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苦难磨亮的人生

苦难磨亮的人生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丽丝·莱辛出身在伊朗东北部一个贫困的家庭。迫于生计,她6岁时随父母移居津巴布韦。婚后第3年,丈夫拿走了家里所有的财物,扔下她和3个幼子突然销声匿迹。贫苦的出身,使她对弱者有着天然的亲近与同情;对人性的深切关注,又使她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勤奋写作。2007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多丽丝·莱辛。迄今为止,她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最高龄者。这一天,距离莱辛88岁生日还有11天。

苦难磨亮的人生

□ 感 动

多丽丝·莱辛出身在伊朗东北部一个贫困的家庭。迫于生计,她6岁时随父母移居津巴布韦。她本应该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时光,但灾难却不期而至。12岁那年,她突然得了眼疾,她眼里的世界一下子模糊起来。为了安抚她,母亲每天晚上回来,都要给她讲一些外面的见闻。为了打发时光,她把母亲讲的见闻编成故事,没想到,父母听了她的故事后,竟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16岁时,她的视力逐渐恢复。她主动向父母要求出去做工,赚钱养家。她给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孩做保姆。这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为了哄他高兴,她就编各种各样的故事给他听。一天,孩子的父亲偶然听到她讲的故事,对她说:“你讲的故事很精彩,出自哪本书呢?”她害羞地说是自己编出来的。男主人吃惊地对她说:“一定要把你的故事都记录下来,有一天,你也许会成为作家呢!”

20岁时,她结婚了。但她没想到,婚姻却成了她生命中的又一劫。婚后第3年,丈夫拿走了家里所有的财物,扔下她和3个幼子突然销声匿迹。想着茫茫的人生之路,她恐惧,心痛,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为了排遣痛苦,她开始提笔写小说。

31岁时,她感到自己实在无法养活3个年幼的儿子了,决定离开贫穷的津巴布韦,到外面的世界寻找生机。她带着孩子搭乘客轮前往英国。此时,她的全部家当只是背包中的一部反映非洲生活的长篇小说草稿。

来到伦敦后,她拿着那部长篇小说草稿到一些出版社去碰运气,结果处处碰壁。但她不放弃,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她几乎敲遍了伦敦所有出版社的大门,直到有一家出版社同意以《野草在歌唱》为题出版她的小说。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这部小说出版后竟吸引了无数读者,整个伦敦出版界很快都认识了这位带着3个孩子的年轻母亲。

她由此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和生活的方向——继续写小说。童年以来的苦难与坎坷经历,都成了她创作的素材。贫苦的出身,使她对弱者有着天然的亲近与同情;对人性的深切关注,又使她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勤奋写作。

从1952年开始,她用17年的时间,创作了《暴力的孩子们》、《金色笔记》等多部长篇小说,她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007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多丽丝·莱辛。迄今为止,她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最高龄者。这一天,距离莱辛88岁生日还有11天。

回顾莱辛的一生,苦难一直伴随着她。这是一种不幸,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大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