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成长》

读《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成长》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成长》当然不是第一本“哲普”著作,在分量上也还不足以和诸如罗素的《自传》或Ray Monk的《L.维特根斯坦:天才的责任》那样的前例相颉颃。《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成长》在西方社会大概只能算是本普通的好书,还称不上杰作,更不是什么惊世之作。《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成长》可以被用作一个适当的尺度。这一届共有大约十个人参加,但同时有三个人获奖却是仅有的一次。

读《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成长》

趁予霞在家休假的时间读完麦克金(Colin McGinn)的《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成长》(The Making of a Philosopher,Harper Collins,2002)

这本书篇幅不多,241页,而且编排很松,算是一本小书。看完后有不少感想,但主要都不是关于哲学的。在哲学方面,McGinn似乎过于浅涉,使读者感到获得的只是一些皮毛,没有什么有分量的哲学知识。对于刚入大学之门的学生或有意研读哲学而正在考虑将来是否要进大学的哲学系的高中生而言,这本书显然是一本极生动有趣的也能指引方向的读物。但是对于胡全或我这样的读者,也许我们只愿从图书馆借出来读一读,或者在书店里站着读而觉得不必掏钱买它。

当然对所有的年轻人而言,这本书都是十分有益的。作者扎扎实实求知的历程,他的敬业之心和探索的辛勤、他对自己的洞察以及对人对事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对自己专业知识的精娴、都通过他的平易流利的笔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他的文笔朴实而令人感觉亲切、毫不作惊人夸大之辞,他有典型英国人的幽默而又不脱受过严格哲学训练者的严谨本色。(牛津的高材生果然不同凡响。)他交叉地讲哲学和自身的经历,手法也相当高明:讲哲学时总能在读者昏昏入睡之前打住,讲故事时又能注意避免掉进天花乱坠的漩涡。

作者把他关于哲学的阐述着重在语言研究和意识研究特别是心、脑间的关系上,这是近代哲学的两个较新的方向,也是作者所擅长的范围。这一部分内容无疑是本书的立身之本(raison d'être),其他部分实际上只是陪衬。作者虽然很卖力,却不得不止于比较表面的介绍,因为这是两门技术性很强的学问,外行人无法轻易闯进去。这两个分支虽然是近代哲学发展的最主要的代表,却不是一般人心目中哲学的最好的代表。这也许是写一本现代哲学的普及读物的困难所在。McGinn也许是当局者迷罢。但我们不能说他的努力是徒然的。他的阐述使哲学的这一部分得到一个相当清晰的轮廓,虽然这个轮廓对大多数读者都是吓阻多于吸引。

罗素的目标是把哲学改造成一门像数学那样的严格的科学:有一个公理系统,从那里出发,从前提经过推理论证到结论一切都进行得井然有序,而且除了符号以外不必有任何形而上的东西。分析哲学,也就是如McGinn所说,当今大学哲学系里的哲学基本上实现了罗素的理想。但这样的哲学和一般人心目中的哲学可说大异其趣了。对哲学而言,其幸乎;其不幸乎?恐怕不是哪一位哲学家能够三言两语说得清的了。虽然麦氏在最后一章《恶、美和逻辑》里努力使哲学回到读者们所熟悉的面目:哲学与生活俱来,因为哲学源于好奇和求知欲,一切可知之知都可以归宿到某一门科学中去,而一切求而不得的知,一切各门科学都无力解决的问题就理所当然地只有由哲学来收容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那些最一般、最抽象的问题:存在、美、恶、时间、因果律、必然性、等同性、主观和客观性……这些问题并不因为无解或近似无解而失去其魅力,也许倒因此而更加迷人,可是要谈出新意却是难于上青天。McGinn也许自知在这些问题上自己并无过人的心得,因此只是一带便过,转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逻辑、语言、心脑科学和意识等分析性的哲学方面,这些恰恰也是最新进和发展得最快的几个分支,有关它们的入门知识对于初入门或有意入瓮的年轻人应该是十分有益的。麦氏自述,许多优秀的科普书籍往往令他读得津津有味,可惜却很少有哲学家愿意出来为哲学做科学家们为科学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哲学家天生就更适合在他的象牙塔——家具不全、冬天里暖气似有还无的斗室——中生活呢?)这使他动了写本书的心。《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成长》当然不是第一本“哲普”著作,在分量上也还不足以和诸如罗素的《自传》或Ray Monk的《L.维特根斯坦:天才的责任》那样的前例相颉颃。但对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哲学发展,本书还是最值得信赖的介绍之一。

作者在书末说,希望读者们至少能藉本书对一个哲学人的生活获得若干印象,进而感受到更多的哲学的魅力。他关于本人苦读及后来在任教中逐步开拓自己的兴趣和知识领域的叙述无疑是十分引人入胜的。哲学家往往和哲学本身一样有趣,在这一点上,其他学科是很难比得上的,也许这正是哲学的魅力的一个方面吧。

× × ×

所以有许多感想,是由于这本书很能触发对我对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的联想。《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成长》在西方社会大概只能算是本普通的好书,还称不上杰作,更不是什么惊世之作。而在我们这里,似乎动辄就有“惊世之作”,其实却是空空洞洞,对年轻人谈不上什么裨益。偶有“名学者”写的类似的作品(其实等不及他们自己去写,就会有奉上级之命或孔方之命的大小记者、作家来写他们的“事迹”)也不过是些说教或细枝末节的渲染。知识是那样的落后,风气却是那样(反其道而行的)的浮夸。要到什么时候这个社会才能踏上文化的发展初阶呢?

陶醉在自认为是睡醒了巨人的国度,是很难测度自己的社会在知识上落后的程度的。《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成长》可以被用作一个适当的尺度。“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恐怕是我们所处尴尬境地的适切的描绘,而且如前所言,它并非一本巨著。

× × ×

麦克金在《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成长》中有一段经历和他事后的感想我觉得很值得年轻的学习者借鉴。

麦氏在牛津读B.Phil学位的第二年参加了一个叫做“洛克奖”的竞试。这个奖传统上都由牛津最优秀的哲学系研究生获得,几无徼幸成名的余地。麦氏事前毫无把握,只是抱着一试的心。竞试要进行两天,参加者必须完成四份答卷,每份考卷有三个问题,规定在三小时内完卷。两天下来,应试者无不精疲力尽。这真是一场拼实力的激烈而近乎残忍的比试,以致麦氏在第一场应试的中途几乎想退场。麦氏参加的这一届竞试是1972届,“主试官”是鼎鼎大名的艾耶尔(A.J.Ayer),另外两位试官R.M.Hare和B.Farrell也是牛津的名教授。(麦氏在1985年被牛津聘为Wilde Reader,就是当年Farrell的职位。)

两周后竞试的结果揭晓,麦氏和另两位高材生同时获得洛克奖,但麦氏以遥遥领先的成绩高列榜首。这一届共有大约十个人参加,但同时有三个人获奖却是仅有的一次。因为洛克奖的要求定得非常之高。有的年份常常奖额空悬。

麦氏回忆说,获得洛克奖是他职业生涯中决定性的一刻。因为洛克奖在英国哲学人圈子里享有极高的威望。对于有意从教的学子来说不啻是一块金字招牌。麦氏两年后获得伦敦大学学院(UCL)的教职,他认为就是洛克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麦氏对自己获奖的原因有一段自剖。他说,他没有老到的经验(他本科读的是曼彻斯特大学心理系,很费了一番周折才成了牛津哲学系B.Phil学位的研究生。)这反而成了他的优势。因为,“既然没有别人那样的可藉以自如应付试题的知识,我就必须穷精竭力、戛戛独造,为问题找出答案。”“我无法用大量的文献中的二手知识来填满试卷,而不得不整理出一条自己的思路来对答,这样一来,我反倒有机会展示了我从事原始哲学推理的能力。”他的分析无疑是精辟的,对为学大有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