人文、社科、管理、经济等多学科交融、渗透的氛围。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与相关学科,如艺术设计、广告设计、计算机技术等进行横向融合,与心理学、传播学、美学等建立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的渗透。二是拓宽专业口径,多开设一些选修方向,如广告创意与策划、会计基础等方向,以增强社会竞争力,适应将来就业的实际需要。三是注重师范专业对一些非师范专业的依托,并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强能动性,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并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四是与地方企业开展共建,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提升专业办学层次。五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远程教学技术将更为成熟,对一些难以开设而又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可与其他高校协办,由对方教师通过远距离教学系统对学生授课,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这对加强新专业的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培养是一种比较现实可行的方法,从而实现非师范教育的稳步发展。
(五)创建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立体化的教材体系
课程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从课程资源的概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尽管教材直到现在依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很显然,它已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与教学资源,是课程教材编制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学校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在新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将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课程资源结构的重点在发生变化、学校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网络资源异军突起,这些都为课程资源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动力。
现代信息社会要求教师要适应数字化环境,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要设计、制作课堂实用型教学软件,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技能;要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加强艺术指导能力;要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教学方法;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成为集学习的指导者、智能的开发者、价值的引导者于一身的新型教师。
利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和网络资源优势创建资源库是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为方便教师使用,资源库建设应以课程教学为基准,采用引进、改造、自制等多种方式进行建设,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管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利用具有学科特色的制作平台和信息资源素材库,学科教师可对已有的多媒体教材进行选择、分类、汇编,进行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设计制作出课堂演示、课程学习、网上浏览等多种类型的教学软件,用于课堂教学。网络资源库的创建为建设重点突出、彰显特色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提供了良好基础。针对当今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要认真组织教师和软件制作人员开发制作电子教案、网络课程等电子教材形式。在创建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再通过立项建设网络课程,配备软件专业制作人员与学科教师一起完成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
除了发挥各种公众网络的资源价值外,学校在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服务时间、服务方式和使用效率上,还需要进行调整和不断地完善。此外,还要拓展利用各种校外课程资源的途径,不仅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还包括广泛的自然资源。
综上所述,课程建设在高师院校教学改革中居于核心地位。在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学体系中应逐步建立起优秀的课程体系和完善的课程设置,探索多样化、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具有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师范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与合理配置,让学生学到与社会需要同步的知识和技能,促使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紧跟转型步伐,向科学、规范、高效的方向整体推进。
参考文献
[1] 钟晨音. 师范院校转型中课程建设的困境与突破[J]. 教师教育研究,2003(6).
[2] 钟秉林. 高等教育创新与教师教育和师范院校的转型[J]. 中国大学教学,2004(1).
[3] 麦茂生. 师范院校转型后加强教师教育的策略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06(6).
[4] 王蕊,李燕临. 高师院校转型中教育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的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2006(4).
[5] 王纬. 论高师院校加强学科教学课程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200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