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服务配套有力度
信息化教育手段配套服务方面的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为我们插上了一双强健的翅膀,它上面承载的,是“一切为了师生发展”的原则;它昭示于未来的,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新篇章。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
为了全力推进组团发展和校际联盟的健康发展,金山区教育局决定,在信息化教育手段的配套服务方面,要做到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
2009年11月,以“上海市400所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项目”工作专项准备会议召开为契机,金山区成立了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建立了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学校项目负责人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同年12月,“金山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项目”启动大会召开,出台了《金山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推进方案》,31所学校相应制定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推进方案》,同时开通了“上海市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平台”、“金山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项目”区级工作网站,包含“31所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项目”工作子站,接着开通了“金山区教育博客”、“金山区教育资源库”等网络应用工作平台,全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全面推进,发展态势良好,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金山区教育局要求区信息中心在建立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学校项目负责人三方联席会议制度的同时,采用分级、分片、分组的负责机制,建立基于工作平台和分级、分片、分组的交流机制。各校校长是信息化建设第一责任人。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究并制定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评估和管理力度,推动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教育局积极组织基线调研工作。调研之前,要求做好充分准备,认真梳理调研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讲透调研的意义,正确领会调研内容和掌握调研方法;调研之中,运用“即时通”平台耐心解答调研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及时捕捉调研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例予以表扬,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调研之后,及时完成调研数据汇总,立即着手数据分析,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了优化信息化环境设施内容。
在区级层面上,完成了教育城域网建设,为组团发展和校际联盟学校首先配备了全自动录播教室,然后,为所有中小学配备了综合管理平台、课件制作软件、网上阅卷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总投资达1 000万元。在校级层面上,对28所学校提出了服务器配置建议,并更新了服务器,保证了应用软件的安装环境和运营环境。
适应开展视频会议和教学直播工作的需要,教育局为组团发展和校际联盟学校优先配发视频摄像头三个(带话筒),分配给学校项目工作组组长、副组长、联络员,同时也配合学校采购视频捕捉卡,满足项目组召开视频会议的需要。积极向学校推荐正版极域电子教室软件,完成了为组团发展和校际联盟学校配备全自动录播教室安装调试工作,全部投入使用。还为本区所有组团发展和校际联盟学校安装“安脉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城域版和校园版”管理软件,协调解决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了项目推进的技术支持。
教育局领导经常利用到学校视导的机会关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组还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的方式交流信息,研究普遍、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组团发展和校际联盟学校有效组织教学,区信息中心通过召开项目工作会议、编写项目工作简报、统计市项目平台信息、撰写阶段项目应用工作总结、编制工作自评汇总表等手段多种形式推进应用实践活动。
掌握技术是开展应用的前提。基于这样的认识,区信息中心确立了培训先行,应用跟上的理念,进行分级培训:区教育信息中心负责对学校信息技术人实施培训,学校信息技术人员负责对本校教师开展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用集中培训和网上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集中培训中未能解决的问题,信息中心采用建立QQ群的方式开展网上指导和交流,必要时进行远程操作。
2010年为包括组团发展和校际联盟在内的31所学校的网络管理员举办了三期“信息化应用推进项目学校”四个软件安装应用培训班。教育信息中心和进修学院教研室联合举办了区英语中心组成员信息化应用推进项目平台操作专项培训活动,介绍了项目背景、环境建设和市、区级项目的进展情况。之后,所有成员在教育信息中心培训机房进行了项目平台专项操作培训,栏目内容包括专题研究、切片研究、网上续研和教育博客。
借鉴市信息化应用推进平台,区教育信息中心建立了“金山区项目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项目”应用平台,设置专题研究、切片研究、网上续研、交流共享、专家讲座、教师共建资源库、教育博客、新视点、我要咨询等栏目。又建立了“上海市金山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项目”应用平台,设置了应用案例、推进感言、成长档案、专题研究、切片研究、网上续研、培训研究、我要咨询、资源共享(教师课件、教学设计、教育案例、计划总结)、专题讨论等栏目。利用这些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在项目推进工作中,通过市专家亲临指导,召开区、片、校不同层面的信息化应用课题研讨会,加强对项目学校教学应用指导。
2010年3月11日,召开了区级“全自动录播系统使用价值(暂定)”课题研讨会议,建立区级“全自动录播系统使用价值”课题,本课题分四个子课题:辅助教学研究、辅助教师专业成长、教学资源建设、功能拓展研究。本课题纳入2010年度教育科研课题体系。
2010年4月13日,四校英语共同体研讨活动在组团发展项目学校吕巷中学举行。英语教研员、廊下中学初一、初二的全体英语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四校的备课组长对共同体的统一测试作了质量分析。加强了4所学校间的交流,每月的质量监控也有利于各校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4月15日,七校初中物理国道片教研活动在吕巷中学开展。区物理中心组黄静华老师和杨甫英老师送上的两堂精彩的专题复习课。同时,中心组其他老师也进入薄弱班级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了小组辅导。中心组的老师及参加活动的各位老师对两堂课进行了研讨,教研效果明显。
2011年4月14日,市电教馆副馆长、市信息化应用推进办负责人陈家虎、市电教馆副总工程师盛健在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潘志军的陪同下,到相关学校指导信息化应用工作。陈家虎、盛健两位专家希望学校认真总结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的经验、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信息化应用工作,深度思考学校信息化应用工作的构想,把农村信息化应用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教育信息中心潘主任对学校信息化应用工作提出了要求,学校信息化工作始终要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而开展服务,通过信息化应用工作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把信息化应用工作贯彻到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技术保障。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校长沈明娟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信息化应用工作,把信息化应用工作贯彻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位老师中去。
2011年6月14日下午,由金山区教育信息中心组织西林中学等学校召开了上报项目国家课题修改会议,依据市项目办下发的课题反馈建议,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约请了全自动录播系统公司的技术人员,对系统的功能和定义方面做了科学的界定。会上,教育信息中心潘主任对课题修改提出了建议和要求:认真做课题,反复修改课题内容,对课题是有帮助的。各学校统一了认识,降低了课题的高度和范围,改报专项课题。西林中学等学校领导表示,尽全力对课题进修全面的修改,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课题内容并上报市项目办。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以及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的“以视频公开课为突破口,探索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新模式和新机制”的精神,区教育信息中心建立了“金山区教育资源库”,通过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建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教育,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有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大家清楚认识到唯有教师教学实践中产生的资源才是最有价值的,通过网络开展课堂教学视频直播,并将教师讲课内容同步摄录成教学视频,根据知识点大纲整理分类、形成专辑,通过网络实现共享和传播,创建出一个开放式的网络教学环境,覆盖全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随着应用项目的层层推进,组团发展和校际联盟学校的应用信息技术走上了内涵发展之路。
在金山区信息化应用初期基线调研报告中显示,2009年12月前,教师家庭电脑拥有率76%,学生家庭拥有率32.24%,入网率28.21%。学校上网带宽4兆,教师只能从事简单的信息化初级应用,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意识和水平一般。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分为3.41,区平均为3.68,处在金山区31所农村中小学学校的中下水平。
自2009年12月,各学校启动了信息化应用工作推进项目后,在市、区领导的关心下,加大了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投入,通过上级拨款、学校自筹资金等形式,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达到20.99万元。学校于2010年5月接入金山教育专网,共享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400兆。教师家庭电脑拥有率达到100%,学生家庭拥有率52.64%,入网率为47.1%。学校信息化应用工作按照科学规划、明确目标、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进行,通过各种会议及时总结信息化应用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信息化应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完善学校信息化应用工作方案,并组织有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这些激励机制有效地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应用工作的蓬勃开展。
2010年11月相继完成了“班主任知识库”、“教育办公软件”、“校本资源库”、“校园播客平台”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为学校领导提高管理水平,为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提供保障。为了更好地做好学校信息化应用工作,根据项目组的要求实施了信息化应用的校本培训工作,主讲的教师由学校信息中心的老师担任,面对广大师生。信息化应用培训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出勤记录、有文字、有照片。2010年3月对老师进行了“金山教育博客”、“学校综合信息平台”、“班主任知识库”、“校本资源库”、“校园播客”的使用进行了专题培训,利用学校教师的QQ群解答了教师在使用中所遇到的问题。
信息化应用工作贯彻了“一切为了师生发展”的原则,以抓培训促应用为重点,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应用环境。通过一系列的信息化应用的校本培训,广大教师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氛围极大的改观。为了帮助教师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组团发展各学校启动了《学校综合信息平台》,这是集学籍管理、成绩分析系统、教师考核、学生素质评定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利用《学校综合信息平台》的精细化的教学分析系统帮助教师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学生和家长通过不同的用户能及时查询学生的阶段学习状况和班主任评语等,深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组团发展和校际联盟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营造信息化应用环境。通过系列培训和项目活动,学校信息中心会同教导处、政教处组织学生进行信息化应用能力的调查。利用暑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防灾自护网上知识竞赛。利用网络观看“区未成年人活动”论坛主题,参与了“上海市中学生成长现状,区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区中学生作业问卷”等网上调查。目前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组团发展和校际联盟学校的领导们一致认为,全自动录播教室和教育专网对于支持教学研究、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信息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任务也很艰巨,在今后的信息化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信息化应用的实施方案,制定信息化应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依靠全体教师,以市、区信息化规划为依托,积极探索信息化应用跨越式发展道路,寻找差距,群策群力,建立一支信息化应用意识和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通过一系列的信息化应用工作活动,让教师、家长和学生真正感受信息化应用工作所带来的实惠,在新的起点上续写农村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