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立弹性“学分制”学籍管理机制,搭建学生学分转换的学习通道
学分制(the credit system)是指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学分来衡量学业完成情况,并以学生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发源于德国,发展成熟于美国。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课程考查的变通性和培养过程的指导性。主要特点是淡化传统的班级概念,实行选课制、弹性学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共性和个性的需求差异,突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个性化。
在能力本位课程的弹性教学设计中,强调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弹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框架,由于职业教育具有生产性、直接性、实践性的特征,因此,每个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模块都是由相应的能力标准组合而确定,应该采用证书学分制对学习者进行学籍管理。
所谓“证书学分制”就是按照学习者所学专业中每一个等级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中,所有的能力标准由学习时间所对应的学分组成。现在通常规定15~20学时为1个学分。每个科目学分计算方法是:
科目学分=科目学时÷15~20学时
每个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科目的学习,就可由任课老师签发一张学分证明。证明某学生已得到某一个或几个能力标准课程科目所必需的能力(知识、技能、品质)。因此,职业资格证书课程采用证书学分制进行学籍管理,为学习者搭建了学分转换的学习通道。
一、建立学分转换制度,打通职业教育与就业渠道
学分转换制度就是承认学生以前完成的课程,也承认学习其他课程所获得的学分。如果合格,学生可以免修同一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课程中他们以前学习过的部分科目和能力单元。这样学生就可以不再重复以前学习的内容。
那么,只要是获得国家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认可的具有职业资格培训和培训课程的单位,学习者可以在这些学校学习同一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学习者均可获得已鉴定合格的能力标准学习的学分,当学习者完成的学分累积达到某个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的学分后,学习者即可获得该职业资格证书。
这时,学习者可根据个人的喜好或经济的实际情况,选择进入高一个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或者是进入职场胜任该职业资格证书岗位工作,当他(她)再次申请进入高一个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学习时,承认他(她)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已获得的低一等级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学分,直接进入高一等级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学习。
二、建立学习通道,搭建资格证书之间或多个资格证书之间学习的桥梁
搭建学习通道是指学校间达成正式的协议,能在前一个资格和下一个目标资格之间建立一系列的学分转换和互认。
搭建学习通道和学分转换可以给学生带来以下的好处:
认可学习者以前学习获得的学分。就可避免重复以前的
学习内容,节约学习者的时间和经费。
使学习者能够较自由地从一所职教院校到另一所职业院校学习,从职业院校到大学进行深造。
为学习者以后的学习提供更多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
下面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弹性教学设计中,采用弹性“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的案例来说明。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了弹性“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搭建了证书培训与学历教育交融的桥梁,确认了学生获得专业学历资格的最低学时与学分,以及获得汽车维修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最低学时与学分,制订了学生进校与离校的相关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参与职业培训与上岗就业的多次“进”、“出”机会与过程,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特点和发展需求,自主选择课程和安排学习进程,进行主动学习,以此改变传统职业教育统一培养规格、统一课程、统一管理的状况,给与了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真正实现了“工学交替”。
(1)获得资格证书必要条件
毕业生完成3个等级职业资格证书能力必修单元所有的能力标准课程学习后,经鉴定合格者可以获得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汽车维修工和汽车维修电工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选修课——学生必须从机械系统或车身的单元中选修学习。在第二模块选2~3门课程学习;在第三模块选3~4门课程学习。
资格证书学习的学时、学分的最低要求,如表4-1所示。
表4-1 获得资格证书必要学时与学分
汽车维修工初级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最低学分30,最低学时576。
汽车维修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最低学分49,最低学时928。
汽车维修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最低学分54,最低学时1 044。
(2)获得学历证书的必要条件
毕业生完成3个等级职业资格证书能力必修单元所有的能力标准课程学习后,经鉴定合格者可以获得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汽车维修工和汽车维修电工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必须符合国家德育的培养要求,体育达到合格标准。
毕业生必须完成3个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力必修单元所有的能力标准课程学习;完成文化课程必修课程的学习。
完成学历证书学习的学时、学分要求:最低毕业学时3 335学时;最低毕业学分172学分。具体要求如表4-2所示。
表4-2 获得学历证书的必要学时与学分
毕业生在校期间,还可以获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证书;
国家大学生非计算机专业水平等级证书;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汽车维修工和汽车维修电工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
(3)入校的要求
按照2003年3月12 日公布,由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招生。
(4)离校要求
学生在完成学业前若要提前离校, 可以获得相关能力的资格证书或达到相关能力的证明描述。学生离校间断时间不超过学制的长度。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通过弹性的教学设计课程,建立证书学分的弹性教学制度进行课程实施,该课程搭建了以下学习通道和实现学分转换:
汽车维修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通道。
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通道。
中职汽车维修运用专业与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通道。
特殊人群(少数民族、来自乡村或边远地区的人群、下岗工人、弱势妇女群体、三峡移民、其他弱势群体)平等参与职业教育的通道。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和培训就是通过构建弹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框架,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就业前与就业后培训、不同类型教育之间、不同类型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通过学分互认,可以提高办学效率,实现图书馆开放,教师互聘、课程互选、专业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改变行业部门办学的局限性,使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