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女王克丽丝汀娜
瑞典女王克丽丝汀娜(Queen Christina,1628—1689,在位时间1632—1654)六岁时继承父亲Gustavus Adolphus的王位。18岁亲政,正是三十年战争(1618—1648)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瑞典的历史对我们实在是太遥远了,克丽丝汀娜这个名字也许竟是我关于瑞典史的知识的全部。它之所以进入我的记忆是纯粹偶然的,那是在读笛卡儿(1596—1650)生平时读到,笛老先生53岁时从荷兰被一位瑞典女王请去当老师,害得我们的大数学家和现代哲学之父不久就冻得得了肺炎,第二年就客死他乡。当时只有这样的印象:这位瑞典女王能请到几乎是当时最有学问的学者为师,肯定福缘非浅,而且肯定有眼光过人之处。除此之外,心里还禁不住一份好奇:女王殿下的解析几何到底学到了几成?
又过了很多年,才知道这位女王就是克丽丝汀娜。
从克丽丝汀娜拜笛卡儿为师一事来看,克丽丝汀娜应该是一位好学的君主。这也不足为怪,欧洲近几百年来好学或礼贤下士的君主可说数不胜数。各邦君主不甘落后、求贤若渴以及爱好艺事的风气恐怕与近世欧洲各地文明的昌盛有着极大关系。
最近看到这样一段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其实是雕塑家Adriaen de Vries(1556—1626)。他是继Giambologna之后在当时的欧洲最享盛名的雕塑家。(二人都是法兰德斯,也就今天的荷兰或比利时人。) de Vries后来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1552—1612)的宫廷雕塑师。他曾为著名的Albrecht von Waldstein公爵的御花园塑过一批铜像,这些被目为艺术珍品的铜像如今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宫的收藏品。
这些艺术品当年是如何从布拉格到了斯德哥尔摩的呢?这就和克丽丝汀娜女王扯上关系了。1648年,也就是30年战争已近尾声的时候,瑞典军队打进了布拉格,对该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教堂、修院和皇宫的宝藏几乎被洗劫一空。不仅这批铜像,鲁道夫二世艺术馆中的所有藏画、藏书和数学器械都在被劫之列。这批宝物被整整装了五条船,沿着艾几伯河(Elbe,自南向北至德国汉堡出海)顺流而下,到第二年春天才到达斯德哥尔摩。值得一提的是,这批宝货中还包括一头布拉格动物园的活狮子。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劫掠在几天之内便完成了装运,因为当时结束三十年战争的奥斯那布吕克条约已经签订,条约一旦生效,所有的劫夺物便将就地发还原主,所以瑞典军队必须赶在和约生效之前把劫取的财物运走。
欧洲各国素有掠夺他国文物财宝的恶习。不过瑞典军队的这次劫掠更是奉旨行事,难怪就特别招摇了。这“旨”就是克丽丝汀娜女王写给领军的表兄弟(不知此人是否就是后来继承她退位后的王位的查理十世?)的亲笔信。信中说:“请你也别忘以我的名义没收并运回王室藏书和你在布拉格所能找到的一切珍奇之物。你知道这些是我唯一真正看重的东西。”
信写得再明白没有了。也许是因为给表哥或表弟写信,所以才丝毫不事文饰。从信上所说看来,克丽丝汀娜大概真是个文物迷。不过如此毫无忌惮地诉诸劫掠,不能不说是太过分了,也许克丽丝汀娜只不过是历史上西方帝国主义和炮舰的丛林里的一朵鲜艳的小红花罢!
[补记一]克丽丝汀娜后来怎样呢?她有没有或请了谁来接替笛卡儿来当她的老师呢?她有没有好好利用从布拉格抢来的那些数学器械呢?我只查到她终身未嫁,只好册立一位表弟为储君。特别是她后来改奉天主教,而天主教在瑞典是被禁止的,因此她不得不在1654年逊位。此后她卜居罗马,曾两度回国策动复位未果,一位独身的天主教徒——这里面是否有她老师笛卡儿的影子呢?
[补记二]Waldstein公爵就是Wallenstein公爵,当年克丽丝汀娜的父亲Gustavus Adolphus就是在同Wallenstein的军队交战中战死的,德国大作家席勒曾据这段历史写成史剧《华伦斯坦》。瑞典军队对公爵的艺术珍藏决不会手下留情,是想当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